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唯一的一座综合性历史博物馆——洛阳博物馆新馆

洛阳博物馆新馆位于隋唐城遗址公园北侧,是洛阳唯一的一座综合性历史博物馆。

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洛阳博物馆新馆藏品数量为40余万件,集收藏、研究、展览于一身。

2009年3月博物馆新馆竣工。

洛阳博物馆新馆建成于2009年3月,位于隋唐城遗址公园北侧,与中原明珠电视塔、新区政府大楼等城市地标性建筑遥相呼应,总占地约300亩,投资3.5亿元,建筑面积4点2万平米。

整个建筑由主楼和附楼两部分组成,长230米、宽140米。展馆设计突出人性化,专门设计了公众互动区、公众休闲区以及文物收藏、研究等。

其功能设施包括1个基本陈列和7个专题陈列,常设展品约1.5万件,内部设计有完善的公众互动区和休闲区以及文物收藏、研究及修复区等。

2011年4月1日,洛阳博物馆新馆开馆并对外试开放。

洛阳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原馆址设在关林庙。

上世纪70年代迁至市内,现有馆藏文物近40万件,可供陈列展览文物约3.5万件。

洛阳博物馆新馆于2007年底开工建设,占地300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总投资4亿元。

新馆建筑由主楼和附楼组成,于2009年2月建成,2009年4月举办2009年世界邮展。

2009年10月先后成功举办大遗址保护洛阳高峰论坛国际性大型展览,赢得了国内外来宾的广泛赞誉。

洛阳博物馆新馆陈展工作从2010年11月开始实施,陈展面积由过去的3140平方米增加到1.7万平方米,分1个基本陈列和6个专题陈列,同时安排临时展览和机动展览,共展出文物1.1万余件。

基本陈列陈展主题为《河洛文明》,通过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汉魏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北宋时期5大篇章,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河洛文化的形成与演进轨迹,展出文物2000多件;

专题展览分为《洛阳珍宝馆》《汉唐陶俑馆》《唐三彩馆》《宫廷文物馆》《古代石刻馆》和《书画馆》6大专题。主楼一层、二层还设有壁画展临时展览和多种类型的机动展览。

新馆位于洛阳市新区,占地300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总投资4亿元,建筑外形如大鼎屹立,寓意“定鼎洛邑”,体现了洛阳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底蕴。

新馆展出文物1.1万余件(套),陈展面积2.9万平方米。

为全面展示洛阳13朝古都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该设计方案在设计理念上突出了五个方面:

都城文化

设计方案将屋顶按功能划分为13个部分,象征在洛阳建都的13个朝代。

同时,连绵起伏的屋顶形象,也再现了洛阳历史上作为都城的恢宏气象。

遗址文化

由于历史上战争及人为破坏,洛阳大量的文化古迹都沉寂于地下,通过后来的考古发掘展露于地,遗址文化是洛阳的重要特征。

方案通过在建筑墙身及屋顶设置不规则的采光孔来暗示这一主题。

河洛文化

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泉、河图洛书是河洛文化的代表,被誉为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最高成就。

方案通过对屋顶的拓扑组合,变化抽象地表现了河图洛书的意象,并在博物馆南面设计了以“河图洛书”为主题的绿化广场。

园林文化

除了城市的辉煌成就外,洛阳园林也是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奇葩。

新馆设计在空间布局上充分吸收了园林布局手法,结合展览流向设置了不同位置、大小、特色的内庭园和采光天井,使游人在参观中始终保持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地理形胜

附楼的形体处理采用地景手法,解决了主体与陪衬的形体关系,形象地再现了洛阳城市选址背负邙山、南望伊阙的地理特征。

河洛文明

洛阳博物馆新馆的展示功能主要分基本陈展、专题展和临时展览三部分,位于一楼的基本陈展厅名为“河洛文明”,展厅将通过文物、图片、文字、声光电多媒体等多种展示手段,让您充分领略洛阳十三朝历史的辉煌。

