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3.06甘肃
国立西洋美术馆的本馆建成于1959年3月,由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家勒·柯布西耶设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象征日法间邦交恢复和关系改善的历史性建筑物。2007年,国立西洋美术馆本馆被评为日本重要文化财产(建筑物类),2016年被评为世界世界文化遗产。
国立西洋美术馆的设立起源于曾经领导了川崎造船所(现在的川崎重工)和神户新闻社等的松方幸次郎(1866-1950)于二十世纪初期收集的收藏品。
松方幸次郎出生于鹿儿岛县,是曾在明治政府两次担任总理大臣的松方正义的第三个儿子。他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后,曾担任父亲正义的首相秘书官等职务,之后于1896年从川崎造船所创业者川崎正藏接管了经营,就任第一代社长。此后,到1928年辞职为止,他领导该公司发展成为日本屈指可数的重工业公司,尤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库存船(相同规格的运输船)的销售获得成功,事业取得了卓著成长。
其收藏品以英国和法国的现代美术为中心,涵盖从绘画、雕塑、素描、版画到装饰艺术品的广泛体裁,跨越了广阔的地区和时代。如包含从法国的收藏家购回的8,000件浮世绘,则其规模超过了1万件。
松方进行收集的目的,是为了在日本创建第一座展示西方美术的美术馆。松方认为学习和理解西方美术会有助于日本人了解西方人的精神和思维方式,并且美术馆的设立也会进而促进日本社会的发展。
这座最初计划建在神户,后来计划建在东京麻布的松方家占地上的美术馆被命名为“共乐美术馆”。受托设计该建筑的英国艺术家弗兰克·布朗金描绘了在广阔占地中设有用于装饰艺术的分馆的综合性美术馆的姿态。
但是,以关东大地震和随后的昭和金融危机为契机,川崎造船所于1927年陷入经营危机,次年,松方辞去了社长职务。收藏品开始散逸,松方设立美术馆的梦想破灭。抵达日本的作品群被提供用于偿还债务而遭到拍卖,存放在伦敦仓库的作品群遭遇了在1939年火灾中被烧毁的不幸命运。
另一方面,保管在巴黎的以法国现代美术为中心的作品群,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作为敌国人员财产被法国政府接收,根据旧金山和平条约成为法国所有。在以吉田茂首相为首的日法政府间交涉后,决定将约370件“松方收藏品”捐赠返还日本,作为保管和展示这些收藏品的美术馆,于1959年4月设立了国立西洋美术馆。
离开川崎造船所后,松方曾作为日苏石油公司社长和众议院议员而活跃,并于1950年6月离开人世。他的曾经一度消失的“共乐美术馆”的梦想最终以不同形式得以实现,可惜松方没有迎来这一天。
本馆自开馆以来,除了以现代法国美术为中心的松方收藏品以外,还收到了以松方家族为首的众多支持者的多种作品捐赠。此外,尤其在二十世纪60年代末以后,为了能够通过本馆收藏品概览西方美术,我们迄今为止购买了十八世纪以前的绘画、雕塑和版画。
其结果,现在,除了绘画和雕塑以外,我们还展出版画素描、手抄本插图、指环等从中世纪到二十世纪上半叶制作的多种体裁的作品。与此同时,我们也在继续调查和收集已散落的松方旧藏作品。本馆将继承松方幸次郎的理念,努力提供让尽可能多的人士享受的展览。
国立西洋美术馆前是奥古斯特·罗丹的青铜雕塑“地狱之门”
1880年法国政府委托罗丹为即将动工的法国工艺美术馆大门做青铜装饰雕刻,罗丹以但丁“神曲·地狱篇”为主题创作一件呈现人间地狱的雕塑——“地狱之门”。
在“地狱之门”以前的建筑装饰雕刻通常都是按照雕塑所表现的故事情节将构图进行平均的分割,在布局上较为规整。而罗丹将“地狱之门”整个作为一个大构图,并且只表现了一个地狱的主题:“你们来到这里,放弃一切希望!”这件雕塑整个看去,铺天盖地而来,187个人体疾风暴雨般地交织在一起,在大门的每个角落都拥挤着落入地狱的人们。整个大门平面上起伏交错着高浮雕和浅浮雕,它们在光线照射下,形成了错综变幻的暗影,使整个大门显得阴森沉郁,充满无法平静的恐怖情绪。
“地狱之门”的门楣的上方是三个模样相同,低垂着头颅的男性人体,被称为“三个影子”,
“三个影子”后来被制成了高192厘米的青铜群雕,他们的视线将观者的目光引入“地狱”。门楣下面的横幅是地狱的入口,即将被打入地狱的罪人们在做着最后的痛苦挣扎;
横幅的中央是一个比周围人体的尺寸要大的男性,他手托着腮陷入沉思,被称为“思想者”(思想者后来被制成了高200厘米的青铜雕像)。横幅之下,大门的中缝将构图自然地分为两个部分,但两个部分在内容上是整体的,描绘的是数不清的罪恶灵魂正在落入地狱,他们痛苦而绝望地挣扎着。
这座大门上所有的人都是裸体,罗丹认为只有人体才能最有力地表现出人的思想和情感。
罗丹雕塑思想者
原为《地狱之门》组塑的一部分,后翻铸成铜像。《地狱之门》取材于但丁的《神曲》,思想者是罗丹用以象征但丁的形象。一个强有力的巨人弯腰屈膝的坐着,右手托腮,嘴咬着自己的手,他默默凝视着下面被洪水吞噬的苦难深重的人们。他爱人类,难以对那些罪人作出最后判决,他深怀同情,陷入极大痛苦和永恒的沉思之中。
