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嘉德2024秋拍第二阶段11月26日开始预展,11月30日-12月3日进行拍卖中国书画、古籍善本、佳酿臻茗、邮品钱币四大门类的珍品佳构即将惊艳登场。
第二阶段拍卖中,备受瞩目的“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将有一众馆藏级别的艺术珍品联袂亮相,包括溥儒十一米长卷《江山无尽》、傅抱石代表作《山鬼》张大千山水巨帙《先贤诗意四屏》、黄宾虹经典手卷《致唐天如秋山楼阁》、齐白石典范力作《九秋图》、石涛《杜甫诗意册》、三十余位明代圣手妙品《明人书画扇集二册》、蓝瑛巨帙《仿大痴江山胜览图卷》等。以陈澄中旧藏《毛晋读书札记》、严复《社会通诠》完整手稿为代表的古籍善本、金石碑帖、佛教典籍、文献档案、信札手稿,市场上备受欢迎的茅台酒、威士忌、葡萄酒、茗茶,难得一见的珍贵邮品、钱币等整齐亮相,为您呈现一场缤纷多彩的艺术盛宴。
本季“嘉酿醇香--世界名庄葡萄酒""生命之水--世界威士忌珍酿专场"采用网络拍卖形式,敬请下载中国嘉德APP参与竞拍。
第二阶段拍卖精品放送
▼
▌中国书画
-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画-
题识:江山无尽。溥儒。
钤印:溥儒
后纸:
1.陈定山(1896-1989)题:一卷溪山万壑云,看君位置奕楸枰。张(大千)吴(湖帆)并辔犹能郐,马夏开门独纪闻。柱笏溪山看哥宋,搜却南郊听竽郧。灵光殿上今余我,为注巫赋绿绮文。溥西山长卷,陈定山题,时年八十有五。钤印:定山八十后作、七层楼
2.台静农(1903-1990)题:画之有南北宗倡自明人,而董香光持之最力,如曰若马、夏及李唐、刘松年,非吾曹所当学也。马、夏之所以不能学,得非其才情笔墨横历无前,学不来耶。王蓬心云董香光以马、夏不入选佛场,忌之也,非恶之也。蓬心画苑世家,是能知香光者。心畬先生举世尊为北宗钜子,今观所写江山无尽图,苍浑秀润,居然南宗高手,香光不能兼擅南北宋,而心畬先生竟能之,若使此卷归故宫博物院,与香光所作比迹合观,实乃千古盛事。辛酉(1981年)六月,台静农识于台北龙坡里。钤印:酉年、台静农、静者
3.李猷(1913-1997)题:此心畬丈江山无尽图长卷,山川緜远,林谷藂秀,布局之奇,往往出人意表。盖其揽古既多,胸中可蕴尤富,落笔之间,层峦叠嶂,随手涌现。细观其点染所及,丝毫不苟,虽一苔一皴,无不神到笔到,叹观止矣。寒斋旧藏耕烟授徒画册,其精到亦复如是。今心丈之作,高处且或过之,非虚誉也。近来画师多趋石师、八大,以求偏师取胜,甚至捃时人之唾余,笔墨不分,涂抹盈纸,诚可为世道人心忧焉。予甲午来台,与丈重遇,萧晨日夕,辄对坐寒玉堂中,时凡十载,每观其写作书画,终日不辍,服其致力之勤。今观此卷,益深佩仰。丈与予每多讨论经注经解,旁及诗文碑版之学,画其遣兴之一端耳。不料竟掩其所学,以画史著称于世,非其志也。二十年后展读此卷,漫书所感,不禁泫然。辛酉端午后三日。龙磵居士李猷敬书。钤印:江东李猷、红竝楼、雪井、字是三唐句晚唐
展览:“方寸之间—梅洁楼藏手卷册页”,嘉德艺术中心,2017年11月7-22日。
出版:《方寸之间—梅洁楼藏手卷册页》,第5-6页,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7年版。
说明:
1.香港苏富比2004春季拍卖会,第663号拍品。
2.《江山无尽卷》原为藏家得于溥心畬家属,后于2004年现身港岛,随后进入梅洁楼收藏体系,与其所藏溥心畬巨制《松岩访友》堪称双璧。
今年恰逢傅抱石诞辰120周年,罗寄梅旧藏《山鬼》翩然而至,此帧为1945年金刚坡所作1947年题赠罗寄梅,为傅氏极为经意得意自藏之作,仙气飘飘凌波微步,顾盼翩然独立。后转入北美“涤砚草堂”珍藏,出版展览著录累累,堪为一代名件。英伦纽璧坚爵士珍藏傅抱石《韶峰春晓》此番远渡重洋,亦将现身秋拍,大山堂堂,赫然当阳,山如碧玉松列阵。如此庞大尺寸的画幅,绝非文人书斋赏玩,应系当年画家为重要殿堂创作。后经华润公司转赴香江,又随纽璧坚爵士远赴英伦,因缘际会此番回到北京,足堪一段奇缘。
题识:丁亥正月初二日,诸友暨寄梅贤兄嫂莅临。窗外飞雪,倍觉温暖。内子以生三女益瑶方半月,无以款嘉宾,乃检拙作三帧,供诸公竞选,冀助高兴。此帧卒归吾兄,可胜宠幸。盖藏之敝笥已二年矣,从未示人者也。白下中央大学记,抱石。
钤印:傅抱石印、其命唯新
著录:
1.《傅抱石年谱》,第11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2.《傅抱石年谱(增订版)》,第191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年版。
展览:
1.南京傅抱石纪念馆和故居展出复制品,2004年8月。
2.“傅抱石作品展”傅抱石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中国美术馆、中国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2004年8月11-18日。
3.“民间珍藏傅抱石作品展”傅抱石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江苏省美术馆、中国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2004年8月25日-9月6日。
4.“傅抱石百年大展”,台北国父纪念馆,2004年12月17日-2005年3月27日。
