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历史尘土探寻文明根脉——中国考古博物馆与城市文脉巡礼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田野间,遗址旁,一锹一铲,探寻文明根脉。

从野外到博物馆展厅,浸着泥土芬芳的历史文物,与世人面面相对。这是一场穿越千年的对话,充满了未知与好奇。

在中国考古博物馆,记者仔细端详着每一件珍宝,经历着凝视与被凝视,思绪仿佛到了那一幕幕具体的历史事件中,见证着古老文明的新生。

中国考古博物馆是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建立的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以考古出土文物和珍贵古籍文献为依托,致力于展示与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中华文化辉煌灿烂的中国故事,打造北京城市中轴线上的历史文化客厅和展示中华文明的国家窗口。

中轴线上的“历史注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时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

自1921年仰韶文化发现以来,中国现代考古学走过了百年历程。100多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了丰厚成果。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极大地激发了历史、考古、文化遗产工作者的积极性。这个时候,需要一座“中国考古博物馆”去展示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因,呈现中国古代治国理政智慧,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供历史支撑。

2019年1月3日,中国历史研究院在北京挂牌成立。随后,中国考古博物馆的筹建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2019年年底中国考古博物馆开始内部试运转与修改完善,2023年9月15日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至此,在这条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北京中轴线的北延长线上,多了一座展现我国悠久历史的文化新地标。

在中国考古博物馆策划之初,中国历史研究院集结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古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历史研究杂志社、中国边疆研究所、文学研究所等单位的几十位优秀中青年专家学者为展览出谋划策,研讨定位。十多人参与撰写展陈大纲,反复修改,精研十稿,又邀请了多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老一辈专家学者审阅并提出中肯意见。

仓储式陈列是该馆的一大特色。记者在展厅看到,部分展品被放置在如仓库般的小格子内,考古出土物则以遗址、遗迹为单位进行密集陈列,旁边还附上图解说明。

这样的学科特点从根本上要求中国考古博物馆的陈列不以展示精美的孤立文物为追求,而是要充分考虑考古学文化和考古学遗迹单位,以精品文物与成组器物的有机融合、线图描绘与图版说明的辅助铺陈来完成对整个社会生产技术水平、审美情趣以及社会组织、价值观、文化传统等形成与发展的考古学解读。

似鼎如尊的建筑秉承古典之美

中国考古博物馆坐落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内。主体建筑外形似鼎如尊,是记者对它的第一印象。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鼎”代表着权力与疆域,“尊”象征着尊重和吉祥。中国考古博物馆是展现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5000多年的文明史的国家级殿堂,里面收藏展示的文物,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生、发展和演进。对于这样重要的建筑,“鼎”和“尊”似乎更加契合它的内涵与意义。它雄伟宏大、庄重威严,站其面前,一股历史的厚重感迎面扑来。

主体建筑外廓正方,堂开九间,中空五格,涵容四方。檐口之上以“亜”字形态衔接方圆,承托起圆形天台,环观四方之景,俯仰天地之象。斗拱承托从屋檐到柱身的静力学传力曲线,在竖向的韵律中,自下而上呈现出由实到虚、由简而繁的渐次变化。这是中国古典建筑最具特征的经典线型,秉承了中国传统建筑“形构同源”的设计理念,以纯美之形态、升腾之韵律展现中华文化中正淳和的精神气质,彰显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气势。

如果把镜头拉远,用俯瞰的视角来看,中国考古博物馆所在的中国历史研究院建筑群,更加令人震撼。

中国人建城造屋的首要之事是“居中取正”,要符合中华文化中正淳和的精神特质。纵观中国传统建筑格局,基本都遵循了这一营造法则。中国历史研究院也是这样。其主体建筑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文化综合区轴向性公共空间的正中南端,总体布局采用中国传统建筑最为壮丽的“Π”型形制,以裙楼环抱主体建筑,以东西两阙衬托中央耸立之势。在体现国家宏硕壮美之文化形象的同时,形成一系列亲民开放的外部空间场所,与文化综合区的公共空间系统衔接融合。

裙楼与主楼相得益彰,其通过双层立面的设计与主楼相结合,竖向的“石简”格构在间断中呈现出连续性,在渐变中寻求韵律,不仅构成了立面的分形元素,还增强了建筑的视觉吸引力,在尺度和节奏上,使整个建筑群呈现内外的连贯性。

适应当地气候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大特色。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差别较大。先人在建造房屋时尤其注重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建材、使用不同的营造法式,让居住环境更加舒适。中国考古博物馆继承发扬了这种智慧,通过形态构成和空间组织,更多地利用建造本身,而不是设备,达到较为舒适的室内外环境质量,实现被动式环境调控。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中国考古博物馆珍藏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成果,是展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深厚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道德、智慧、审美的丰富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的重要场所,其建筑本身也凝聚了中国精神内涵,在物理空间与这座城市甚至这个国家产生文化共振,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展陈彰显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博物馆展览应该是思想性与观赏性的有机结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启迪民智。展览策划的思想性尤为重要。

