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博物馆:做文物的守护者文化的传播者展览历史

渭南市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收藏、保护研究、陈列展示、宣传教育和考古勘探、学术交流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博物馆。2016年2月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位于乐天大街中段南侧,总占地92亩,建筑面积35874平方米,展厅11个,展厅面积11576平方米。库房面积1770平方米,实验修复室面积115平方米。藏品总数3050件(组),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9件(组)。截至目前,全馆游客总人数达15.2万人次。

市博物馆常设陈列

《与华相宜——渭南故事》基本陈列按照“人物+文物+历史事件”的展陈思路布展,共分8个单元,每个单元以历史时代为背景,选择渭南著名人物、代表性事件、重大成就作为节点,以“点”串“线”,以“线”构“面”,突出各个时代渭南人文特征。

《百年沧桑——渭南记忆》陈列展览是渭南市博物馆自主策划并实施的原创性展览,主要展现渭南近代以来的社会发展变迁,展示百年渭南的重大事件、主要成果,重点表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渭南的发展实践与辉煌成就。

《奋斗之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展》陈列展览以“奋斗之路”为主题,布展面积为480平方米,分为“确立初心—开天辟地”“秉承初心—打倒军阀”“坚守初心—土地革命”“涵养初心—抗战救国”“砥砺初心—解放全中国”“践行初心—为富起来、强起来而奋斗”6个单元,共展出了120多名革命代表人物的300多张图片、5万余文字资料。

《清风弥万世廉韵润秦东——渭南廉政文化主题展》陈列展览以渭南籍或者在渭南为官的廉政人物和廉政事迹为切入点,采取场景、微缩、视频等多种展览语言,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富有渭南地域特色的廉政文化,共分为三个单元:秦东廉事、家风家训、时代新风,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渭南廉政文化史教材。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

一是藏品数字化进程明显加快,逐渐从二维向三维进化,对部分藏品数字化采集,三维扫描,应用于展览多宝阁装置。观众可以放大多维观看,清晰的可以看到纹饰细节。

二是建设线上数字展览,通过三维全景技术搭建线上实景展馆7个,让临时展览成为常设展览,观众可通过官网和公众号进入数字展厅观看。

三是数字化传播,尝试对渭南著名历史人物视频线上导赏,如司马迁、张仁愿、白居易、寇准、王鼎、阎敬铭、南大吉等10位人物。

四是在线下展厅数字技术,更加注重交互性、沉浸式游览体验,如在“古国觅踪——关于刘家洼和古芮国的故事”展览中,引进机器人讲解。在基本陈列展柜上标注讲解二维码,观众通过手机扫码聆听对文物的详细讲解。

积极发挥宣教功能

一是在“我们的节日”举办丰富多彩的公益社教活动,吸引周边群众、团体机构特别是亲子家庭走进博物馆,通过形式多样的免费体验活动,来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文物中蕴含的艺术之美以及科技知识。例如:2021年开始连续举办的上元踏歌、2022年中秋节铜镜灯,2024年春节推出的上元寻龙、上元制灯、上元对诗、上元灯谜系列活动等。

二是面向青少年开展研学实践活动,从2023年春季开始至今,有近4万多名学生走进博物馆开展研学实践活动,策划了钻木取火、投壶、射箭、沃盥之礼、草颜花色、考古公开课等十余项课程。除了本地的青少年,2023年暑期来自多个国家的华裔青少年也走进博物馆,体验优秀传统文化项目。

三是“流动博物馆”走进乡村、社区、学校、军营等,把文物仿品、先贤历史讲解等送到大家身边,给那些离博物馆较远的公众介绍博物馆,给那些青少年种下博物馆的种子。

四是公益讲解。从2019年奋斗之路到2020年的奋斗和廉政主题教育展,再到现在所有展览面向团队免费讲解,面向散客定时公益讲解,免费讲解展览越来越多,次数也越来越多。

保护和弘扬本土文化

一是逐步征集反映本地历史的、具有文化和艺术价值的文物藏品。如:去年征集到53件汉代瓦当。

二是调查和发掘重要历史意义的历史遗迹。2021-2024年,对秦岭北麓和北洛河流域进行旧石器调查,考古发掘梁带村、刘家洼芮国遗址,富平朱黄堡旧石器遗址、长春两周遗址、白水杜康沟遗址等,

三是编辑《渭南文博》馆刊,研究本土文化。

四是策划和展示具有本地特征的陈列展览。

五是开发反映本地特色的文创产品。

六是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传播本地历史文化等。

近期展览计划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重要的文化产品之一,近期正在筹划《志壮河岳——渭南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调查成果图片展》《扬鬃奋蹄歌大风——韦江凡捐赠作品展》展览。

渭南市博物馆今年的亮点工作

今年的亮点工作任务主要有五项:

