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0年底,全国204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中,浙江共有13家,分别为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省自然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宁波博物院、温州博物馆、杭州博物馆、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中国茶叶博物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天一阁博物院、中国港口博物馆、南湖革命纪念馆、舟山博物馆。
浙江省博物馆
浙江省博物馆始建于1929年,缘起于首届杭州西湖博览会,初名“浙江省西湖博物馆”,1976年更名为“浙江省博物馆”。2006年,浙江革命历史纪念馆归并浙江省博物馆管理。2009年武林馆区(包括浙江革命历史纪念馆)建成对外开放。
经过九十余年的发展,浙江省博物馆(浙江革命历史纪念馆)已成为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形成了包括孤山馆区、武林馆区、沙孟海旧居、黄宾虹纪念室、古荡文物保护科研基地等在内的集收藏、研究、保护、展示和教育等多功能、广范围的新格局。
浙江省博物馆分为孤山馆区、文澜阁、西湖美术馆、武林馆区、黄宾虹纪念室、沙孟海旧居、文保科研基地这七个景区。浙江省博物馆新馆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7360平方米,新增历史文物馆、青瓷馆、书画馆、钱币馆、吕霞光艺术馆、常书鸿美术馆、明清家具馆等十个展馆。
浙江省自然博物院
浙江自然博物院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常设展厅面积9000平方米,临时展厅面积2500平方米,库房面积5000平方米,有近15万件馆藏标本。浙江自然博物院功能定位为以“自然与人类”为主题,是一个集科普教育、收藏研究、文化交流、智性休闲于一体的现代自然博物馆。
浙江自然博物院以“自然与人类”为主题,以提高公众自然科学文化素养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为主旨,把“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作为自己的使命,秉持着“文化惠民共建共享”的服务宗旨,不仅致力于自然遗产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研究,而且致力于自然生态展览的筹办和生态文化的传播,探求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
浙江自然博物院杭州馆位于杭州西湖文化广场6号,2009年建成开放。馆舍面积2.6万平方米,常设展厅面积9000平方米,临展厅面积2500平方米,藏品库房5000平方米。
杭州馆馆藏20万余件(组),由地球生命故事、丰富奇异的生物世界、绿色浙江、狂野之地--肯尼斯·贝林世界野生动物展和青春期健康教育展五大展区组成,以地球及生命诞生与发展为主线,带领公众一探自然之壮美。
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位于安吉县,是411省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文化强省建设示范引领性项目,总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占地300亩。核心馆区位于安吉县教科文新区,紧邻安吉中南百草园区。
安吉馆的基本陈列定位以“休闲体验”为主,以专题展为特色,由序厅、地质馆、生态馆、贝林馆、恐龙馆、自然艺术馆、海洋馆和临特展馆等组成。按照“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建设目标,着力打造集科普教育、收藏研究、文化交流、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现代自然博物馆。安吉馆于2018年12月28日试开馆。
安吉馆在生态、自然艺术、地质、恐龙、贝林、海洋六大主题博物馆群外,还开设了4D影院、3个临时展厅,4个科普教室和面积数百平米的自然探索中心等。
中国丝绸博物馆
中国丝绸博物馆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玉皇山下,是中国最大的纺织服装类专业博物馆,也是全世界最大的丝绸专业博物馆。
中国丝绸博物馆于1986年经国家旅游局批准立项,由纺织工业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筹建。1987年12月28日,杭州玉皇山下,中国丝绸博物馆破土动工,1992年2月26日正式建成开馆。
2004年1月1日,博物馆在全国率先实行公众免费开放;2016年9月,完成改扩建,在G20杭州峰会期间新馆启用。
中国丝绸博物馆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现在分为四个大板块:丝路馆、非遗馆、修复展示馆和时装馆。
宁波博物院
宁波博物馆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首南中路1000号,展品囊括了从史前河姆渡文化至近代以来的珍贵靑铜器、瓷器、竹刻、玉器、书画、金银器、民俗等文物6万余件。
宁波博物院挂宁波博物馆、宁波帮博物馆牌子,主要职责包括征集、收藏、研究、保护、修复、展示、传播文物,策划、引进、举办各类展览,开展学术研究、社会教育宣传、对外交流合作,开发文化旅游创意产品,负责宁波博物馆、宁波帮博物馆、包玉刚故居的日常管理、运营等。
宁波博物馆是以展示宁波人文历史和艺术为主、具有地域特色的综合性博物馆,建筑面积30325平方米,2008年12月5日正式开馆。
宁波博物馆建筑为首位中国籍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王澍教授的代表作,建筑设计倡导“新乡土主义”理念,将宁波地域文化特征、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形式融为一体,传递凝重的历史信息的同时极富现代感,充分体现了建筑本身也是一件特殊的“文物”和“展品”。
