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操控」的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中国文物占了十个大厅,件件是珍品

多达十个展厅的中国书画、雕塑、陶瓷、铜器,是如何远涉重洋来到美国,又如何进入这座1870年成立的博物馆呢?按照该馆亚洲部主任、艺术史学家白铃安(NancyBerliner)的说法,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大部分镇馆级别中国文物的入藏经历,都绕不开一个日本人——冈仓觉三。

这些在中国绘画史上堪称百代标程式的作品,如今悉数收藏于美国马塞诸塞州的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美术史家杨仁恺先生曾将其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并称“中国画收藏研究中心”,王世襄先生则更直白地斥其为“美帝搜括我国文物的七大中心”之首。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MFA)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巴黎卢浮宫、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美术馆,并称“世界四大美术馆”。它成立于1870年,馆内75万件藏品,分亚洲艺术、埃及和近东艺术、希腊罗马艺术、欧洲装饰艺术、绘画素描、美国装饰艺术、印刷摄影、染织衣物和世纪艺术九大部分,其中的中国文物数量相当惊人,占据了全馆十个展厅。

▲进入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正门,一道宽阔的楼梯通向二楼各个展厅,楼梯两侧摆放着来自中国的陶瓷艺术品。

▲图为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收藏的油画《新项链》,作者为美国画家WilliamPaxton。画面正中的女子身着绮丽的中式上衣,背后以日本屏风为饰。19世纪流行于欧美的亚洲情调,深刻影响着上流社会的审美,这张油画即是缩影。

这让他对母国日本的文化愈加自信。用他的话说,“尽管王朝更迭的动荡、鞑靼人的入侵、眼红的乌合之众的屠杀和毁坏,一次次地冲击了日本,但都没有使日本从亚洲大陆接收的文明消逝。而同样的事件,却使中国文明的伟绩消失殆尽,只留下文学和废墟,供人们凭吊唐的辉煌和宋的精致。”

画家运用散点透视的方法,将捣练的整个过程分作三部分,同时呈现在读者面前。他不单纯图解劳动的程序步骤,而是注重对人物细小动作和细微情绪的刻画,似乎是为了更好地展示画中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捣练中的挽袖,缝衣时灵巧的理线,扯练时微微着力的后退,一个女孩在煽火时以袖遮面,另一个则出神地望着大人们手上的铁熨斗……画面中的人与景真实生动,充满温情。

《捣练图》原本是唐代开元年间画家张萱所作,真迹今已无存。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收藏的这幅作品,为宋代摹本,甚至有不少人相信,其作者正是宋徽宗赵佶。另据档案显示,原卖主是一位前清贵族,具体姓名无从考证。

▲明蓝瑛《嵩山高图》,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如今在中国雕塑展厅的中心位置,安放着一座隋代(一说为北周)持莲子观音像。这尊造像连同台座约有三米多高。上方是大尺度的天窗,天朗气清时,自然光洒下来,柔中带刚,与观音的典雅、庄重融为一体。80多年前,梁思成在参观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时,对这尊观音赞叹有加,并详尽写入《中国雕塑史》:

波士顿美术馆馆藏的道教造像,有许多是中国国内也难得一见的珍品。譬如“北周保定四年姚道珎造老君像造像碑”,仅见于《罗雪堂先生全集》初编三册。罗振玉在《海外贞珉录》一书中对此像进行过详细著录。该碑正是冈仓在1906年利用其建立的“中国·日本特别基金”,从中国买来,并于次年11月21日正式进馆。

1913年,冈仓去世,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专门为其建立了纪念展室,该馆董事会理事邓曼·罗斯(DenmanWaldoRoss)更是出资捐赠了一尊购自法国的东魏菩萨像,来表达对冈仓的追念。因为它是冈仓当年在河南洛阳白马寺考察时“求之却不能得”的遗憾。

冈仓去世之后,约翰·伊勒顿·罗吉(JohnEllertonLodge)接替了他的职位。此人同日本古董商“山中商会”过从甚密。山中商会在纽约、波士顿、芝加哥、伦敦、巴黎等地皆开有分店,如日中天,几乎垄断了东方艺术品在欧美等地的销售市场。1917年,罗吉以25000美元的价格,从山中商会购入了南宋陈容的作品《九龙图》。

