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博物馆里的“老师”金淼:馆校合作是一种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

一头精致的发簪盘发尽显优雅气质,一袭立领白衣衬衫尽显高挑干练——初见金淼,我们选择在北京自然博物馆里。她在这里已工作了15年,是这里的副研究馆员,是北京自然博物馆“馆校合作”项目负责人,还是“环球自然日”北京赛区负责人。

她连续8年作为环球自然日北京赛区负责人,连续7年作为核心成员组织开展北京市中小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竞赛,连续10年组织参与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专项奖“自然与生命探索奖”的评审工作。

环球自然日厦门赛区巡视评审会

环球自然日比赛现场

不了解不熟悉才要去

2004年,金淼从北京师范大学生理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了北京自然博物馆。她来到北京自然博物馆之后,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里不仅为青少年服务,而且还面向全社会。由于她的本科专业是生物教育,有一定的教育基础,因此刚一到博物馆就接手了馆内公共教育服务的工作。青少年是北京自然博物馆主要受众人群之一,她就围绕着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开展和设计了很多教育活动。

2008年,全国大部分博物馆开始免费对外开放,也随着之后教育制度的改革,《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提出,以及《博物馆条例》的颁布等,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作为从业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越来越多的学校、学生,或者亲子家庭开始走进博物馆学习、社交、休闲娱乐。馆内的观众量逐年提升,而金淼也希望能给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参观感受和教育内容。她们除了精心设计展厅外,也开始在博物馆内做一些教育项目,研究观众特征,并在后期又做了很多细分的工作,比如开始为学校、为社区、为亲子提供不同的服务,并细分出不同的类别。

作为北京自然博物馆“社会大课堂”工作负责人、馆校合作工作负责人,金淼的日常工作除了常规开展馆内的馆校合作活动、课程设计和实施、入校活动、市区级教师教研活动外,还组织开展或参与了面向未成年人的北京自然博物馆科普小课堂、博物馆奇妙夜、科普舞台剧等精彩多样的教育活动。

在2006年“国际爱护动物行动周”上,金淼为观众作讲解

在15年里,让金淼印象最深刻的活动是面向未成年人的北京自然博物馆科普小课堂。作为北京为数不多的专门针对低龄(58岁)孩子的科普活动,科普小课堂自2009年5月2日开办以来,每个月1个主题,每个周六和周日的中午,金淼都会在自然博物馆等待一拨又一拨不同的学生和家长。

金淼认为,主题的选择和内容的设计至关重要。小课堂是以58岁低龄儿童为主要受众对象的,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探究欲,已经具备了浅显的知识背景,对“会动”的物体和色彩艳丽的物体具有浓厚的兴趣。小课堂的内容选择通常以他们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动物或植物为主要介绍点,如蒲公英、蝴蝶、宠物等,目的是为了加强他们的直观感受,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将在自然博物馆中参加教育活动的收获与现实生活相对接,加深印象,形成印记。此外,小课堂的“包装”也很重要。比如教师服装的选择、手势和肢体语言的应用,以及现场情绪的控制都会对活动的现场效果产生影响。

科普小课堂

为此,金淼一直都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反思。金淼说,科技场馆是传播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的非正规教育场所,可提供多种教育活动,比如展览、讲座、夏令营、培训等,都是对正规教育的补充。与校内开展的正规教育相比,科普小课堂没有固定的执行模式,没有硬性的考核指标,不需要强制性的学习过程,易被受教育者在情感上接受。后来,认识到馆内教育的多个优势后,她和同事以此为契机,开始陆续给初中段、高中段学生开展多样的科普活动。

她说,如今社会上很多研学,包括很多综合实践课程的重点推出和强化,为她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社会环境,这是她们现在遇到的契机和机遇。她希望有更多的学校、教师能走出以前固有的套路,能够更多地了解社会教育资源。而作为博物馆人,她们要再往前走一步,做好衔接,让教师和学校能发现她们的教育资源和优势。

馆校合作是一种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

2007年,金淼开始逐步转移到和学校开展各种各样的馆校合作。比如一些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对教师的培训,开设学生的一些兴趣班,以及一些领域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等工作。

如今已在馆校合作上摸索15年之久的金淼,对此有最深入的理解。她说,博物馆和学校有很多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我们的服务对象都是学生,且我们有相似的学科内容。自然博物馆集中在自然科学,对接到学校就是小学的科学课程和中学的生物学课程,这为彼此合作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2018年馆校合作课程,金淼给孩子们上课

“而不同点则让彼此自带光芒,且互为支撑。”金淼认为,无论是博物馆或是科普场馆,都将是青少年开展科技教育的一种重要载体。馆内可为学生提供学习情景,这也是他们正在做的一个重要方向。

最后,金淼吐露真言:现在各种高科技在辅助科技教育,但作为一名自然科学教育的从业者,她更希望能够将孩子们从高科技的技术手段中追回到真实世界和现实生活中。她说:“虽然我们可以通过VR、AR观察种子萌发,但是这些都远远不如让孩子们自己亲手种一颗种子,用视觉、触觉去了解、去观察。”与其坐在密闭的空间用高科技感受身临其境的感觉,不如走向大自然感受真实的世界。高科技手段仅仅是一种技术,无法替代人们对真实世界的感知。

