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简介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负有留存民族集体记忆、传承国家文化基因、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使命,也是国家文化客厅。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可追溯至1912年,以蔡元培、鲁迅先生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奔走推动成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迈出了典守文物、增进教育的第一步。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东侧新建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董必武、邓颖超、万里、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亲自关心指导,隆重推出中国通史陈列和中国革命史陈列,成为伴随几代人成长的社会教育大课堂。2003年2月,中央决定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组建中国国家博物馆,以更好展示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引领文博事业发展,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十分关心国家博物馆建设。2012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完成并正式对外开放,建筑面积增加到近20万平米、拥有48个标准展厅,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现有藏品数量143万余件,涵盖古代文物、近现当代文物、艺术品等多种门类,藏品系统完整,历史跨度巨大,材质形态多样,涉及甲骨、青铜器、瓷器、玉器、金银器、钱币、佛造像、古籍善本、碑帖拓本、墓志、玺印、书画、雕塑、漆木家具、砖瓦石刻、珐琅器、玻璃器、丝织品、工艺品、老照片、民族文物、民俗文物、革命文物等等,具有独特鲜明特点,充分展现和见证了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血脉绵延与灿烂辉煌。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展览最多、结构均衡,陈列展览丰富多样、异彩纷呈,形成了以“古代中国”“复兴之路”“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三个基本陈列为基础,中国古代瓷器、玉器、书画、钱币、佛造像、铜镜、服饰、饮食及古今科技等专题展览为骨干,每年推出的50余个历史文化、考古发现、精品文物、美术作品、对外交流等临时展览和巡展为支撑的立体化展览体系,先后举办了“三中全会以来的伟大成就展”“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展览”等重大主题展览,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华文化展示窗口,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迈入世界上最受观众欢迎的博物馆前列,“到国博看展览”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六次来到国博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三次为国博重要展览致信祝贺。特别是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吹响了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号角。2022年7月8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博老专家回信,强调“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文博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希望同志们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文化自信,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为发展文博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作出新贡献”。这是对国博人的巨大鼓舞和鞭策,也为国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百十芳华,赓续文脉,砥砺奋进,迈向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国家博物馆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自觉守正创新,担当文化使命,聚力打造彰显民族发展历程、记录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长廊,展现中华文明永恒魅力和时代价值的文化殿堂,激励人民坚定信心、团结奋斗的精神家园,中国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行业标杆,引领文博事业发展的人才高地,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

THE END
1.国内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看你知道几个?澎湃号·湃客1955年出土于西城区定阜大街西口,现藏北京首都博物馆“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的元代展厅,是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天津博物馆 镇馆之宝: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玉壶春瓶 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玉壶春瓶高16.3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5厘米。其形细颈鼓腹,小巧玲珑,造型高雅端庄,简洁而优美。瓶颈部兰料绘蕉叶纹,腹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951449
2.2024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预约抢票攻略(地址+开放时间+交通+展厅+那么中国国家博物馆门票多少钱?怎么买票?怎么预约?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有哪些?有哪些必打卡文物?最佳游览路线是怎样的?今天小编就详细整理了这篇2024最新最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预约抢票攻略,包括博物馆地理位置、开放时间、镇馆之宝、门票预约、逛馆注意事项等等,赶紧收藏吧!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8379109
