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博物馆传递生态之美(美丽中国)生态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自然博物馆集标本收藏、展览展示、公众教育和科学研究功能于一身,是传播自然知识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场所,也是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博物馆浓缩时空,凝聚精华。自然万物之生机繁盛,可以从这里找到印记;生物演化进程的奥秘,可以在其中厘清脉络。

随着我国自然资源研究成果不断丰硕,自然博物馆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各地自然博物馆持续推动基础设施升级、丰富自然科普产品,拉近公众与大自然的距离。

自然博物馆里有什么?公众体验感怎么样?让我们一起走进自然博物馆,体验科普魅力、感悟生态之美。

小朋友们在黄河地质博物馆参观。黄河地质博物馆供图

游客在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参观植物标本。本报记者方圆摄

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的研学活动现场。本报记者游仪摄

河南郑州市——

黄河中下游分界地的地质博物馆

本报记者张文豪

北临黄河、南依岳山,西望桃花峪、东眺黄淮平原,一座以黄土色为主色调的博物馆坐落在河南郑州市西北邙山脚下。

这里是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以下简称“黄河地质博物馆”),位置恰好在黄河中游与下游分界地、黄土高原与黄淮平原的过渡地带。博物馆部分展厅藏身山体,置身其中别有洞天。

走进黄河厅,偌大的黄河流域全景沙盘,吸引了来自湖北武汉的王先生久久驻足。“我69岁了,打小在长江边生活,一直想来看看黄河。”王先生感叹,“我们的大江大河,都变得越来越美。”

“这好像一块姜”“应该是一块石头”……在黄土厅,几个小朋友正对着一个标本讨论。“其实都不是,它是咱们邙山的黄土,学名叫钙质结核。”看到小朋友们兴致不减,讲解员贺烨瑱接着介绍黄土的成因、分布和作用,“黄土看似普通,却是一本记录气候变化的史书。大家看这块桃花峪的地质剖面,我们可以通过黄土颜色、粒度、厚度等信息,研究黄土高原的形成和气候变化。”

黄河地质博物馆负责人张尧介绍,博物馆依托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而建,这里地质结构独特、遗迹景观丰富,“独特的古土壤序列,能清楚反映近260万年来气候、环境的变化规律”。

展示方式上,黄河地质博物馆运用图文、模型、实物、标本、影视等形式,辅以声、光、电等技术手段,围绕黄河、黄土、黄河文化主题,呈现黄河、黄土高原、黄淮平原的形成与演变。

“快来看,这里有只会动又会叫的‘大象’。”展厅中的一个盒状装置内,投影出一只拖着长长牙齿、甩着尾巴来回踱步的3D猛犸象。“原来黄河流域也有过大象!”河南少年先锋学校六年级一班学生张柯滢兴奋地说。

临近博物馆出口处,有个占地近百平方米的研学堂。这里会不定期开展黄河知识“寻宝”等科普活动,深受大家欢迎。每年年初,博物馆会制定科普计划,邀请当地大中小学师生参加。博物馆所属的郑州黄河文化公园管理委员会还与河南省地质研究院长期合作,与当地学校结成黄河文化传承共建单位,开展学术交流和地质科普活动。

“我们将充分发挥科普教育作用,打造黄河文化集中展示地和研学打卡地,讲好黄河地质故事。”郑州黄河文化公园管理委员会主任何宏波说。

黑龙江黑河市——

五大连池中心地带的火山博物馆

本报记者方圆

淡蓝色的墙壁上,一只只蝴蝶标本陈列在透明玻璃匣中,形态各异、五彩缤纷。来自五大连池风景区第一小学二年级三班的马依桐睁大眼睛,看得专注。

“同学们,来这里推动滑轨,看看不同种类蝴蝶的动画。”在王洋的指引下,马依桐手握把手,左右拉动,一只只栩栩如生的蝴蝶便在3D屏幕中展翅飞翔。

火山寂寂,熔岩沉沉,峰峦叠秀,五池相连。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位于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的中心地带,在210多万年前至300多年前,这里曾喷发过14座新老期火山,被称为“天然的火山博物馆”。

