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转发!国庆假期河南文博场馆活动超全攻略来了凤凰网河南

老家河南新媒体矩阵为大家盘点了国庆假期河南各大博物馆推出的“小而精”“广而博”的活动。

你可以在行走中感受文明印记和文化魅力,解锁国庆假期的新玩法。

河南博物院

除正常开放的基本陈列“泱泱华夏择中建都”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外,游客还可以看到,“匠心妙趣——河南博物院藏象牙萝卜”“丹青绘华章——全国艺术名家作品邀请展”等特色临展。

乐颂华章——国庆节专题古乐赏听会

演出时长:35分钟左右

演出地点:主展馆一楼华夏古乐厅

此外,华夏古乐的plus版“华夏正声——中原音乐考古复原展演”也在国庆假期“限时返场”。展演结合中原地区音乐考古成果,将从远古至唐宋时期历代的出土乐器实物、音乐图像复原重建为鲜活的舞台艺术形象。

华夏正声——中原音乐考古复原展演

演出时长:50分钟左右

演出地点:河南博物院西配楼二楼

(温馨提示:预约过“华夏正声”或“华夏古乐”的门票均可直接凭预约二维码或身份证进入主展馆参观。)

以研学赋能,带你探索豫博宝藏

活动一:衣带汉韵·馆藏古今

古朴庄重的汉,雍容华贵的唐,清新淡雅的宋,哪一种东方美才是你钟爱的中国范儿?走进展厅,着传统华服,上古风妆容,在满满的仪式感中对话历史,共赏华夏之美。

内容:展厅文物讲解+汉服妆造体验

活动二:背上行囊去考古

考古是不是就是挖墓?挖出来的宝贝怎样来到的博物馆?带上好奇心,跟随研学导师,了解考古背后的故事,学习文物知识,体验考古发掘,一层层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

内容:展厅文物讲解+考古模拟体验

活动三:国宝变奏曲

宋代音乐,上承汉唐绚丽,下启明清纷繁。这个国庆,研学导师带您梦回大宋,走近市井勾栏,品赏宋韵悠长。

内容:展厅文物讲解+华夏古乐表演赏析

(温馨提示:报名研学无需另行预约展馆门票,请务必携带身份证)

郑州博物馆

国庆假期,郑州博物馆所有展厅对外开放,同时新展“王之重器赫赫其华——馆藏商代青铜方鼎展”已于9月30日开幕。

“国旗,让我托举你”社会教育活动

郑州博物馆推出“国旗,让我托举你”社会教育活动,通过答题互动、科普国旗知识、托举国旗、齐唱国歌等多个环节,邀请你共同表达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活动地点:郑州博物馆一楼学术报告厅

小剧场演出

在郑州博物馆4楼小剧场开展演出,每日演出两场,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播。

活动地点:郑州博物馆

郑州博物馆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分馆

郑州博物馆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分馆依托专业冶铁遗址类博物馆特殊定位,在国庆假期期间策划开展多种活动。

淬匠心之火,铸时代之梦——免费讲解活动

《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基本陈列展》、《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文化遗产临时展览》面向公众开放,每日10:30、15:00开展免费讲解。

博物馆里的“农工坊”——汉代农耕出行体验区

在汉代,农耕发展成为社会经济的支柱,塑造了中国农耕文明的瑰丽画卷。铁的冶炼和使用对农耕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古荥馆推出汉代农耕出行体验区,邀请观众探索汉代工场的奥秘,一起体验汉代农耕出行的乐趣!

此“模范”非彼“模范”——汉代冶铁铸造体验

铁农具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汉代的农业生产力,“模范”又是制作铁农具的统一标准。在模范展示区域为观众提供了制作铁犁铧的陶模和铁范,观众们通过自己动手或工作人员协助的方式体验传统的“六三一”制作工艺,在这里体验汉代工匠的独家“技艺”。

科技赋能VR逛博——沉浸感受汉代冶铁工艺

在国庆假期,古荥馆第五互动厅邀请观众免费佩戴VR眼镜,近距离感受规模宏大的河一冶铁盛景。同时邀请现场观众以第一视角参与体感互动游戏,化身西汉冶铁工厂内能工巧匠,体验汉代冶铁工匠的冶炼铸造过程,身临其境感受汉代冶铁场景。

