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四十二个国际博物馆日新闻

今年5月18日是第四十二个国际博物馆日,全国各地博物馆围绕主题“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开展多项活动,呈现博物馆探索新趋势。

——编者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

阳春白雪也可以喜闻乐见

今天,博物馆早已成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体系中,无法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博物馆自身如果缺乏对不断扩大的社会职能保持正确认识,不重视博物馆与各个领域的密切联系,公众将无法了解博物馆在现实生活中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的涵义就是让博物馆成为连接公众与多元文化的纽带,用创新的方式方法,吸引更多观众来到博物馆,感受博物馆的文化氛围,获得新鲜的文化体验,共享丰富的文化成果。

目前,故宫博物院已自主研发并上线了《每日故宫》《韩熙载夜宴图》《故宫展览》等9款APP,去年全年新增下载量超过100万次,同比增长22%。端门数字馆第二期主题数字体验展《发现·养心殿》,介绍养心殿在历史中的变迁故事,线下部分设计开发了互动项目,增设养心殿VR高沉浸感的体验,形成智慧型数字展览参观新模式。数字专馆建设以“数字建筑”“数字文物”的形式,把本体脆弱难以展出的文物、或实物展览中难以表达的内容,以数字形态呈现给公众。

这一系列实践说明,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只要认真研究受众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特点,找到灵活多样的传播方式,就可以把“阳春白雪”的内容变得“喜闻乐见”。

南京博物院策展人万新华——

用多面向展览满足多元化需求

在过去,博物馆更加侧重提供知识的功能,我们将各种文物尽可能多地展示出来,让观众有一个接受学习和教育的场所。但固有展览模式中少阐释、少叙述、少故事情节的特点,决定了文物往往是静态和单一的,展览也是严肃和一板一眼的。

需要指出的是,观众并不是模糊的整体,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以多面向的展览满足多元化的需求,就是我们所说的“分众策展”。

这首先体现在整体规划上。南京博物院特有的策展人制度,起源于2013年二期改建的“一院六馆”展陈设计:由6个人牵头做策展人,负责每个场馆的策划;每个策展人带领来自不同部门的人员组成一个团队。

具体到某一个特展,就需要策展人对目标人群有清晰的规划,才能更有针对性。之前举办的“青藤白阳:陈淳、徐渭艺术特展”,展览内容比较专业,受众面相对有限,参观者九成是书画家、收藏家和美术爱好者,尽管这是收费特展,但他们都欣喜于专业优雅的环境,大多反馈有良好的参观体验。

对于很多综合性展览来说,没有特定的受众人群,策展人就需要在同一个展览中尽可能兼顾多元化的参观需求。不少人还记得去年的“诗意江南·浪漫苏格兰”对比展览,通过油画、照片、实物的展示与呼应,使不同经历的参观者都能有所触动:孩子们在标志性邮筒前寄出明信片,老人们在蓝印花布和水乡园林间勾起回忆。

今年世界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什么是新公众?很显然,就是有着多元化需求的目标人群。什么是新方法?在我看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新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全新的、多面向的策展理念和展览实践,让博物馆与文物、与公众、与社会的“超级连接”成为可能。

未来的展览,更多是观念和思路的竞争,包括怎样通过内容设计、单元设置、情节铺陈,来展现宏大叙事和时代变迁下的个人经验;如何创造不同的展览产品以及线上线下的辅助活动,来实现与公众的连接更加细分化、精准化。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时代召唤下,博物馆人应该为之不断努力。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陆建松——

讲好文物背后生动可感的故事

伴随新技术的发展,我们逐渐走进“超级连接”时代,各个行业领域之间的交互愈加频繁和深入,这给博物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博物馆与公众连接的渠道得以拓展,这要求博物馆用新的技术手段传播知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另一方面,传统的陈列和讲述,已无法适应欣赏方式和审美趣味都发生变化的新观众。在此背景下,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利用新方法增强博物馆与观众间的互动,进而实现自身的功能与使命,讲好博物馆的故事。

如今的博物馆,不仅是承担文物收集、研究和维护功能的载体,而且成为了人们的第二课堂。一个好的展览要有思想知识内涵、文化学术概念,并且符合百姓的审美情趣。

博物馆的主要工作是收藏、研究和展览、传播。我认为,前者是加工、组织、生产公共知识的过程,后者则是传播公共知识的过程,前者应当服务于后者。然而,现在仍有一些博物馆把收藏、研究变成了一部分人自娱自乐的事情,不重视传播。