2021年6月,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此后相继与中国地质大学和东北林业大学合作成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和实习创新基地。每年,教授们都会带领学生组成科研团队,来五大连池地区实地考察。博物馆内的植物标本等信息,也在一次次考察中不断完善、更新。

“博物馆内5个主展厅展示世界火山、五大连池火山,以及由火山地质运动衍生的矿泉资源、生态系统等内容。”博物馆馆长张黎黎介绍,“除主展厅外,博物馆内还设有标本实验室、学术研究室和可容纳近400人的3D影院,用于开展地质研究、普及地学知识。”为了提升科普水平,博物馆根据小学、初中等不同学段教学目标,开设了16门科普研学课程,还为各地研学团队制作了研学手册。

四川成都市——

大学校园边有了自然科普剧场

本报记者游仪

身穿粉纱裙,系着长绸带,朱蓝汐小朋友张开手掌,作游泳状交叉划动。一旁,扮成海葵和小丑鱼的小演员们大声念着台词,绕着舞台转圈。一个周六下午,在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四层小剧场,科普剧《小水母历险记》正在上演。

今年年初,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发布科普剧小演员招募公告,朱蓝汐报了名。从培训到彩排,在博物馆科普团队指导下,朱蓝汐不仅掌握了科普知识,表演起来也已驾轻就熟。

作为一家地学类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馆藏标本6万余件,包括30余件恐龙化石,以及剑齿象、猛犸象、披毛犀等古生物化石等。为了吸引年轻受众,博物馆将地质学、生物学等知识与舞台艺术结合起来,科普剧场应运而生。

原创9个剧本,招募学生演出。从《侏罗纪最大恐龙评比大会》到《碳元素的亿年旅行》,一个个科普故事,在小朋友们的演绎下变得生动有趣。据统计,去年,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共演出科普剧60场,约5600人次到场观看。

科普剧创意频出,科普课也广受好评。

一幅《千里江山图》,使用了多少种颜料?在科普课“国画里的矿物”中,博物馆科普团队成员陈蓉站在台上,指着照片,将国画使用的朱砂、孔雀石等矿物颜料娓娓道来。“矿物颜料由天然矿石研磨、提炼而成,有丰富的色彩、独特的质感和遮瑕性……”台下,20多名孩子和家长边听边记。桌子一侧,还摆放着一些空白纸扇和矿物颜料。知识讲完,陈蓉便鼓励大家发挥想象力,利用矿物颜料在纸扇上作画,体验矿物颜料的魅力。

博物馆中,像这样的科普课程还有近20门。去年,科普团队共向公众免费授课54场,受众数量达7400多人次。

如今,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已经开发了自有科普教育品牌,包含科普课堂、科普剧场、科学家讲堂、进校园科普讲座等。博物馆的科普活动也得到成都理工大学的参与和支持。博物馆内,时常可以看见学者举办科普讲座的身影。“地质环境厅里展示的地质灾害隐患识别‘三查’体系就是学校的研究成果,在这里布展,有助于增加人们对地质灾害隐患识别的认识。”博物馆副馆长潘东菁说。