河洛文明展

河洛文明展的展示面积将近4000平方米,展出文物2000多件。

这里更多是通过文物来讲述历史,从而全面了解古都洛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情况。

为让大家对整个参观有清晰的脉络认识,十三个朝代又分为史前和夏商周,汉魏,隋唐和五代、宋三个大的篇章。

因此,第一展厅的史前和夏商周部分无疑是整个基本陈展的“前沿阵地”,这一部分展出的文物有800多件,展示面积达1000平方米以上。

许多参观者或许会觉得,史前部分所展示的内容多为石器、化石,不具可观性。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在这里你就真的看不到精美的文物了。

比如旧石器时代的象牙化石、鸵鸟蛋化石,都是珍品中的珍品;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黑陶,骨针、骨匕、陶背壶、陶灶等,这些都可以说明,在数十万年前的远古时代,洛阳的土地上已经有了“刀耕火种”,已经升起了“袅袅炊烟”。

而夏商周部分则向大家展示了三代时期青铜文化的灿烂,这些泛着金属光芒的青铜器,向大家讲述着中华文明起源的辉煌。

第二展厅的汉魏部分,主要从建筑、丧葬制度演变、升仙思想的兴起、文化、宗教、人口迁移、民族融合等等方面展示了洛阳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历史地位。

五千年历史长河,洛阳城最繁华、最辉煌的时期莫过于隋唐。在河洛文明展里,您将看到的最“繁华”展区要数隋唐展区。

走进这里,800多件精美的文物将“荟萃”在模拟的隋唐洛阳城里,给您梦回千年之感。

隋唐展区重点展示的内容为隋唐洛阳城、隋炀帝与大运河、武则天与神都、丝绸之路与中外交流、唐三彩、隋唐时期的手工业和科技文化思想等。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这一阶段,洛阳城的特点是辉煌、庄重、大度、对称。因此,在隋唐展区,规则的中轴对称形式令其看上去非常大气,在色彩上将采用红色为该展区的主色调,以突出东方文化的视觉效果。

在这里,设计人员还将采用地域特征鲜明的内城、外城概念来布局,同时辅以微斜的立柱造型,给人的感觉宛如城墙;

巨大的实木梁构架则营造出城楼式的恢宏大气。

基本陈展更多是通过文物来讲述历史,从而全面了解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情况。

也许走进这里,你会认为文物不够精美,可即便是一小块砖瓦,一个小的建筑构件,便是一个都城遗址存在的明证。

宫廷文物展

洛阳文物种类众多,但大规模的宫廷文物并不多见。在这次博物馆新馆的布展中,2000多件清代故宫宫廷文物作为一个专题展厅与您见面。

洛阳博物馆所藏清代宫廷文物系1973年经周恩来总理批示、由北京故宫博物院调拨给洛阳的。

参观的第二站是礼佛大堂,在这里我们将看到通过展品“模拟”出来的皇宫皇太后及太后礼佛的场景。

接下来,看到的是一批藏传佛教的造像、佛塔等。

据介绍,清宫佛教造像选材多样,包括金、银、铜、玉、木、瓷等,其中藏式佛像是汉藏艺术融合的典范之作。

宫廷家具及家居装饰也是该展区的一大亮点。

清代宫廷家具的木工工艺与雕花、錾花、镶嵌等工艺相结合,形成清代宫廷家具的创新风格和主要特征。

这一部分我们看到场景是:以龙床为中心,以嵌螺钿长几、黄花梨大柜、镶螺钿雕花龙椅、大理石圆桌、20余把雕花椅、各类花几、方几、圆几、黄羊木雕挂屏以及慈禧御笔“大圆宝镜”匾等组成一个较大但较为松散的太皇太后及太后们礼佛的休息场景。

展出的这一部分清代宫廷文物,数量多、规格高,一定会让大家完整、清晰地了解到清代皇帝皇后们的佛事活动和日常生活。

石刻馆

如果您曾到洛阳博物馆老馆参观过,一定对展厅正门口那尊东汉石辟邪印象深刻。

在展厅醒目位置摆放的东汉石辟邪,被誉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可谓汉魏六朝石刻中的精品,国内罕见。

