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一个剑与火的时代,一个诗与酒的时代,一个聚散无常、传舍转蓬的时代,一个诗礼传家、世代簪缨的时代。南京,素来被称为“六朝古都”。在六朝原址之上建起的六朝博物馆,是中国展示六朝文物最全面,反映六朝文化最系统的专业博物馆,因此,也被南京人视为最能代表南京的博物馆之一。
A一脚踏进建康城,六朝大都会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从踏进六朝博物馆的那一刻开始,文学史上的“魏晋风骨”“王谢风流”等词语仿佛在一瞬间化作了一幅幅可观可感的画面。
根据“兰亭雅集”的意境,馆内特别设计了曲水流觞的情境,带来沉浸式体验。观众可以看着四周挂着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听讲解员说着王羲之的故事。
史载南朝梁时期的建康(今南京),人口达二十八万余户,堪称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那么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六朝人是如何过日子的呢?他们的房屋、家具、餐具长什么样子?他们脚下穿什么鞋,出门坐什么车?在这里都可以一一找到答案。
六朝博物馆分四个篇章阐述公元3至6世纪的东方大都会主题,设有“六朝帝都”“回望六朝”“六朝风采”“六朝人杰”四大展厅。在负一层的《六朝帝都》展厅,主要展示六朝建康城的建筑规模、宫殿、城市道路和排水系统等,生活篇则使用了大量文物,还原六朝时期人们的衣食住行。
六朝时期崇尚慢,饮酒、赋诗、清谈、游览,成为人文名士、世家大族推崇并引以为豪的生活方式,这种悠闲自得的状态被认为是名士风范的彰显。在出行工具的选择上,他们也将“慢”这一原则发挥得淋漓尽致。与前代多乘坐速度较快的马车所不同,六朝人独辟蹊径,喜欢乘坐慢悠悠的牛车。六朝博物馆展厅中展示的出自象山东晋王氏家族墓的陶牛车俑群就形象地再现了东晋时期贵族乘坐牛车出行的场景。同样的场景在一块南朝画像砖上也能看到。展厅中展示的一块出自南京华为工地南朝砖室墓的画像砖上,只见牛车车厢为长方形卷棚顶,赶车人居于牛车右侧,三名女子立于车后,这是当时贵族女子出行的场景。
六朝人十分喜爱穿木屐,《世说新语·忿狷》记载,晋人王述性情急躁,用餐时以筷子戳刺鸡蛋,刺之未破,便大怒掷地,鸡蛋圆转不止,王述便“下地,以屐齿碾之”。这是晋人家居着屐的一个例证。
六朝博物馆展出的木屐,是在南京“老门西”颜料坊的六朝遗址出土的。经过一千多年的埋藏,木屐何以不朽?据考古专家介绍,当时发现木屐的位置,是在地下的淤泥之中,与空气完全隔绝,没有氧化就避免了腐烂。
B釉下彩羽人纹盘口壶和青瓷莲花尊,镇馆之宝不容错过
六朝博物馆三楼,一扇装满了金陵四季变幻的落地窗走红于网络。六朝博物馆吸引人的,远不止这扇“最美落地窗”,丰富的馆藏和厚重的六朝文化亦是吸引观众的重点。
在二层的《六朝风采》展厅,展出了六朝时期的陶俑、青瓷、墓志、瓦当、石刻等大批珍贵文物,从美学视角为观众解读六朝艺术珍品。在这里,观众可以见识到六朝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釉下彩羽人纹盘口壶和青瓷莲花尊。
釉下彩羽人纹盘口壶,通体绘褐彩纹饰,辅以各类贴塑艺术形象,构成一幅浪漫、神秘的画面。器盖顶部塑有一只回首鸾鸟,作为盖钮。盖面绘一对人首鸟身的神禽,相对一株仙草翩翩起舞。壶颈部绘有七只虎状异兽,外形柔韧雄健。仔细看,壶肩部装饰三组贴塑,分别为四个衔环铺首、两尊佛像和一对双首连体的比翼鸟。壶腹部绘有两排持节羽人。1983年,它在南京市雨花台区长岗村出土的时候,震惊了学术界。因为当时普遍认为,像这样用釉下彩绘美化瓷器的方法开始于唐代中晚期的长沙窑,它的出现将釉下彩工艺提前了约500年,中国瓷器史因此被改写。
青瓷莲花尊可谓青瓷里的“颜值担当”。六朝博物馆这件青瓷莲花尊堪称“莲花图鉴”。它浑身上下,处处是莲,上有莲瓣形盖,宛若一朵盛放的莲花。腹部凸雕多层莲瓣,形成上半部分一朵向下盛开的覆莲。下半部分一朵向上盛开的仰莲,两朵莲花仿佛拼合在一起。底部的两层莲瓣,莲尖微微翘起,与腹部的莲花相呼应。整件青瓷的莲花造型多样,集浮雕、模印、刻划等装饰手法于一身,层厚而均匀,胎釉结合牢固,埋藏千年而未脱分毫,其工艺之精湛可见一斑,故而有“青瓷之王”的美誉。
C看得见摸得着尝得到,多种方式“打开”六朝博物馆
六朝博物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戴路告诉记者:“近年来,六朝博物馆作为南京市博物总馆所辖最年轻的场馆,在社会教育、文旅融合、跨界合作等方面积极探索、先试先行,每年举办社教活动近300场,推出19个系列不同主题、不同类别的社会教育课程。”
“打开”六朝博物馆的方式,可不止看文物、参加社教活动、打卡网红落地窗。六朝博物馆可谓是集章达人的乐园,不断出新的印章,让博物馆集章爱好者大呼过瘾。
此外,还可以感受一下“舌尖上的六朝”,尝尝瓦当雪糕。
不仅如此,六朝博物馆三楼的六朝·译空间,还会带你在博物馆中走进阅读世界,享受双重文化盛宴。近300平方米的阅读空间,装修风格明快时尚,不仅契合年轻人的审美,也适合亲子共读,数千册精品图书,供游客现场借阅,涵盖文学、社科、传记、科普、少儿等多个出版门类,包括很多获得国家级图书大奖和深受读者欢迎的畅销书、常销书。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六朝博物馆馆长胡阿祥认为,博物馆内的阅读空间有着特殊意义,特别是在此阅读六朝时代的书籍时,六朝博物馆自身的情境感,会让在此处阅读的一颗心随着场景在走,一定会有些不一样的美感,“有些书需要在特定的空间读,与空间产生对话。读了书后,再四处参观参观,这种结合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