5.“纪念傅抱石诞辰105周年收藏大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09年10月30日-11月11日。
6.“中国革命时代的艺术——傅抱石(1904-1965)”,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2012年1月20日-4月15日。
7.“中国革命时代的艺术——傅抱石(1904-1965)特展演讲会”,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2012年2月5日。
出版:
2.《傅抱石画集·下》,第228-229页,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3.《绘苑菁华·中国画名家作品选集》,第45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4.《傅抱石大典》,第129页,古吴轩出版社,2004年版。
5.《傅抱石》,第8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6.《傅抱石精品画集》,第17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7.《民间珍藏傅抱石作品画集》,第50页,中国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2004年版。
8.《中国近代名家书画全集·傅抱石——仕女》第88-89页,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
9.《傅抱石的世界》,第256-257页,台北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版。
10.《傅抱石在纸上呼风唤雨》,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2004年版。
11.《傅抱石的艺术世界》,第24页,台北时报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
12.《涤砚草堂珍藏画集》,第162-163页,爱莲居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13.《涤砚草堂珍藏画集》,第162-163页,爱莲居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14.《傅抱石全集·二》,第86-87页,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16.《现代名家翰墨鉴藏丛书·傅抱石》,第100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09年版。
17.《精品传播特刊:傅抱石》,第78页,中国精品出版集团国际有限公司,2009年版。
18.《傅抱石信息资料·4》,第21页,南京博物院艺术研究所,2011年版。
19.《艺术新闻(第168期)》,第42-43页,华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2年版。
20.《典藏·古美术(第234期)》,第182页,《典藏》杂志社,2012年版。
21.《百代风范——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典藏大展作品集》,第280-281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版。
22.《中国历代名家名品典藏系列·近现代绘画·傅抱石》,第66页,三希堂线装书局,2013年版。
23.《傅抱石信息资料·6》,第11、30页,南京博物院艺术研究所,2013年版。
24.《傅抱石信息资料·7》,第93页,南京博物院艺术研究所,2013年版。
25.《所谓伊人——傅抱石仕女画集》,第17、120、202页,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
26.《傅抱石绘画研究1949-1965》,第122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版。
27.《傅抱石山水人物画技法解析》,萧平演讲稿,香港会展中心,2017年11月。
28.《傅抱石画屈原九歌》,第73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18年版。
29.《阅读傅抱石》,第270-271页,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8年版。
30.《金刚坡下——傅抱石》,第307页,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9年版。
31.《傅抱石山水皴法解析》,研露艺术,2019年版。
上款人:“寄梅”即罗寄梅。又名罗吉眉。著名摄影家,记者。先后任职于中央社及国民党中央党部。曾在敦煌考察采访,拍有二万多张关于敦煌的照片,亦是著名的敦煌专家。他与傅抱石、张大千、齐白石、谢稚柳等名家长期交好。罗夫人刘先为安徽贵池刘氏后人。其先祖刘瑞芬追随李鸿章,总理淮军的水陆军械制造,并由此起家,累官至两淮盐运使、广东巡抚,出使过英国、俄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是晚清重要的外交官员。刘氏一族庋藏甚富,家有“玉海堂”藏书刻书,声名在外。刘瑞芬的五子,刘先的五叔祖刘世珩,是清末民国著名的文学家、大收藏家,因收藏两部宋刊《玉海》和南唐乐器大、小忽雷而被时人称颂为“前后双玉海,大小两忽雷”。罗夫人母系为嘉兴沈氏,其母为沈曾植的弟弟沈曾樾之女,长期寄养在沈曾植家中。