THE END
1.一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该项目下诞生的作品,已进入上海玻璃博物馆永久收藏体系,对藏品体系的构建和未来展览的策划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实上海玻璃博物馆,是所有成人应该定期要去接受的一次关于自我纯度的回炉。让自己可能被工业流水线的打磨棱角再恢复为自然的预设。 热力剧场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16307
2.在这座充满希望的博物馆里———记国家自然博物馆揭牌一周年特别“自然乐章”主题音乐会 昨天是世界环境日,也是国家自然博物馆正式揭牌一周年的日子。一大早,前来参加科普活动的革新里小学的学生们,便在博物馆大门前排起了长队,他们快活的笑闹声开启了国家自然博物馆的一天,也拉开了国家自然博物馆揭牌一周年系列特别活动的序幕。 https://www.bjast.ac.cn/kxpj/kpdt/400edf8a8fe9fd15018fec9502800019.shtml
3.完结篇丨成都自然博物馆常设展厅——《生命探源厅》《缤纷生命厅成都自然博物馆占地面积约6.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约1.7万平方米。它以“认识地球家园,探索自然奥秘”为主题,重点展示地质作用与地质环境、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矿产资源与保护利用、生命起源及进化、生物多样性等内容。 / 生命探源厅/ https://m.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NDUxMzgzMTOD341nr4bGcw.html
4.行业动态随着自然博物馆知识传播功能的重要程度不断提高,其功能定位逐渐倾向于展教。但是,传统自然博物馆的展示内容和陈列形式趋于同质化,影响了展品的吸引力和大众观展的积极性。在自然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引入空间叙事理论,能够深化展示内容,激发场景记忆,促进情感体验。 https://www.nnhm.org.cn/kxyj/bwgxdt/bwgxdt/4028c1088e3440af018e3698c8a3000d.shtml
5.“生命长河”展区位于自然博物馆1层,这里“生命长河”展区位于自然博物馆1层,这里汇聚了显赫一时的过客和现存的生物“明星”标本,栩栩如生,让人恍若走进动物世界。生命是地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奇迹,历经孕育、变异、繁盛和衰亡的跌宕起伏,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生命长河”展区,让观者感受与人类迥然不同的生命个体,领悟大自然的真谛。 https://m.dianping.com/review/951069376
6.缤纷生命厅缤纷生命厅 缤纷生命展厅围绕“生物多样性”的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生动逼真的自然标本展现了种类繁多的现代生物以及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生态系统。展厅包括天府之国、生态系统、昆虫世界和动物类群等四大展区。300余件标本涵盖了生活在地球七大洲的物种,从非洲草原、北美山林,到亚马逊雨林或是北极冰原,展厅内精心设计的模拟https://museum.cdut.edu.cn/info/1101/2076.htm
7.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馆“自然·人·和谐”为主题,通过“演化的乐章”生命的画卷”文明的史诗”三条主线呈现起源之谜、生命长河、演化之道、大地探珍、缤纷生命、生态万象、生存智慧、人地之缘、上海故事、未来之路等10个永久展区和临时展厅、4D影院、探索中心等配套功能区。展出了来自七大洲的11000多件标本模型,其中包括https://www.qwbaike.cn/doc-view-8191.html
8.成都自然博物馆(缤纷生命厅)成都自然博物馆总建筑面积50520平方米,展厅面积共17005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四层,是成都首座不规则形态公共建筑,是西南地区建筑体量最大的自然博物馆。 据不完全统计,成都自然博物馆拥有古生物、岩石、矿物、矿产、宝玉石和观赏石等6万余件标本。 器材:AppleiPhone 12 https://www.meipian.cn/4td0xclb
