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公布了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可持续发展与美好生活”(Museums,SustainabilityandWellbeing)。
当博物馆日益成为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你可曾想过,什么是博物馆?它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在博物馆工作是一种什么体验?一场展览是如何呈现在观众眼前的?
过去三年,YOU成都在每年的5·18携手成都的文博机构,邀请市民共同开启博物馆之旅。从2020「要看我的宝贝吗?」线上联展,到2021「你不知道的事」联名策划,再到2022「博物的事」,成功将博物馆日拉长至“博物馆月”。
今天,我们再次联合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成都永陵博物馆等6家博物馆,邀请不同岗位的员工来聊一聊“什么是博物馆”,以及他们与博物馆的故事。
博物馆的朋友们,有的入行1年不到,有的工作了近20年。但他们都特别会表达,听完他们的讲述,突然有点羡慕,也有点感动,对博物馆的了解和热爱又多了一些。
王代乾
四川博物院宣传营销部负责人
工作年限:13年
1、四川博物院为什么叫“博物院”?
四川博物院成立于1941年,上世纪50年代初定名为“四川省博物馆”,2009年,更名为“四川博物院”。博物馆更名为博物院,我想这和理念的转变有关。
首先是公共服务设施的格局不一样。其次也包含公共文化服务理念的转变。整个院区都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组成部分。到今天,四川博物院公共服务已经突破院墙,走向了社会。
·川博流动博物馆四川博物院
2、你们馆里最厉害的宝贝是啥?你最喜欢哪件文物,为什么?
四川博物院的镇馆之宝,目前还没有正式发布,我静待官宣。不过可以告诉大家的是,评选是建立在文博专家和公众观点交集之上的。社会参与度很高。
我个人特别推荐以说唱俑为代表的东汉陶石艺术。它们保存了两千年前巴蜀地区生产生活和人文风貌,构成了东汉时期的“清明上河图”。今天巴蜀大地质朴勤劳、安逸乐活的品质风尚,在这些文物中似乎能找到线索。
3、你最喜欢博物馆哪个区域?最想带游客参观哪个区域,为什么?
四川博物院被网友称为“中分哥”。站在北门广场,以四川博物院展馆为背景,是个不错的拍照打卡点。另外,初冬银杏叶变黄的时候,广场树林拍照也不错。
于政之
成都博物馆公众服务与社会教育部讲解员
工作年限:7年
1、在博物馆工作之前,你眼中的博物馆是什么在博物馆工作之后,你眼里的博物馆又是什么
工作前:光线暗暗的,内容枯燥的课外学校。工作后:光线依旧很暗,内容却不再枯燥的精神家庙。
2、介绍一下你在博物馆的一天。
每天早上九点钟换好工作服,等待讲解。工作之余,会和同事一起准备社教活动PPT,给小朋友带去更有趣的博物馆小课堂。最后还需要整理提升自己的讲解内容。
·图于政之
3、你最喜欢这份工作的地方是这份工作最难的地方是
最喜欢:与不同的观众一起参观博物馆,从不同的视角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最难点:文物众多,了解每件文物背后的故事,需要查阅很多资料,询问很多老师。
4、你们馆里最厉害的宝贝是啥你最喜欢哪件文物,为什么
最厉害:石犀牛,这是全中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积最大的圆雕石刻,也与文献中李冰治水修建的石犀牛相对应。最喜欢:唐代金香囊,内外两层的设计,外层通体镂空,内层有个盛香盂,香味可以透过镂空层散发出来。是古代中国人智慧的结晶。
5、你最喜欢博物馆哪个区域最想带游客参观哪个区域,为什么
最喜欢和最想带游客参观的是六楼的观景长廊,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天府广场,让大家感受成都文化在天府广场的千年延续。点一杯咖啡,看看窗外的景致,是来成都博物馆参观外的另一种享受。
·为观众讲解于政之
李思钰
成都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师
工作年限:6年
1、在博物馆工作之前,你眼中的博物馆是什么?在博物馆工作之后,你眼里的博物馆又是什么?