1.《阅读傅抱石》,第223页,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8年版。
2.《荣宝斋(北京)》第9期,第162-169页,荣宝斋出版社,2018年版。
3.《傅抱石谈创作》,第200-21页,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20年版。
4.《傅抱石美术著述——傅抱石论画》,第176-177页,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22年版。
2.《韶峰春晓》作为已知现存傅抱石“韶山”题材作品中尺幅最大的一件,饱含着他重访韶山归来后的热切之情。相较于其他大幅庙堂作品,这件画作更能彰显出他在创作过程中的自由与真诚,是其艺术生涯中极为稀见的殿堂巨制。
题识:九秋图。九秋秋字古。九十三岁白石。
钤印:白石、悔乌堂
著录:《齐白石双谱》,第415页,集古斋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题识:
(一)大千居士张爰作于大风堂中。
(二)大千居士写于大风堂中。
(三)大千居士张爰写浔阳送别拜录原题于大风堂中。
(四)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季爰、大千居士、季爰之印、大千、张季(二次)、大千居士、大千大利、阿爰
展览:“铄古灿今——张大千书画特展”,淡江大学,2022年。
1.《铄古灿今——张大千书画特展》,第22-31页,淡江大学,2022年版。
2.《大观月刊》,第159期,第2页,2022年版。
3.《艺术新闻》,第19页,2022年版。
4.《典藏古美术》第364期,封面内页,2023年1月出版。
题识:嘉陵江上小景。写为汉泳先生属粲。八十五叟,宾虹。
钤印:黄宾虹展览:“黄宾虹作品展”,香港艺术中心包兆龙画廊,1980年6月6日至29日。
1.《黄宾虹作品展》展览图录,香港艺术中心包兆龙画廊,1980年版。
2.《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二),124-125页,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
著录:《画家黄宾虹年谱》,第171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Lot2561-2574
新加坡刘抗珍藏刘海粟书画作品一组
青城第一峰,一名高台山,蜀王建避暑之室也。
乙酉嘉平月重来旧京,僦居昆明湖上,偶与二三友人话兹山之胜,漫写此。爰。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
著录:《张大千先生诗文集·下》卷七题跋,第63、64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93年版。(诗文著录)
1.《海上名画》,第83页,上海文物商店,1984年版。
2.1986年《张大千张善孖画选》挂历,5月份,科学出版社。
3.1987年《张大千张善孖画选》挂历,5月份,上海画报出版社。
4.《海上名画续集·下卷》,第97页,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版。
5.《铄古灿今—张大千书画特展》,第38-39页,淡江大学,2022年版。
6.《艺术新闻》,第48页,2023年1月。
7.《大观月刊》,第160期,封面内页,2023年1月。
说明:1946年11月21日至24日,上海成都路470号静安寺路北中国画苑举行“张大千画展”,此次展览展出作品81件,作品标价自80万至500万。开展第一天即售出十余件作品,展览闭幕时所有作品均为沪上藏家刘寒枫等人订购一空。11月29日《申报》刊载《追记张大千画展》一文记录本次展览之盛况。此次展览展出作品于后世陆续释出市场,均有惊艳表现。本幅《青城第一峰》或为本次展览编号第五十四号展品,彼时标价为120万。
中国当代书画的部分,此番得到卢沉周思聪家属襄助,将推出一组重要的卢沉周思聪佳作。同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季我们将推出市场迄今所见最大的石虎彩墨创作,原作气势撼人,动人心魄,是艺术家创作力最旺盛时期的里程碑。
纸本重彩
题识:天铭图。二〇〇〇年,石虎。
出版:《石虎绘画》,第86-96页,香港大学美术馆,2000年。(展览画册)
展览:“石虎绘画”,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2000年6月16日-2000年7月23日。
-中国古代书画-
今秋,中国古代书画共集结拍品逾四百件,将以“大观”夜场和“中国古代书画”日场两个部分呈献。“大观”夜场将推出明清精品佳构二十九件,以涤砚草堂藏石涛《杜甫诗意册》领衔。
1.《石涛画集》,图30-35,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3月版。
2.《艺苑遗珍·名画第四辑》,图版30,香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1967年。
