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应知应会大余县信息公开

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应知应会

1、我国疫情防控的总策略、总方针和原则是什么?

答: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分级分类”的原则,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

2、我国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是什么?

答:按照“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工作要求,坚决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和境内疫情反弹。

3、疫情防控“五早”是什么?

答: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如何坚持做到科学精准防控?

5、哪些方法可以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答:紫外线、热敏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6、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源是什么?

答:传染源主要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人群普遍易感。

7、新型冠状病毒有哪些传染途径?

答: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能造成感染。

8、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是什么?

答:奥密克戎变异株平均潜伏期缩短,多为2-4天,传播能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感染剂量更低,致病力减弱,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

9、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人群的范围有哪些?

答: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人群范围扩大至3岁以上,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原则,鼓励3岁以上适龄无接种禁忌人群应接尽接。

10、18岁以上目标人群如何加强免疫接种?

答:对于符合条件的18岁以上目标人群进行1剂次同源或序贯加强免疫接种,不可同时接受同源加强免疫和序贯加强免疫接种。

11、如何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答: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突出农村、城乡结合部、公共聚集场所等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创新方式方法,持续推进城乡环境整治,不断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树立良好饮食风尚,推广文明健康生活习惯。

12、如何发动群众广泛参与爱国卫生运动?

答:在村(居)委会建立公共卫生委员会,推动爱国卫生运动进社区、进村镇、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发动群众广泛参与爱市卫生运动。

13、公民防疫“12个基本行为准则”是什么?

答:一是勤洗手,二是科学佩戴口罩,三是注意咳嗽礼仪,四是少聚集,五是文明用餐,六是遵守1米线,七是常通风,八是做好清洁消毒,九是保持厕所卫生,十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十一是核酸检测,十二是疫苗接种。

14、应通过什么渠道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教育?

15、新冠疫苗接种的重点是什么?

答:重点提高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等重症高风险人群的全程接种率和加强免疫接种率。

16、新冠肺炎疫情监测的目的是什么?

答:(1)及时发现和报告新冠病毒感染者和聚集性疫情,及早采取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2)动态监测病毒变异情况,了解病毒变异对核酸检测试剂和疫苗保护效果影响。

17、发现病例应如何报告?

答: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一旦发现可疑患者及时开展实验室检测,发现初筛阳性人员要遵从“逢阳必报、逢阳即报”原则,在出具检测结果后2小时内进行初筛阳性报告,经确诊后应在2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并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或方舱医院治疗,根据病程进展及时订正临床严重程度。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发现可疑患者后,要在2小时内报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落实“村报告、乡采样、县检测”核酸检测策略,也可同步进行抗原检测,尽早发现疫情。

18、如何开展药品零售监测?

答:出现本土疫情后,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要对辖区药店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感冒等药物的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并将信息推送所在村委会、社区管理,及时督促用药者开展核酸检测,必要时可先开展一次抗原检测。

19、什么是聚集性疫情?

答:聚集性疫情是指一周内在同一学校、居民小区、工厂、自然村、医疗机构等范围内发现2例及以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20、聚集性疫情的发现和报告途径是什么???

聚集性疫情主要通过常规诊疗活动、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审核分析、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流行病学调查、重点机构和场所人员以及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等途径发现。聚集性疫情应在2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报告。

21、医疗机构如何对就诊人员开展监测?

答:医疗机构对所有发热患者和其他无发热的可疑患者、不明原因肺炎和住院患者中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所有新入院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22、对医疗机构物品和环境如何进行监测?

23、对风险职业人群核酸检测的频次如何要求?

24、重点机构和场所辖区如何开展疫情监测?

答:重点机构和场所辖区内出现1例及以上本土疫情后,应及时组织完成一次全员核酸检测,后续可根据检测结果及疫情扩散风险按照每天至少20%的抽样比例或辖区检测要求开展核酸检测。

25、集中隔离启用期间监测内容是什么?

答:集中隔离场所启用期间,定期开展环境采样核酸检测。重点对生活区、工作人员通道和隔离人员通道门把手、垃圾、台面、清洁工具等部位进行采样检测。

26、集中隔离解除隔离前物品、环境监测内容是什么?