它高约190厘米、长约297厘米、宽90厘米,重约在8吨以上,是用一块完整的青石雕成,雕刻技法极其精湛,融圆雕、平雕、线刻于一体;

造型伟岸,阳刚大气。

整个展厅分为“宗教石刻”和“碑碣墓志”两部分。

在这里您还会看到北魏石虎、东汉石羊、唐代观音造像、唐代石蟾蜍等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其中唐代石蟾蜍极具观赏价值,自古以来蟾蜍就被人们视作避五兵、镇凶邪、助长生、主富贵吉祥的神物,同时还可作唐代上阳宫宫殿建筑或苑囿的排水设置。

而“碑碣墓志”中则展出碑碣、石经和墓志铭。

展品有熹平石经残块、北魏孝文帝之季女元瑛墓志、北魏文昭皇后山陵志等不同阶层、不同人群的碑碣墓志。

在这些展品中,单是一块手掌大小的熹平石经残块,就足以证明中国最早的石刻教科书出在洛阳,立于洛阳太学。

据介绍,洛阳作为一个文物大市,历代石刻遗存数量众多,种类较全,时代跨越汉唐直到明清。

在这里,您既可看到体量硕大、技法熟稔的单体石雕,也可鉴赏篆、隶、草、行、楷、魏碑诸种书体,从中领略蔡邕、欧阳修和司马光等大家风范,感悟石刻艺术的神奇魅力。

古代壁画展

今天我们将带大家走近洛阳博物馆新馆二楼的洛阳珍宝馆,近距离感受刚刚正式“入住”,首次面向公众展出20幅珍贵墓葬壁画。

这些展出的壁画都是首次面世,壁画墓的墓主人上至皇帝,下至普通百姓,其形象清晰、细腻,题材内容宽广,涵盖天文、地理、人事、神灵等等。

唐代安国相王儒人墓葬壁画,发掘于2005年。“安国相王”即唐睿宗李旦,即位前曾做过洛州牧,被封为“安国相王”。

这两座墓是李旦即位前两位夫人的墓,墓壁上绘有青龙、白虎、人物、马、骆驼等。其中的守门武士、侍卫、女仆等各色人物,再现了墓主生前的奢华生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壁画中绘有两个五六十厘米高的侏儒形象,而侏儒形象的壁画国内发现的尚未超过10幅。

如此规模宏大的壁画墓其绘画技术、艺术价值之高、壁画画幅之大为洛阳唐墓发掘所仅见。

胡人牵骆驼行进图中胡人形象逼真,真实的反映了隋唐时期东都洛阳作为国际大都会,通过丝绸之路与西亚、欧洲客商进行贸易的繁盛。

除此之外,天界图局部、北魏武士图、女主人宴饮图也是出土壁画中的上乘之作。

古代壁画以其特殊的文物类型,具有其他典籍资料无法比拟、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堪称一部用图像写就的中国历史,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画珍品馆

在新博物馆的布展过程中,84件珍品书画被重新修复、装裱,用一个展厅专门展出,像王铎、吴昌硕、任伯年、康有为这些书画名家的真迹,参观者可以在这里尽情饱览。

其中明代的绘画藏品值得期待的是张宏的《山水图轴》,张宏为江苏苏州人,擅画山水,笔法俊雅沉厚,墨气苍润灵动,层峦叠嶂,丘壑深邃,亦擅写意人物。

而清代的书法作品中,王铎《诗稿册页》、《行书轴》最为罕见,尤其是他的诗稿,或许是随手为之,用笔雄健,字迹洒脱,更能反映出书法家的真性情。

而书画中吴昌硕《枇杷图》、《葫芦图》、《秋菊图》等,笔墨酣畅淋漓,极富情趣,诗书画印样样精绝,尤其是他临的石鼓文,融合两周金文及秦代石刻及篆刻用笔,线条凝炼遒劲,貌拙气酣,极富金石气息。