3.《石涛的世界》,第106-1147页,台湾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73年9月。
4.《中国绘画总合图录》第二卷,第118-119页,图S15-015,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82年7月。
5.《石涛画集》,图54-59,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7月版。
6.《石涛书画集》第一集,第220-237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12月。
7.《石涛画选》,第6、24、28、34、50、52页,荣宝斋,1986年1月。
8.《文物集珍》,第28-34页,香港广雅社,1986年6月。
9.《石涛世界》,第18、52页,荣宝斋,1988年3月。
10.《石涛书画集》一册,第73-77页,台湾中华书画出版社,1993年9月。
11.《石涛书画集》第一集,第220-237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6月。
12.《典藏》第八十二期,第149页,典藏艺术杂志社,1999年7月。
13.《中国古代名家作品丛书石涛》(上册),第178-182页,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1月。
14.《世界周刊》第995期,第24页,美国世界日报,2003年4月13日。
15.《世界周刊》第1197期,第14页,美国世界日报,2007年1月14日。
16.《东方艺林》第237期,第6页,华人时刊社,2007年3月。
17.《涤砚草堂珍藏画集》,第66-77页,爱莲居艺术出版社,2008年。
18.《名家谈收藏》(经验编·下集),第92页,华人收藏家大会组委会编,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7月。
19.《中国收藏》第140期,第92-93页,中国收藏杂志社,2012年8月。
20.萧平著:《奇峰相映两画僧——涤砚草堂珍藏八大山人石涛作品欣赏》,2012年12月。
21.陈国平著:《石涛》,第158-160页,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年8月。
22.何恭上编:《张大千与石涛书画》,第7、131-135页,台北艺术图书公司,2016年。
23.朱良志著:《传世石涛款作品真伪考》,图27-2,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
24.“扬州书画三百年特展暨国际学术研讨会”新闻发布会,2019年3月28日。
25.扬州晚报第A13“石涛笔下17世纪的扬州”,2019年3月31日。
26.扬州晚报第一版A14月4日。
27.扬州晚报A12版,2019年4月7日。
28.南京晨报A6A11版,2019年4月9日。
29.中国书画报第14期,2019年4月9日。
30.扬州广电报“新闻女生玩收藏”,2019年4月12日。
31.“江苏新闻广播”2019年3月28日。
32.《南京研艺艺术》3月28日。
1.吕佛庭《观张氏珍藏石涛大师双璧书画记》,《畅流》第21卷第7期,1960年5月。
2.鲍少游《石涛与大千》,第36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5月。
3.江兆申《记张岳军先生捐赠故宫博物院的石涛、八大、石谿、傅青主剧迹》,《故宫文物月刊》第五卷第二期,1987年5月。
4.朱良志《传世石涛款作品真伪考》,第70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
1.“扬州书画三百年特展”,扬州市委宣传部、扬州文旅局、扬州文联、扬州迎宾馆,2019年4月3日。
2.扬州书画三百年特展国际学术研究会会场,扬州迎宾馆,2019年4月4日。
石涛,天纵之才,其画山水、人物、花卉、走兽、兰竹,无一不能,无一不精,而以山水成就最高,“峥嵘奇崛,磊磊落落”,绝不重复、雷同,总能新意迭出,气象日新。
石涛生平好杜甫诗,其一生留下的绘画作品中,总不离杜少陵的清澈高朗和沉郁顿挫。此《杜甫诗意册》十开,风格浪漫、色彩微妙,石涛择取杜甫诗中极精微的妙句构境,高江急峡、断崖绝壁、淡云疏雨、冰雪斜阳,或幽奇,或雄远,或空旷,或郁茂。总之,一幅有一幅之境界,一幅有一幅之笔墨趣味。画幅虽小不盈尺,然格局阔大,笔苍墨润,诗情与画意融合,显示出石涛作为文人画巨子的不凡创造力。
此册曾经张学良、张群、赵丛衍递藏,册页锦套由张学良太太赵四小姐手工缝造。
张群(1889-1990),字岳军,国民党元老,与张大千同宗同乡,又因同嗜石涛书画结缘,并开启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深厚情谊。1958年张群七十寿诞之际,欲将所藏石涛剧迹《写竹通景屏风十二幅》(后捐赠台北故宫博物院)影印分赠友人,嘱张大千作序。大千序文以石涛贯串全文,回忆二人相识相知经历,原来,此石涛《杜甫诗意册》正是二人相识之初,张群向大千展示的藏品。
张大千一生曾多次临摹本册,最著名者见于《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画:张大千》中,名为《山水四条屏》,乃临摹本册中的八开。著名旅美画家、鉴藏家王季迁亦曾临摹此册最后一开雪景,并于本册后题跋:“清湘道人写杜工部真迹神品!”
