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三评“博物馆热”:观展也观人,讲解要讲究,研学需真学

??博物馆火了,自然是好事。但,一些“人从众”滋生的不文明行为,却让部分游客和博物馆“很受伤”。

??不文明行为,当然要“管”。

??这个“管”,除了简单的一纸禁令,还须在两个“意识”上多下功夫。

??一是在普及尊重文物意识上下功夫,让游客怀着一份敬仰之心走进博物馆。

??文博场所是成风化人之地,展出的文物瑰宝无一不是文明的凝结、历史的积淀。驻足静观,用心学习,感知文化之美,才是正确的参观“姿势”。要倡导参观者从衣着、行为举止方面处处约束自己,培养尊重文物古迹即是尊重文明与历史的意识,观赏时带着一颗敬仰之心。

??让参观者明白,那些不文明的观展行为,是对其文化意义的消解,是一种不尊重、不讲“礼”。

??二是在转变服务意识上下功夫,文博机构要以创新姿态“拥抱”观众。

??令不少博物馆参观者“烦恼”不已的不文明行为,除了仪容不整、大喊大叫等乱象外,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不文明”乱象,比如不少参观者吐槽的网红直播、商业性拍摄等。

??乱象当重视,但背后的需求也应正视。近年来,“博物馆+互联网”,令传统文化更具魅力。一条条生活化、趣味化的短视频,让很多人足不出户就能体验文博之美。年轻人的一些创新“玩法”,也助推博物馆屡屡“出圈”。吵吵嚷嚷的网红直播等乱象,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人们对“文博”的需求。对此,博物馆的“管”当有堵有疏。一方面,对影响游客观展体验的直播等乱象要坚决制止,另一方面,博物馆本身也要不断创新解锁“新玩法”,比如通过官方直播等方式满足更多“云”上游客的需求。

??参观博物馆,“文明”是底色。在博物馆里,方寸之间阅览千年,方寸之间见文明。博物馆观展也观人,人人守住这份底色,“到博物馆去”才是真正感受美好生活。(新华网记者王志艳)

??“约不到,完全约不到。我抢到票就去看那个讲解,已经没有了,得提前一个星期……”这是暑假刚开始,一位家长讲述的预约博物馆馆方讲解的经历。

??这个暑期,随着博物馆参观热“爆表”,游客对博物馆讲解的需求也急剧攀升。但馆方讲解资源毕竟有限,于是,购买所谓的社会讲解服务就成为另一种选择。

??然而有的社会讲解却很不靠谱:有的讲解员将考古与盗墓混为一谈,甚至说“考古和盗墓都是一样的”;有的大谈秘闻、传说、野史,未经考证的内容张口就说;有的介绍文物时乱说一气,连名字都念错……

??为了维护良好的参观秩序、优化参观体验,有些博物馆开始为讲解立规矩。

??前不久,国家博物馆发布关于规范馆内讲解秩序的通知。通知称,未经馆方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确因工作需要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的单位,须提前5日提出申请,报备讲解内容、讲解人员、活动流程、安全责任等材料。

??消息一出,很多人表示赞成:“一些信口开河的‘野导’,是该好好管管。”戏说历史,甚至瞎说历史,会带来不良导向和社会影响,尤其对孩子来说,更容易造成历史常识和认知的偏差。

??历史不容戏说。同时,博物馆如何更好满足激增的讲解需求,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命题。

??实际上,对非馆方讲解应辩证来看。虽然馆外讲解员参差不齐,但民间也不乏对文物展品、历史文化颇有研究的爱好者。而参观者的讲解需求也日益多元化、个性化:有人喜欢听网红讲解,有人喜欢听专家教授讲解……

??另外,有的博物馆探索运用数字讲解等智慧化手段,充实讲解资源,创新讲解形式,让讲解有趣味,让公众听得懂、喜欢听。可以将这些好经验好做法推而广之。

??该禁的禁彻底,该跟上的服务要跟上。希望博物馆讲解丰富起来,帮大家“深读”文物、了解历史,呵护好大家对于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向往。(新华网记者马若虎)