虽然这里只有84件作品,但它们个个是真品,是精品,出自名家之手,相信看过这些书画作品后,您会感叹不虚此行。

唐三彩专题展

作为洛阳人,您一定希望能领略洛阳唐三彩独特的造型和艳丽的色彩。

在博物馆新馆内,专门开辟了唐三彩专题展区,一些从来没在洛阳展出过的唐三彩珍品将同时亮相。

洛阳唐三彩专题展的展厅设计面积为800平方米,共展出唐三彩200余件,全部都是国家二级以上文物。

在唐三彩专题展厅内,参观者将看到各种各样形象逼真、各具风姿的作品,主要分俑像类和生活器皿类。

俑像类主要有人物俑和动物俑,比如人物有妇女、文吏官、武官俑、天王俑等,动物有三彩马、三彩骆驼、镇墓兽等。

仔细观看每一种唐三彩,犹如看一本活生生的唐代社会生活画卷。

每一件唐三彩的形制、色彩都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

比如唐三彩女俑,多取材于唐代社会女性人物,有立俑、坐俑、乐舞俑、对镜梳妆俑等,着重表现唐代妇女姿态自由、面容丰腴、肌肤细腻、双手纤巧的形象。

唐代妇女喜欢装饰,唐三彩女俑诸如额黄、眉黛、朱粉、口脂等饰容方法无所不有,发式也新颖多变。

女俑的服饰简洁、明快,多着翻领窄袖襦衫,胸部袒露,身系裙带,表现出当时妇女装饰多样化的时尚,展现了唐代女性的精神风貌。

文官俑是唐代社会文臣的形象,这些人在社会上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优裕的生活条件,但“伴君中如伴虎”的“精神压力”使他们虽衣帽齐整,峨冠博带,气派不凡,但仍不能掩饰内心的惶恐。

