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郑州5月18日电(侯琳琳)5月16日14:00,由洛阳市委宣传部、洛阳市委网信办主办,人民网河南频道、洛阳博物馆承办的“华夏根脉河洛文化”洛阳博物馆公开课在“人民网+”客户端开课。
公开课主讲人将由洛阳博物馆馆长李文初、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赵晓军担任。
“沿洛河两岸将近40公里的面积分布着五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古城、隋唐洛阳城,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提及洛阳的古迹,洛阳博物馆馆长李文初自豪地说。“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四千年的建城史和一千五百年的建都史,悠久的历史给洛阳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件夏代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爵是一种盛酒器,但更多是作为礼器祭祀时用的。”李文初馆长说。
“别看这些小小的铜爵,这可是中国目前出现的最早的复合范青铜容器。”赵晓军院长补充到,在二里头文化发现了许多中国的第一,中国规划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中国最早的多进院落宫殿建筑群,还有中国最早的青铜器铸造作坊、代表国家级祭祀场所的祭祀遗迹等等,这些都标志着中华文明已经迈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从二里头时期就是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所以说铜器虽然很小,但是它体现了一个新的时代,新的王朝,它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和田玉就是出自我国新疆和田地区,就是当时的西域。三国时期,虽然内地是战乱纷争,但是曹魏它实际上继承了东汉对西域的的控制,这个白玉杯也是当时丝绸之路流通的一个见证。”赵院长说,洛阳出土的曹魏时期的贵族墓还有两处,一个是曹休墓,还有一个就是血珀骑羊俑所出土的墓。赵院长还强调说这是近些年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同骑羊俑对应的石牌,和曹操墓出土的石牌的形制、刻画的文字风格、书法特征基本是一致的,以此印证了曹操墓的真实性。
“这个墓葬的发现为当时的国家管理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在这个墓的旁边我们还发现了其他大墓,我们下一步也是要努力做好工作,把曹魏时期帝陵制度通过文物、墓葬形制再完善。”赵晓军院长说。
“三彩黑釉马可是我们洛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李文初馆长介绍,黑釉唐三彩在当时烧制非常困难,建国以来考古发掘发现的黑釉唐三彩一共也只有两匹,一匹就在洛阳博物馆,另一匹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匹黑釉马出自安菩夫妇墓,安姓是当时的昭武九姓之一,来自西域。唐代时我们对西域形成了有效的管理,吸引了许多西域大姓来唐朝为官,比如说安菩,他就是沿袭先祖的封号,他参军后作战骁勇,被封为定远将军,死后先是葬在长安,后来他夫人把他迁到洛阳,最后和夫人一起葬在洛阳龙门。”赵院长简单介绍了唐三彩黑釉马的历史背景与其历史意义,从安菩夫妇墓葬可以看出唐代对外开放的格局,对世界包容的大国形象,西域的上层人物来到大唐担任重要官职,对外也经常代表唐王朝立下赫赫战功,所以死后葬在京畿地区。他墓里出土的这些重要的三彩器,比如三彩马、三彩骆驼等也体现了中原地区和西域地区文化的交流。
泱泱华夏,河洛遗珍,件件珍品,尊尊国宝。走在珍宝馆里,路过一件件文物,听着李馆长和赵院长的讲解,仿佛沿着洛河走了千年,恍惚置身当年的繁华洛阳城。
“这次洛阳博物馆之旅非常有趣,也非常精彩,让我学到了很多,也让我领略了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洛阳市第三中学学生裴诺雅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