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推出“数说犀尊”展览,数字逻辑佐证犀尊之美

国家博物馆“数说犀尊”展览现场(摄影台馨遥)

一个展览只展出一件文物,却充满看点。

近日,国家博物馆“数说犀尊”展览以馆藏错金银云纹铜犀尊为例,拉开了国家博物馆以数字化手段高清展示馆藏古代中国文物和展品的序幕。展览已于5月30日在国家博物馆北16展厅正式对公众开放。

作为国家博物馆藏的重要代表性文物,西汉错金银云纹铜犀尊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和时代价值。错金银云纹铜犀尊,形为犀,器为尊。它生动的形象是古时犀牛曾在中华大地生存的有力证明,对中国古代生态环境、历史地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作为中国古代青铜器中非常独特的一件,犀尊体现了商周至秦汉尊形器发展演变的时代特色。

尽管此次展览展出的只有一件文物,但在看展的过程中,观众丝毫不会感到单调和枯燥。展览从制器尚象、巧夺天工、匠心独运、灵犀在心、智周万物五个单元,运用一系列数字化手段将该犀尊的发掘过程以及文物在造型、纹饰、铸造工艺等方面的细节和看点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有观众表示,这次总算看懂文物背后的“门道”了!

展厅现场还原犀尊被发现时的场景(摄影台馨遥)

看点一:智能导览机讲解,犀尊的肚子里居然还有宝贝?

1963年1月11日,陕西省兴平县豆马村的社员用锄头取土时,意外挖破了一只灰色大陶瓮,瓮里立有一尊铜犀牛。犀牛背后有盖,内藏17件其他器物,包括铜镜、带钩、锉刀、花贝等,大多是西汉时期的器物,有鉴于此,专家认为该遗存的埋藏年代为西汉时期。通过对比发现,犀尊的造型、纹饰和制作工艺,与战国晚期的一些文物很相似,因此亦有专家认为犀尊可能为战国遗物。在该出土地点周围并未再有其他考古发现,人们推测犀尊有可能是因战乱或其他缘故而仓促掩埋。这也给犀尊的来历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在展厅入口处,观众可以领取一台手机大小的智能导览机。借助这台智能导览机,观众无需操作,每走到一个讲解点附近智能导览机都会自动感应并讲解对应文物细节的音视频内容,实现走到哪,对应讲解到哪的观展体验。

智能导览机为观众带来新的观展体验(摄影台馨遥)

图为智能导览机屏幕上的显示内容,观众可以点击扫描展柜内犀尊发掘时的还原场景,看到犀尊腹内的17件其他器物介绍。

看点二:借助先进技术,看到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犀尊内部构造和材质机理

犀尊表面凹凸的精美纹饰机理(摄影台馨遥)

为确定犀尊的铸造工艺,文保工作者利用X光探伤仪对其多角度拍摄,在犀尊器身多个部位发现铸造垫片,头部及四足与器壁被相同能量的X光穿透,可推断头部和四足有盲芯,为犀尊采用范铸法铸造提供了佐证。犀尊器身和四肢为一体浇铸,而器盖与流管则为单独分铸。犀尊表面凹凸的纹饰机理同样在铸造过程中完成,为上方的错金银纹饰提供基础和衬托。

看点三:透过展墙上的小孔,一睹令犀尊熠熠生辉的错金银装饰工艺

错金银又称“金银错”,是极具中国特色的青铜器装饰工艺。这一工艺充分利用金银较好的延展性和引人瞩目的金属光泽,“绘”出千年不褪色的精美纹饰。犀尊表面纹饰飘逸流动、华美无比,就是错金银工艺的极好呈现。

观众可透过展墙上遍布犀尊身体表面的小孔,一睹令犀尊熠熠生辉的错金银装饰工艺(摄影余冠辰)

错金银装饰工艺细节(摄影台馨遥)

透过展墙上遍布犀尊身体表面的小孔,观众们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这种复杂的金属装饰工艺的具体细节和样貌。

看点四:数字逻辑佐证犀尊之美

错金银云纹铜犀尊凝固了两千年前犀牛在中华大地上最美的瞬间,塑造了一个在那个时代并不多见的勇猛沉郁,而不失狡黠灵动的犀牛形象,其造型中既有对犀牛自然状态的长期深入观察和再现,更有对犀牛形体的抽象提炼和艺术再造。