水墨、设色金笺;水墨、设色洒金笺
尺寸不一
说明:旧藏者王一平(1914-2007),原名王炳真,山东荣成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弃笔从戎。1952年初,由陈毅亲自点将,奉调转业到上海,长期担任上海市委领导工作,历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秘书长、书记处书记。1957年,主动到上海博物馆主持工作。他热爱文博事业、尊重专家、学者,在任期间,为上博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还保护了很多博物馆员工。他的收藏颇具规模。上世纪九十年代,陆续将藏品如明林良《古木寒鸦图》、清伊秉绶铭半壁端砚等捐赠上海博物馆。
1.徐元文手书《感蝗赋》与十四名宿题跋全文著录于嘉庆年间编纂的《石渠宝笈三编》及胡敬《西清札记》中。其中姜宸英、万斯同、顾嗣立、朱彝尊、曹寅的题诗亦著录于他们的文集中。
2.清末,是卷流出宫廷,归“中国大儒”沈曾植、沈颎父子所有。光绪癸卯(1903年)消寒集中,曾植携出此卷,与朱福诜、王彦威、徐定超、徐琪、沈曾桐、褚成博、喻长霖、吴庆坻同赏。后又反复展读,同友人鉴赏,萧穆、吴士鉴、缪荃孙、金蓉镜分题卷末。近代,由藏书世家蒋祖诒收藏。
1.《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10),第2158-2162页,上海书店,1988年。
2.(清)胡敬撰《西清剳记》卷一,第十一至十七页。
3.(清)姜宸英撰《湛园题跋》《姜宸英全集》(第二册),第576页(题玉峰相国徐公感蝗赋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6年。
4.(清)万斯同撰《石园藏稿》卷一(书徐相国感蝗赋后),《万斯同全集》(第八册),第296页,宁波出版社,2013年。
5.(清)万言撰《管村文钞内编》卷三,第31页,《四明丛书》(第2集67册),民国张氏约园刊本。
6.(清)顾嗣立《闾丘诗集》卷十三,第6页(感蝗赋),北京图书馆藏清康熙刻本。
7.(清)朱彝尊著:《曝书亭全集·曝书亭集外诗文补辑》,第965页(又题感蝗赋),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
8.(清)曹寅著:《楝亭文钞》,《楝亭集笺注》,第589页(题玉峰相国感蝗赋后),北京图书馆,2007年。
9.(清)萧穆撰:《敬孚类稿》,第190-193页,黄山书社,1992年。
10.朱家溍编:《历代著录法书目》,第204页,紫禁城出版社,1997年。
徐元文,字公肃,号立斋。江苏昆山人。顾炎武外甥。与兄徐乾学、弟徐秉义时称“三徐”。顺治十六年(1660)状元。康熙朝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又拜文华殿大学士。他博通经史,为人“闲雅方重,敦品励行”,“遇事敢言,不肯唯阿”,深得康熙帝的赏识及同僚的敬仰。
《感蝗赋》作于徐元文“丁母忧归”的康熙十五年(1676)还乡途中,见山东任城、江苏高邮等地发生蝗灾,有感而发作此辞赋。元文引经据典,由蝗灾论贪苛,影射时弊,流露厉饬吏治、与民清净无扰的一番政治抱负,如尤侗题写“立斋此赋,殆与诗人迎猫迎虎同意”。
难能可贵的是,行书赋文后有韩菼、姜宸英、顾嗣立、朱彝尊、曹寅、李煦等14位文坛名宿题跋,他们中有师友(如尤侗),有门生(如万斯同),还有亲人(如兄徐秉义),且大都曾与徐元文一同纂修《明史》。他们深悉此赋命意,各有阐释,给人启发。
徐元文的诗文常见于世,而其传世书法,殊为罕见。此卷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也是《石渠宝笈》所收录徐元文唯一作品,具有独一无二的艺术和文献价值。清末,此卷流出皇宫,归沈曾植、沈颎父子所有。彼时,缪荃孙、梁鼎芬等6位名彦为其添跋。继而,又蒙近代著名收藏家蒋祖诒珍藏。其弥足珍罕的程度,愈发显著。
说明:经松江韩氏家族韩璜、韩应陛、韩载阳、韩德均、韩价藩五代宝藏。
1.《古代书画精品录》(肆),第56-91页,长城出版社,2004年。
2.《中国书画》第44期,封面、第17-41页,2006年8月。
蓝瑛,明末画坛异军突起的杰出画家,誉“浙派殿军”。然其作画并不局限于浙派画家恪守的南宋院体画法,而能继承文人画尤其“元四家”传统,故其画风融合南北宗,别开生面而终成一大家。
此《仿大痴山水卷》长近六米,山重水复、峰回路转,构境气脉连贯,笔墨精炼而苍劲,设色清雅而明亮,正是其宗法“元四家”之一黄公望浅绛山水,并具其自身成熟面貌的磅礴巨制。如此长卷,在蓝瑛存世作品中甚为少见,自题“旬日而竣”,可见是画家经意而为的力作。卷中载鉴藏印记二十一方,亦可知是卷曾经松江韩氏家族韩璜、韩应陛、韩载阳、韩德均、韩价藩五代宝藏。
1.由王芑孙引首和题跋“三宿斋鉴藏”“绮云当什袭宝之”而知,是卷应为松江藏书家沈恕而作。沈恕(?-1812),字正如,号绮云。好藏书、刻书,所居曰“三宿斋”“静好楼”。七芗尝去沈家古倪园小住。