中国考古博物馆精心设计展陈,以“历史中国,鼎铸文明”为主题,撷取中国历史研究院珍藏文物精品和文献精华,以社会形态变迁为基本脉络,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分为“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民族觉醒”五个专题,重点展示从旧石器时代到近代不同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中外交流状况,重点突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和平性、包容性。

中华民族自古就崇尚创新,以创新精神不断进行物质文明创造、精神文明创新和政治文明创建,展陈中的文物就是见证。新石器时代,中华先民就开始栽培粟和黍,研究烧制陶器,用于存放、蒸煮食物。战国时期,大型打击乐器——曾侯乙编钟,向人们展示当时的韵律与审美。高超的琢玉技术、先进的铜器铸造方法、繁复的陶瓷工艺等,都曾惊艳世界。

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从石器时代到夏商周,文明发展的过程就是文化汇聚的过程。展陈通过历代疆域变化、中国古代都城一脉相承的规划布局来展现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包容性由来已久。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厚德载物”的修养之道、“因睦以合族”的治家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兼听则明”的治国之道以及“协和万邦”“修德来远”的民族、国家间交往之道。展陈以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立足点,展示中华文明与其他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

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考古博物馆珍藏展示的文物精品和文献精华,如同穿越时空的信使,将先人的智慧、情感与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在今人面前,让今人回望过去,观古今之变,看沧海桑田,守望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THE END
1.定窑遗址:“指尖技艺”蝶变“指尖经济”“我们把定窑遗址出土的成千上万枚瓷片进行了分型定式,目的是分析每个朝代定瓷器型的特点和发展演进路径。”日前,记者走进曲阳县灵山镇涧磁村陶瓷考古研究中心,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黄信正带领几位学生整理定窑遗址出土的瓷片。 “你们看,这件‘尚食局’款瓷器的制作年代通常被认定为北宋末期,是专门为皇家制作https://whly.hebei.gov.cn/c/2024-12-05/579081.html
2.密县瓷窑遗址密县瓷窑遗址出土的有代表性的珍品,1982年4月曾参加国家在日本东京举办的《近年发现的窑址出土中国陶瓷展》,从而使密县瓷窑遗址出土的文化瑰宝,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1963年6月20日,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https://www.maigoo.com/citiao/140832.html
3.甲市博物馆向乙市博物馆出借了其馆藏文物件乙市博物馆在借用过程中国出土文物多的瓷窑遗址博物馆是()。 A. 南宋官窑博物馆 B. 陕西省铜川耀州窑博物馆 C. 景德镇市陶瓷民窑遗址博物馆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位于美国___市的___博物馆,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玉白菜馆藏与()。A.故宫博物馆B.浙江博物馆C.上海博物馆D.台湾博物馆 免费查看参考https://m.12tiku.com/tiku/919827/37487161.html
4.游览十三陵的定陵,带领游客在展览室参观完出土文物,听完发掘过程【单选题】中国出土文物多的瓷窑遗址博物馆是()。 A. 南宋官窑博物馆 B. 陕西省铜川耀州窑博物馆 C. 景德镇市陶瓷民窑遗址博物馆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从出土文物看,吐蕃时期的金银器主要受()的文化影响。 A. 唐和东欧 B. 唐和蒙古 C. 唐和南亚 D. 唐和中亚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https://www.shuashuati.com/ti/d0c3dcb3c6134cce81be16d9fd3b03ee.html
5.长沙窑1988年1月,长沙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它被列为中国100大遗址保护工程之一。为进一步加强遗址保护和考古研究,2010年,长沙窑核心保护区和考古遗址公园开工建设。2012年6月5日,长沙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谭家坡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2014年1月16日,国家文物局正式授予“长沙铜官窑国家https://www.qwbaike.cn/doc-view-8228.html
6.耀州窑博物馆耀州窑博物馆,是中国规模最大、集遗址遗迹展示、文物标本陈列、模拟古代制瓷工艺演示、三位一体的古陶瓷遗址专题博物馆。遗址的出土文物数量之多,遗迹保留之完整,文化内涵之丰富,为世界瓷窑遗址所鲜见,是一座巨大的陶瓷文化宝库。参观者还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帮助下,亲自动手制作各种陶瓷器皿,充分体验陶艺制作的乐趣。https://www.meipian.cn/c7macex
7.武汉博物馆:武汉地区出土文物精品展武汉博物馆:武汉地区出土文物精品展 @https://www.mafengwo.cn/i/24323775.html 借古开今:余信钢中国画作品展(武汉博物馆临展)@https://www.mafengwo.cn/i/24324040.html 武汉地区考古的回顾 开拓(1949年至1978年) 武汉地区正式的考古工作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为配合武汉地区的基本建https://itf.mafengwo.cn/client/note.php/info/?id=24323775