武士俑是唐王朝武装力量的缩影,多为英俊潇洒的年轻战士,有的站立,有的骑马,拉弓射箭,这些大多是初唐的造型。

到武则天时,出现佛教中金刚造型的天王俑。武则天和唐中宗时期,武士俑和天王俑并见,之后则只见天王俑。

镇墓兽源于古代传说中的方相神,是山川精怪,有驱除邪恶的法力。

镇墓兽在初唐时期塑成人身蹄足,到武则天时出现兽身、鸟翼、蹄足,有兽面或人面两种。

因其造型奇异可怕,加上光怪陆离的釉彩,在坟墓这种特定环境中,会使人有恐怖的感觉。

唐三彩的色彩非常艳丽,展厅在色彩布置上主要以浅色系为主,以此来凸显唐三彩绚丽的色彩。

再配以大量专用的文物照明灯光设计,让每一个参观者在不同的角度都能领略唐三彩流光溢彩、栩栩如生的独特艺术魅力。

THE END
1.洛阳博物馆新馆机标关键词: 洛阳 刊名: 城市环境设计 Journal: URBAN ENVIRONMENT DESIGN 年,卷(期): 2011, (5) 所属期刊栏目: 综合类博物馆 在线出版日期: 2012-01-07 (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页数: 共6页 页码: 350-355您当前未登录!去登录more帮助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cshjsj201105044
2.洛阳博物馆新馆发表于总热度:0浏览数:跟帖数:0荣誉分::等级:http://m.bbs.zhulong.com/101010_group_201808/detail10042430/
3.洛阳博物馆洛阳博物馆位于隋唐里坊区西北隅,占地300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4.2万平方米,地下2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建筑外形如方鼎屹立,寓意“定鼎洛邑”、“鼎立天下”。洛阳博物馆北临洛浦公园,南接植物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洛阳市的文化地标。http://www.lymuseum.com/
4.洛阳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近40万件,可供陈列展览文物约3.5万件。1975年洛阳博物馆负责白马寺的修复,对外开放。白马寺成为博物馆的下属股级单位。1981年10月根据职能分工,洛阳博物馆一拆为三。分家后,因没有正式的文物库房,除展厅2000多件(套)文物外,全部划归其他单位。2007年底洛阳博物馆新馆开工建设,占地300亩,建筑面积6.2万https://www.meipian.cn/57x7r8oc
5.遗址·空间·转换洛阳博物馆新馆“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司马光的著名诗句为洛阳这座千年帝都做出了意味深长的概括。可以说,一部洛阳的城市发展史,就是一部华夏文明发展史的缩影。正因为此,洛阳博物馆新馆的建设便寄托了洛阳人民的无尽期待而广受关注,洛阳市政府为此举行了大规模的设计招标,我们在建筑创作中对洛阳的厚重历史进行了https://www.idc.net.cn/alsx/zhanshikongjian/45694.html
6.洛阳博物馆新馆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43 650 ㎡ 竣工时间:2009 年 洛阳博物馆新馆位于洛阳市中州中路,占地 20 h㎡,由主馆和附楼组成,主馆两层,附楼三层。主馆一层设置中央大厅、基本陈列展厅、机动展厅和互动展厅,二层为专题陈列展厅,附楼为文物库房、办公及学术研究用房。为了全面展现https://mall.cnki.net/reference/R2013097110000006.html
7.洛阳博物馆新馆交付使用3月26日拍摄的洛阳博物馆新馆外景。当日,河南省洛阳博物馆新馆正式交付使用,它将作为4月10日开幕的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主展馆迎接中外参观者。洛阳博物馆新馆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是原洛阳博物馆面积的10多倍。新华社发(张晓理 摄) 3月26日,两名保洁人员在刚刚交付使用的洛阳博物馆新馆内清洁地板。新华社发(张晓https://www.gov.cn/jrzg/2009-03/26/content_1269786.htm
8.洛阳博物馆新馆招聘启事洛阳博物馆新馆因工作需要,经市政府批准,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讲解员20名。 一、招聘条件 1、思想品德优秀,遵纪守法,综合能力强,热爱文博事业; 2、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年龄在26周岁以下(1983年9月11日以后出生); 3、身高:男173厘米以上,女163厘米以上; https://www.51test.net/show/916431.html.1
9.洛阳文物记要2018.09.19,雨。上午洛阳博物馆,中午馆边就餐,遇天津访碑者二,相谈甚欢。下午古代艺术博物馆,傍晚丽景门、洛邑古城。两日同游者,同事周君@cool 。参考志书,撮要摘录,以便查索。 洛阳博物馆(新馆) 洛阳博物馆与天枢柱 董必武题洛阳博物馆。新馆于洛水边。经@須菩提 兄提醒,馆前高柱为仿武则天天枢柱。 https://www.douban.com/note/693444683
10.洛阳博物馆新馆期刊李立王文胜高山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献信息 篇名洛阳博物馆新馆 来源期刊建筑实践学科工学 关键词 年,卷(期)2019,(12)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页码范围34-35 页数2页分类号TU 字数语种 DOI 作者信息 序号姓名单位发文数被引次数H指数G指数 https://doc.paperpass.com/journal/20190298jzsj.html
11.河南博物馆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 每天9: 00--17: 00 16:00停止入馆,17:00闭馆。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全年实行周一闭馆。 预约订票 实名制预约免费参观 参观须知 以官方发布信息为准 交通路线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8号 活动预告 最新活动预告 展 见证中华文明的发展轨迹 https://www.chnmus.net/
12.洛阳博物馆(新馆)开馆图画河南洛阳博物馆(新馆)大厅(4月1日摄)。 洛阳博物馆(新馆)外景(4月1日摄)。 洛阳博物馆(新馆)展出的银鎏金宗喀巴像(4月1日摄)。 洛阳博物馆(新馆)展出的银鎏金宗喀巴像(4月1日摄)。 中广网河南分网消息据新华网河南频道报道新华社记者 赵鹏摄)http://hn.cnr.cn/thhn/201104/t20110402_5078555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