2.1930年代,入藏于苏州乡绅朱戊吉处,经吴湖帆、潘静淑伉俪及冯超然赏鉴。朱戊吉(1889-1959)娶吴湖帆二姐惠菁。好书画,子朱梅邨投梅景书屋门下。
著录:《吴湖帆文稿》,第267-268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
此外,夜场另有嘉靖、隆庆间名士岳岱《写生杂画图卷》附杜大中、翁方纲等明清诸家题跋,经清乾隆藏书家查莹、民国叶恭绰鉴藏董其昌《仿古山水书画合璧》册,韩蘧飞珍藏文震孟《自书诗稿册》,张大千昆仲所藏,迭经出版之八大山人《梅花·玉兰》,上海博物馆编《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取印作品:万寿祺《高风可挹》卷和杨晋《仿惠崇江南春图》卷,《石渠宝笈三编》著录张宗苍《悬瀑林屋图》轴,九藤书屋主人谷牧旧藏郑燮为潍县名士郭伟勣作《墨兰图》轴,赵之谦、李文田等为状元外交官洪钧作《楷书四屏》,及李祖韩珍藏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胡林翼、林则徐等《中兴名臣信札册》等等。
水墨、设色纸本
说明:是册经清乾隆藏书家查莹、民国叶恭绰鉴藏。
说明:曾经曹步郇及张大千兄弟收藏。
1.《大风堂名迹》(八大山人专辑),图31木笔,中华书局,
2.周士心:《八大山人及其艺术》,第26、32页,艺术图书公司,1974年。
3.赤井清美:《八大山人书画集》,第43页(玉兰)、55页(梅),东京堂,1975年。
4.《大风堂名迹》(第三集·八大山人专辑),图37木笔、图40梅,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8年。
5.汪子豆:《八大山人画集》第二集,第172、178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
6.《明清中国画大师研究丛书·八大山人》,第349页,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年。
7.《八大山人画集》,江西美术出版社,1996年。
8.《八大山人全集》(肆),第868、871页,江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
9.《中国古代名家丛书·八大山人》(下册),第115、116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
10.《八大山人画集》,第400页,荣宝斋出版社,2003年。
11.《八大山人书画编年图目》(下)第110、111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12.《中国名画家全集:八大山人》艺术家出版社,2006年。
1.文著录于《清圣祖仁皇帝御制文》(第三集·卷二),名为《谕大学士王熙》。
2.本幅全文亦载于《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铨衡典)第一百七卷给假部:《大清会典》七候补内外各官。
3.诗塘为蜡笺描金绘双龙向日纹并泥金留白篆书“御音”,裱边为描金绘云龙纹。
4.北京翰海1994年首届拍卖会lot251。
1.上款人洪钧(1839-1893),字文卿,号陶士,江苏吴县人。同治七年(1868)状元,授修撰。曾任湖北、江西学政。光绪十三年由内阁学士升驻俄、德、荷、奥使臣,光绪十六年召回,任兵部左侍郎,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
2.海上名家钱瘦铁题木盒。
3.日本篆刻名家松丸东鱼(1901-1975)旧藏
1.《悲盦剩墨》第八集,西泠印社珂罗版,1918年至1928年。
2.《赵之谦——覆刻悲盫剩墨》,第286页,日本东京堂,1976年(1982再版)。
3.小林斗盦编《赵之谦作品选》,第139页,东方书店,1990年。
4.《赵之谦书画集》(下),第417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
5.《简明书法教程》,第164页,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年。
6.《赵之谦书画集》,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7.《古代书法名家作品鉴赏》,第296-298页,重庆出版社,2002年。
8.《中国书法全集》(第71卷·赵之谦),第116页,荣宝斋出版社,2004年。
9.《赵之谦书画编年图目》(上)第11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0.《上海-近代の美术-》,第60-61页,大阪市立美术馆,涉谷区立松涛美术馆,2007年。
11.《松丸东鱼遗爱:中国文人[书·印·砚]》,第47-50页,国立新美术馆,2009年。