陈容是一位相当有个性的中国画家。据说他喜欢在酩酊大醉时,脱下头巾蘸墨,信手在绢上涂抹出龙形,继而以墨笔勾勒。日人曾称颂陈容画龙达到了“人类描绘的最高水平”。画面上的这九条巨龙,在云雾潮水中攫珠、嬉戏,狂放奇诡,的确有一种骇人的气魄。

这里要说明的是,陈容另一幅作品《六龙图》,曾于2017年3月15日在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宗器宝绘——藤田美术馆藏中国古代艺术珍品”拍卖专场上短暂露面,最终以4350万美元的高价落槌,加上佣金,折合人民币约3.4亿元。

▲“宗器宝绘——藤田美术馆藏中国古代艺术珍品”纽约佳士得拍卖现场。

《六龙图》与《九龙图》皆著录于清宫《石渠宝笈》,是乾隆皇帝的心头之好,后来被赐入恭王府。1912年,袭恭亲王爵位的溥伟,因欲复辟帝制而筹措资金,遂将府中大量文物变卖,日本古董商趁机将其收入囊中。

THE END
1.美博物馆网上展出“最古怪”全家福照片国际频道【环球网综合报道】据美国《纽约每日新闻》3月27日报道,当地时间27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文化博物馆在网上展出一系列“独特”的照片。这些照片全部是居民的全家福照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古怪。 据悉,这次网上展览是从2009年开始筹备的。起初,它只是作为一个笑料而已,但如今却已成为网友们热议的话题。目前,https://m.dbw.cn/guoji/system/2014/03/30/055614551.shtml
2.国家博物馆展出225张老照片追忆周总理的故事国家博物馆展出225张老照片追忆周总理的故事 来源标题:225张老照片追忆周总理的故事 在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之际,“东风骀宕花正红——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与文艺家关怀邯郸娃娃剧团图片展”2月28日在国家博物馆开幕。225张照片等展品为人们追忆了“周总理与邯郸娃娃剧团”的故事。展览展期一个月,将持续至3月https://beijing.qianlong.com/2018/0301/2422414.shtml
3.洛阳一博物馆用文物照片代替实物展出,馆方回应展览相关10月8日,有网友反映,她花60元购票进入河南洛阳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参观,发现该博物馆二楼的玻璃展柜内,全部是用照片代替实物参展,9日上午,该博物馆工作人员回应记者,目前隋唐洛阳城出土的文物在相关单位,工作人员正做文物考古研究,用照片代替实物为临时展,已与相关文物部门对接,准备做实物展览。 https://history.sohu.com/a/814931602_121826638
4.珍稀老照片:博物馆展出万历帝与孝靖皇后头发,难得一睹真容这是拍摄于博物馆中的一张老照片,映入眼帘的是两束头发,它们看似平凡无奇,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因为这两束头发的主人,在历史的长河中皆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其上的头发,属于明神宗万历皇帝;其下的,则归属于万历孝靖皇后。这是上世纪50年代定陵出土的珍贵遗物。历经岁月的流转,令人庆幸的是,这些头发一直以来保存https://h5.ifeng.com/c/vivo/v002BAtqLUBdMDQnZoHQd6izs7Z0Bt2Mwk4bGFuXppsMks4__
5.洛阳一博物馆“用文物照片代替实物展出”续:涉事馆称在整改10月8日,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吐槽称,自己在位于河南洛阳的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一个展览馆内看到的都是文物照片没有实物,引起了不少网民关注。该游客表示,自己花费60元购票进入博物馆后,发现部分展品为玻璃框架内的文物图片。 视频截图 10月10日上午,澎湃新闻致电洛阳市文物局,对方工作人员回应称已收到反https://finance.sina.cn/2024-10-10/detail-incsaewr2200191.d.html
6.洛阳一博物馆被指用文物照片代替实物展出!馆方回应10月8日,有游客发视频吐槽称,河南洛阳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用照片代替实物展览,属于欺骗行为。10月9日11时18分,洪观新闻记者联系到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隋唐洛阳城出土的文物是在文物局和考古研究院进行研究,今天接到很多相关反映,https://m.gmw.cn/2024-10/09/content_1303866970.htm
7.用文物照片代替实物展出?馆方回应:一直都是图片展示10月8日,一段游客上传的视频引发网络热议。视频中,游客称河南洛阳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存在以照片代替实物展览的情况,导致其购票进入后感到失望。对此,10月9日,洛阳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回应称,博物馆确实需要购票入馆,但并非所有展品都是照片,仅部分展馆采用了视图展示方式。 http://dzb.hxnews.com/news/kx/202410/10/2177425.shtml
