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前后,在中国、古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繁荣,当时的思想家们流传下了许多名言。
材料二:
“书籍被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同。凡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材料三:他说:“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摘自人教版初中《世界历史》
材料四:“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再不能把自己阶级的生存条件当做支配一切的规律强加于社会了。”
如上图李斯天下藏有《诗》《书》等诸子百家著作者,命令朝廷官吏全部焚烧,有谈论或学习《诗》《书》者,杀;以古非今者,灭其全族。
“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沁园春.雪》
材料一:这项秦代的改革,是汉代逐步发展的进一步简化字体的必不可少的基础,结果是楷体字从此一直成为通用文字,直到近几十年才让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使用的“简体字”。如果没有秦的改革,可以想象,几种地区性的不同文字可能会长期存在下去……在造成政治统一和文化统一的一切文化力量中,文字的一致性几乎肯定是最有影响的因素。
——摘编自【英】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
材料二:秦用商鞅,连相坐之法,造参夷之诛(诛三族);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颠、抽胁、镬亨之刑(皆为酷刑)。至于秦始皇兼吞战国,遂毁先王之法,灭礼谊之官,专任刑罚……天下愁怨,溃而叛之。
——[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三《刑法志》
始皇为人……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上乐以刑杀为威。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
历史素材:商汤灭夏;武王伐纣;国人暴动;烽火戏诸侯;犬戎灭周;诸侯争霸;秦的暴政;大泽乡起义
材料一废除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和官职,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公布法律,实行连坐法。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战!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诗
材料三:
材料四他们经过一番谋划与准备,杀死两名县尉,把大家召集在一起,鼓动说:“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即便令毋斩,而成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则举大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家同声高呼:“敬受命。”
材料一: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8000多年,新石器时代)发现了大量的碳化水稻稻粒。
材料二:“燕侯旨鼎”是在北京出土的西周早期青铜器。铭文(如右图),意译是:燕侯旨继承爵位后第一次朝见周天子,周天子赏给旨贝二十挂,用来做有姒的宝器。.
——摘编自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
材料三:
里耶秦简发现于湖南省龙山县里耶古城1号井,主要内容是秦洞庭郡迁陵县的档案。在里耶出土的公文简牍中频繁出现“洞庭郡”,下辖迁陵、酉阳、沅陵三县。
据汉朝《史记》《汉书》等传世文献记载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并无“洞庭郡”记录。
图三粟图四稻谷
材料: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
材料一:河姆渡遗址位置图
材料二:约6000年前半坡附近环境示意图
材料:
组卷网拥有组卷网、组卷商标,若您发现其他网站违规使用,欢迎您向我们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