12.《明清名家诗词手迹鉴赏》(隶书篇),第165页,中国书店,2008年。
13.《赵之谦二金蝶堂选墨》(上),第21页,岭南美术出版社,2018年。
著录:《中国书法全集第71卷赵之谦》,第228、229页,荣宝斋出版社,2004年。
1.“上海-近代の美术”,大阪市立美术馆2007年9-10月,涉谷区立松涛美术馆,2007年12月至2008年1月。
2.“松丸东鱼遗爱:中国文人书·印·砚]”,国立新美术馆,2009年7月至8月。
《中国古代书画》日场此次逾四百件作品,是近年来数量最多的一次,其中看点也很多。
红金扇面是今年秋拍的重点之一,除夜场王一平珍藏《明人书画扇集二册》三十六页之外,日场仍将推出“嘉树堂藏明人书画扇面专辑”计39件,包括了晚明重要书家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及政坛文坛艺坛名家文震孟、王穉登、许光祚等,以及名画家蓝瑛、戴明说等,并全部以一万元起拍,是很具有参与度的部分。
继春拍《经纶——清代书法的文韬武略》专场之后,这一季清代书法板块也是古代日场的中坚力量,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将推出一个御笔专题,分列古代夜场与日场,名头整齐,气派堂皇,许多都出自早期翰海拍卖,也是时隔三十年再次在市场上与大家见面。
“古籍善本金石碑帖”专场撷取商周吉金、历代碑帖、明版佳椠、稿钞校本等各门类精品二百余件,以供同好。毛晋作为明季最著名的藏书家及刻书家,留存于世的文字著述却极为稀少。在汲古阁的盛名之下,世人对于毛晋其人却了解甚少。今季陈澄中郇斋旧藏《毛晋读书札记》,有傅增湘先生长篇题跋,从毛晋的笔端墨迹,再沿着傅增湘先生的条分缕析,我们可以从这本读书札记去了解一代藏书、刻书大家毛晋的精神世界。明万历间汪道昆刻本《列女传》,为竹纸印本,存双面联式版画51幅,出自徽派名手之作,为明季版画代表之作。原为郑振铎所藏,《劫中得书记》、《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曾数记之,有王孝慈长篇题跋。此外,姜德明、卢松安、塞克旧藏古籍善本,代表了老一辈藏书家的收藏旨趣,各有侧重,异彩纷呈。明板佳椠专题汇集明代刻本近三十种,以嘉靖棉纸本为主,略有可观。
钤印:毛晋之印、汲古阁、沅叔鉴赏
著录:《祁阳陈澄中旧藏善本古籍图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P127、424。
元刻翠岩精舍小字本
钤印:赐书、左田黄氏养福堂藏书印、莫友芝图书印、莫彝孙印、莫绳孙印、吴兴刘氏嘉业堂藏
1、《嘉业堂善本书影》,刘承干编
2、《中国古籍善本总目》集部总集类第1773页
明万历间方氏美荫堂刻本
1夹8册
钤印:冈田真之藏书、卫长龄印、君盛公记、春□之印、读古人书题签:方氏墨谱。薇洲题签。著录:《中国古籍善本总目》子部谱录类第953页。
明万历间汪道昆刻本
1函3册
15.5×22.5cm
钤印:萧山汪氏环碧山房珍藏、李盛铎印、木斋、申府藏书、立承、孝慈、鸣晦秘宝、王健民印、一阳子
1、西谛书话,郑振铎著,三联书店,1998年,第433页。
2、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郑振铎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第121页注4。
3、劫中读书记,郑振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第12-13、127页
清康熙六年(1667)季振宜静思堂刻本4册
说明:王鸣盛题跋著录:《中国古籍善本总目》集部唐五代别集类第1191页。
钤印:校·定、大隆审定
批注:此本何焯批校达800余条,此处选录10条
1.杜集起结必极警拔,盛唐诸公都不能及,所以为诗中之圣。
2.布置得体。此诗致君尧舜之意,即所谓自比稷契者。此意更不可回,所以宁饿死而不能驯也。
3.古云诗言志,此诗已可见少陵之志矣。
4.古淡中复极鲜秀,其与左史、秦汉文并峙。
5.起妙于沉着,结妙于淡荡,故起笔掌拔而结意有余。
6.诗之冠通集者,每可观作者之品行。少陵之忧国念君、思家感遇,可即于此诗中窥见一斑。
7.起笔包括多少,恰写“望”字,共四十字,却令后人一字不能到。
8.按《道藏经》,晋时有戍卒屯于子午谷,入谷之西,涧水穷处,忽见铁锁下垂约百余丈,戍卒欲挽引而上,有虎蹲踞焉。
9.此因征兵出塞而作,为营田而中原荆杞,此诗中微意。钱笺以为鲜于仲通南诏之役者,恐非。
10.始而织染,继而裁缝,然后衣之着之,而其色稍污,一弃不用。是何汲引之难而弃捐之易也。
展览:东方的觉醒——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馆藏珍贵历史文献展,中国国家图书馆,2011年9月15日-10月31日。
出版(部分):
1、甄克思著、严复译:《社会通诠》,商务印书馆,1904年。
2、甄克思著、严复译:《社会通诠》,商务印书馆,1931年。