比如,博物馆在收集、研究遗址出土的植物种子、动物毛发、人类遗骸等基础上,还应围绕这些材料来还原当年的人地关系、社会结构、丧葬习俗等,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把知识传播给观众。博物馆是给老百姓办的,不是给专家学者做的,也不是单纯的收藏机构。

如今,综艺节目、图书、文创产品都在讲故事,博物馆也应如此。现存的所有文物和历史遗迹都是特定时期的人们根据特定的人地关系和生产生活需求、凭借当时的智慧和技术水平、结合当时的审美标准创造出来的,它们背后都有故事,都值得探索和讲述。

这就要求博物馆展览同时具备观赏性、趣味性、参与性以及互动性,展览不仅要有知识文化内涵,还要激发观众的参观和探索的欲望,不仅要让观众看得懂,还要让观众愿意看。否则,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便无从谈起。

近年来,国内博物馆对各类新技术的投资、开发和应用已位于世界前列,但如何将新技术和博物馆的特殊需求进行有机嫁接,避免滥用,未来需要进行更多思考。

博物馆不是游乐场,技术不是展览的核心,形式最终要服务内容。警惕盲目“炫技”和泛娱乐化倾向,谨记博物馆的教育使命,立足新公众的需求,合理使用新技术、新方法,不断丰富藏品阐释手段,让博物馆展览不仅内涵深刻,而且生动可感。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THE END
1.古玩市场上能买到真东西吗古玩市场自然也不例外,但是古玩艺术市场由于其他市场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的无法再生产性,古玩是我国封建王朝额产物,它只会随着年份的增加而越来越少,在加上有部分的藏品已经被人收藏,还有的在各大博物馆中陈列着,所以还能散落在民间真品古玩可以说是少之又少,而近年来古玩艺术品的收藏者更是随波涌起,所以等在市面上http://jianbaoshoucang.com/gudong/33271.html
2.2024年澳门全年免费大全,最新正品解答落实W79.432澳门的博物馆和艺术展览馆为公众提供免费或优惠的参观机会。这些博物馆和展览馆涵盖了澳门的历史、艺术和文化等多个方面,是了解澳门的重要窗口。 社区活动 澳门的社区活动丰富多彩,包括免费的健身课程、文化工作坊和节庆活动。这些活动旨在促进社区的凝聚力和文化多样性,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休闲选择。 https://www.njchenchuan.com/post/28768.html
3.湖北省博物馆是一个非常值得去一看的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是一个非常值得去一看的博物馆。其中藏品非常的丰富,也有不少国宝级别的。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曾侯乙编钟了。由于编钟的体积很大,搬运不太方便,所以每次都可以看到真的正品。而元青花的瓷瓶去的时候正好是正品出借,去其他博物馆展览了,所以只能看一下仿制品。头骨画师看上去有点吓人,就不在这里吓唬小朋https://m.dianping.com/review/722570624
4.新澳门全年免费资料大全2024,最新正品解答落实AR版7.672随着科技的发展,澳门也引入了AR(增强现实)技术,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旅游体验。部分旅游景点和博物馆提供免费的AR体验,如澳门历史城区的AR导览和澳门博物馆的AR展览等。游客可以通过手机或AR眼镜,感受虚拟与现实的融合。 免费正品解答服务 澳门政府为保障游客的权益,提供了免费的正品解答服务。游客在购物过程中遇到任何问http://www.wiisi.cn/post/9818.html
5.免费开放政策(精选十篇)调查发现,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公众当中,家庭月收入在5-8千元之间的公众参观过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比例最高,而家庭月收入在3-5千元之间和8千元以上的公众中,也都有半数以上的公众参观过免费开放的博物馆,而家庭月收入在8千元以上的公众认为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展览内容具有吸引力,家庭月收入在1千元以下的公众则认为展览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3rp3ymq.html
6.一场博物馆展览是怎样诞生的?有些展览只展几天筹备得花半年博物馆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非洲展品布展河南商报记者邓万里/摄 明亮柔和的灯光、错落有致的文物……一场博物馆展览背后,到底有哪些有趣的讲究?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河南商报记者走进博物馆,带大家了解一场博物馆展览的“诞生记”。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郑超 https://m.gmw.cn/2021-05/19/content_1302304227.htm