来博物馆工作前,觉得博物馆是一个讲诉历史的场所,很庄严肃穆。在博物馆工作久了,感觉每一座博物馆都有自己的性格。每一件“文物”,都藏着一段故事。
·图李思钰
2、你最喜欢这份工作的地方是?这份工作最难的地方是?
我最喜欢这个工作的地方就是有创造性。最难的地方,就是要把文化符号变成观众接受的产品,既不能太通俗,也不能太学术,这个度是特别不好把控的。经常做了几天方案,最后达不到预期,推翻重做。
3、你们馆里最厉害的宝贝是啥?你最喜欢哪件文物,为什么?
肯定是镇馆之宝石犀。我最喜欢的文物也是石犀,它的造型憨态可掬,而且还有很多有趣的传说。
4、你最喜欢博物馆哪个区域?最想带游客参观哪个区域,为什么?
我最喜欢临展特展区,最想带游客参观这里。这是我们博物馆的一个特色,之前展览过“百年无极——意大利国家现当代美术馆藏艺术大师真迹展”等大展。可以期待一下新展。
·石犀,成都博物馆藏
张宝琳
成都博物馆保管员、策展人
工作年限:8年
工作前:充满了神秘感,可以看到很多课本上出现的文物。工作后:每天充实忙碌忙,各种忙忙忙。
最喜欢的地方是可以在不断学习中,了解中华文化的厚重底蕴。最难的地方也是学习,每参与一个展览就是一次新知识的大量摄入,实在考验脑容量。
·图张宝琳
有最重的石犀、最完整的人体医学模型经穴漆人、“寸锦寸金”的蜀锦等。我最喜欢的是曾家包画像石,能看到汉代生活的场景,生动又有趣。
最喜欢的是明清展厅里的成都地图,在上面找找有没有你熟悉的地名还是很有趣的。
·成都博物馆明清成都地图
郑漫丽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文博副研究馆员、副书记
工作年限:18年
我并非就读于考古或博物馆专业,入职前完全不知道博物馆是做什么的,尽管在很小的时候,就有到自然博物馆参观的经历。
·参加学术研讨会郑漫丽
我喜欢这份工作,因为它充分释放我的好奇心。这个工作最难的是,研究过程中的挫败感。自己的结论不被接受、认可,是比较伤心的事情,也是每位研究人员都会经历的过程。
我最喜欢的地方是遗迹馆。我觉得遗迹馆不仅是出土金沙遗址诸多重要文物的地方,也是金沙遗址最神奇、最神秘、最值得研究的地方。
·金沙遗址博物馆遗迹馆
阴维佳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讲解员
工作年限:11年
之前觉得枯燥,且离生活很遥远的神圣之地。在博物馆工作以后,觉得作为一名文博工作者,天府文化的传播者,是非常自豪的一件事。
·阴维佳在讲解中阴维佳
2、你最喜欢这份工作的地方是?
第一,工作环境。金沙遗址博物馆的绿化面积达80%以上,相当于一个天然氧吧,且一年四季不同景。第二,每天给不同行业、年龄、地区的观众讲解,看着他们满意而归,对于我来说是一种价值的体现。第三,工作氛围好,领导和同事非常友好。
3、这份工作最难的地方是?
每年的3、4个临展。陌生的文化和文物,需要自己根据大纲,查阅大量资料,归纳总结,写浅显易懂的讲解词,背诵下来。特别考验综合能力。
·图阴维佳
4、你们馆里最厉害的宝贝是啥?你最喜欢哪件文物,为什么?
镇馆之宝——太阳神鸟金饰。我最喜欢的也是太阳神鸟,外观美,标识性强,工艺精湛,把古人的宇宙观和世界观浓缩在一件20克的金箔里,表达了他们对太阳和鸟的崇拜。
5、你最想带游客参观哪个区域,为什么?
陈列馆第四展厅,里面陈列的全部是国家一级文物,展示了3000多年前古蜀国和中原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甚至东南亚的文化交流,体现了古蜀国开放包容的基因。
王宏灿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展厅安保
工作年限:3年
1、在博物馆工作之前你眼中的博物馆是什么?在博物馆工作之后你眼里的博物馆又是什么?