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

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推出“礼赞新时代,古韵焕新声”国庆系列活动,为广大游客定制了多种口味的“文化大餐”。

针对喜欢安静看展的游客,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提供常设展览“星空下的村落”的免费讲解。针对喜欢拍照打卡的游客,提供了“共庆七十五华诞,我为祖国送祝福”“我和国旗合个影”供游客拍照打卡留念。针对带娃出游的亲子家庭,准备了好玩的非遗和研学体验项目,包括“我和我的祖国,手工彩泥画”、非遗“漆扇”、考古体验课堂、手工制陶、绘制彩陶等活动。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

国庆假期,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感受脉动的商城之心,共赴一场“商”主题文化盛宴。

秋日里的研学邀请函

童心向盛世,乐享亲子时光。国庆假期,博物院里将开启多项研学课程,有研有学,有欢乐。寻找随机闪现的“商之使者”,带着通关文牒游历早商亳都,再参与一场“商王的盛宴”,解密郑州商城3600年城址不移的秘密。

举国欢庆日,看剧正当时

寓教于乐,让历史鲜活起来。天命玄鸟降临人间,简狄生下商朝始祖契。后成汤的出世,正式拉开商王朝的序幕。商汤王究竟是如何灭夏建商,这期间发生了哪些跌宕起伏又峰回路转的故事呢。在博物院沉浸式体验一场舞台剧,穿越回千年前,探秘商汤灭夏的恢弘往事。

地点: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南大厅4D影院

郑州商城东城垣遗址博物馆

商都品礼探寻历史宝藏

跟随社教老师的脚步,一同畅游历史长河,观赏馆内“商都翼翼金玉华章”特展。大家可以深入了解这些珍贵文物背后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沉浸于郑州商城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

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于10月1日-10月7日期间特别推出系列活动。活动地点在博物馆庭院的“百年紫荆树下”,欢迎市民和游客朋友积极参加。

“大象陪你大器早成”手作活动倾情奉送

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遴选“大象陪你大器早成”研学课程中的部分手工制作,“国庆风轮转”、“鱼心心奇遇”、“彩绘古韵”等手作活动,每日推出一款,以飨广大市民及游客。

活动人数:每期将邀请50名游客免费参与。

新郑市博物馆

小小讲解员志愿讲解服务

国庆假期每天的上午10点、下午3点,通过小小讲解员为公众提供公益讲解服务,了解新郑历史。

铸牢共同体中华一家亲——黄帝故里出土文物珍宝展

开封市博物馆

开封市博物馆目前场馆内客流量较大,为保证参观质量和场馆秩序安全,开封市博物馆现已采取分流、限流等措施。10月2日—4日线上预约已满,5日余票紧张,6日、7日尚有余票。建议广大游客朋友错峰到馆参观。

馆长讲解日、专家鉴赏日第四十三期

讲解内容:开封市博物馆二楼六号展厅近现代社会生活展

主讲人:开封市博物馆党支部副书记孙晨

参与方式:无需预约,请以大厅广播播报为准,提前3—5分钟在相应展厅入口处等候即可。

洛阳博物馆

梵羽御璗——雀金绣文化艺术展

雀金绣是中国古代皇家和佛教专用的高等级织绣工艺,以雀羽线和金缕线为主要材料,配以多种色线,采用编织、雕塑、缂金等多种手法织绣而成。此次展览展出了洛阳雀金绣研究院近年来的扛鼎之作,以“宫廷御用”“莲生妙相”“文人雅趣”“时代新貌”四个部分向观众较为全面地展现了雀金绣非遗技艺的最高水平,及其在当代发展创新的最新成果。

洛阳古墓博物馆

精讲体验《她是谁?》

普通讲解听不过瘾,还想了解更多的古代墓葬文化?全新升级的精讲体验回归啦!金秋十月,避开暑期喧嚣人潮,来一场沉浸式行前研思+精讲体验的研学课程吧!

