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宗皇太极的御用牛角弓、清乾隆款粉彩花卉葫芦瓶、清代七弦琴……11月11日晚,鸦片战争博物馆原创展览“清风万里瑰宝鎏光——沈阳故宫藏清宫文物精品展”在海战博物馆正式开展。作为2024年“博学东莞”文化品牌的重要原创展览,共展出了142件套展品,其中不乏文物精品,有二级文物19件套,三级文物32件套。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向人们无声地述说着清朝前期历史变迁和皇家生活。
主办方还给领导、嘉宾以及观众送上了一个精彩璀璨的博物馆之夜。观看历史情景剧、欣赏旗袍秀、聆听古乐演奏、体验非遗缠花、品味宫廷点心……这场极具浓郁文化味的“满汉全席”,为大家送上了一场精美的宫廷文化盛宴。
精品文物展正式开幕,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
昨天晚上,“清风万里瑰宝鎏光——沈阳故宫藏清宫文物精品展”正式开展。主办方为其举办了一个简单而隆重的开展仪式。
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晓棠,东莞市文广旅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宁康,东莞市台港澳事务局副局长欧阳全、东莞滨海湾新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叶绍强、虎门镇副书记陈锡立、鸦片战争博物馆馆长张建雄共同为展览启幕。
杨晓棠致辞时表示,在珠江之畔、古炮台前,“清风万里瑰宝鎏光——沈阳故宫藏清宫文物精品展”正式开幕。此次从沈阳故宫引进文物展品,不仅仅是文物的移动,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的历史记忆、文化内涵以及民族精神的传播。基于这些珍贵文物打造的本次展览,架起了南北文化交流的桥梁,也是宫廷文化步入民间的生动实践,有利于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互动,增进民众对国家历史的了解和认同,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主办方还邀请了台港澳侨胞团组、东莞市各文博单位、共建学校、企业、媒体代表及观众共计500余人走进现场,共同见证这场穿越时空的文化盛宴。
珍贵的文物带观众走进丰富多彩的宫廷生活
本次展览共分为“筚路蓝缕”“剽悍八旗”“锦衣玉食”“宫阙雅趣”四个部分,再现了清宫廷皇帝、后妃们吃饭穿衣的日常,回顾了宫廷内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生活。
此外,反映清宫廷早期餐饮习俗的“绿鲨鱼皮鞘骨箸解食刀”,全器描金的装奶茶用具“褐漆描金勾莲纹多穆壶”,威武雄浑又憨态可掬的“铜镀金甪端”等宫廷器物,这些文物材质上乘、制作精良,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欣赏。
丰富的活动为观众送上极具浓郁文化味的“满汉全席”
在昨晚这个精彩璀璨的博物馆之夜里,主办方结合展览内容,推出了观看历史情景剧、观赏旗袍走秀、聆听古乐演奏、体验非遗缠花、品味宫廷点心等带有浓郁文化味的“满汉全席”,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全方位的感官盛宴。
《八旗勇士》情景剧开启了历史穿越之门,带领观众跨越时光山海,走进广阔的古老草原,领略八旗子弟箭矢如星、刀光如电的英姿。
情景剧《宫廷夜宴》,则把观众带入了奢华的清宫雅苑,感受后宫的生活点滴。
在灯光的映照下,既时尚又极具文化底蕴的旗袍表演,吸引着众人的目光。身着各式旗袍的女子,仿佛从岁月深处缓缓走来,每一步都讲述着遥远的时光故事。
展厅中,精美的清代七弦琴、排箫、龙头笛等古乐器文物静静陈列。为了唤醒这份沉睡的美好,主办方特地邀请夏枫和水镜两位东莞本土原创音乐人,现场进行琴埙箫古乐表演,让观众现场感受来自数百年前宫廷的悠悠雅意,体会那份跨越时空、亘古不变的艺术之美、文化之美。
不仅如此,本次展览中,展出了许多清代精美发簪。那些镶嵌着珠宝、珍珠和缠花的发簪,见证了清朝宫廷的繁华与精致,静静地讲述着往昔的风华。主办方特意来了一场现场互动活动。观众在非遗服饰设计师黄小东的指导下,学习古老的非遗缠花艺术,体验制作发簪的雅趣。在轻捻丝线、一缠一绕间,让观众穿越时空,感受清代宫廷女子的细腻与优雅,并将这份古老而精致的美,化作指尖上的艺术品,永远珍藏于心。
本次展览,观众不仅可以近距离欣赏到许多精美的清代宫廷生活用品,还能亲身品尝东莞知名企业徐福记带来的“宫廷美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历史悠久的沙琪玛。它从清朝皇室走出,历经岁月的洗礼,最终成为了现代家庭的“甜蜜选择”。
跨界合作,架起沟通古今之桥
另据鸦片战争博物馆副馆长唐立鹏介绍,本次展览开幕式暨博物馆奇妙夜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盛宴,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
活动得到了东莞知名企业徐福记、虎门本土服饰企业“来龙唐装”的大力支持,并与本土原创音乐人夏枫、水镜,以及非遗服饰设计师黄小东合作,通过艺术表演、非遗体验等方式,开启了博物馆+企业、传统+潮流、展览+艺术、历史+音乐、文博+非遗、文化+服饰、知识+美食的多元跨界实践,实现了古今融合、动静结合,为观众送上了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全方位的观展体验,有力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2月14日。展览期间,主办方还将陆续推出“清物绘影”文物绘画作品征集、“史韵润苗”历史课、流动博物馆进企业、“新时代明伦堂”文博讲座、莞台港澳青年文化交流专场音乐会、“皇韵匠作”工作坊、“清宫365天挂历行”、清代宫廷首饰制作工作坊、博物馆里闹元宵等延伸活动,让历史与现代对话,使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在古今交汇中领略到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刘满元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石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