答:集中隔离人员在解除隔离前应采集隔离房间内物品环境(包括手机表面、行李物品、枕头表面、卫生间门把手等)标本进行核酸检测。

27、社区在管理出院(舱)人员应该如何监测?

答:纳入社区管理的新冠肺炎出院(舱)感染者及其同住人员在出院(舱)后第3、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28、进口物品及场所环境监测的要求是什么?

答:(1)对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加工、运输、存储等场所环境适当开展抽样核酸检测;对口岸中来自高风险市家和低温运输环境的进口货物及其货舱、货柜、车厢、集装箱和货物存放场所开展抽样核酸检测,冬季低温条件下可增加检测频次和抽样数量。

(2)对市区冷链食品批发销售的大型农贸(集贸)市场的环境定期开展核酸检测。对大型海运进口冷冻物品加工处理场所可定期开展污水监测。

29、疫情发生后,指挥系统如何运作?

答:疫情发生后,应立即激活指挥体系,迅速完成常态和应急机制转换,以地(市)为单位成立前线指挥中心,省、市、县联防联控机制协同联动,扁平化运行,统筹调度资源,果断采取应对处置措施。

30、新冠疫情需控制哪些传染源?

答: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出院(舱)后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复阳病例)。

31、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的条件是什么?

32、复阳人员的密切接触者应如何排查管控?

答:既往感染者出院(舱)后,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阳性,如未出现任何症状体征且核酸检测Ct值≥35,不再进行管理和判定密切接触者;如核酸检测Ct值<35,结合病程、Ct值动态变化等快速评估其传播风险,如有传播风险按感染者管理,判定和管控与其共同居住、共同工作等接触频繁的密切接触者,无需判定密接的密接;如无传播风险,不再进行管理和判定密切接触者。如出现发热、咳嗽等临床表现,或CT影像学显示肺部病变加重,应立即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根据病情进行分类管理治疗。如核酸检测Ct值≥35,无需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管控;如核酸检测Ct值<35,应判定和管控与其共同居住、共同工作等接触频繁的密切接触者,无需判定密接的密接。

33、现场流调小组由哪些部门组成?采取什么方式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34、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时限及要求?

答: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复核确认后2小时内到达现场,4小时内完成个案核心信息调查,24小时内完成初步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并根据疫情进展动态更新流调报告。

35、对于早期散发疫情,开展快速精准流调的内容包括哪些?

36、流行病调查优先判定的人员有哪些?

37、高风险地区如何开展人员摸排?

38、高风险地区划分标准是什么?

答: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高风险地区。原则上,以居住小区(村)为单位划定,根据流调研判结果可调整风险区域范围,采取“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等封控措施。

39、高风险地区解除标准是什么?采取什么管控措施?

答: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且第7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降为中风险地区;连续3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地区。

40、高风险地区核酸检测要求?

答:在实施封控后前3天连续开展3次检测,第1天和第3天完成两次全员核酸检测,第2天开展一次抗原检测,后续检测频次可根据检测结果确定;解除管控前24小时内,应完成一次区域内全员核酸检测。

41、中风险地区划分标准是什么?采取什么管控措施?

42、中风险地区解除标准是什么?

答: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且第7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降为低风险地区。

43、针对密切接触者,应采用怎样的管控措施?

答:密切接触者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以下简称“7+3”管理措施),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外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居家健康监测第3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44、发生较大规模疫情时,针对密切接触者的管控措施应做如何调整?

答:发生较大规模疫情时,为缓解集中隔离点资源严重不足,对密切接触者可采取“5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5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措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2、5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45、针对密接的密接,应采取什么管控措施?

答:密接的密接采取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每日应做好体温和症状监测,在第1、4、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如密接的密接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且对应的密切接触者在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前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可于第7天解除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如密切接触者前两次核酸检测有阳性结果,将密接的密接调整为密切接触者,按照密切接触者管理。

46、针对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判定原则的涉疫场所暴露人员应采取什么管控措施?