THE END
1.博物馆与延庆区自然保护地管理处开展工作交流活动2024年12月10日,博物馆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前往北京市延庆区自然保护地管理处进行工作交流。此次交流旨在促进双方在野生动物保护与研究领域的合作,加强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 交流活动期间,双方首先进行了座谈,就各自在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等方面的工作进展与经验进行了分享,并探讨了未来合作的方向与重点。随后,一行人参观http://bjfc.bjfu.edu.cn/xwdt/cc98d94cbaf44e03afa76dc86739c4cd.htm
2.山海有灵!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作品展在北京开展(北京青年报记者 吕安琪 编辑 张静雅)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发布 相关新闻 花城再添烂漫:“韩美林艺术展”在广州艺博院开幕 12月10日 14:36| 新浪广东书画韩美林艺术展 太酷啦!上海这些机场、地铁站,都有中国航海博物馆的展览!此外…… 12月10日 12:33| 滚动消息中国航海博物馆 “大美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3502957945/md0cae5790330335m2
3.科学梦想引路人—金淼(科技辅导员):北京自然博物馆科学梦想引路人—金淼(科技辅导员):北京自然博物馆 上传时间:2022-07-29 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 原创博物馆 自然博物馆 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 协会是由中国科协主管的全国直属协会。 0 收藏 分享到: 请打开 科普中国APP发表评论或查看更多评论 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ar_id=106682
4.青少年自然科学知识挑战赛”在昌平二中成功举办昌平二中教育集团总校长、党委副书记王志强宣布比赛开始。 北京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部副主任、环球自然日项目全国巡视员、北京赛区负责人金淼宣读比赛和评审规则。 负责组织和服务工作的昌平二中科技组教师们合影留念 编辑:王珽 图片来源:活动图片直播 审核:王洁睿https://bjcpez.com/newsinfo/5943119.html
5.科学教育直播间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多彩大自然”活动解读金淼|PROFILE 国家自然博物馆研究馆员,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多彩大自然》活动指南主要编写人员,全国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北京市校外教育先进个人、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先进个人、组织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教师创新成果一等奖、全国科普场馆教育项目展评一等奖、全国科创式学习方案征集活动一等奖等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941660
6.东海县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东海县科技馆为进一步提高科普场馆科学教育质量,提升科技教师科学教育专业化水平,充分利用科普场馆资源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助推教育“双减”的提质升级,由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主办、山西省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承办的教育人员培训班(第七期)于2023年12月2日—6日在山西太原举办,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设置主题课程学习、在线交http://www.dhkjg.com/news_content.asp?articleid=359
7.自然会有答案博物馆奇妙夜之国家自然博物馆从“吃饱”到“吃好”,我们中国人是怎么做到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跟着国家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部副主任金淼老师、国家植物园科普馆副馆长陈红岩老师,以及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学博士、中国植物学会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成员史军老师,一同走进植物的世界。在这个博物馆之夜,了解这门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学科。(首都教育)http://m.cyol.com/gb/articles/lives/content_o6NGGBu8ab.html
8.正在直播:#2024国家自然博物馆之夜有哪来自新浪视频【正在直播:#2024国家自然博物馆之夜有哪些亮点#】新浪新闻《热浪直播间》第284期|2024国家自然博物馆之夜如期而至,馆内古象恐龙立眼前,文明历史溯根源;馆外非遗彩灯映夜空,如诗如画梦自然。想知道博物馆之夜还藏着多少神秘与惊喜吗? @头条新闻 携手浙江日报潮新闻主持人 方可人@karenbabyo 连麦@国家自然博物馆https://weibo.com/1640601392/OtgX2owgD
9.鸿雁计划——专家助力,“鸿雁”起飞2017年5月23日,“鸿雁计划——特级教师京郊校本指导行动”科学学科组第四次研修活动在河北中心校举行。北京市特级教师彭香老师、北京自然博物馆金淼老师、河北中心校晋卫民校长、高春艳副校长,学科组成员以及河北中心校的干部教师共计2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 https://www.meipian.cn/ke54wk2
10.中国博物馆金淼;糜嘉琛;卢君辉;赵洪涛; 现有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科技教育活动的研究聚焦在受众视角,与活动的开发存在错位。开发视角应关注教育活动微观个体的具体开发过程,提出开发视角下的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发方略:起点、分析-联想、关联、整合、迁移和评价,并引申为以教育活动“基本单位”的形式发展博物馆教育活动结构体系,供以自然http://gbwg.cbpt.cnki.net/WKH/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22&st=01
11.2024年山西省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教师交流活动举办6月17-19日,2024年山西省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教师交流活动在山西省科技馆举办。本次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全省11个市120所学校的150余名中小学科学教师参加了线下学习交流,2500余名科学教师通过线上进行了学习。 活动期间,国家自然博物馆研究馆员金淼,北京天文馆研究员刘茜就“多彩大自然”“星光http://sj.cast.org.cn/xw/dfkx/SX/art/2024/art_1382631370.html
12.“创新教学能力提升夏令营”实地参观考察活动在我馆开展2012年8月29日,北京师范大学励耘班的23名“未来教师”走进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师范大学励 耘人才培养项目组组织了“创新教学能力提升夏令营”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来自北京师范大学 2009级励耘班,涉及学校多个学院,多个专业。 作为“2009级励耘班---创新教学 能力提升”夏令营活动的一部分,同学们在我馆科普教育https://www.xiaoxiaotong.org/News/noticleView.aspx?AID=18112
13.多元视角共探教育公益:圆桌论坛开启新蓝图近日,由北京高途公益基近日,由北京高途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张琳舒朗主持的“益起成长,共筑教育公益新蓝图”圆桌论坛成功举办。来自不同领域的四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教育公益事业,为推动青少年成长与教育发展提供了多元视角与创新思路。 国家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部副主任金淼率先介绍了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历史与发展规划。作为国内唯一综合类自然博物https://xueqiu.com/1544267298/316306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