一是全面加强网络宣传。要通过媒体尤其是网络新媒体,讲好渭南文物故事,对外提升渭南“文化软实力”,下一步,加强同权威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合作,从全馆一、二级讲解员中选拔人才,注册抖音账号,打造渭博网红,以“文物里的渭南”为主题,持续推出系列视频,不断提升渭南文物的知名度和渭南市博物馆的影响力。

二是精心加快新展策划和布展。今年要完成《韦江凡书画作品展》策划、布展等系列工作。同时联系市作协,开展《韦江凡生平传记》的撰写工作。

三是创意开发文创作品。今年,加大文创产品开发力度,要在东厅一楼恢复重建我们的文创超市,以“宝莲灯”“仓颉造字”“龙纽玉印”“陶鹰鼎”等文物文化元素为核心,推出系列文创产品。

四是创新开展社教活动。深入挖掘馆藏文物中可开发的节日内涵,策划实施相应的节日社教活动,提升“我们的节日”社教活动的知识性、趣味性,力求出新出彩。要加大“六进”活动力度,主动加强与辖区社区、企业、军营等各类机构的联系,积极为群众提供更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

五是大力开展研学活动。发挥“一所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作用,开展馆校合作,以博物馆藏品和衍生文化资源为主线,依托“陕西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优势,针对不同学段特点和教育目标,设计突出地域特色、参与度高、新颖性和趣味性兼具的体验式教育实践活动,助力学生增强文化自信。

朋友们,欢迎大家来到渭南市博物馆,开启精彩的文化之旅吧!