7.博物馆概论3博物馆藏品在展示过程中作为展品,除了考虑保护以外,一般还要考虑陈列展示的效果和观众的舒适度等因素。因此藏品陈列展示中的环境控制与收藏时相比有其不同之处。 (一)陈列展示中的照明控制 对于展览中的照明设置,也要考虑多种因素。既要考虑藏品保护的需要,控制展品的照度、照明设备的显色性、热效应和紫外线比例等。https://www.jianshu.com/p/c706d4bad0d0
8.明清江南女性是怎么生活的?杭州博物馆这场展览可以找到答案11月28日,杭州博物馆首个女性主题展“桃花得气美人中——明清江南女子的艺术与生活”将对观众正式开放。 展览特邀南京博物院古代艺术研究所研究馆员曹清作为策展人,以聪颖博识女性的才艺为主线,立足于杭州博物馆现有藏品,联合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天津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苏州博物馆等全国16家https://xjnnet.net/yule/redian/2024-11-30/41843.html
9.展讯苏州丝绸博物馆:让优秀传统文化“留得住”“用得好针对苏州丝绸博物馆基本陈列各项数据的采集,强化珍贵文物与陈列展览的全面展示和应用,在传统博物馆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展现实博物馆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高传统博物馆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博物馆的业务功能,实现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全面信息化,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提升苏州丝绸博物馆展览及馆藏文物的数字化保护https://m.cnacs.net.cn/89/197001/3060.html
10.当代博物馆的策展:展览主题立意和陈列设计的关系艺术评论当代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的本质区别表现在策展思想和陈列设计两方面。 本文希望以ROM的展览案例为中国博物馆展览的深入发展提供借鉴。此外,文章详细阐述了在西方研究型博物馆中,策展人作为展览主导的核心作用,及其与释展人和设计师的关系,明确了策展工作中释展人和设计师对展览的意义。展览起于主题立意,通过释展环节进一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675249
11.广东科技学院学生对博物馆的参观情况调查复制3.您一年内参观博物馆的频率 从不1-2次3-5次6次以上 4.如果您从未去过博物馆,为什么? 没有时间不知道有合适的展馆交通不便对博物馆不感兴趣其他(请说明) 5.如果参观博物馆,您对哪种类型的博物馆最感兴趣? 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科技博物馆其他(请说明) 6.您通常是如何得知博物馆的展览信息的? https://www.wjx.cn/xz/292726854.aspx
12.“博物馆热”带动暑期文旅融合:多地展览活动精彩纷呈【“博物馆热”带动暑期文旅融合】随着暑期旅游旺季的到来,“博物馆热”成为推动文旅融合的重要力量。京津冀、江苏等多地博物馆纷纷推出特色展览与活动,吸引了大量亲子游、研学游群体,为炎炎夏日增添了一抹文化的清凉。 ldquo;博物馆热”带动暑期文旅融合 【“博物馆热”带动暑期文旅融合】随着暑期旅游旺季的到来,“博物http://yl.szhk.com/2024/08/02/31808394241878848.html
13.如何读懂一个博物馆?超实用参观指南值得收藏“不是在博物馆,就是去博物馆的路上”,刷馆看展,已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而要如何选择心仪的博物馆,如何才能看懂一个展览,参观博物馆又有什么要注意的呢?今日为大家奉上一份超级实用的参观指南。 by 盛崖余 1. 如何确定目的地? 博物馆那么多,该如何选择呢?以个人兴趣爱好出发。 https://www.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405497.html
14.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博物馆首席研究馆员齐玫:让文物“活起来北青报:各大博物馆在现阶段应如何确定展览主题、展陈方式,才能更好地与市民进行互动,甚至成为“网红”展览,让大众乐于前往? 齐玫:谈到博物馆展览如何吸引观众,实际上,展览吸引人的重点,首先是展览主题的选择,如果是社会热点,会受到市民的关注。比如,去年底国家博物馆与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河北博物院共同举办的“https://china.qianlong.com/2021/0304/5480891.shtml
15.广州湾不在广州?在湛江!《粤桂边区革命斗争史展览》同样讲述着湛江这片土地气壮山河的故事, 重现了粤桂边区人们当年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 如果说历史的叙事太过宏大, 湛博也有轻松的一面, 比如现在正在展出的《情系博物馆——冯兆平捐赠版画作品展览》就放出了“湛博”老馆长几十年创作的版画作品。 http://www.zjsbwg.com/zwgk/ShowArticle.asp?ArticleID=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