3、甄克思著、严复译:《社会通诠》,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
4、甄克思著、严复译:《社会通诠》,商务印书馆,1981年。
5、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编:《东方的觉醒——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馆藏珍贵历史文献展图录》,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年,P54。
6、甄克思著、严复译:《社会通诠》,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年。
7、甄克思著、严复译:《社会通诠》,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
8、甄克思著、严复译:《社会通诠》,朝华出版社,2017年。
9、中国嘉德古籍善本部编:《严复<社会通诠>稿本》,上海书画出版社,2024年。
▌佳酿臻茗
今秋拍卖佳酿臻茗历久弥香,四大专场为藏家和饮家精心准备了近900件拍品。各个品类都有亮点。值得一提的是,葡萄酒及威士忌两场拍卖将首次全部放在线上,通过网络竞投,为买家提供更便捷的拍卖体验。
《国酿醇香——贵州茅台酒臻品》专场纳含“愈久弥香——地方国营时期茅台酒”、“风华正茂——铁盖茅台酒”、“有口皆碑——特殊茅台酒”、“前程似锦——新世纪茅台酒”四大版块共计164组标的,是专场成立以来数量最多酒款最为齐全的一次茅台酒盛宴。
其中首次现身拍场的1967年产飞天牌全棉纸茅台酒(木箱两打装24瓶/540ml),保存完整,为市场仅见之茅台珍品。这一年的茅台酒生产于特殊时期,存世量极少。1966年至1968年生产的“飞天牌”贵州茅台酒由于当时背景及特殊原因停止出口,市场上难得一见,整箱出现更是前所未有,藏家珍藏多年,如今释出,机会难得。
另一组本场的重要标的为1984年产原箱飞天牌黄酱茅台酒(12瓶/540ml)其瓶身颜色的不同,就已经赋予了此款酒非一般的属性和使用功能,酱色瓶包装到今天一直是高规格使用的象征,上世纪80年代酱茅,颜色浅一些的被称为黄酱,多为五星牌,而年代较早,存量更为稀少的飞天牌黄酱,所招待的贵宾级别更高,通常只有国家元首才能获得招待和馈赠。中国嘉德2022秋拍此款原厂箱12瓶飞天牌黄酱茅台酒也拍出了400万的优异成绩。这组集合了所有珍稀属性的1984年原箱飞天牌黄酱茅台酒,具有极高的饮用价值和收藏价值,他的存在也是在讲着一段独有的历史文化。
秋拍茅台盛宴中还有一件首次亮相嘉德拍场的神秘而传奇的茅台-1957年产五星牌绿美人茅台酒。作为专场的开场标的其重要程度和强大的吸引力还有稀缺性毋庸置疑。绿美人三字因其商标华丽、主色调为绿色而得名。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国内外普遍反映茅台酒包装简陋档次低等问题。茅台酒厂经过两三年努力,终于在1957年拿出一款「新潮」的茅台酒在香港上市。据《茅台酒厂厂志》记载:茅台酒包裝改换成功,香港媒体纷纷报道「茅台新装,华贵优雅,春节宴会,甚受欢迎」、「春节宴会用国酒,新装茅台更迷人」。这款绿美人茅台在酒圈有着传奇的存在,秋拍将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本季我们依然采用由老及新的顺序,在梳理茅台酒历史酒款的同时也邀请广大藏友一起感受茅台酒空杯留香回味无穷的魅力。
本季秋拍《生命之水——世界威士忌珍酿》专场重磅改版,标的数量增加至愈420件,分为苏格兰威士忌和日本威士忌两大专题,另新增有拉菲干邑、雅文邑等珍稀烈酒品类。
日本威士忌专题中,1982-1986山崎雪莉桶,在山崎引以为傲的雪莉酒桶中陈酿而成,于1997年推出SherryWood1982年份酒之后,陆续发售1983、1984、1985版本,最后的1986版本于2003年发行。全系列散发出代表山崎的浓郁甜美气息,层次丰富饱满。轻井泽2015年推出的万箭齐发33-35年全景版锦盒套装,每支都配有专属凯恩杯,酒杯所标年份均对应同样的年份酒款。该系列分别出自1980、1981、1982年蒸馏的三桶轻井泽原酒装瓶。
▌邮品钱币
今秋,我们持续深耕市场,优中选优,数量精简,为藏家呈现邮品、签名收藏、纸钞、古钱、金银锭、机制币六大版块的六百件拍品。其中,T46庚申年(猴)邮票新四方连,黄永玉、邵柏林签名;爱因斯坦大尺幅签名照片;唐鸾鸟衔绶花钱;清咸丰通宝背宝泉小平雕母;清光绪重宝背宝泉当拾雕母;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湖北江汉关协成号匠蔡鸣伍拾两银锭;2010年中国庚寅(虎年)1公斤纪念金币;2017年中国丁酉(鸡年)1公斤纪念金币;1916年袁世凯像中华帝国洪宪纪元飞龙纪念金章等珍贵藏品亮相秋拍。
附证书
照片尺寸为16×20英寸(41×51厘米),已知尺幅最大签名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