罗丹雕塑吻
这对受欲望之火燃烧的恋人被放在“地狱之门”中,表达了作者那永无答案的痛苦而矛盾的思索:人的罪恶由不可克服的欲望而来,而欲望是由于人类对光明与欢乐的追求而来,因此人类的欲望就是罪恶的深渊,人类的欢乐就是导向罪恶的途径,而人类的痛苦就是注定不可抗拒的,永无完结的。
奥斯卡-克劳德·莫奈睡莲
莫奈——法国画家,被誉为“印象派领导者”,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
莫奈在50岁以後,开始在吉维尼的自宅建造庭园。他在这里种植花木,水池中培育莲花,并反复描绘此题材。
画面中可见到花与水面上的影子等,然而却大胆地省略细部,这样的表现联系到後来的表现主义与抽象绘画,可说是显示出莫奈创作中具革新性的一面。
莫奈划船的年轻女孩
莫奈早晨在塞纳河中
莫奈黄色鸢尾
莫奈阳光下的杨树林
莫奈阿让特伊的雪
雷诺阿带帽女子
本作品是雷诺阿的被称为“珍珠色时代”的1890年代的作品。他从1883年左右开始感受到印象派技法局限,曾一度转向采用特有色彩和清晰轮廓的造型表现,但很快就开始参照华托和弗拉戈纳尔等洛可可绘画的精致笔触。
以柔软的笔触描绘的白色礼服和光滑肌肤与正如珍珠一般的浅淡色调相融合,充满细腻的光彩,与背景的鲜艳色彩形成鲜明对比。该画家拥有特殊兴趣并在这个时期反复描绘的装饰性的帽子在本作品中也以其华丽的外观吸引着我们的视线。
毕加索戴小圆帽坐着的女子
毕加索——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
毕加索小提琴
毕加索坐在扶手椅上的女性
毕加索年轻女性的肖像
罗伯特·德劳内巴黎市
纳塔莉亚.冈察洛娃电灯
梵高玫瑰
1888年12月梵高与高更之间的争执引发了梵高的第一次精神崩溃,在这之后的半年里,他居住在阿尔勒。1889年5月9日,他被送入圣雷米的精神病院。
一般认为,这幅画创作于前往圣雷米前梵高在阿尔勒逗留的最后时日,但是在1985年国立西洋美术馆的梵高展上,另有一种观点称,这幅画描绘了圣雷米医院的某个角落。
卡洛·多尔奇
七苦圣母
保罗·西涅克
圣特罗佩港
保罗·塞尚
蓬图瓦兹的桥与堤防
劳尔·杜飞
莫扎特
让-马克·纳蒂埃
玛丽·亨丽埃特·贝瑟洛特夫人的肖像画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
加布里埃尔·科特像
布格罗——法国19世纪学院派最重要画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在新古典主义和乡村主义的背景下对人物的现实主义描绘。1825年11月30日出生于法国的拉罗谢尔,为了在提香等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的传统中留下自己的印记,他继续在巴黎博雅艺术学院学习,1850年被授予著名的罗马大奖赛。布格罗的真人大小的神话叙事油画非常详细。
他的笔触细腻,色调变化微妙,无论是技术还是题材都与同时代的法国印象派画家背道而驰,他每年都积极参与禁止他们进入沙龙。
谈到自己的绘画实践,布格罗说:“每天我都满怀喜悦地去我的画室;晚上因为黑暗不得不停下来,我几乎等不及第二天早晨的到来……如果我不能把自己献给我亲爱的画,我就很痛苦。”
布格罗于1905年8月19日在法国拉罗谢尔去世。他的作品收藏在芝加哥艺术学院、圣彼得堡赫米塔格博物馆、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和波士顿美术馆等。
提香拿着圣若翰洗者首级的莎乐美
科利尔虚空画有书与头骨的静物
虚空画在巴洛克时期的佛兰德斯尤为流行,并且在当时的艺术和文化背景下,它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性强的绘画风格,而是带有强烈的社会和宗教意义。艺术家们通过对这些物品的组合,尝试传达在绝对死亡面前,所有看似重要的事物最终都会变得毫无意义的观念。因此,虚空画的作品往往带有一种阴郁甚至悲观的视角,揭示了对世界的一种深层次的批判
画作最中央低垂下的纸片上,描绘的是圣经诗篇第26章的一段话。
马奈布朗先生的肖像画
马奈的版画
版画——造型艺术之一。作者运用刀和笔等工具,在不同材料的版面上进行刻画:可直接印出多份原作,故又称“复数艺术”。早期大多用于复制图画,绘、刻、印三者分工,称为“复制版画”;后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由作者自画自刻自印,称为“创作版画”。
就版面性质和所用材料,可分为凸版(如木版画、麻胶版画)、巴版(如铜版画)、平版(如石版画)、孔版(如丝网版画)等。
戈雅的版画
卡佩自画像
卡佩是在法国革命前后活跃於巴黎的女性画家。本件作品是其22岁时的自画像,成功地捕捉作者充满自信的清纯面庞。她穿着当时流行的蓝色丝缎礼服,头发搭配蓝色蝴蝶结,相映成趣,传递出洛可可的荣华光彩。卡佩是法国革命後最初参加沙龙展(官展)的女性画家之一,她作为肖像画的名家,建立起很高的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