3.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三、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三、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大家怎么工作我就怎么工作。大家怎么工作我就怎么工作。1.后母戊鼎后母戊鼎 以前称司母戊鼎,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礼器。鼎重达832.8公斤,腹内铸有“后母戊”三字。该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https://m.renrendoc.com/paper/159706958.html
4.国家一级博物馆“镇馆之宝”盘点有文物也有故事每个博物馆总有那么几件藏品不论经历多久的光阴,都为人们津津乐道,向往之情不曾淡漠,慢慢地,这些藏品开始具有代表性,甚至能成为整个博物馆的缩影,也就成为人们口中所传颂的“镇馆之宝”了。其实本没有什么镇馆之宝的说法,每件文物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向着前来朝圣的人们诉说着各自的故事。只不过是存在一些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949061/article/details/130434791
5.国际博物馆日,带你了解全国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走进博物馆 陈列于展厅的各种文物 形态各异 各具特色 像一个个“时光宝盒” 凝望着它们 一眼望穿千年 看见和我们一样的人间烟火气 下面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全国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1. 北京故宫博物院 | 《清明上河图》 2. 中国国家博物馆 | 司母戊鼎 https://m.voc.com.cn/wxhn/article/202205/202205181549196517.html
6.乌海市融媒体中心官方网站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 【“两个打造”·博物馆里的宝贝】 硅化木 硅化木细节 树化玉 树化玉 盘羊铜杖首 车马人物纹骨尺 青铜銮铃 青铜銮铃、青铜軎辖、青铜马衔 飞天石雕(左) 飞天石雕(右) 乌海博物馆是国家三级博物馆、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以其反映地方特色的历史文物及地质演进、历史场景还原和大量https://www.wuhainews.org.cn/2022/12/08/99154364.html
7.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国宝国家博物馆必看藏品国博镇馆之宝盘点更多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 西周天亡簋(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青铜器) 西汉诅盟场面铜贮贝器(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青铜器) 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陶瓷类) 新石器时代舞蹈纹彩陶盆(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陶瓷类) https://www.maigoo.com/top/426169.html
8.国家博物馆国之重器,镇馆之宝!国家博物馆|国之重器,镇馆之宝! 身为博物馆爱好者,一定不会错过国家博物馆,很多课本上见到的国之重器就陈列在这里,包你大饱眼福!五千年的文化脉络也在这里,建议预留半天时间,来了就舍不得走。?一定记得预约,每天17:00放票,可提前7日预约,参观当日刷身份证进场开放时间为每日 9:00-17:30(16:30 停止入馆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68876758?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9.镇馆之宝亮相!青岛这所大学“藏”着一座国家一级博物馆!一所学校的博物馆入选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也是全国高校博物馆中唯一的历史考古类国家一级博物馆这家博物馆就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博物馆建筑融入青铜和竹简文化。 这所神秘的博物馆有哪些藏品?为何能成为全国高校博物馆中的“唯一”?一起来揭秘镇馆宝物吧↓↓↓ https://www.media.sdu.edu.cn/info/1002/27647.htm
10.历史文化这些“国家宝藏”,都来自天回!史料之窗成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经穴髹漆人像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人体经穴医学模型。 成都博物馆有“一大一小”镇馆之宝,其中的“小”正是指天回镇老官山汉墓中与天回医简同时出土的经穴髹(xiū)漆人像。(髹漆指将漆涂在器物上,是漆器工艺中的一种技艺) http://scdfz.sc.gov.cn/whzh/slzc1/content_159135
11.博物馆文创走红看各国怎么玩?新闻频道裴基同表示,文创产业不仅能为博物馆的财务状况做出突出贡献,更是一种与大众共享文化遗产的方式,让人们对文化遗产增进了解,有更多理由回到博物馆,继续深入博物馆体验。“我们需要在博物馆之间制定共同策略,以扩大文创产品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发展。” 围绕镇馆之宝做文章 https://news.cctv.com/2019/04/26/ARTIkmWoDLGtA4yLVPwNGDZS190426.shtml
12.来瞧瞧焦作博物馆镇馆之宝国家一级保护文物长什么样?!连阁式陶仓楼分为附楼在主楼左侧和右侧两种,这里咱们要说的就是附楼在主楼右侧、焦作博物馆镇馆之宝、国家一级保护文物——七层连阁式彩绘陶仓楼。 这座七层连阁彩绘陶仓楼2008年出土于焦作李河汉墓群,通高185厘米、面阔162厘米、进深57.5厘米,楼体为七层四重檐建筑形式,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级别最高的庑殿楼阁式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59219245400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