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新文创!“文博戏剧”有哪些玩法?

原标题:博物馆的新文创!“文博戏剧”有哪些玩法?

年轻人群体中“博物馆热”升温,观展从静态看物发展成流动看戏,文化体验全方位升级

博物馆的新文创!“文博戏剧”有哪些玩法?

主题创作

院史、馆藏文物“活”化

畅游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之中,让很多人感触最深的便是,在其中能看到许多曾经出现在历史课本中的文物,尤其在“古代中国”基本陈列秦汉单元中,有着“汉代第一俑”之称的“击鼓说唱俑”,虽无名无姓,却是国家博物馆里万人朝觐的明星展品之一。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首次尝试将馆藏文物活化为舞台剧的实践,去年五月,一部名为《盛世欢歌》的舞台作品横空出世。让这个头上戴帻,袒胸露腹,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的明星文物,穿越两千年,“活”在国博的剧场之上。

全剧以静静流淌的五千多年文明为底色,以汉代的击鼓说唱俑为切入点,通过三个单元故事、四个场景、数十年光景,生动再现生活在汉代社会底层的俳优人的生命起伏,于跌宕境遇和悲欢离合中讴歌卑微却乐观的灵魂。该剧活态创演的特色,在于“融”和“趣”。既有古老与年轻的交融,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也有文博与教育的交融,以及各种艺术手法的交融。在这部作品中,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活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充分发挥双一流科研和学科力量,将“90后”甚至“Z世代”的年轻群体对文物的热爱与专业相结合,依据考古发现与文献资料反映的宫廷劝谏、市井杂耍、庭院表演等多个场景,还原藏品所处时代背景、生活风貌和艺术样式。通过剧目创演,将观众对陈列在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展厅的东汉陶俑的“凝视”,活态转化为当代大众与历史上芸芸众生的人生“对白”和精神“对话”。

除以馆藏文物为主题创作文博戏剧作品外,较早之前也有以博物院史为主题创作的作品,其中最为人所知的便是根据故宫院史改编、记录故宫文物南迁历程的原创话剧《海棠依旧》。该剧由故宫博物院青年戏剧社团——“海棠社”的年轻“故宫人”自编自演,全剧以1933年至1948年间故宫博物院古物南迁、西迁、迁台过程中,故宫人守护国宝的真实故事为主线,表现了老一辈“故宫人”对国宝典守珍护的情怀,以及融在血液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部戏剧作品不仅在北京、上海等多地上演,更是成为故宫文化传承的一种独特形式。

互动沉浸

观众深度“参与”历史

相约博物馆感受沉浸式互动演出,也正逐渐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的社交新方式。博物馆邀请观众参与剧情进行共创,进一步构成了观众的感知体验矩阵,从而使观众进入一种深度的沉浸体验状态。

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九展厅,从去年开始便推出国内首个以沉浸式戏剧方式演绎典籍文化主题的作品——“国风科幻沉浸式戏剧《永乐长思》”,该剧结合国家典籍博物馆《永乐大典》主题系列展览,通过新颖的沉浸式观演方式,全方位缩短观众与文物的距离。该剧通过戏剧的形式,依据《永乐大典》的辗转历史,生动再现《永乐大典》的编纂过程和其中蕴含的丰富而宝贵的知识体系、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还原明、清乃至民国的衣冠风貌,通过光影、声画、表演艺术,佐以演员的精彩演绎,为观众讲述一段惊心动魄的国宝传承故事。随着《永乐长思》,观众可以回到1933年,跟随北平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完成文物南迁,体验在火车站躲避军警特务盘查的惊险,也可以穿越回清朝的翰林院,看看那次意外的大火有没有烧毁“大典”。

《永乐长思》包含六条不同观剧线路,形成网状的叙事结构,并提供了四个可由观众共同选择的故事结局。剧本故事引入科幻设定,通过对DNA技术、脑机接口技术、平行宇宙概念等科学内容的合理延伸与想象,构建了宏大的世界观,并以此为依托将不同时空的场景内容连贯地融入主线剧情当中。

而一部名为《宣南往士》的沉浸式导览剧,也在经过三年多文物修缮和展陈提升后,于去年五月,宣南文化博物馆重新向公众开放的同期亮相。宣南是北京建城和建都的肇始之地,宣南文化被誉为北京文化源头、缩影与精华。在《宣南往士》演员的引领下,观众和演员可共同栖息于400年的古树之下,深情地诵读《论语》名句,让这座从四百多年历史的明代古刹长椿寺修缮而来的博物馆再度焕发生机。《宣南往士》作为一条“探索沉浸式戏剧导览”为特色的全新展陈活化路径,演出打破了演员与观众之间的空间界限,更多角度、多元化、多层次地满足观展需求。演出的精妙之处在于,一改传统博物馆讲解“你讲我听”的参观模式,把墙上的展览内容用戏剧体验的表现形式,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宣南变迁。

今年初,随着北京戏曲博物馆(湖广会馆)的重张,专为这处文化空间打造的沉浸式戏剧《湖光洄梦》也正式亮相。观众来欣赏这部作品时,从进入大门起就沉浸在戏剧氛围中。每位观众领取一盏迷你小灯笼,跟着小花旦的提示“随灯而行”,整个沉浸表演在短短一小时内用活了北京戏曲博物馆的各处空间——窗棂、过道、连廊、户外院子、文昌阁、老戏楼、后台等。在仪式感、历史感、跨界感和参与感的多重交融下,身为物质文化遗产的戏曲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京剧,在这一刻不仅碰撞出崭新的火花,也探索出一条文化传播与传承的新路径。

创意融合

博物馆、戏剧相互“借力”