宁波博物馆陈列由主题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三部分组成。展厅总面积8000平方米,其中一楼设临时展厅,总面积2600平方米;二至三楼为常设展厅,总面积5400平方米,展览内容包括“东方神舟——宁波史迹陈列”“阿拉老宁波——宁波民俗风物展”“竹刻艺术——秦秉年捐赠明清竹刻珍品展”。
馆内藏品丰富,囊括了从史前河姆渡文化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青铜器、瓷器、竹刻、玉器、书画、金银器、民俗等文物7万余件,能够较好地反映宁波城市的历史文脉与艺术特色。
温州博物馆
温州博物馆是一所综合性地方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原址江心屿。2003年新馆迁址于世纪广场西侧并正式对外开放。2020年机构合并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温州市东瓯文化研究保护中心),统一挂牌温州博物馆。
博物馆建筑面积约26000平方米,展区总面积12000平方米,其中历史馆面积2100平方米,展示“温州人”5000年历史足迹。另设书画馆、陶瓷馆、自然馆、工艺馆、王维新铜版画陈列室等五个专题陈列。
博物馆现有陶瓷器、青铜器、彩塑、砖雕、漆器、书画等20个门类的文物4万多件(套),直属对外开放文保单位(专题博物馆)世界温州人博物馆、南戏博物馆、夏鼐故居、郑振铎纪念馆、数学名人馆、朱自清旧居、谢灵运纪念馆、马孟容马公愚艺术馆、东瓯国历史陈列馆、浩然楼、文天祥祠、澄鲜阁等12处包括。
杭州博物馆
杭州博物馆坐落于世界文化遗产西湖南面,毗邻河坊街历史文化街区,是一座展现杭州历史变迁和文物珍藏的人文类综合性博物馆。
2001年10月,杭州历史博物馆建成对外开放。2011年底,杭州历史博物馆更名为杭州博物馆。2020年7月,增挂杭州博物院(筹)牌子。杭州博物馆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展区面积7千平方米,分北馆和南馆两个馆区。
博物馆南馆有杭州通史陈列,以“最忆是杭州”为主题,系统地展示了杭州历史发展、文脉传承、人文精神的叙事性展览。博物馆北馆以馆藏文物为主体,以“珍藏杭州”为主题,系列展出了杭州历年来出土文物精品、杭州不移动文物、馆藏书画精品、馆藏文房雅玩珍品等专题。
杭州博物馆目前开放的展览有:“物华天宝——杭州出土文物精品陈列”“意匠生辉——杭州不可移动文物纵览”“闲情雅致——馆藏文房雅玩陈列”“方寸之间——馆藏邮票陈列”等。
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
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为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为正处级。挂西湖学研究院、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网宣中心牌子。总馆下设三个馆区,分别是杭州西湖博物馆馆区、南宋官窑博物馆馆区和名人纪念馆馆区。
杭州西湖博物馆(西湖学研究院、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档案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89~91号,坐落于西子湖畔,与钱王祠毗邻,占地面积224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是中国第一座湖泊类专题博物馆。
2005年10月1日,杭州西湖博物馆正式建成对外开放。2009年2月,为配合西湖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西湖博物馆于闭馆对展陈内容进行充实调整。2009年10月1日,杭州西湖博物馆重新开放。
中国茶叶博物馆
中国茶叶博物馆位于杭州,分为两个馆区,龙井馆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湖街道翁家山268号,占地7.7公顷;双峰馆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乡双峰村龙井路88号,占地4.7公顷。两馆建筑面积共约1.3万平方米。
中国茶叶博物馆藏品数为3865件/套,珍贵文物156件/套,古今茶叶标本170件、国外茶具349件/套。
双峰馆区以茶文化为主线,每一个展馆都从一个角度,从古至今,用文字、图片、器物、场景等描绘了茶叶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角色。
馆区内的“中华茶文化展”由茶史、茶萃、茶事、茶具和茶俗五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展示空间组成。茶史厅以茶文化发展为主线,重点突出唐代宫廷茶文化、宋代世俗茶文化、明清茶马古道等几大亮点。
龙井馆区为江南丘陵地貌,有大量喀斯特地貌组织形成自然石林和岩洞,山顶的茶坛可以远眺四周茶山与西湖景致,是最具山地园林景观特色的博物馆。
依山而建的江南民居群里,“世界茶”成为一条完整的游览主线,你可以用静态环游世界的方式,感受世界各国人民对茶叶的喜爱。中国茶业的发展品牌化、西湖龙井茶的前世今生,也是龙井馆区的展览主题之一。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坐落于中国大运河畔,杭州拱宸桥桥西历史街区内,由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杭州中国刀剪剑博物馆、杭州中国扇博物馆、杭州中国伞博物馆等4个馆区组成。
三大博物馆的主要功能定位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手工艺,弘扬中国悠久的刀剪、伞、扇的技艺。博物馆以杭州本地特色手工艺张小泉剪刀、王星记扇业、西湖绸伞工艺为理想个案,深入阐述刀剪、伞、扇的历史与工艺。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于2009年9月建成,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于2011年9月建成。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1566),由当时退隐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天一阁藏书楼坐北朝南,为两层砖木结构的硬山顶重楼式建筑,通高8.5米,斜坡屋顶,青瓦覆上。一层面阔、进深各六间,二层除楼梯间外为一大通间,以书橱间隔。阁前凿“天一池”通月湖,园林以“福、禄、寿”作总体造型,用山石堆成“九狮一象”等景点。