错金银云纹铜犀尊(摄影台馨遥)

工匠通过结构弧线对犀牛的某些部位进行几何抽象和提炼,并以简洁的笔触打破了料珠的一团漆黑。同时,犀尊头部微微向左前方扬起,这一变化打破了对称所带来的呆板和僵化,而这一设计也同时满足了犀尊右颊部安插流管的功能需要,使器物倒酒的功能与动物特有的生命力的体现得到了巧妙的统一。研究人员将其放入数学模型中,发现犀尊多处尺寸比例符合黄金分割比例,而犀尊造型的曲线和轮廓走向亦有其内在的数学逻辑,符合斐波那契螺旋线系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犀尊各个角度均具有美感的原因。

透彻感知,智慧融合,智慧国博建设初现成果

国家博物馆数据管理与分析中心主任、正高级工程师李华飙(右一)为观众现场答疑(摄影台馨遥)

展览现场(摄影余冠辰)

据国家博物馆数据管理与分析中心主任、正高级工程师李华飙介绍,对藏品的透彻感知,第一步是实现藏品的数据采集。目前,国家博物馆文物三维采集主要是利用高精度非接触式扫描仪完成模型点云数据采集,并通过精准纹理映射方式完成模型的高清贴图。在此基础上,再对文物三维模型进行渲染,最终形成渲染级、浏览级、研究级、复制级数据资源,以满足不同程度的数据需求。

国家博物馆文物三维采集流程展示(摄影台馨遥)

3D打印(摄影台馨遥)

除此之外,藏品的三维数据在博物馆多种场景中也得到使用,助力博物馆藏品管理、展览,科研、文保、社教、文创等各领域发展。例如:通过3D打印,高速、便捷地将藏品数字化模型转化为实体,为藏品修复、复制,以及可触摸式科普展示等提供更多可能。