8.用文物照片代替实物展出?馆方回应文物正送研,将眷恢复实物展馆方回应 【用文物照片代替实物展出?馆方回应】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河南洛阳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内,部分展品竟为文物照片而非实物,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10月8日,这一事件在网络上持续发酵,不少网友质疑博物馆的展览方式,认为这有损参观体验。http://m.szhk.com/news_31808399770719189.html
9.2018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盛大开幕展出5000多幅摄影作品●连州摄影博物馆冬季展 连州摄影博物馆奉上年度重磅展览 连州摄影博物馆冬季展将展出四位中外摄影艺术家的作品。四个展览分别是: 德裔美国摄影大师欧文·布卢门菲尔德(Erwin Blumenfeld)在时尚摄影领域享有极高声誉,他的《想象摄影(Imagining Photography)》系列中透过一个复杂的滤镜网络来进行摄影创作,在更大程度上这http://www.lianzhou.gov.cn/xxgk/zwdt/zwyw/content/post_346016.html
10.劳动报10月8日,一段由游客上传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视频中,游客称洛阳某博物馆存在以照片代替实物展览的情况。该游客表示,自己花费60元购票进入博物馆后,发现部分展品为玻璃框架内的文物图片。 随后博物馆方面解释称,博物馆入馆的确需要购买门票,馆内并非所有展品均为照片,而是部分展馆采用了视图展示方式。据工作人员介https://www.51ldb.com/shsldb/zdxw/content/8c922fbd-326b-4208-8b00-2c8a05fa0e59.html
11.见证受降的日本军刀回宁!9月9日起将在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展出9月9日起将在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展出 交汇点讯历经70多年的漂泊辗转,一把见证南京受降的日本投降军刀,也是见证中国抗战胜利的重要文物回归南京。今年的8月15日是日本投降75周年,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今天宣布,见证南京受降的一把日军军刀已由该馆收藏,这也是目前明确去向的仅存的一把。而据专家推测,这把军刀极有https://jnews.xhby.net/v3/waparticles/10/WNADs1kv8v4ckuhL/1
12.博物馆用照片代替实物,没有“文物”岂能叫“博物”近日,一段由游客上传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视频中,游客称洛阳某博物馆存在以照片代替实物展览的情况。该游客表示,自己花费60元购票进入博物馆后,发现部分展品为玻璃框架内的文物图片,于是吐槽“被当傻子”。对此,景区工作人员回应称,已将问题反馈给领导,目前正在和相关的文物部门做对接。 https://www.cqcb.com/reping/2024-10-11/5674365.html
13.博物馆调研报告(精选19篇)博物馆不单纯是一个市民文化补习的地方,更重要的,它应该成为市民休闲的主要场所之一,获得多少知识是次要的,享受一下难得的静谧、幽雅气氛,并在这个气氛中放松在工作、学习中绷紧的心弦成为来博物馆的主要目的。博物馆的文物是靠陈列、展出、宣传、服务等,达到历史与现在人的对话,它已成为城市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https://www.wenshubang.com/diaoyanbaogao/107080.html
14.新春特辑2024到博物馆里过大年独家展览邀请了关注恭王府历史文化及恭博未来发展的什刹海周边居民、研究者等共同参与策划。以近期恭王府博物馆与什刹海街道联合主办的“恭王府与什刹海”系列讲座部分内容为基础,采用征集邀请方式,展出由20余位相关人士提供的照片、文本等文献,以及其中部分人士创作的恭王府主题绘画作品10余件。 https://news.artron.net/20240209/n1129340.html
15.必存!国庆假期上海60多项精彩文旅活动及交通指南展出的老照片以独特的视角,全面、真实、生动的呈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松江日新月异的变化,回顾松江的发展历程,诠释幸福松江。 2、“百姓明星进公园”综艺汇演 演出时间:10月1 --10月2日 由松江区文化馆组织百姓明星进行戏曲、滑稽戏、舞蹈、器乐、小品等表演。 https://www.shobserver.com/zaker/html/178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