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博物馆

5月16日下午,洛阳博物馆“华夏根脉河洛文化”主题公开课在“人民网+”客户端上线,吸引众多网友观看、点赞。

珍贵的文物有哪些?记者带您看一看——

●母鼓方罍(léi)

(博物馆资料图)

这是一件商代晚期的青铜器。它为啥叫这个名字呢?

李文初介绍,青铜器的命名常见的有两种方法,如果器内有铭文,名称中会出现铭文的主要信息,如果没有铭文,就用青铜器的主体纹饰命名。带铭文的青铜器多见于商周时期,商代的铭文字数较少,西周中期以后长篇幅铭文的青铜器逐渐增多。罍是一种盛酒器,有圆形和方形两种,方形较为少见。母鼓方罍的得名源于其盖内和颈部内壁有“母鼓”两字铭文,它是商代母氏族与鼓国通婚的实物见证。

母鼓方罍铸造于商代晚期,却出土于一座西周贵族墓中。专家推测,应该是这位西周贵族得到灭商战争的一件战利品,出于对它的喜爱,便将它封藏于自己的墓葬之中。商代晚期的铜方罍数量非常有限,像母鼓方罍这样器型较大、纹饰精美的更是少见。

●曹魏白玉杯

(公开课视频截图)

这是洛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曹魏白玉杯。

这件白玉杯于1956年出土于洛阳曹魏正始八年墓中,这座墓葬是目前全国发现的唯一一座有明确纪年的曹魏墓。经专家考证,白玉杯为墓主人生前饮酒的实用器。它通高13厘米、口径5厘米,通体光素无纹,玉质温润洁白,以名贵的新疆和田羊脂玉琢制而成,是汉代高超琢玉技艺的遗存。

和田玉产自现在的新疆和田市,在古代历史中称和田地区为于阗国,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小国家。这件玉杯的出现说明,1700年前虽然中原陷入战争,但依然与西域各国存在交流活动,它是丝绸之路交往的有力见证。

●泥塑佛面像

这件造像出土于北魏皇家寺院永宁寺塔基遗址。北魏皇家寺院永宁寺,于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完工。寺中心有标志性建筑永宁寺木塔,这座木塔共九层。据《水经注》记载,木塔高四十九丈,相当于现在的136.7米。李文初介绍,永熙三年(公元534年),这座佛塔不幸毁于雷电所引起的火灾,大火持续燃烧了三个月,昔日高耸入云、宝铎和鸣的佛塔就这样灰飞烟灭了。

这件泥塑佛面像是永宁寺塔基遗址中出土的残件中最大型、最精美的一件。佛像原有的彩绘因大火损失殆尽,但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其美丽,它的两个嘴角微微上扬,平静的笑容中透出神秘。

●三彩黑釉马

这件三彩黑釉马也是洛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其最珍贵之处就在于它的釉色。黑色是唐三彩中非常罕见的一种釉色,目前国内出土的黑釉马仅有两件,全部出自洛阳,一件珍藏在国家博物馆之中,一件留在了洛阳。

这件三彩黑釉马出土于洛阳龙门东山安菩夫妇墓之中。赵晓军介绍,墓主人安菩是来自西域的安国人,也就是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市。安菩的父亲系利率领自己的部落归顺唐朝,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定远将军”。安菩世袭了父亲“定远将军”的封号,为守护大唐的安定,立下赫赫战功。公元664年,安菩去世,葬于长安。40年后,安菩的妻子何氏在洛阳病故,他们的儿子安金藏为了表达孝心,便把安菩的尸骨从长安迁至洛阳,与母亲一起合葬在龙门山上。安菩夫妇墓保存比较完好,共出土129件文物,有三分之一是唐三彩。(洛报融媒记者智慧文/图)

THE END
1.穿越千年,探寻洛阳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洛阳,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不仅是中国的古都之一,更是文物宝库,其中洛阳博物馆更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一日游洛阳博物馆,探寻其中的十大镇馆之宝,无疑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奇妙旅程。1. 龙门石窟微缩景观步入洛阳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龙门石窟的微缩景观,它以精湛的工艺再现了龙门石窟的壮丽与精致,让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7510966002249477&wfr=spider&for=pc
2.听劝!洛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定不能错过怎么能不去博物馆呢 特别是到了洛阳 那可是十三朝古都啊 洛阳博物馆的好东西可真是太多了 有一种逛故宫珍宝馆的感觉 藏品真是太美了 能把人看入迷的那种 1 镇馆之宝 北魏的微笑 二楼特展区 东汉石辟邪 一楼石刻馆 金丝楠木塔 二楼宫廷馆 曹魏白玉杯 https://m.ctrip.com/webapp/you/tripshoot/paipai/detail/detail?articleId=69141542&isHideNavBar=YES&seo=0&twojumpwakeup=0&allianceId=1049189&sid=19855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