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美国的博物馆,首先会感叹于博物馆建立之不易。
“环球”博物馆的建立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坐落在纽约曼哈顿中央公园旁,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和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并称世界四大博物馆。由于历史原因,另外三家博物馆,要么脱胎于王室的收藏,要么成形于国家的扶助。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于1764年由叶卡捷琳娜二世建立,供她和秘友欣赏从欧洲市场买来的画作,1852年开始对外开放。卢浮宫则曾是法国国王的王宫,几百年间无数次扩建改建,是为了更好地保存日益增多的艺术品,法国大革命后的1793年,卢浮宫作为艺术博物馆真正对公众开放。大英博物馆则得益于汉斯·斯隆爵士赠予国王乔治二世的私人收藏,在此基础上,英国议会通过了以发行彩票的方式筹集资金的议案,大英博物馆于1759年成立并对公众开放。此后无论是卢浮宫还是大英博物馆,更因其所在国家在后来的战争中获得了大量的艺术品而不断得到充实。
美国没有王室,国家未提供支持,大都会博物馆的建立更多是依赖民间资本的力量。1866年7月4日午餐时,有感于欧洲王室赞助博物馆,美国律师约翰·杰伊提出美国需要有自己的博物馆的想法,得到了在场许多有识之士的呼应,很快便成立了筹备小组,进行游说和筹资。在筹备小组的努力和富商们的赞助下,1870年大都会博物馆正式成立,十年之后终于正式对公众开放。与此类似,华盛顿国家美术馆的建立,是仿照伦敦国家美术馆,由创始人安德鲁·W.梅隆所捐赠的126幅绘画和26件雕塑为起点的,如今已拥有14万件艺术品。
当然在藏品的数量和知名度上,大都会博物馆无法与大英博物馆和卢浮宫媲美,比如大英博物馆在埃及文物的收藏方面极负盛名,仅木乃伊就占据了好几个厅,而且还拥有著名的罗塞塔石碑。大都会博物馆虽无法与之相比,但却拥有石油大亨爱德华·S.哈克尼斯捐赠的朋内布墓室,将这位负责给国王披袍加冕的宫廷官员的墓室完整地展现在参观者面前,还拥有与之相连的墓园以及其副墓室组成的墓群,这在博物馆收藏界是独一无二的。
很难想象,藏品这样丰富的博物馆,当初是如何从零开始的。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大都会博物馆最开始展出的作品,全都不是艺术品原作——博物馆建立之初,人们认为名作永远不会被大都会博物馆买到,因此最开始将展品的重点放在名作的电铸版和石膏模型上。1902年,商人雅各布·S.罗杰斯给大都会留下500万美元,这使得博物馆有能力购买原作。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博物馆在科研和考古方面是弱项,获得美洲本土之外的艺术品,主要靠的是花钱购买或获得捐赠,最终创立者们的理想得以实现,美国拥有了许多百科全书式的“环球”博物馆。
丰富全面的“百科全书”
比如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在重要的展室门口的墙上,有关于这个展室画作或者画家的简单介绍。例如什么是印象派,梵·高、高更和德加分别是什么风格,威尼斯画派大师提香的画作有什么特点。此外还有关于17世纪的荷兰艺术、佛拉芒艺术的文字说明。看了这些简单的文字介绍,即使不了解艺术的观众,也会对作品风格、画家以及那个时代多多少少有了些了解。
除此之外,大部分博物馆的艺术品来自于哪个国家,除了英语,还会用该国语言进行注解。比如克里姆特的作品,同时还会用德语标注。再比如,大都会里的中国文物,同时用中文进行注解,如“商,青铜簋”“明,刘俊,《纳谏图》”和“南宋,佚名,《明皇幸蜀图》”等。
纽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除了一般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关于地球、动物、矿石等的介绍外,还用了整整一层,作关于非洲、美洲和亚洲人类文明的介绍。看了这些展示,观众如同穿越时空,感受到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有一种几分钟了解到人类历史的感觉。人类的历史,也是自然历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这是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新颖独特之处,也体现了美国博物馆的丰富与全面。
艺术品是人类留给后世的珍宝,也是无法替代的教科书。跨越所有文化和时期收集人类最伟大的艺术成就,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有远见的愿望,在没有一件艺术品原作的情况下,它更是一个大胆的愿望。伴随着美国国力的提高和财富的积累,这个愿望最终实现,这对于美国国民了解世界,对于美国国民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博物馆就是一架回望历史的望远镜,一个看世界的窗口,也许看到的历史有多远,世界有多大,自己的心就会有多宽广。而心有多宽广,自己的舞台和世界就会有多大。从零开始的美国博物馆,如今丰富全面如同百科全书一般,让记者感触颇深。相信将来有一天,中国不仅有回看自己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博物馆,也能出现更多的看世界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