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热”大背景下,多座知名的博物馆预约难上加难。此时,关于取消预约也成为讨论的对象。
对陕西历史博物馆来说,近些年我们见证它从“空谷幽兰”到“门庭若市”,再到如今“一票难求”。“供需失衡”日益加剧,“灰色空间”也不可避免。“预约难”的实质是“参观难”,在长期内仍旧难以解决。
陕西历史博物馆解答
“为何预约难”
前些日,一位游客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抱怨很难预约到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参观名额,“黄牛”票价甚至被炒到每位498元。
对此,工作人员表示:“黄牛”可能是通过官方预约系统免费预约成功后,再向游客代收服务费,目前已联合公安机关打击“黄牛”。近日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上,也就“预约难”做了说明。
这份说明中,陕西历史博物馆解答了两个关键问题:
一是预约方式的问题:关于“黄牛党高价兜售门票”的情况,本次说明解释了并无第三方的其它渠道;二是对于接待量问题:本次说明给出现实说明——每日1.2万人的最大承载量。
存在门票“倒卖”现象
已被严格处理
不久前,一则公开的判决书,显示了2023年“倒卖”陕西历史博物馆门票的案件,大致情况如下:
在2023年1~7月,“臧×”为牟取不正当利益,私下与某旅行社的“王××”联系“倒卖门票”。最终结果是,“臧×”另案处理,“王××”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在案扣押赃款7万。
第一、代替游客预约门票。部分旅行社员工和私人导游勾结,使用自己手机号注册博物馆账号,多次为不同游客预约门票,每张票收取服务费。
第二、通过网络平台代卖。部分旅行社工作人员招揽散客组团,团费除导游费和差旅费外,博物馆免费门票也被纳入。随后采取预约订票方式,频繁使用游客个人信息在网络平台订购景点门票。
报道称:虽然有些平台加大与“黄牛”监测屏蔽力度,引导用户到官方预约平台,但“黄牛”也采用各种新表达方式,减少被屏蔽的可能性。
同时在实际预约过程当中,有游客以自己身份证预约不到票,但交给“黄牛”后就能抢到票,表明另有渠道——比如使用外挂软件抢票。
该如何严防“黄牛”倒卖博物馆门票呢?报道表示:“黄牛”代抢和倒卖门票,需要平台加大监管力度。各地博物馆要对网络及硬件设备进行扩容、对票务系统进行改版优化,压缩倒票的空间。
本文作者在一周前去了申城,根本无法预约上上海自然博物馆。这次再做尝试,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上海自然博物馆本周全部约满。
解决“参观难”问题
现在博物馆门票“一票难求”,为什么?
主要因素是持续升温的旅游热,以及博物馆热的双重叠加。同时,作为文化和历史的载体,博物馆已成为亲子游、研学游和文化游的首选之地。目前,“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已成为一种现象。
互联网上有一份2023年全国博物馆参观人数前二十榜单,陕西有两家博物馆上榜:一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馆位列第2,参观人次1000万人次;陕西历史博物馆位列第12,参观人次为375万。
2023年国内博物馆参观人数排名◎NEWS
在高峰时期,「城记」也做过尝试,包括北京故宫博物院以及上海自然博物馆等,根本预约不上。这点,相信大家都有所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