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功追索流失日本青铜组器17日举行归家首秀新闻频道

流失日本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回到祖国怀抱,他们将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上完成归家首秀。国家文物局供图

8月23日深夜,CA168次航班缓缓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流失日本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终于回到祖国怀抱。国家文物局昨日召开发布会透露,青铜组器将在本月17日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上完成归家首秀。国家文物局表示,曾伯克父青铜组器是我国政府在国际公约框架下成功追索流失到日本的文物,其回归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同时,上海等地公安机关将继续对曾伯克父青铜组器所涉及的刑事案件开展侦查取证工作。

8件青铜器定为一级文物

“曾伯克父”器物群一共8件,鼎、簋(guǐ)、盨(xǔ)、壶、甗(yǎn)、霝(líng)器类同现,品类丰富,铸造精致、保存完整,被定为一级文物。

更难得的是,整组青铜器件件有铭文,多达330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信息。国家文物局介绍,传世文献中,没有关于曾国的明确记载,随着1966年京山苏家垄出土“曾仲斿(yóu)父”九鼎铜器群,学术界才确认随枣走廊一带有曾国存在;1978年随州发现曾侯乙墓,多数学者认为曾国就是历史文献中记载的随国。随着近年来包括随州枣树林墓地在内的鄂北地区多项重要考古发现,从西周早期到战国时期曾国墓葬制度完整的发展脉络已经串联起来。尽管如此,铸有“曾伯克父甘娄”之名的青铜器出土文物此前从未有发现,这批春秋早期曾伯克父青铜组器不但对此前的曾国墓葬考古发现有着重要的补充印证作用,也对研究曾国宗法世系、礼乐制度具有重要价值。专家介绍,每一件文物都有关于自己名称的记录。

半日回家路国宝走了半年

从东京到北京,三四个小时的行程,国宝足足走了半年。

3月7日,国家文物局与公安部综合研判会商,确定了通过外交努力和刑事侦查相结合方式进行追索的工作策略。

此后5个多月,国家文物局与日本驻华使馆保持密切沟通,多次重申依法追索文物的坚定立场,反复磋商流失文物返还的具体方式,日方予以高度重视和积极协助。经过文物部门和公安机关多方施加压力,文物持有人于7月同意将该组青铜器上缴国家并配合公安机关调查。

8月20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公安部派出的联合工作组,赴日本完成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实物鉴定与接收工作,并以最快速度完成文物日本出境手续,8月23日,文物星夜抵京,8月24日凌晨安全入库。文物持有人周某于8月23日随公安机关工作组一同回国配合调查。

公安部刑侦局正组织指挥上海等地公安机关对曾伯克父青铜组器所涉及的刑事案件深入开展侦查取证工作。

自2017年以来,公安部先后3次联合国家文物局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和文物部门开展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截至今年8月31日,已累计侦破各类文物犯罪案件1677起,打掉文物犯罪团伙35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870名,追缴文物1.3万余件。(本报记者刘冕)

600余件国宝讲述“回家路”

本报讯(记者刘冕)《伯远帖》《五牛图》《中秋帖》、圆明园文物虎鎣,还有最新归家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本月17日将在国家博物馆亮相,讲述各自的回家故事。一段周恩来总理接收回流文物的珍贵视频也将首次公开。

这场“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是我国首次对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成就进行全景式展览。“自1949年以来,我国通过执法合作、司法诉讼、协商捐赠、抢救征集等方式,已促成了三百余批次、十五万余件海外中国文物的回归。”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我们从中遴选了25个最具代表性的流失文物回归经典案例,全面总结和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流失文物回归的历史性成就。”

“规模大,文物好,故事多。”关强透露,参展文物达到600余件,分别来自12个省市的18家文博单位。人们耳熟能详的《伯远帖》、圆明园兽首、秦公晋侯青铜器、虎鎣、王处直墓浮雕、龙门石窟佛像等珍贵文物都将展出。一段珍贵视频也将首次揭秘,讲述周恩来总理接受德国归还义和团旗帜和三册永乐大典的情况。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作为今年最新的追索返还工作成果,将在展览中隆重亮相。关强透露,展览将主要展示25个文物回流的经典案例,每个案例都体现着党和国家对流失文物回归的高度重视,也汇聚着中华儿女拳拳爱国之心,凝结着一代又一代文物守护者的心血与努力,也蕴含着很多精彩曲折、不为人知的故事。