THE END
1.文化中国行丨走进国家博物馆感受“文博热”文化中国行丨走进国家博物馆感受“文博热” 近年来,随着“文博热”持续升温,来博物馆看展览、看文物,感受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越来越受到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青睐。下面就请跟随着记者的镜头一起走进国家博物馆。 记者:姜赛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https://cznews.gov.cn/newweb/2024zhuanti/whzgx/2024-12-09/123445.html
2.文化中国行丨走进国家博物馆感受“文博热”?近年来,随着“文博热”持续升温,来博物馆看展览、看文物,感受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越来越受到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青睐。下面就请跟随着记者的镜头一起走进国家博物馆。 文化中国行丨走进国家博物馆感受“文博热”-新华网 编辑:刘姗姗 王丹岭 商河融媒 阅读量:2256http://iapp.shxrmtzx.com/share/YS05Ny0zNjI3MjIwMQ.html
3.逛国博的深度体验与感悟汽车销售参观国博是一次深度探索与感悟的文化之旅。我领略了丰富的历史文物,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每一件展品,我仿佛穿越到了不同的历史时空,见证了国家的繁荣与变迁。这次国博之行,让我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https://wiki.zixuzuche.cn/post/11663.html
4.国家博物馆游览时长与体验深度解析文化艺术摘要:本文探讨了国家博物馆的游览时长与体验深度之间的关系。文章指出,参观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游客对展览内容的了解程度和体验的深度。合理的游览路线和充足的时间安排有助于提高游客的参观质量,使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展览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文章也强调了个人兴趣和目的对游览时长和体验深度的影响,鼓励游客根据自身需https://www.henansxw.cn/post/108.html
5.国家博物馆持续推出精品展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承载厚重据统计,一年来,来国家博物馆看展的35岁以下观众占比过半,达到62.09%。为什么越来越多观众特别是年轻人,愿意走进博物馆? 国博的观众留言簿给出了答案。一名观众在参观后写道:“一国之博物馆,让一代又一代国人了解历史。”几名年轻观众在看过“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后,不约而同地先后写下“我爱中国”“我也爱中国https://www.ptxw.com/lypd/cxb/202412/t20241209_492566.htm
6.化学学院组织2021级本科生参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为进一步强化爱党爱国教育,深入推进“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11月10日-12日,我院组织2021级学生线上参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陈列数字展厅。 数字展厅以军事历史为主,主要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陈列、中国历代军事陈列、军事科技陈列、兵器陈列等。除基本陈列外,同学们还参观了https://chemistry.buct.edu.cn/2021/1116/c8976a160633/pagem.psp
7.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片羽重辉——国家博物馆文保成果展 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 人格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 梅澜芳华——梅兰芳艺术人生展 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 艺术为人民——刘文西艺术大展 科技的力量 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新时代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成就巡礼展 百年巨变——雕塑作http://m.chnmuseum.cn/Portals/0/web/vr/
8.参观博物馆个人心得体会(通用20篇)参观博物馆个人心得体会 4 今天上午,我们在一家名字的博物馆参观博物馆。当我们来到博物馆的时候,馆内陈列的都是全自动展架。馆内陈列的展板有:中国展示馆和世界展示区,展架中国展示馆和中国展示区的各个展位。展架上陈列的展品有:中国展示馆、中国展示展板、中国展示展板、中国展示展板、中国展示展板和中国展示展板的https://www.jy135.com/xindetihui/2407805.html
9.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通用24篇)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 篇5 今天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了自然博物馆。一进博物馆我们先参观了古干尸展厅,展厅里放了两具干尸的骨头,都是明朝的。一具干尸骨头已经发黄,还有一具干尸骨头竟然是黑色的。我看了觉得有点恐怖,所以我们很快就出来了。 接着我们参观的是古动物展厅。一进展厅我就看到了巨大的恐龙化石。https://m.ruiwen.com/zuowen/xindetihui/3538996.html
10.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精选20篇)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 6 今日,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培科学骨干老师,有幸来到了南京国家地质博物馆参观,感受了一次穿越时空的震撼。 据我所知南京国家地质博物馆是南京全部博物馆中历史最悠久的一所,有着74年的悠久。首我们来到了恐龙世界。一进入恐龙世界里的一个放着恐龙骨架的大厅,引入眼https://www.cnfla.com/xindetihui/3567887.html
11.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范文(通用40篇)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范文(通用40篇)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 篇1 今天天气有点阴沉,我们兰西小屋的新浪博友们一起前往安仁镇参观建川博物馆。对于博物https://m.wenshubang.com/xindetihui/1371999.html
12.中国国家博物馆导览系统观众需求分析2016年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加强推进文物与互联网跨界融合与协同发展,“智慧博物馆”建设不断深入。博物馆导览系统协助观众更好地体验博物馆,成为博物馆智慧化服务探讨的重要课题。中国国家博物馆(下文简称国博)是国内博物馆较早使用语音导览设备为观https://www.depthlink.com/news_220&wd=&eqid=fe5870bf001ad0be00000002645a73a9
13.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13篇)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13篇)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 1 https://www.yjbys.com/xindetihui/fanwen/2037786.html
14.参观红色记忆博物馆观后感参观红色纪念馆心得体会红色记忆博物馆,一个承载着中国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的地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这里收藏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资料,向我们展示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奋斗和伟大牺牲。以下是有关参观红色记忆博物馆观后感的相关内容。 参观红色记忆博物馆观后感1 https://wenku.puchedu.cn/80934.html
15.关于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范例8篇这次的参观真令我难忘,真希望下次还能来呀! 关于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篇5) 今天下午一点,我们学校三年级全体师生一起去参观了位于吴淞的海军博物馆。 行了一刻钟,我们到达了海军博物馆。我们看到了一排导弹和大炮,让大家惊讶不已,很快解说员阿姨把我们领到第一个馆“古代航海历史陈列馆”。一到展厅,许多同学就激https://www.liuxue86.com/a/4867887.html
16.参观廊坊博物馆的心得体会.doc参观廊坊博物馆的心得体会 篇一:参观廊坊大捷纪念馆的心得体会 参观廊坊大捷纪念馆的心得体会 2012年10月27日下午,我们参观啦廊坊博物馆,我们重点参观啦廊坊大捷纪念馆。这次参观我的感触很深,使我深刻了解啦义和团,和廊坊大捷。 义和团:又称义和拳。义和团运动又称“庚子事变”,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https://m.book118.com/html/2016/1225/77016449.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