8.耀州窑博物馆天气预报耀州窑博物馆天气预报一周耀州窑博物馆景点介绍 耀州窑博物馆 耀州窑博物馆位于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之南,是中国规模最大、集遗址遗迹展示、文物标本陈列、模拟古代制瓷工艺演示、三位一体的古陶瓷遗址专题博物馆。遗址的出土文物数量之多,遗迹保留之完整,文化内涵之丰富,为世界瓷窑遗址所鲜见,是一座巨大的陶瓷文化宝库。参观者还可以在专业人员https://m.tianqi.com/yanan/jingdian/23810.html
9.许昌周边一日游的自驾游景点钧官窑遗址博物馆(禹州市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AAA级景区,是展示钧瓷文化和钧瓷发展历史的专题博物馆,馆内有宋代钧官窑遗址。博物馆是中国陶瓷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馆内建筑均为仿宋风格,青砖灰瓦,雕梁画柱,八角风铃,巍巍壮观。13米高的门楼与厢房、展厅、迎壁、宋代官窑保护房和院内的草林山石、钧艺雕塑https://m.yjbys.com/lvyou/zijiayou/743914.html
10.宋金异彩——鹤壁古瓷窑的辉煌摘要:鹤壁古瓷窑是中国古代北方著名的民间窑场,始烧于唐,至元而终,前后历时五百余年。在宋金时期,进入了发展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出土的文物,品种繁多、生产量大、工艺完备,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艺术价值。 关键词:鹤壁古瓷窑、民窑、宋金时期、古瓷器 http://hbsbwg.com/a/xueshutiandi/wenboyanjiu/2017/0712/36.html
11.景德镇博物馆范文3篇(全文)景德镇博物馆有很多就建立在瓷窑遗址之上, 有着天然的地利优势, 很容易保存出土的相关文物。但是现在大部分藏品都是陶瓷类文物本身, 陶瓷文化遗址和出土文物的展示。而记录文物的文字、影像类资料很有限, 在这方面亟待加强。如陶瓷文化虚拟资源相关的延伸行业, 陶瓷文化虚拟成像和网络传播、陶瓷文化书籍报刊出版、陶瓷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ae2tpd6.html
12.成都必去的宝藏博物馆推荐,你去过几个?金沙遗址博物馆位于成都市区西北部,是一座以金沙遗址为主题的大型遗址类博物馆。这里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包括金器、玉器、铜器等,展示了古蜀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高超工艺。 地址:位于成都市青羊区金沙遗址路2号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门票:全价票70元/人,每周一闭馆 http://www.cqtrvl.com/info/8519
13.耀州窑博物馆陕西旅游景点陕西旅游星移斗转,沧海桑田,耀州窑遗址古“十里窑场留下了极为丰富和珍贵的制瓷作坊、窑炉遗址遗迹以及耀瓷文物,成为追索陶瓷文化的艺术殿堂。 耀州窑博物馆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古陶瓷遗址专题博物馆,集中展出了保存较完好的唐三彩作坊、窑炉遗址和唐、宋制瓷遗迹,在全世界也属罕见;陈列展示了一千多件珍贵耀瓷文物、标本https://www.xjlxw.com/xb/sx/lyjd/3778.html
14.河北博物院文博讲坛精粹——中国古代名窑名瓷系列(北)定窑瓷器定窑创造的陶瓷印花新工艺和先进的“覆烧法”,对包括景德镇在内的诸多窑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本期讲座汇集了定窑遗址历次考古发掘资料、墓葬出土资料以及国内外博物馆收藏的定瓷精粹,系统介绍定窑的发展历程以及各时期艺术风格和时代特征。 今天是“名窑名瓷”系列讲座的第一讲,在进入正题之前,我想在“引言”中把中国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376178370154875928
15.文明探源中的博物馆河南地区遗址博物馆初探河南地区曾是孕育中国古代文明的圣地,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洛阳、开封、安阳和郑州被先后列入“中国八大古都”。其考古学文化遗存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在全国各省中,河南地下文物数量排列第一,地上文物数量排列第二,加强文物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在河南地区意义重大。遗址类博物馆将遗址与博物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Mjg5MDE4NDeDz5essYaocw.html
16.南陵县博物馆精美文物鉴赏南陵县铁拐宋墓共出土了200多件珍贵文物,有北宋房屋模型等木漆器、服装等纺织品和金属器等。下面这几件是宋墓出土文物的实物展示。 酱釉瓶 宋耀州窑青瓷碗 套盒一组 以上您参观的就是南陵博物馆精品文物陈列展览的主要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南陵县博物馆精品文物陈列展览共展出了馆藏出土及传世的精品文物150余件(套https://ah.wenhuayun.cn/beipiaoInfo/bpInfoDetail.do?infoId=3dc1a33ae4c844379a412a34040afef3
17.古代陶器图片古代陶器素材古代陶器图片下载湖北省武汉博物馆瓷窑遗址 古代制造陶器场景 商周时期的红陶甗 白色背景下花瓶的特写镜头 夏商周古代出土酒器文物 一只陶罐 PNG 明代青花瓷罐和清代绿釉小罐 新石器马家窑 战国灰陶罐 中国古代瓷器,清,粉彩三友瓷盖碗 天津博物馆藏 唐英敬制款白釉观音(清 乾隆) 成都市博物馆彩绘陶伎乐俑 瓷器瓶子 中国元https://www.vcg.com/creative-image/gudaitao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