THE END
1.数字博物馆/展览APP—产品&服务—雅昌集团官网雅昌数字博物馆、数字展览App 服务为各类博物馆、美术馆、画院等文博机构的数字博物馆建设提供数字App 应用发布、数据采集、处理和微信端产品开发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帮助文博机构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发挥其历史文化传播、社会教育的功能。使大众更加便捷地获取人文历史知识,提高文化艺术修养与艺术品位。 http://www.artron.com.cn/product/index/22
2.云游博物馆:杭州博物馆数字展览云游博物馆:杭州博物馆数字展览 可扫描二维码打开相关页面,也可微信关注“杭州博物馆”公众号,从菜单栏“展示杭博”-“数字展览”进入。https://wgly.hangzhou.gov.cn/art/2022/12/15/art_1229696413_58943666.html
3.数字展览数字展览 关注滁博微信 活动 党建工作 文明创建 双拥工作 关注滁博微信 文物 文物快览 人文历史 文艺鉴赏 关注滁博微信 资讯 新闻动态 最新公告 关注滁博微信 政策法规 关注滁博微信 信息公开 预决算公开 三公经费公开 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关注滁博微信 博物馆 国有博物馆 民办博物馆 文博天地 关注滁博微信 http://www.ahczww.com/show/wszl/
4.广东省博物馆协会为提升我省博物馆线上数字展览水平,对我省博物馆线上数字展览进行统一规范的系统性评价,以评促建,促使行业内部以更高纬度、更广视野探索博物馆数字展览生态发展,从而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优质、更丰富的服务。由广东省博物馆协会主办,广东省博物馆协会数字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一届广东省博物馆线上数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简https://www.gdmuseum.com/xh/col295/16511
5.数字展览数字展览数字导览3D文物博物视界 闽台民俗 郑成功纪念馆 馆藏文物精品陈列 厦门历史陈列 厦门红色记忆 厦门破狱斗争旧址 陈公祠 郑成功创意展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历史陈列 财神道——中国传统财富文化展http://www.xmmuseum.com/ts/szzt/
6.数字化展览技术在博物馆中存在的问题数字博物馆 第一,精品文物数量虽多,但是博物馆展示面积有限,多运用柜式陈列,在向观众介绍展品的来源、背景时借助图片、展板、电脑触屏、三维建模等,缺少讲解员或者讲解导览设备,观众难以真正理解展品内涵。对一些年龄较小的观众而言,则需要开设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才能帮助他们全面掌握文物背后的信息,但是这种展览缺乏吸引http://www.xkwsz.com/index/newsinfo/id/1409.html
7.博物馆如何实现数字化在文物的虚拟陈列设计前期,可以利用文物的数字信息,突破博物馆资源的场地限制,实现博物馆历史文物的时间、空间融合。基于展览主题内涵,结合展览受众的需求特征,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文物知识讲解的受众对象;同时,在系统中融合文物的研究资料、图片、音频视频、展览资料等,形成多元化视角下的文物内涵展示。 http://www.sanyamuseum.com/a/chenliexuanjiao/2024/0407/6315.html
8.中华传统经典的数字化传承与活化在王泊乔看来,“文化遗产数字化和博物馆数字展览越来越受观众欢迎,一些展览无论是规模体量和投资都是‘大片’级别的。这带来了个问题,到底是文化艺术在吸引观众还是科技在吸引观众?比较痛心的是我看到现在有展览纯粹为满足观众的感官上的刺激,过分强调技术、互动、声光电等局限于打造震惊体验的场景,但博物馆数字化内容http://www.cnap.org.cn/cnap/yaow/202308/59f1cdc314d54a4da30d4d7cb7a717b5.shtml
9.中国博物馆数字化8篇(全文)中国博物馆数字化 第2篇 偷盗的可能,有效的解决了展品展示和展品保护之间的矛盾“文物资源不可再生,博物馆的 藏品如果年代久远,质地会变得十分脆弱,在展览时必须十分注重光线及空气湿度,即便如 此,长时间展览后,展品依然会产生不可挽救的损坏”而且博物馆为保护展品采取的各种限 制措施也使参观者在浏览时产生不适(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jrkg9x8.html
10.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 雕绘乾坤——潮州木雕展 永远的东方红——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五十周年云展览 向往经典——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邀请展 瑞彩平安——2020新春展 培根铸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人美术作品展 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 隻立千古——《红楼梦》文化展http://m.chnmuseum.cn/Portals/0/web/vr/
11.数字展览文创大赛 志愿者服务 文创产品 参观指南 教育 社会教育 专家讲座 志愿者讲堂 论语日历 学术 学术活动 学术成果 保护 文物修复 藏品管理 云孔博 数字文物 数字展览 VR博物馆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参观指南 网站总浏览量 :28451017 鲁公网安备 37088102000441号 鲁ICP备17042863号-1 联系电话: 0537-https://www.kzbwg.cn/digitized/szzl
12.数字技术让博物馆文化传播“火起来”文化建设近年来,江苏鼓励博物馆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及时上线传播现有数字资源,积极打造能看、能听、能学、能玩的“无边界的博物馆”。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江苏省文旅厅、文物局在官网上开辟了“云上博物——江苏省博物馆数字展览空间”,集中展示全省近百个精品云展览项目,让藏身于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更好地传播中华传统http://m.qunzh.com/ldjs_2612/whjs/202303/t20230321_102790.html
13.蚌埠市博物馆3D数字展览记忆流年3D虚拟展览_四楼展馆 - H3.01蚌埠非遗展厅http://bbbwg.shuzi.net.cn/huaihe/?st=feiyi
14.博物馆数字藏品而今,文博单位具备一定程度的数字化基础,馆藏信息具备充分的数字化价值与必要,数字藏品是将文博单位现有数字化成果组建成博物馆数字化生态的主通道之一。 第二,社会、经济双效益。数字藏品具备突出的传播能力,是文博单位扩大其公众影响力的有效手段。不仅如此,数字藏品也是文创产品的数字化形态,为文物、馆藏赋予了新的https://www.chinaclzl.com/jtzx_1/722.html
15.博物馆的数字化之旅:门神可眨眼微笑游客成画中人在李卫伟看来,博物馆数字化可能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发展完善过程,科技在不断翻新,文物藏品表现方式也要随之带给观众更有趣的体验,激发人们对博物馆展览、对文物的热情与关注。 “我们要认识到,数字化保护利用手段不是解决一切的万能钥匙。”李卫伟说,要分析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开创新的展示传播方式,是博物馆“数字化”https://news.cctv.com/2019/05/18/ARTIxuqP1Ox2Gw3SSmo1SwKO190518.shtml
16.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博物馆360全景案例利用多媒体技术,将360全景摄影、3D、视频、声音、图片、设计等表现形式集中展示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项目中,实现前所未有的新的视觉传达与交融互动的展示形式。https://v1.chinatmic.com/chnmuseum/
17.“云”端漫步河南各大博物馆足不出户沉浸式逛展此数字展览以线上VR全景展示为主要手段,运用建模、灯光渲染、后期交互等大量虚拟现实技术,全面完整地记录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星空下的村落”主题展览内容 。 此数字展览将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实体展览馆中的图片、文字、实物等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进行数字化复原,活化为可听可看、可读可感的文化产品,极大地提升了参观的便捷https://hn.cri.cn/chinanews/20221129/6fc15cb3-325c-58b6-52df-f81578216b29.html
18.现代化军史博物馆教育体验中心,多媒体互动党史博物馆展览馆规划设计西安一笔一画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技术与综合实力Zui强的数字展示企业,领先同行引入数字展馆整体化策划设计服务理念,为城市规划展示馆、博物馆、科技馆、主题馆等打造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引领数字展览馆发展。 三、科技展馆 科技展览馆主要通过常设和短期展览,以激发观众的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为目的,对https://fuwu.11467.com/info/8086318.htm
19.「山水江南」数字展每日环球展览展厅 2层数字馆 费用 Free(需预约)「山水江南」数字展结合中国古典绘画研究的新成果,在研究、发掘馆藏历代画作内容典故、收藏信息、创作背景的基础上,从五代至清代,运用数字技术构建一个无实物展品陈列的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多媒体、沉浸式展示空间,呈现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江南山水画的风格特征。展览现场 ? iDaily Mediahttps://art.icity.ly/events/mwg5sk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