11年前,17岁的我有幸到金沙遗址博物馆参观。到现在我都能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看黄金面具时的震撼,从此对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博物馆工作之前,我眼中的博物馆充满了神秘、未知。现在,我眼中的博物馆,是传承文明史、保护文物的地方。
难点在提醒游客不要开闪光灯拍照,或不要带有色饮料进入展厅、不要在展厅吃东西时,他们的不理解。
·王宏灿为游客介绍王宏灿
我们的镇馆之宝是“太阳神鸟”。我最喜欢的文物是黄金面具。很多游客来到金沙遗址博物馆是为了参观太阳神鸟和黄金面具。有游客找我帮忙拍照,我会拍出他们想要的效果。我也非常享受这个过程。
5、你最喜欢博物馆的哪个区域?最想带游客参观哪个区域?为什么?
我最喜欢二楼的第二展厅,里面有一件了不起的文物:农耕之祖(木耜)。这件木耜便是3200多年前,古蜀人用来翻土的农具,非常有历史价值。所以我会带游客首先参观这件文物。
宋鑫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
1、介绍一下你在博物馆的一天。
每一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博物馆中的文物保护修复这一职业,是为人类文化遗产做保护、修复、研究、宣教、存藏。可以毫不夸张说,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如此重大的使命感,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但凡在此岗位上一天就要保持鞭策与自省。
·宋鑫在工作中李梓儒
厉害的宝贝太多了,不仅是最常宣传的“南宋淳熙刻本《草堂先生杜工部诗集》”。任何一件馆藏文物都是独一无二的。文物比我们的年岁都大,它们似乎才是那个一直在静静观察我们的“人”,它们心里也许也会评说:“嘿!你最喜欢哪位来给你问诊?”
古建筑、古园林。那些古树名木、雕栏画栋,比我们对草堂的了解都更为深刻,它们所展示的就是这个“正在进行时”的杜甫草堂。
·图宋鑫
安羽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展览策划
工作年限:10年
之前,博物馆是一座座包罗万象的建筑群,宝库。到一个城市去玩,也会首选这座城市的博物馆去参观,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现在,博物馆不再严肃、神秘,但依然是一座宝库。
·图安羽
我们九点上班,一般我会早一点来到单位,在单位食堂吃个早饭,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策划一个展览前,我们和观众一样,可能对展览内容一无所知。
所以我的主要工作是根据选题搜集资料,确定切入点和叙事逻辑,撰写展览大纲,挑选展品,形成展览文本、策划方案。期间要巡视展厅,查看意见簿,有时也会去其他博物馆观摩学习。
3、你最喜欢这份工作的地方是?这份工作最难的地方是?
这个工作的过程其实痛并快乐着。毕竟一个故事都有几百种讲述方式,展览也会有很多种讲述方式。完成一个展览,让观众更了解博物馆,自己也积累了许多知识。
最难的地方,可能是策划耳目一新的展览。展览策划是整合各类知识、思想的过程,要求不断学习、转化。
首推南宋淳熙刻本《草堂先生杜工部诗集》。那是“宋代刻本”“纸质古籍”“海内孤本”。我个人最喜欢的是陆小曼的《客夜图》。陆小曼以女性的视角,理解杜诗意趣,绘制出一幅清雅细腻的客夜图。
·陆小曼杜甫诗意《客夜图》,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藏
5、你最喜欢博物馆哪个区域?最想带游客参观哪个区域,为什么?