研学体验《古墓寻龙记》

洛阳古墓博物馆内有众多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龙”形象,此次研学将观展与寻龙融为一体,开启知识与趣味的碰撞之旅。活动中,游客将跟随“寻龙队长”的步伐,“穿越”千年邂逅神秘的“古墓守护者”,沉浸式体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安阳·殷墟博物馆

墨舞千年—全国甲骨文书法篆刻精品展

展览地点:殷墟博物馆三楼(考古新发现)展厅

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普天同庆,五展同开。中国文字博物馆推出系列袖珍图文展览庆国庆。

如果你好奇“中国”两个字最早在什么时候出现的,最早出现在哪里?《文物里的中国》展览将让文物说话,为你揭开“中国”二字的历史面纱。

河南不仅地理位置居“中”,咱河南人还爱说“中”,那你知道中规中矩的“中”字其实也可以千变万化吗?《汉字标志——中》展览带你领略“中”字的多样风采。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绳武贻谋——简帛文献中的格言》展览邀请你共同探索古人的智慧之言,以文字的力量温暖心灵,共同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安阳,越“夜”越精彩。在收获了诸多新知之后,何不稍作休憩,转换视角,跟随《泱泱大商国,精彩夜生活》展览的步伐,去看看三千年前和我们一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殷商先民有着怎样的“精彩”夜生活吧。

最后让我们在古今共赏的同一片星空下,共同相聚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伴随《商语心愿——甲骨文中的祝福文字揭秘》展览学写甲骨文,用甲骨文写下自己的美好愿望与祝福。

安阳博物馆

何似丹青里——安阳博物馆藏书画珍品展

安阳博物馆于2024年9月28日至10月27日,在第四展厅举办“何似丹青里——安阳博物馆藏书画珍品展”。

安阳博物馆古代书画收藏历经数十春秋,积淀不菲,尤以明清佳作最为珍贵。王铎、程淓、铁保、翁方纲、董氏父子、边寿民、陈继昌、张骞、张大千等名家力作,风格迥异,神韵逸兴,清新淡雅,情趣横溢,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本次展览展出的70余幅明清至民国时期书画,为博物馆书画藏品中撷取的珍品,旨在为观众展现中国古代艺术之美,让大家感受书画独特之韵味与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

国庆假期期间,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将于每天11:00和15:00面向广大观众朋友们开展公益讲解活动。公益讲解活动准时开始,请听从工作人员安排,有序参观。

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精心筹备的原创科普图片展——《物载文明:庙底沟工具科普展》“渔猎工具篇”已拉开帷幕。

本次展览聚焦于新石器时代庙底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渔猎工具,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解析工具的构造与使用方式,阐述其对丰富先民饮食结构、增强族群生存能力的重要意义。展览不仅揭示了渔猎生产工具对于文明发展和繁荣的深远影响,更让观众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庙底沟文化时期的生活面貌,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与历史温度。

南阳市博物院

10月1日,“寻谜——探秘南阳夏庄墓地”展览在南阳市博物院对外开放,该展览共分三部分:寻谜王子朝墓、夏庄墓地的特点、待解之谜,由南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指导,南阳市博物院、南阳文物保护研究院主办。

南阳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楚文化遗存丰富,随着王子朝奔楚调查研究的不断深入,2019——2021年,省市两地文物部门对位于石桥镇夏庄村的夏庄墓地进行了科学发掘,发现了不少能填补历史文献空白的重要文化遗迹和遗物。

“古今和音乐动府衙”活动

青春没有售价,快乐直达府衙。10月1日-10月6日晚19:30-21:00,南阳府衙将开启一场穿越古今的音乐碰撞之旅,让文物走近生活,聆听历史千年回响。10月2日-6日,9支专业音乐团队联袂打造秋日浪漫狂欢,为爱尽情摇摆、放声歌唱!

