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过维也纳的人,可能都会发现,维也纳的天际线并不漂亮。这里没有百花之城佛罗伦萨的圆顶,也没有布拉格布满圣人的查理大桥,甚至也没有里斯本映着蓝天和大海的红屋顶。不仅如此,整个城市有些暗淡,甚至可以说可以感受到他的光辉已逝。
这并不是说这里没有引人注意的建筑。圣斯蒂芬教堂也可以说是高耸入云,但是周围的空间狭窄,人流拥挤;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建筑宏伟,并且有着漂亮的长廊,让人忍不住想到里面看一场演出,但暑期并不是演出季;《蓝色多瑙河》的旋律深入人心,但是河水并不蓝,甚至有人说如果要对维也纳存有好印象,就不要游览多瑙河,这样你就可以继续保持对他的想像;小约翰·施特劳斯的雕像还是会吸引游人,但是总比想像中的小。
所有的一切看起来不免被打了个折扣。
只是这些都不重要,当你站在霍夫堡宫的门口,不管是面向花园还是面向宫殿,这时只有一个感觉,这是一个老牌的帝国,尽管他的辉煌可能已经逝去,但是帝国的余晖还在。
这是哈布斯堡王朝的主要宫殿,曾经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心脏,尽管这个帝国被伏尔泰认为这个帝国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帝国;尽管这个帝国在定都维也纳之前,没有一个永久性首都。
但是从15世纪开始,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由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世袭,直至1806年与拿破仑的战争失败后被迫放弃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之后这里是奥匈帝国的帝国的首都,这是一个以婚姻和血统为纽带的庞大帝国,帝国的范围不仅包括奥地利和匈牙利,还包括现在欧洲中部的主要国家,是奥斯曼土耳其之外的另一大帝国。
维也纳并不缺少宫殿。
除了霍夫堡宫外,还有哈布斯堡家族的夏宫—美泉宫,这个宫殿更因为电影《茜茜公主》而为人熟知。除此之外,还有美景宫,原由哈布斯堡王朝的一代名将欧根亲王所有,处于中心市区的边缘,宫殿的内部虽然被毁,但以博物馆而被人熟知,因为奥地利著名画家克里米特的《吻》就保存于这里。
因而维也纳的表面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随着对维也内了解的深入则会发现,这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城市。由于长期作为帝国的首都,这里的宫殿和各式博物馆可能只有巴黎才能与之媲美,从古典到现代,应用尽有,即使在这里呆上一周,也可能走不遍博物馆的一角。
当站在玛丽亚·特蕾莎广场,则会发现位于广场中心的女皇雕像笼罩了整个广场,玛丽亚.特蕾莎高坐在宝座上,她的主要将领围绕在四周,甚至还有一个从时代来说并不相合的童年莫扎特,考虑到莫扎特在奥地利的地位以及哈布斯堡家族对其的资助,这点失误好像值得原谅。
广场的两侧,相对的是艺术史博物馆和自然历史博物馆。两个博物馆都是由茜茜公主的丈夫弗朗兹·约瑟夫皇帝于19世纪完成,是世界上少有的一开始就作为博物馆出特现的宫殿。当时的奥匈帝国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博物馆的建设集中了当时有名的建筑师和艺术家,其中就包括《吻》的作者克里米特,他为艺术史博物馆设计了门楣。从建设的那一天开始,资金从来就不是这两个博物馆要考虑的对象,是两个不差钱的博物馆,外型呈古典对称,内部以绘画雕塑装饰,墙壁的绘画有古罗马遗风,与里面的展览相配相合。
西班牙王室是哈布斯堡家族的一支,这一家族的特点是实行近亲通婚,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把王权和封地稳定下来,但是也造成家族会后继无人,或产生“疯王”查理这样的缺陷的后代。为了使王族的后代保持熟悉,为今后的通婚做好准备,王室之间相互交换画像,因而委拉斯开兹为西班牙王室所做的画像的一部分就保存在了维也纳,当然也就在艺术史博物馆中。