??暑假即将结束,博物馆热度仍然不减。

??人们的担心是有道理的。部分商家挤占公共资源的营利行为,使“博物馆研学热”因“蹭”而变味。

??当然,说到“蹭”,少不了无孔不入的“黄牛”。向来哪里有热度就去哪里的“黄牛”,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份“免费的午餐”。被“黄牛”包围的博物馆,原本免费入园的南京中山陵收费30元、南京博物院50元-80元、陕西历史博物馆120元-130元、苏州博物馆130元……免费开放变成有偿参观,加重了游客的经济负担,还干扰了博物馆的正常运营。

??除了“蹭”,还有一个“闹”字,让博物馆和公众不胜其烦。这个“闹”,既指表面上的喧哗吵闹,比如孩子穿梭打闹、“讲师”声嘶力竭等,让静谧优雅的文化场馆变成了喧闹的“菜市场”,不但影响广大游客的参观体验,甚至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也指一些研学游成了热闹的观光旅游,无“研”无“学”只有“游”。有参观者反映,在博物馆看到研学团学生们排排坐,不观展不看文物,却低头玩手机;有些“讲师”讲解历史知识不严谨、不准确、不科学,给学生们灌输了一肚子“野史八卦”,不仅误人子弟,还造成对历史文化的曲解、对公共资源的滥用。

??“博物馆热”因“蹭”因“闹”而变味,一些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研学游,不仅增加参加者的家庭负担,还给孩子的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本来美好的“博物馆研学热”,被这一“蹭”一“闹”,失了真研真学的本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充满厚重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博物馆与嗷嗷待哺的莘莘学子相遇,碰撞出的应当是知识的火花。让学生们“乘兴而来,满载而归”,才是真正的“博物馆研学”。(新华网记者李洁琼)