9.成都自然博物馆每日环球展览「缤纷生命厅」以「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和谐」为主题,按物种门类陈列各类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涉及森林、草原、沙漠、湿地、高原、极地和海洋七大生态系统,突出呈现成都当地丰富的生境特征以及相关的珍稀动物。 数字· Numbers 成都自然博物馆现有藏品近7万件,陈列展品约1万件,最重要的三件藏品为全长24米的合川马门溪https://art.icity.ly/museums/uab2jpy
10.成都自然博物馆规划有五大展厅,分别是地质环境厅(1F)980㎡、矿产资源厅(1F)1652㎡、恐龙厅(2F)2635㎡、生命探索厅(3F)1163㎡、缤纷生命厅(3F)1974㎡,同时配设临时展厅,4D影院、学术报告厅。 由于成都自然博物馆项目是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与成都理工大学在校区内共同策划、筹备、建设一所自然博物馆,未来成都理工大学也会将成都理工https://baike.sogou.com/m/v167466853.htm
11.成都旅游攻略,探索自然的奥秘,走进成都自然博物馆 探索自然的奥秘,走进成都自然博物馆 没想到,在这个喧嚣的城市之中,还有这么一处是静谧的绿洲——成都自然博物馆。那么就跟随我的脚步,一起开启一场探索自然的奥秘之旅吧!当我踏入成都自然博物馆http://biu.qyer.com/p/7wGRpHVM9NgFVW4RK1H3Hw.html
12.行走的课堂生命奇缘,走进上海自然博物馆亲子营<探索自然奥秘D 1第 1 天自然博物馆 餐饮早餐:自理 中餐:自理 晚餐:自理 住宿无 下午场 14:00-16:00 生命长河、恐龙盛世、走进非洲、缤纷生命展厅 费用说明 订金说明 订单金额人均小于3000元/人,则需要支付全款,以作保留位置 注:国内旅游产品、自由行产品均需要支付全款,不接受订金。 https://hzskb.lvyouquan.com/hyp/Product/ProductDetailNew/851c5f516b964020995ab18d38271e76
13.2021上海自然博物馆门票预约/门票价格/门票优惠政策上海自然博物馆通过演化的乐章、生命的画卷、文明的史诗三大主线,呈现起源之谜、生命长河、演化之道、大地探珍、缤纷生命、生态万象、生存智慧、人地之缘、上海故事、未来之路等10个常设展区及1个临展厅、4D影院、探索中心等配套功能区域。 游玩攻略: 1、地上二层“起源之谜”,陈列着从古至今的天文望远镜模型,以https://www.dahepiao.com/news1/yanchu/20210902216624.html
14.自然博物馆作文400字(精选51篇)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自然博物馆参观了。 我们先去了生命之光展厅,在里面我看到了氨基酸、蛋白质的图片,还看到了大脑的模型,它的样子就像一个核桃。 在神奇的秦岭展厅,我看见了地球的样子。地球是圆圆的,大部分都是水,只有一小部分是一块一块的陆地。 http://mip.yuwenmi.com/zuowen/tuijian/1873540.html
15.自然博物馆观后感(通用15篇)自然博物馆主要从动物的奥秘、探索角、植物世界、恐龙公园、古哺乳动物、古爬行动物、无脊椎动物的繁荣、生命的起源等方面进行展出,一件件标本和化石,一组组科学数据,一张张精美图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地球上生命发生发展的全景图,经过漫长的生物进化,最终形成了缤纷复杂的多样性生物世界。然而,看过灭绝物种介绍https://www.yjbys.com/xuexi/guanhougan/2627818.html
16.上海上海自然博物馆游玩攻略简介,上海上海自然博物馆门票/地址/图片/?博物馆B2层展示了另一番「生态万象」,从海洋、天空、极地,穿梭到非洲草原,还可以在互动屏幕边玩边学。走进「缤纷生命」,不禁感叹大自然中小生命的绮丽。这里有鸟类、蝴蝶、贝壳等等许多标本展示,需要细细看很久。 ?博物馆BM层比较特别,这里讲述着「上海故事」。这里还有一家「1868咖啡厅」,到了饭点还没逛https://you.ctrip.com/sight/shanghai2/5646.html
17.全国科普日成都自然博物馆:穿越亿万年,解码锦官城龙行川渝厅布展现场 游客在展厅参观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成华大道十里店路88号的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以下简称自然博物馆),是在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基础上改扩建。从2022年11月开馆到2023年7月2日,其参观总人数已突破100万人次。今年暑期,博物馆客流再度迎来高峰,接待游客超过55万人次,门票网络预约https://www.iziran.net/news.html?aid=527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