答: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判定原则的涉疫场所暴露人员,经风险评估对感染风险较高的人员采取核酸检测措施。

47、对有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管控措施和核酸检测要求是什么?

答: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集中隔离第1、2、3、5、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管理期限自离开风险区域算起。

48、对有中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管控措施和核酸检测要求是什么?

答:采取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在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4、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如不具备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条件,可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管理期限自离开风险区域算起。

49、对有低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管控措施和核酸检测要求是什么?

答:3天内应完成两次核酸检测,并做好健康监测。

50、实施区域核酸检测的步骤有哪些?

答:确定检测人群的范围、频次和先后顺序;制定可操作的核酸检测方案;迅速组织调度核酸检测力量(包括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物资;合理设置采样点;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动态调整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在区域核酸检测能力不足时,可采用抗原检测作为补充。

答:密切接触者应安排负压救护车在8小时内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做到“应隔尽隔、应隔快隔”。

52、密切接触者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前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转运前要做好人员的组织管理,按照就近原则,合理分配集中隔离点和调度安排车辆,及时掌握转运进展,坚决杜绝将感染者与密切接触者共同转运。

53、密切接触者转运过程中如何避免交叉感染?

答:转运过程中做到有序就座,控制同车人员数量,尽量保持间隔,严格落实个人防护及车辆消毒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54、集中医学观察场所的“三区两通道”指什么?

答:“三区两通道”是指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内部根据需要合理分区和设置通道。“三区”即隔离区、工作准备区(生活区与物资保障区)、缓冲区,“两通道”即工作人员通道、隔离人员通道。

55、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和居家健康监测分别有什么要求?

答: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应在社区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严格落实单人单间居住,尽量使用单独卫生间,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减少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本人及共同居住人不得外出。

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外出,如就医等特殊情况必需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56、隔离场所如何解除隔离,需注意哪些事项?

答:解除隔离时,对“人、物、环境”同时采样进行核酸检测,如结果均为阴性可解除集中隔离;如物品或环境核酸检测阳性,在排除隔离人员感染的可能后,方可解除集中隔离。原则上由隔离点医务人员负责隔离人员采样工作。

58、对有证据提示物品、环境是传染源的,应采取什么方式避免证据丢失?

答:对有证据提示物品、环境是传染源的,应采用先封控、再采样、后消毒的方式,避免证据丢失。

59、根据环境风险、污染程度和物品特性,可选择哪些消毒方式?

60、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转运期间、转移后、治愈出院(舱)时怎样进行消毒?

答: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转运期间,应对其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进行随时消毒;转移后,应对其居住地、活动地及其他可能被污染场所进行终末消毒;治愈出院(舱)时,应对其个人物品消毒后方可出院(舱)。

61、中高风险地区等实施封管控措施区域内,重点对哪些地方开展预防性消毒?

答:中高风险地区等实施封管控措施区域内,重点对小区楼栋、防疫物资保障场所(点)、垃圾储存点、快递集散点等区域环境开展预防性消毒。

62、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健康服务保障要求是什么?

答: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组建心理干预网络;组建专业工作团队。

63、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健康服务的服务对象有哪些?

答:新冠肺炎患者及家属、隔离人员及家属、病亡者家属、医务人员等一线工作人员、特殊困难老年人、困境儿童等。

64、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健康服务专业团队组建原则?

答:地市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组建由精神科医生、精神科护士、心理治疗师等组成的工作团队。原则上每200名干预对象至少配备精神科医师、护士各1名、心理治疗师或社会工作者2名。

65、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健康服务干预措施包含哪些内容?

66、发布疫情信息的要求是什么?

67、哪些人群应进行“单采单检”?

答: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在住院、隔离医学观察或健康监测期间应“单采单检”。

68、反馈实验室检测结果的时限是什么?

答:医疗卫生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等应当在12小时内反馈实验室检测结果。

69、优先选择哪些标本开展病毒基因组序列测定?

70、病毒分离培养对象是什么?

71、抗原检测的对象是什么?

答:不具备开展核酸检测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隔离观察人员和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可以进行抗原检测。

72、抗原检测的意义是什么?