THE END
1.洛阳古墓博物馆需要逛多久该地区古墓博物馆需要逛一小时。在洛阳古墓博物馆的展览中,观众可以深入了解洛阳地区的古墓葬历史和传统文化,观察古墓葬的建筑结构、埋葬习俗和出土文物等,感受古代人们的生死观和丧葬文化。博物馆还设有多个展厅,展示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古墓葬及其附属文物,以及古代石刻等文化遗产。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442607075306219059.html
2.西安小伙逛洛阳古墓博物馆,刚进去吓了一跳,免费开放古墓真多啊从陕西西安出发自驾河南洛阳,打卡洛阳古墓博物馆,刚进去还不太适应,没想到里面游客竟然这么多,男女老少都有,很多人甚至穿着汉服前来参观,难道今年流行古墓游吗?在里面看到有女生穿着裸露不知道合适吗? 秦岭终南山居 关注0人36万粉丝关注 评论·0 提交评论 暂无更多评论 https://www.dongchedi.com/video/7270046393836765754
3.古墓博物馆!逛了4小时,剪出4分钟,大开眼界!!展开 等了三年,终于相见! 洛阳之行第一站古墓博物馆! 很多小伙伴说起古墓感觉很害怕,其实这是一个难得的视角,让我们去了解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死观、丧葬观,去体味个人和朝代的兴衰成败……#洛阳旅游@洛…https://m.sohu.com/a/670280916_121124018
4.在洛阳逛了八天,依旧意犹未尽洛阳古墓博物馆是中国墓葬数量和朝代最多、类型最全的古墓葬类博物馆。 一口气逛了二十多个古墓,又逛了一整天。来之前以为是复制的墓葬,因为不可能各个朝代的墓都在一个博物馆的区域内,没想到竟然是真的墓葬。讲解员说是标好每一块砖的序号,然后整体搬迁再复原过来的。太震撼了。 https://www.douban.com/note/859948706/
5.洛阳古墓博物馆的微博【博物馆里过暑假】当前, 随着“洛YOUNG夏日奇遇季”主题暑期文旅活动的启动,洛阳多家博物馆推出了“博物馆之旅”系列活动。在洛阳古墓博物馆,“宝藏游”研学探秘之旅吸引了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前来研学,大家通过收集文创徽章、解密锦囊线索等形式,沉浸式体验历史文化。(河南台李鑫 洛阳台刘腾飞) https://www.weibo.com/u/3312915021
6.洛阳古墓博物馆要游览多长时间?马蜂窝问答首先,洛阳古墓博物馆有两个部分,一个是墓室部分,另一个是壁画部分,时间要看你逛的细致程度了,走马观花的话不到一个小时,仔细看的话两三个小时。 一般都先会去看墓室,能看到从商周时期到宋金时期时期的墓室,能明显感觉到墓室结构和风格在不断变化,而且越来越精致,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个宋代的墓室,里面有个妇人启https://m.mafengwo.cn/wenda/detail-2546430-3656337.html
7.洛阳值得去逛的10个博物馆洛阳著名博物馆洛阳十大博物馆“东方博物馆之都”,是洛阳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标志。作为“十三朝古都”,洛阳这片河洛大地有着独特的历史与文化。境内的百座博物馆,展示着这座千年古都的历史沧桑。本期,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下洛阳十大博物馆,包括洛阳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https://m.maigoo.com/citiao/list_111051.html
8.玩转河南洛阳游玩攻略来了!宠豆程度不输“尔滨”逛博物馆是免费的。作为“东方博物馆之都”,洛阳随便一逛就是千年遗址,伸手一摸就是历史文物。 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张光辉 摄 洛阳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洛阳民俗博物馆、洛阳周公庙博物馆等100余家博物馆大都可以免费游览,“承包”你的整个冬天。 https://hct.henan.gov.cn/2024/01-13/2885172.html
9.洛阳洛阳古墓博物馆游玩攻略洛阳古墓博物馆,详细参观介绍 Seth-Matt ?2274 查看更多 用户点评(453)查看全部? 4.7/5分 讲解细致11建筑有特色1遛娃好去处1 _WeCh***722109 5分 超棒 老师讲解的特别好,不同的体验,了解古代殡葬文化,孩子们对死亡有了进一步理解,无论朝代如何变迁人们对于死后世界的向往都是一样的。 5+ 西柚二团子https://gs.ctrip.com/html5/you/sight/luoyang198/9337.html