在北京,2023年10月,中轴线以西的文物古建金石博物馆·庆云寺上演了一出游园戏剧《归元2023——遗落的明珠》。参与活动的观众跟随着剧情,扮国风角色、逛枫叶雅集、赏戏剧表演、品非遗风韵,观众感受到戏剧与非遗的美妙融合。演出在那两天中的每日16时30分正式开演,每场次时长约3小时。整个演出包含了多个非遗项目呈现,观众不仅体验非遗的魅力,更是在古建内成为沉浸式戏剧中的主角,随着剧情中寻找遗落明珠的“任务”,恍然发现原来“明珠”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

让传统戏剧艺术、非遗艺术与现代博物馆展示技术相结合,创造出更为新颖的观展(演)形式,近年来已经成为国内众多博物馆不断探索的新课题。只有文化创意不断更新,才能进一步拉近博物馆与年轻一代观众的距离,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走近”博物馆,进而“走进”博物馆,最终“爱上”博物馆。

THE END
1.看展览丨博物馆展讯速览简介:展览展示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馆藏的279件(套)陶器、青铜器、金银器、玻璃器、壁画、雕塑等不同类型的珍贵文物,通过“寻美,永恒的主题”“爱美,不变的天性”“镌美,卓越的塑造”“美,无尽的求索”四个单元,从古希腊日常用具、妆容服饰,到人体雕塑,再现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公元前1世纪近5000年的漫长历史中,古希http://xd2lnmfa.zmdtvw.cn/pc/news/detail/422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有网友在线上留言:“来到国博,揭开历史的面纱,看几千年华夏文明生生不息……” 为一件文物办一场展,利用数字技术做文物活化,带领观众挖掘文物斑驳外表下隐藏的价值,一个个展览照见了一群博物馆人的初心和用心。 1950年,一批中国留学生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从美国启程回国。一张在船上的合影,记录下了当时的重要https://www.mct.gov.cn/wlbphone/wlbydd/xxfb/zsdw/202412/t20241210_956782.html
3.8个系列16项展览!苏州博物馆2025年重点展览抢先看在特展开幕现场,苏州博物馆党总支书记、馆长谢晓婷现场推介2025年度重点展览。据介绍,秉持“立江南 观世界”的立馆使命,2025年度苏博计划推出8个系列共计16项展览,春夏秋冬季季有新展,高潮迭起。 从“吴门四家”开始,近年来,苏州博物馆着力开发系列特展。世界文化遗产系列、世界文明史系列、中国古代文明系列、近代大https://www.xdkb.net/p1/js/j9mps/503631.html
4.518国际博物馆日看看博物馆都有哪些直播在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中国主会场活动将于5月17日至18日在武汉举行。主会场开幕式将采用线下启动、线上直播的方式同步进行。届时,将公布“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等品牌推介活动结果,“龢:音乐的力量——中国早期乐器文化”也将在湖北省博物馆揭幕。 https://m.thepaper.cn/renmin_prom.jsp?contid=18127423
5.(23)博物馆展览的类型.ppt博物馆展览的类型博物馆展览多种多样,各有特点国家博物馆的临时展览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展览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一、按展览展出的时间长短分类按照展览展出的时间长短分,博物馆有两类展览:一类是长期展出的体量较 大的基本陈列,即常设展览,其展览主题展品和展示体系一般比较稳定 基本陈列往往反映了博物馆的性质和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810/5033111342010304.shtm
6.博物馆类型是如何划分的?社会稳定、科技发展带动了博物馆事业的前进,博物馆的数量不断增加,多元化的办馆主体也不断补充着传统博物馆的固有类型,从而使博物馆类型划分成为博物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博物馆类型划分有利于深刻认知和掌握博物馆自身的特点和工作规律,促进博物馆事业合理布局及统筹协调发展,也需要分类标准制度的建设。 https://www.chinaclzl.com/jtzx_1/43.html
7.饱眼福!肉眼看不到的美景,科学家都给你拍下来了—新闻—科学网“在展览中,每幅作品都专门介绍了拍摄或者呈像的技术条件以及辅助的科学仪器,并专门录制访谈视频向观众介绍具体的拍摄方法以及一些有趣的经历,帮助观众科学摄影背后的科学知识与科学思维。这样的内容设置是科学博物馆与艺术类博物馆办摄影展最大的不同。” 尹菱告诉《中国科学报》。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091.shtm
8.博物馆概论3博物馆藏品在展示过程中作为展品,除了考虑保护以外,一般还要考虑陈列展示的效果和观众的舒适度等因素。因此藏品陈列展示中的环境控制与收藏时相比有其不同之处。 (一)陈列展示中的照明控制 对于展览中的照明设置,也要考虑多种因素。既要考虑藏品保护的需要,控制展品的照度、照明设备的显色性、热效应和紫外线比例等。https://www.jianshu.com/p/c706d4bad0d0
9.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展陈艺术高端研讨会会议纪要文博之窗提高革命博物馆纪念展陈艺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作为中央“一号工程”项目,在展陈艺术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是现代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展陈的成功范例,可以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比如,现代的设计理念、展览空间的分割、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等。从这点上讲,在井冈山开这个会也带有现场会的性质。希望https://www.jgsgmbwg.com/list/article/1666995708355067964
10.重庆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博物馆?2015年改陈后设有民俗馆和古床馆,民俗馆以“民俗”为主题,展示传统农耕生产、物质生活、婚俗礼仪和民间信仰等巴渝民俗事项;古床馆在博物馆婚礼院的基础上改建而成,以“古床”为主题,展示清代中晚期至民国时期巴渝地区各式特色古床等精品木雕家具。 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以精致的展览和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成为展示渝北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250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