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研学是指在博物馆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开展博物馆研学有利于利用博物馆资源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其日益增长的文化和旅游需求。
南京博物院从2014年起,推出了百余期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研学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30多个省区市以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学员。课程涵盖人文美育、自然科技、讲解与礼仪、博物馆之旅、考古与文化考察、工艺美术六大系列,共研发20多个主题研学项目,通过深度导览、主题课程、互动体验和实地考察,为幼儿到成人不同年龄段的受众群体奉上丰盛的文化大餐。
研之有物。博物馆是反映人类科学、文化、艺术和自然历史实物的收藏和展示的地方,是人类文化与文明史的见证。在博物馆欣赏文化艺术作品时,可以近距离观察文物尺寸、颜色、材质、肌理细微的变化。博物馆研学作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是站立与行走中的现场实物教育,是内在兴趣驱动下的主动探索,是潜移默化过程中的素质教育。博物馆研学通过博物馆的展览展示梳理文物与文物之间、文物与人之间的关系,让青少年建立多元的知识体系;通过对文物背后故事的讲解,让青少年加深对文物的认知;通过对博物馆工作的解读,鼓励青少年参与博物馆服务活动,当一名光荣的小小讲解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文明。
研之有新。今年暑期,南博根据“不止于艺:威廉·莫里斯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展,推出全新“自然之美”系列研学活动。通过专家导赏、艺术赏析、创意体验等方式,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认识自然、亲近自然,真正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展厅里欣赏威廉·莫里斯笔下迷人的植物王国,了解其人生轨迹和艺术成就,在资深花艺师的指导下创作既有古典韵味又生机勃勃的花艺作品;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用盘扣技艺创作动物造型;在芭蕾舞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对自然的喜爱。边游边学,寓教于乐,在教育专员的带领下走进南京紫金山昆虫博物馆、南京中山植物园和南京海底世界倾听花鸟虫鱼的声音,讲述动物的奇趣故事,感受自然带来的美好。
博物馆研学是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是博物馆实现其目标和宗旨的重要手段,是青少年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博物馆要做好研学服务水平的升级,为青少年有组织研学实践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让青少年在博物馆中能够真正获得文化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