除此之外,维也纳的城市结构也由哈布斯堡家族打下基础,在这方面弗朗兹·约瑟夫皇帝居功甚伟。他拆除了围绕中心城区的旧城墙,修建了环城大道,为维也纳的现代化打下了基础,希腊神庙式的议会大厦是环城大道的标志性建筑,远远就能看到希腊神庙式的三角形门楣和门口的智慧女神雅典娜的雕像;同样修建于19世纪的多瑙河运河不仅治理了多瑙河的泛滥,也是现在维也纳城市交通的主轴。
因而帝国的历史虽然成为过去,但是帝国的余晖仍在。虽然不能说如果没有哈布斯堡家族,今天的维也纳也就不是现在的样子,但是可以说现在维也纳的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影子
维也纳艺术类博物馆TOP10
得益于金色大厅新年音乐会和电影《音乐之声》的加持,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其实,维也纳的艺术品收藏也是深藏不漏,虽然不如巴黎、伦敦、佛罗伦萨等地的博物馆名声响亮,但藏品质量绝对不输。不论你喜欢“豪气”的皇室风格,还是反传统的现代范儿,这里的博物馆都不容错过。以下是维也纳艺术类博物馆TOP10
1、艺术史博物馆KunsthistorischesMuseum
艺术史博物馆有许多令人窒息的惊艳藏品,即便在全世界也属于排得上号的重要博物馆。这座由弗兰茨·约瑟夫皇帝修建的博物馆本身就是一座辉煌豪华的建筑物,与对面一模一样的建筑(自然史博物馆)相对而立。
该馆于1891年开放,珍藏了哈布斯堡家族长达600余年统治期间的丰富藏品,涵盖从古埃及和古希腊到18世纪末的2100多件艺术品。
博物馆的油画馆里收藏了丢勒、拉斐尔、伦勃朗、鲁本斯、提香、委拉斯开兹和维梅尔的作品,以及全球藏品最丰富的勃鲁盖尔作品。而在艺术珍宝馆部分(KunstkammerWien),更有来自异国他乡的珍奇艺术品,其中最耀眼的是本韦努托·切里尼(BenvenutoCellini)打造的黄金盐罐。
闪闪惹人爱的黄金盐罐由意大利金匠在十六世纪中期创作。(欧洲时报记者汤林石摄)
老彼得·勃鲁盖尔(PieterBruegeltheElder)在1563年创作的“巴别塔”也是这里的镇馆之宝
2、新堡博物馆WienNeueBurg
新堡博物馆的外观十分雄伟,是霍夫堡宫的一部分,正对着英雄广场(Heldenplatz)。馆内有3个属于艺术史博物馆的展馆:古乐器陈列馆里珍藏着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乐器的杰出收藏品,如莫扎特的小提琴、舒曼的钢琴等。此外,参观者还可以在一些乐器的复制品上演奏一番。宫廷狩猎和兵器收藏室中,豪华的装备和兵器见证了骑士生活的刀光剑影,记载了重大的宫廷盛事。艾菲索斯博物馆(EphesosMuseum)则重现了希腊古城艾菲索斯的辉煌。
3、皇帝珍宝馆KaiserlicheSchatzkammerWien
全世界最大的切割绿宝石
4、阿尔贝蒂纳博物馆Albertina
阿尔贝蒂纳博物馆地处维也纳市中心,集皇家建筑和艺术珍品于一体。它是壮观的哈布斯堡王朝宫殿,内有21间陈设着珍贵原始家具的豪华房间,是欧洲最美的古典主义皇宫之一。博物馆外的露台还是“文青最爱”电影《爱在黎明破晓前》的取景地。
这里有十五世纪直至当代的珍贵艺术作品,是世界上最重要、藏品最丰富的版画收藏馆之一,藏有从后哥特时期直至当代的约5万件素描、水彩画以及约90万件版画作品。另外,其核心部分——巴特林纳收藏馆(SammlungBatliner)是欧洲最重要的国际古典现代派收藏馆之一,藏有从莫奈到毕加索等知名艺术家的一系列画作。
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画家阿尔布雷特·丢勒的“野兔”作于1502年,是美术史上的一个闪光点。后来的人曾多次模仿这只野兔,它也成为Albertina的“吉祥物”。
博物馆里有不少莫奈的画作
5、美景宫BelvederePalaceMuseum
美景宫是维也纳最有名的巴洛克宫殿之一。和霍夫堡及美泉宫不同,兴建这所宫殿的并不是皇帝,而是个军事元帅,名叫萨福伊的欧根亲王(PrinzEugenvonSavoyen)。上宫是迎宾设宴的场所,下宫是他自己的居所,连接上下两宫的是华丽的花园。欧根亲王对艺术持扶植态度,因此艺术收藏相当丰富。
美景宫上宫外景
