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18日电5月18日为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观众造访博物馆受限等“新情况”下,如何依托新技术手段突破时空之限,成为全球博物馆的待解之题。世界四大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纷纷通过“云观展”等形式,探究后疫情时代博物馆的未来。
疫情冲击博物馆遇历史性“严冬”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作为历史文化产业代表的博物馆迎来历史性经济“严冬”。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日发布关于疫情期间10.4万家博物馆现状的临时评估报告。报告以87个会员国在今年3月开展的在线调查所得数据为基础,结果显示,全球博物馆在疫情暴发一年之后依然十分脆弱。2020年,各博物馆平均闭馆155天。自2021年初以来,许多博物馆不得不再次关闭,这使得参观人数与2019年相比平均下降70%,收入减少40%-60%。
法国卢浮宫也情况类似。据统计,卢浮宫访客人数从2019年的960万人次和2018年的1020万人次(创纪录的一年)骤降至2020年的270万人次。外国游客的访问,通常占其访问总量的四分之三,然而受疫情影响,即使是在惯常繁忙的夏季,卢浮宫外国游客的数量也大幅减少。
科技加持用新手段结识“老物件”
长期闭馆以及由此带来的参观人数和收入的急剧下降对整个博物馆行业都产生了影响。在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之下,多个博物馆推出“云展览”,以特殊的方式,使观众获得别样的观展体验。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是俄罗斯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也是前往圣彼得堡旅行的“打卡”胜地。自遭遇新冠疫情之后,该馆曾一度暂停开放。但随着俄罗斯疫情缓解,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恢复开放,并在网站推出了在线游览活动,访客可通过网络发布的全景照片,身临其境地观赏展品。
复苏与创新重构博物馆的“疫”后未来
5月17日,英国的博物馆、画廊和其他艺术空间已开始重新开放。大英博物馆的大部分展厅也都已开放,从举世闻名的埃及木乃伊、萨顿胡的珍宝到伊斯兰世界的精彩收藏等均得以与观众重新见面。只要做好疫情防护,在国际博物馆日就可以亲临品鉴。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在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免费向公众开放,吸引民众参观。除了免费开放外,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还从18日开始迎来“雕塑周”,分别展览意大利伊特鲁里亚青铜雕塑、古董雕塑、西藏青铜雕塑等不同主体的雕塑展。此外,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还计划举行夏季音乐节,届时将邀请30岁以下的年轻音乐人在博物馆演奏古典音乐,提高民众对古典音乐的接受程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说:“我们在新冠疫情恢复政策中为博物馆保留的位置,充分体现了我们希望坚持的社会价值观。”她呼吁,“在这个困难时期,政府应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强有力的文化政策来支持博物馆。这意味着不仅要保证博物馆的生存,而且要使其为未来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