答:抗原检测不作为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诊断的依据,仅用作核酸检测方法的补充,实现“快筛快检”,提高感染者发现的及时性。

73、实验室复核原样的工作要求是什么?

答:大规模人群筛查时,一旦出现阳性结果,应对阳性标本采用另外一到两种更为灵敏的核酸检测试剂对原始标本进行复核检测,复核阳性方可报出。

74、对入境人员如何进行管理?

答:对入境人员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在居家健康监测的第3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外出,如就医等特殊情况必需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75、对接触入境阳性物品及其同批次物品的从业人员如何管理?

76、对与入境人员、进口冷链等货物及环境直接接触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在工作期间如何管理?

答:要求集中住宿、闭环管理、点对点转运,隔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实施每日健康监测零报告,避免与家庭成员和社区人群接触。

77、对与入境人员、进口冷链等货物及环境直接接触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在脱离工作岗位后如何进行管理?

答:脱离工作岗位后,需7天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第1、4、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78、离开陆地边境口岸城市需提供什么材料?

离开陆地边境口岸城市需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79、常态化疫情下,如何控制重点场所人员密集情况?

答:严格根据所在地区疫情风险等级和场所实际情况控制人流密度,在等待区域设置“1米线”,实时提醒人员保持安全距离,进入场所需要扫场所码。

80、常态化疫情下,重点场所、机构如何进行有效通风换气?

答:加强办公室、食堂和卫生间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温度适宜时,尽量选择自然通风。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空调通风系统使用时,其卫生质量、运行管理、卫生学评价和清洗消毒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81、重点场所、机构的工作人员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要求?

答:推进无禁忌症、符合接种条件的工作人员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对于符合条件的18岁以上目标人群进行1剂次同源加强免疫或序贯加强免疫接种,不可同时接受同源加强免疫和序贯加强免疫接种。

82、重点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要求?

答:鼓励3岁以上适龄、无接种禁忌症、符合接种条件的重点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83、常态化疫情下,重点人群外出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外出时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不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尽量减少参加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患有呼吸道疾病期间,尽量减少外出。

84、出现本土疫情后,重点场所、机构的工作人员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严格做好固定工作人员和临时聘用人员健康监测,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如有出现可疑症状,须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岗。严格对进入场所的工作人员和顾客的体温、场所码和核酸检测结果进行查验,无异常者方可进入。

85、出现本土疫情后,重点场所应如何控制人流密度?

答:严格控制进入场所人员数量,可按照正常客流量50%的标准控制人流密度。办公场所应安排工作人员隔位、分散就坐,有条件的应采取居家办公、分散办公等措施。

86、出现本土疫情后,人员密集、空间密闭场所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人员密集、空间密闭场所,如棋牌室、剧本杀、无外窗或自然通风条件的办公室和客房,处于地下室的商场、超市、食堂、健身房,封闭游船、洗浴场所、宗教活动场所和商品展销场所等应暂停营业或举办。

87、出现本土疫情后,重点人群应采取哪些防控措施?

答:(1)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须及时就医,不带病上班、上课。

(2)做好个人防护,加强手卫生,规范佩戴口罩,避免参加聚会、聚餐、婚丧嫁娶等聚集性活动。

(3)抵抗力较差、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减少外出,不去人员密集尤其是通风不良的场所。

88、出现本土疫情后,学校可采取哪些疫情防控措施?

答:高等学校应采取封闭管理,加强各类聚集性活动的审批管理,非必要不组织大型聚集性活动,限制堂食,加强教室和宿舍的通风,合理设置快递收发点。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可停止线下授课。

89、疫情防控形势下,如何健全疫情指挥体系?

答: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落实属地责任,健全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加强联防联控机制建设,明确部门职责和分工。指挥体系要保持24小时持续运转,发现疫情后立即转入应急状态,由当地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统一指挥、提级指挥、靠前指挥,各工作组配合协作、信息共享,快速有序处置疫情。

90、用于病毒分离和核酸检测的标本如何保存?