THE END
1.博物馆展览礼品采购与使用制度.docx博物馆展览礼品采购与使用制度第一章 总则 为规范博物馆展览礼品的采购与使用,提升展览活动的质量与观众体验,确保礼品采购过程的透明与公正,特制定本制度。展览礼品是博物馆在展览活动中赠送给观众或参与者的物品,旨在传播文化增强互动提升品牌形象。第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72354168.html
2.文化中国行丨带着《文博日历》怎么逛博物馆,攻略来了!央视新闻小网友 ? 文化中国行丨带着《文博日历》怎么逛博物馆,攻略来了! 12月23日 17:20回复 3 打开 央视新闻 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我来说两句 8 热门推荐 “轨道上的长三角”再添新动脉 沪苏湖高铁将于明日开通运营 12月25日 08:25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已获核准 12月25日 08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8357866745568267251
3.文明观展你我同行:博物馆参观礼仪知多少(第二期)(记者 常军平 田志强)近年来,越来越多人被深厚的历史文化所吸引,开始走进博物馆!但是你真的有好好了解过博物馆?注意过博物馆的各项要求吗?如何才能更文明地观展?近日,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联合深圳博物馆共同拍摄“博物馆参观礼仪知多少”系列短视频,全面提升深圳市民观展素养,助力文明深圳建设。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22-09/22/content_25380613.htm
4.我们为什么要去博物馆?这篇文章说清楚了工作日的上午是最佳看展时间,因为参观者较少,你可以自由而安静地欣赏整个展览。如果选择在周末观展,那么努力将时间规划在中午前,避开高峰时段。 周一是公立博物馆统一的休息日,这一天更适合拜访画廊和私人美术馆。重要节假日期间,博物馆也会减少开放时间或闭馆;一些规模较小的私人美术馆会在换展期间闭馆。 https://www.kankanews.com/a/2017-05-18/0037994985.shtml
5.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观展记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观展记 小满梧桐 终于来到上海博物馆(东馆)——早就知道上博的青铜器藏品丰富,但真看了后,才知道什么叫“贫穷限制了想象力”。虽然上海本身的快速腾飞与经济发展只聚焦在近百年来,其地理位置所在地在中国古代史上湮没无名,就算王侯封国也不会选在这临海的小村来,这先天不足本https://www.meipian.cn/5881m8ow
6.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观展记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观展记 小满梧桐 11-06 阅读9353 终于来到上海博物馆(东馆)——早就知道上博的青铜器藏品丰富,但真看了后,才知道什么叫“贫穷限制了想象力”。虽然上海本身的快速腾飞与经济发展只聚焦在近百年来,其地理位置所在地在中国古代史上湮没无名,就算王侯封国也不会选在这临海的小村来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17/08/10983756_1139555960.shtml
7.看“雪景”,逛“桃源”——20230221天津博物馆观展记,旅游攻略春节前(1月17日)在天津博物馆开展的“再现高峰—馆藏宋元时期文物精品特展”因为展出了范宽的《雪景寒林图》真迹而吸引了很多观众,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媒体也进行了报道,一些外地观众为观此画也利用春节假期专程前来,只因这幅真迹很少露面,平时在博物馆展出的都是复制品,真迹此前在博物馆只展出过两次,一次是2012年https://m.mafengwo.cn/i/24101198.html
8.观展寻宝系列游记之九:西藏博物馆山南市博物馆2024年3月上旬,结束了新疆、青海两地博物馆之旅后,第三次来到世界屋脊西藏,前后花费三天时间,在中国最年轻的省级博物馆西藏博物馆、西藏历史上第一家博物馆山南市博物馆观展寻宝。一件件文物、一个个故事、一段段历史……令人沉浸、引人入胜、催人思考,领略了藏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实证了西藏https://you.ctrip.com/travels/tibet100003/4141392.html
9.毕业生美术展遭熊孩子踩踏学生:很气愤这些观展礼仪你都知道吗? 博物馆、美术展览馆、纪念馆等公众场所是一个环境相对特殊的地方,观展过程中文明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做有素质的参观者,这些观展礼仪一起来学习吧! 观展穿着不应过于随意 纪念馆、展览馆是一个环境相对特殊的场所,馆内展出的都是具有很高纪念价值的文物和艺术品,因此纪念馆和展览馆对馆http://news.hnr.cn/shxw/article/1/1670596765635772417
10.参观博物馆个人心得体会(通用20篇)20xx年,位于世纪广场西侧的新馆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该馆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馆内展区总面积8000平方米。该馆设有历史馆、书画馆、陶瓷馆、自然馆、工艺馆等五个专题陈列。该馆拥有文物2万多件,有20个门类,而尤以陶瓷器、彩塑、书画为特色。五月三号,我和瑞贤一起去参观了x博物馆。https://www.jy135.com/xindetihui/2407805.html
11.美学.青铜器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观展记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观展记 小满梧桐 11-06 阅读9353 终于来到上海博物馆(东馆)——早就知道上博的青铜器藏品丰富,但真看了后,才知道什么叫“贫穷限制了想象力”。虽然上海本身的快速腾飞与经济发展只聚焦在近百年来,其地理位置所在地在中国古代史上湮没无名,就算王侯封国也不会选在这临海的小村来https://www.360doc.cn/mip/1139555946.html
12.博物馆参观礼仪什么是参观博物馆的礼仪.doc文档介绍:该【博物馆参观礼仪 什么是参观博物馆的礼仪 】是由【秋天教育】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博物馆参观礼仪 什么是参观博物馆的礼仪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https://m.taodocs.com/p-1111493448.html
13.叮咚!上海体育博物馆“体荟非遗”主题展观展攻略已上线!一份“体荟非遗”主题展观展攻略 跟随以下参观流线一站式打卡 去上海体育博物馆 感受体育非遗的魅力吧! 上海体育博物馆坐落于南京西路150号体育大厦内,原址为建成于1928年的西侨青年会大楼。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是一座以“传承体育文化,弘扬体育精神”为宗旨的综合性体育博物馆,并将努力打造成具有海派文化特色的市https://j.021east.com/m/1686458718032910
14.在博物馆拍照很傻?热门展览上演人机抢位:看展览该用眼睛看,还是记者走访多位参观者和文博爱好者发现,不少人并不反对在博物馆内拍照,但希望参观者之间彼此体谅,遵守观展秩序和礼仪。 刚站到画前,眼前伸来了手机 春节假期之后,从事教育工作的王女士特意挑选工作日前往上海博物馆参观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人气依然旺盛。进馆之后,她直奔心仪的托马斯·劳伦斯《查尔斯·威廉·兰姆顿肖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578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