我最喜欢的区域是草堂书院。草堂书院2021年重建完成并开放,占地近4000平米。它提供了一处阅读的图书馆,还不定期开展活动,已成为一个新的“城市生活美学空间”。
最想带游客参观的还是“诗圣著千秋”陈列。这是为纪念杜甫诞生一千二百九十周年而推出的精品陈列。2003年,荣获“第五届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最佳创意奖”。这个陈列展现杜甫艰辛的一生和辉煌成就,让游客尽可能地走近杜甫,理解杜甫及草堂的文化意义。
·诗圣著千秋陈列
马媛媛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中英双语讲解员
下午1:30,讲解结束,看书学习。作为讲解员,除了要了解历史、地理、文化、经济等知识,还需要阅读大量书籍、论文,转化成自己的内容,传递给观众。
是唐“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又称三绝碑,也是我最喜欢的文物。它是西南地区保留最大的唐代碑刻。碑文内容一气呵成,辞藻精美、刻字精准,其书法价值和文物价值都极高。
去年10月新开的常设展“明良千古”是我最喜欢的区域,也是我最推荐的。这是目前为止看过最用心、最震撼的展览。
·武侯祠博物馆“明良千古”展
对诸葛亮治蜀和五次北伐的展现,用了很多汉代文物。看到当时的箭矢、弓弩、货币、蜀锦,诸葛亮的励精图治、鞠躬尽瘁的场景历历在目。游览完整个展览,会久久沉浸在感动中。
·开窗可见刘备惠陵
全家萱
成都永陵博物馆文创设计
工作年限:2.5年
把爱好当工作既是幸运也是不幸。当我的作品被人喜爱的时候,我会感到欣喜。我认为好的文创不限于将文物印在实物上,或是翻模生产,而是在保持自身特点的情况下,做出有巧思的设计。
无疑是王建石像和棺床上的石刻,我最喜欢的也是它们。王建像作为帝王刻像没有过多修饰,浩气凛然又平易近人,“二十四伎乐”眉眼温和,“十二力士”威猛神武,鎏金铜铺首怒目圆睁,却有一丝可爱。
·王建坐像、鎏金铜铺首及力士像
永陵地宫,全国唯一一个地上陵墓,历经千年未被人为破坏和自然侵蚀,极其不易。即使常进入地宫都还是会让我产生惊奇的感觉。
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看到前蜀时期的审美及雕刻工艺,更可以聆听历史的述说。参观完文物区,可到园林区,那里有别致的庭院和小桥,适合游玩拍照。
·图全家萱
陆岩
成都永陵博物馆宣传传播
工作年限:1年内
清晨,和永陵的“神兽们”开启新一天。跟着早起的鸟儿做每一处展区的巡查;随地宫的猫一起东瞧瞧、西看看,从网上找最新的资讯,在新媒体输出“永陵魅力”;向每一位来永陵的观众讲好“永陵故事”,充实又有趣。
·图陆岩
历史年代的久远、文物种类的繁杂、文博专业的深度与广度都为这份工作增添了难度,但这恰恰也我最喜欢的地方。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我们馆最厉害的宝贝当属石雕王建像。我最喜欢的文物是王建谥宝,兔头龙身的形象在彰显帝王威严时,又透露出一丝俏皮,就是不知道兔头的设计和麻辣兔头有没有什么关联。
永陵有太多秘密,只有进入地宫,才能揭开永陵神秘的面纱。
·王建谥宝
张翔
成都永陵博物馆保卫部干事
工作年限:1.5年
1、你最喜欢这份工作的地方是?这份工作最难的地方是?
我最喜欢这个工作的地方是,能随时随地学到新知识。不仅接触到大量历史文化书籍,还能提高专业知识,比如弱电、安防、消防等。这个工作最难的地方是要保证全馆文物和人员的安全。
·图张翔
王建石像,我最喜欢的也是它。它是目前发现的帝王陵中唯一一尊帝王本人的写实坐像石刻。每次看王建石像,都有种跨越千年与帝王直接对话的感觉。
我最喜欢文物区的地宫。地宫里面不仅有镇馆之宝——王建石像,还有“二十四伎乐”“十二力士”等石刻。“二十四伎乐”延续了唐朝宫廷乐舞的盛况,是成都这座音乐之都的最好例证。
·“二十四伎乐”石刻
看了这么多“博物馆人”的介绍,你心动了吗?是不是想实地体验一下?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度过这一天的最好方式,就是走进博物馆。只有真正走进博物馆,去聆听、感受,才有可能理解宇宙时空与人类社会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