THE END
1.传世品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全面及时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概况,藏品,展览,活动,学术研究,国际交流等各项内容,提供参观导览,门票预约,留言问答等多类服务,努力为公众了解国家博物馆,参观国家博物馆和享受国家博物馆提供的各类文化休闲服务提供支持http://m.chnmuseum.cn/zp/zpml/csp/index_4.html
2.国家博物馆二十四件国宝今年一到北京,孙女果果就提议去国家博物馆看特展。因为适逢中意文化旅游年,国家博物馆举办特展: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经预约等待,如愿以偿。时隔五年,再去国家博物馆,也设定了一个目标,最好能寻找记录一下国博的24件国宝。 国家博物馆的24件国宝: https://www.meipian.cn/4bpvcrzr
3.新春特辑2024到博物馆里过大年独家在中国史籍中,西汉时称伊朗地区为“安息”,南北朝之后称“波斯”。作为东西方交流的必经之地,伊朗艺术融汇了不同族群的文化元素,影响了欧亚大陆的诸多国家和地区。本展览荟萃伊朗多家博物馆收藏的建筑、雕塑、陶瓷、玻璃、金属、书法、绘画等品类的216件文物,展现了古代波斯文明在交流互鉴之中留下的辉煌壮美的物质https://news.artron.net/20240209/n1129340.html
4.我国十大“镇国之宝”有一个在四川,你猜是啥?商代晚期的青铜礼器,主要以祭祀为用。四羊方尊是目前已知的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高度为58.3厘米,重达34.5公斤,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此尊工艺之精湛、造型之典雅、气势之磅礴,堪称“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是名符其实的国宝级文物,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https://www.sc.gov.cn/10462/12771/2016/2/24/10370550.shtml
5.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国宝国家博物馆必看藏品国博镇馆之宝盘点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也是中华文物收藏量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收藏有100余万件珍稀的文物,里面有不少国宝级藏品都禁止出国展览。下面maigoo小编为大家盘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包括鹳鱼石斧图彩陶缸、陶鹰鼎、后母戊鼎、西周利簋、大https://www.maigoo.com/top/426169.html
6.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文化遗产张鹏宇(中国国家博物馆文保院金属器物修复研究所所长) “考古”“文物”对于儿时的我来说是神秘的。我钦敬那些有机会修复文物的人,能用一双巧手将锈迹斑斑、支离破碎的国宝修复成完整、精美的样子,也羡慕他们能用双手去触摸和感受历史,与古人“对话”。怀着对这一领域浓烈的好奇心,我考入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物https://www.cacta.cn/DSJ/HTML/20220610101553.html
7.文物《国家宝藏》第四季:27件国宝文物再现中华文明的智慧与力量至此,《国家宝藏》第四季中来自故宫博物院、天津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安徽博物院、福建博物院、江西省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九大文博机构的27件国宝文物全部与观众见面,助力国宝出圈的同时,也从多个维度让观众看到中华文明根植于血脉的智慧与力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新https://www.ccmapp.cn/news/detail?id=66a8a3a84ccbf800081baf9e&categoryname=%E7%83%AD%E7%82%B9%E6%8E%A8%E8%8D%90
8.河南博物院三件国宝将亮相《国家宝藏》《国家宝藏》运用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拍摄了每位明星去博物馆与自己守护的国宝“遇见”的过程。对于“国宝守护人”的邀约条件,于蕾表示,主要考虑明星是否符合国宝背后的文化内涵、精神气质。有的明星因其与某件国宝是“同乡”被邀请,有的因其演绎过国宝历史故事的相关角色被邀请。素人国宝守护人则是在生活中与国宝有交集https://www.chnmus.net/sitesources/hnsbwy/page_pc/wbzx/yndt/article5253bab1c1b84dd59adeba4d01f016de.html?ivk_sa=1024320u
9.国家宝藏成为“中华文明标识”的9件国宝,你看过哪些?这举措也是对《国家宝藏》第三季开篇中,“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曾为世界文明贡献过什么?而今天的我们又该为后世子孙留下些什么?”问题的回答。 那么,是谁来揭晓9件中华文明标识的国宝?它又为何脱颖而出呢? 9位揭晓嘉宾 西安碑林博物馆:《颜氏家庙碑》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444392
10.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国宝排行榜排行榜123网用户列举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国宝排行榜,为您推荐国家博物馆必看藏品,其中包括鹳鱼石斧图彩陶缸、陶鹰鼎、后母戊鼎、西周利簋、大盂鼎等国家博物馆价值最高的国宝,告诉您国家博物馆价值最高的国宝是什么,国博镇馆之宝盘点排行榜均为用户票选,供您参考。 https://www.phb123.com/shijiezhizui/zhongguo/vtffnl12787.html
11.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游玩攻略简介,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门票/地址/图片/中国国家博物馆现有藏品数量140万余件,涵盖古代文物、近现代文物、图书古籍善本、艺术品等多种门类。其中,古代文物藏品81.5万件(套),近现代文物藏品34万件(套),图书古籍善本24万余件(册),共有一级文物近6000件(套)。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加大反映当代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征集力度,面向社会https://you.ctrip.com/sight/beijing1/62722.html
12.《国家宝藏》第四季博物馆及国宝(国家宝藏第四季)剧评九、冰心凝傲骨 俯仰自铿锵——吉林省博物院1. 灼灼其华《百花图》卷2. 信仰之花 中共吉林特支第二交通站隐藏文件用的花瓶3.山河镜鉴 辽契丹文八角铜镜第一季博物馆及国宝: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964414/?dt_dapp=1第二季博物馆及国宝: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964421/?dt_dapp=1第三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964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