天一阁现存的古籍善本大都为明代的刻本或抄本,有的已成为海内孤本。藏品中最稀珍的是明代的地方志和科举录,分别有271种和370种。科举录分进士、会试和乡试三种,藏量占该类文献存世量的八成以上。它保存了明洪武四年(1371)首科至万历十一年(1583)第五十二科完整无缺的进士登科录,堪称镇楼之宝。
天一阁现收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以地方志、登科录等史料性书籍居多,珍椠善本8万余卷。范钦的一部分藏书为官署的内部资料。天一阁博物馆的藏品,包括古籍、字画、碑贴、各种出土和传世的陶瓷器、铜器、玉器等和地方工艺精品。
中国港口博物馆
中国港口博物馆坐落于北仑滨海新城洋沙山风景区,占地78亩,总投资近7亿元,是由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政府出资建设,由中国港口博物馆、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两部分组成。建筑总高度58米,总建筑面积40987平米。
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5000余件、专业书籍资料12000余册,已成为国内收藏、展示港口主题文物和历史资料的重要机构。
博物馆展厅面积近1万平方米,常设陈列由《港通天下——中国港口历史陈列》、《创新之路——现代港口知识陈列》、《海濡之地——北仑史迹陈列》、《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和港口科学探索馆、数字海洋体验馆六部分组成,另设有1000平方米临展厅一个,可举办各类临时展览。
博物馆定位以港口文化为主题,集展示、教育、收藏、科研、旅游、国际交流等功能于一体,体现国际性、专业性、互动性的中国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大型港口专题博物馆,成为挖掘港口历史、传承港口文化、传播海洋文明的重要基地,成为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支点。
南湖革命纪念馆
南湖革命纪念馆是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的宣传、保护、管理机构,属于近现代纪念性专题纪念馆,隶属嘉兴市南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南湖革命纪念馆成立于1959年10月,馆址设在南湖湖心岛。2011年6月30日,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落成开放。2018年4月成立红船精神研究院,实行“馆院一体”管理。
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建筑总面积19217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由“一主两副”呈“工”字形的三幢建筑组成,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四周有56根檐柱,寓意56个民族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建筑外墙采用大规格青面砖,体现庄重大气的风格,兼具江南水乡韵味。主体建筑背面设有大型宣誓广场,可容纳千人集体宣誓。
南湖革命纪念馆基本陈列《红船起航》主题展览以中国革命红船起航为主题、以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主线、以党的发展历程为脉络,聚焦中国共产党创建、特别是一大南湖会议,全面阐释一个大党与一条小船的关系,全面展现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初心使命的砥砺下,带领全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胜利的光辉历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取得的根本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
舟山博物馆
舟山博物馆是一座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藏品种类丰富,尤以舟山人文、历史、海洋文化为特色。舟山博物馆创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原址位于“翁洲第一古禅林”祖印寺内。
2014年12月27日,舟山博物馆新馆试开馆运行,馆舍位于舟山市海天大道内侧舟山海洋文化艺术中心,馆藏藏品3000件(组)。
舟山博物馆新馆是一座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和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建筑面积为14100平方米,建筑外立面以银灰色的几何块面分割,凹陷间隙处以蓝色填充,象征舟山岛礁林立,陈列展览总面积为6120平方米。
博物馆新馆运用现代化展示语言向观众介绍舟山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别具一格的渔风民俗和源远流长的海岛历史。
一层基本陈列为“美丽家园——舟山自然陈列”,包括“群岛由来”、“野性舟山”、“蓝色宝库”三个单位,通过古动物化石和植物、动物、昆虫、矿物标本,反映了舟山群岛成岛过程、自然环境和资源蕴藏,专设“五峙山鸟岛”和“獐的一家”场景,通过现代化展示语言,展示了五峙山鸟类自然保护区鸟类繁殖生息的风貌和小型鹿科哺乳动物獐的生活环境。
此外,一层和三层还配备2个临(特)展厅,用于展示从外地引进及原创的精品临特展,丰富展览内容。馆内有陶瓷、玉器、字画等文物藏品,其中犀牛角荷叶螭虎杯、明清书画、宁式家具、古菱齿象、德氏水牛和四不像麋鹿等晚更新世古哺乳动物化石等颇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