10.洛阳考古博物馆是我国洛观收藏的「此刻」救命!我终于找到了洛阳宝藏博物馆洛阳考古博物馆是我国首个遗址型考古博物馆 ,位于隋唐洛阳城遗址南城墙西段,整体面积约3000平方米,馆内展出的269件精品文物皆从洛阳出土,所属年代从史前延续至明清,每个朝代和时期均有涉及。 — 1、地理位置: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聂泰路,洛阳隋唐遗址植物园旁边 http://live.16fan.com/info/355442.html
11.洛阳亲子游玩景点推荐自古有“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的说法,正因为如此,该地也是盗墓者猖獗的地方。古墓博物馆在此应运而生,它把诸多古墓按照原样地搬迁到一起,为我国一大绝观,十分值得前往一看。现在的人都是古物聚财,里面很多墓室都被游客塞了钱。 门票:免费,租讲解器20元.https://www.jy135.com/lvxing/77683.html
12.去了洛阳5次,终于搞懂了怎么玩更好玩!门票35元,逛2-3小时。 4. 洛阳博物馆:了解洛阳历史必去。免费哦,逛2小时。 5. 洛阳古墓博物馆:看真实古墓,挺刺激。免费,逛2小时。 6.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最早的王都遗址。免费,逛2-4小时。 7. 天子驾六博物馆:古代车马陪葬坑。门票30元,半小时看完。 8.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了解洛阳古运河。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43300135?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13.国际博物馆日,洛阳多家博物馆推出精彩研学活动新闻中心如果您对这些活动感兴趣,可关注各博物馆、纪念馆官方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或报名参与。 此外,各博物馆还推出不少特色专题展览,您也可以去逛一逛:洛阳博物馆“琳琅万象——东莞市博物馆藏清代外销精品文物展”;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广州定制——广州博物馆藏清代中国外销纹章瓷展”;洛阳古墓博物馆“洮水·陶魂—https://news.lyd.com.cn/system/2024/05/16/032453480.shtml
14.博物馆之旅三星堆,陕博兵马俑,河南省博古墓博洛阳博开封博这次第一站是洛阳的古墓博物馆,我从小喜欢看什么走近科学,探索发现的考古节目,什么马王堆,海昏侯的墓,我也是看着挖出来的啊到的比较晚,讲解都下班了,门口遇到个马老师,说大咖说的解说都是他徒弟,那我们就请了他。果然,这个老师也是有水平的,讲的非常生动形象。可以这么说,古墓博物馆是这一趟我觉得最有趣,最感https://go.cqmmgo.com/mip/forum-11-thread-85891727876264826-2-1.html
15.洛阳三天真的能去12个地方被问疯附红黑榜洛阳不白来,白马寺码住保姆级攻略景点攻略Day1上午:洛阳古墓博物馆(只有年轻人才敢逛的博物馆),宣武路很窄单行没有商业停车场,路边停车位先到先的,可以打车到地铁口牤岭站3公里3r)下午:洛阳古邑(无需提前准备,地下停车场)人挤人,喜欢拍照可以考虑,好看汉服就几件提前选。https://biu.qyer.com/p/d9ozL_RTO0QgB1rzRzEAhw.html
16.洛阳古墓博物馆端午假期2023年6月22日—24日(周四至周六),洛阳古墓博物馆(河南古代壁画馆)正常开放,开放时间9:00——17:00(16:00停止入馆)。 假期期间参观观众较多,请您提前在官方微信公众号或官网上预约免费门票,持预约码或身份证入馆参观(60岁以上人群无需预约,可持本人身份证通过闸机免费参观)。预约后如不能到馆参观,请https://www.gumumuseum.com/detail/496
17.国家地理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工作者在此发掘出古墓数千座,出土文物以万计。这些古墓对研究古代建筑、绘画、雕刻、工艺及丧葬礼仪乃至社会经济均有重要价值。为便于研究和观赏,1984年在洛阳北冢头村兴建洛阳古墓博物馆。博物馆占地44亩,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已搬迁复原上自两汉下至北宋历代典型墓葬22座,堪称中国最大的古墓博物馆https://www.cctv.com/geography/news/2002041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