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体验民宿,原生态的自然环境,白天参加手作体验、夜间习天文、观天象,听蝉鸣、品茶香,一处建立在隋唐洛阳城遗址上的理想研学之地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7月26日上午,2020年洛阳市暑期文旅活动启动暨东方博物馆之都研学营地开营仪式在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天街举行。洛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柴洪涛、市文广旅局局长胡大鹏、市教育局局长刘茂钦、市文物局局长余杰、市文保集团董事长辛俊峰等出席了本次活动。
东方博物馆之都研学营地正当其时助力洛阳文旅行业全面复苏
活动仪式上,市文广旅局局长胡大鹏发布了2020年暑期文旅活动内容。在国内旅游市场全面重启、跨省旅游恢复开放的新形势下,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文化旅游大会精神,推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洛阳文旅产业健康发展,繁荣洛阳暑期文化旅游市场,促进洛阳文旅行业全面复苏。
洛阳市通过支付宝平台,面向全国来洛度假游、避暑游、研学游、自驾游游客计划发放3亿元文旅消费券,首期1.28亿栾川避暑券已通过支付宝平台面向全省游客发行。针对重新开放的省际旅游团队,推出省外团队景区优惠、酒店优惠活动,国家5A级景区龙门石窟、白云山、老君山、鸡冠洞、龙潭大峡谷及国家4A级景区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等6家优质景区面向省外预约团队游客施行门票价格最高5折的优惠。
“我们希望在这里打造一个精品的东方博物馆之都研学营地,依托世界一流的大遗址保护的范例项目,研学洛阳,读懂中国,向河南,向中国,向世界,推介洛阳,推介这里悠久的历史文化,推介这里丰富的风土人情,推介这里人民的美好生活。市文保集团将持续以东方博物馆之都研学营地为依托,通过一系列接地气、叫得响的文旅产品,更好地满足市民和游客文化生活和高质量消费需求,助力文化旅游产业复苏振兴,为在中原更加出彩中谱写浓墨重彩的洛阳篇章作出新贡献。”文保集团董事长辛俊峰在致辞中表示。
洛阳文保集团分别与艾肯中国、上海乐其签订合作协议,伊滨区与上海乐其签订合作协议。
在26日上午的活动中,市文物局局长余杰为“东方博物馆之都”研学营地授牌,标志着东方博物馆之都研学营地正式开营。同时,市教育局局长刘茂钦为“东方博物馆之都”研学课程融创中心授牌,市文广旅局副局长路毅、市教育局副局长贾长河、市文物局副局长郭志红为专家颁发聘书。
洛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柴洪涛宣布2020年洛阳市暑期文旅活动正式启动。
“15分钟研学步行圈”应运而生打造“研学洛阳,读懂中国”的理想之地
洛阳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十三朝古都,是丝绸之路东方起点和隋唐大运河的中心,研学资源丰富。全市现有世界文化遗产3项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处(54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近500处,其他不可移动文物近9000处。全市现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77座。厚重的历史文化禀赋,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研学课程的设计开发提供了天然优势。
尤其是“十三五”以来,洛阳市把发展文化旅游作为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脉的应有担当,坚持以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以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强化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河洛文化的国际表达,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市,致力打造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对于精神文化的要求比重也在增加,更多人愿意为文化买单,从长远来看,研学的发展前景无限,研学营地的建设顺应时代的潮流,也是打造文旅地标、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迫切需要。
借此契机,东方博物馆之都研学营地的建成可谓恰逢其时。据了解,该营地由洛阳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由其全资子公司洛阳古都研学旅行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项目位于洛龙区园区路以北、天街以东,占地60亩,建筑面积1256平方米。
据悉,东方博物馆之都研学营地开营后,将与周边的“三馆二园”——洛阳博物馆、定鼎门遗址博物馆、洛阳市规划展示馆、洛阳市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中国国花园组成“15分钟研学步行圈”,力图打造具有洛阳特色的“文化+旅游+教育”的全新研学模式,让“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河洛文化”成为可能,成为“研学洛阳,读懂中国”的理想之地。
届时,东方博物馆之都研学营地将面向市场推出14条研学线路及九大研学课程,涵盖古都文化、河洛文化、运河文化、牡丹文化、丝路文化,涉及历史、文化、礼乐、天文、地理、动植物等领域,为各研学团体及个人提供沉浸式研学互动体验。
为配合开营,这个暑期东方博物馆之都研学营地将开展“乐游一夏研学天街”系列优惠活动,以“快乐星期三”为主题,强调课程体验为核心,力争打造城市核心区的精品研学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