后来,美景宫还是被皇室收入囊中。1895年起,皇储费迪南居住在这里,而他后来在塞拉热窝的遇刺导致了一战的爆发。1955年,美、英、法、苏联和奥地利的外交部长在上宫的大理石大厅签署奥地利国家条约,二战后的奥地利重新取得独立。
克里姆特的“吻”被印在奥地利各种旅游纪念品上。这幅画在19世纪末被许多学院派画家指控为“色情画”。
如今,下美景宫是中世纪艺术和巴洛克美术馆。上美景宫是十九和二十世纪美术馆,最受欢迎的馆藏应该是克林姆特的“吻”(Thekiss)。画面中的男女主角似乎没有甜蜜温馨的恋人情愫,反倒隐隐呈现出危机与诡谲的紧张气氛。
好多人都眼熟的“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NapoleonCrossingtheAlps)其实有5幅,由法国画家Jacques-LouisDavid在1801年至1805间创作。其中一幅就收藏在美景宫的上宫(右图)。左图为藏于巴黎马尔梅松城堡的第一幅画作。
6、分离派展览馆WienerSecessionsgebude
19世纪末,一批维也纳艺术家离开了保守的学院派,成立了“维也纳分离派(Secession)”。分离派展览馆就是当时他们的“建筑宣言”。1985至1986年,展览馆被杂草覆盖的屋顶被重新镀金。后来,在知名建筑师阿道夫·克里施尼茨(AdolfKrischanitz)的指挥下,分离派展览馆重新装修。
金色镂空的树叶造型屋顶让这座建筑与众不同。
1902年,分离派的第一任会长古斯塔夫·克里姆特为“贝多芬展”绘制34米长的“贝多芬长卷”,堪称对贝多芬“第9交响曲”精辟美妙的诠释。现在,该作品就陈列在分离派展览馆地下一层的一间新建的房间里,供游客参观。
看到克里姆特这幅壁画,脑中是否响起《欢乐颂》的旋律
7、利奥波德博物馆LeopoldMuseum
医生、收藏家鲁道夫·利奥波德在短短几十年内便收集了5000多件艺术品,让人能对20世纪奥地利的艺术有深入了解。
利奥波德博物馆外景。
利奥波德博物馆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埃贡·席勒(EgonSchiele)作品,囊括了他所有时期的一流作品。博物馆还展出分离派创始人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Klimt)的一些杰作。
8、路德维希基金会现代艺术展览馆MUMOK
MUMOK与利奥波德博物馆一起构成了维也纳“博物馆区”(Museumsquartier,又称MQ)年轻化艺术的“扛把子”。MUMOK现藏有1600名艺术家的约1万件藏品,收藏了不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前卫艺术品。而其建筑本身也与周围的古典式建筑不同,是非常前卫的造型。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许多现代艺术家的临时展览。这附近也是维也纳年轻人聚集的活动区域,有艺术书店、创艺商店等。
MUMOK的建筑造型十分前卫
MUMOK里有安迪·沃霍尔的作品
9、应用艺术博物馆MAKMuseumWien
奥地利应用艺术/现代艺术博物馆(又称MAK)是全球同类博物馆中的佼佼者。1863年作为“奥地利帝国皇家艺术和工业博物馆”创建的MAK,最初是样品收藏室,如今则全面展现了应用艺术、设计、建筑和现代艺术之间的非凡联系。
MAK的古老外表下有着年轻的内核,经常出现这样古今融合的场景。
MAK的藏品展现了设计与艺术间的联系
10、维也纳艺术之家KunstHausWien(百水博物馆)
维也纳艺术之家又名百水博物馆(MuseumHundertwasser),主要展出“百水先生”佛登斯列·汉德瓦萨(FriedensreichHundertwasser)的作品,也定期展出其他艺术家的作品。
百水博物馆(MuseumHundertwasser)外景。
汉德瓦萨几乎是奥地利20世纪末期最有名的艺术家,他应维也纳市长邀请建设的人类和自然共生的公共住宅“百水公寓”(Hunderwasserhaus)就位于博物馆向南约450米处,也是维也纳当代的代表建筑之一。嗯,也是人物拍外景的“高逼格”圣地。
百水博物馆(Hunderwasserhaus)外景。
汉德瓦萨的作品中,最常见的主题是对直线、鲜亮的颜色、有机结构,以及人类和自然的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