答:用于病毒分离和核酸检测的标本应当尽快进行检测,可在24小时内检测的标本置于4℃(2℃~8℃)保存;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应置于-70℃或以下保存(如无-70℃保存条件,则于-20℃冰箱暂存)。

91、健全指挥体系应完善哪些机制和制度?

答:建立指挥系统启动机制、信息报告制度、工作例会制度、工作台账制度、对外沟通联络机制、督导检查制度、应急演练制度、城市支援制度等工作机制和制度。

92、密切接触者集中管理的期限从何时起计算?解除后返回居住地的要求是什么?

答:隔离管理期限自末次暴露后算起,解除集中隔离后应“点对点”闭环转运至居住地。

93、疫情发生地出现外溢后应如何发出协查信息?

94、新冠肺炎疫情重点场所指什么?

答:人员密集、空间密闭,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场所,如车站、口岸、机场、码头、公共交通工具(汽车、火车、飞机和地铁)、物流园区、核酸检测点,农贸(集贸)市场、宾馆、商场超市、健身娱乐场所、理发洗浴场所、影剧院、体育场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棋牌室、封闭游船、剧本杀、月子中心,商品展销与售后服务场所、会议中心、宗教活动场所等。

95、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重点机构是指什么?

答:维持社会正常运转或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的机构,包括党政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儿童福利领域服务机构、养老院、护理院、监管场所、高等学校、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培训机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工地等。96、我国目前流行的新冠病毒株是什么?

答: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我国境外输入和本土疫情的优势流行株。

97、集中隔离场所储备的比例是什么?

答:以地市为单位,以不少于60间/万人口规模储备足够数量的集中隔离点,在输入疫情风险较高的口岸地区和人口流动量大的超特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可酌情增加隔离房间数量。

98、多渠道监测预警包括哪些方面?

答:(1)医疗机构就诊人员监测;(2)风险职业人群监测;(3)重点机构和场所人员监测;(4)社区管理人群监测;(5)集中隔离场所和医疗机构监测;(6)进口物品及环境监测;(7)药品监测;(8)病毒基因变异监测。

99、社区管理人员监测包括哪些人群类别?

答: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入境人员和密切接触者等风险人员、区域协查人员、涉疫场所暴露人员、解除闭环管理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等。

100、疫情监控重点机构、重点场所有哪些?

答:学校和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儿童福利领域服务机构、精神专科医院、培训机构等重点机构人员,监管场所、生产车间、建筑工地等人员密集场所。

THE END
1.青年眼·微调查大学生为什么喜欢“逛”博物馆?博物馆里的“NPC” 中国青年报丨2024-07-04 20:20:16 打着历史名人旗号,岂能哗众取宠 中国青年报丨2024-07-04 20:20:11 王潮歌:严肃的东西一定会有市场 中国青年报丨2024-07-04 20:20:13 国风吹进毕业季 中国青年报丨2024-07-04 20:20:14 青年范儿·文化场 | 刘亦菲:演员是把自己作为容器和载体,与http://news.cyol.com/gb/baobao/articles/index.html?share_post_id=bmBBLnTnNp
2.文化中国行当百年国博遇上“文博热”12月3日,在“文化中国行”走进国家博物馆采访活动中,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11月2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观众累计预约已达到6309187人次。这意味着,平均每天国博要接待观众2万余人,其中有超6成为35岁以下的年轻观众。 百年国博遇上“文博热”,是惊喜,但绝不是意外。随着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富有创意的文化活动不断https://news.cri.cn/20241205/61ea2b0f-f036-d718-7171-8cf049d68d6b.html
3.全国博物馆日聚焦文物保护教育的重要性新闻中心在全国博物馆日,文物保护教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人们纷纷走进博物馆,了解历史文化的传承和珍贵文物的保护。通过展览、讲座等形式,博物馆向公众普及文物保护知识,提高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这一活动对于推动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具https://www.qijianshiye.com/post/6136.html
4.参观博物馆活动记录14篇(全文)1.举行参观活动启动仪式。? 说明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 重温入团誓词,立志报效祖国 2.参观博物馆、进行重温“五四”活动。 五、活动步骤 1.活动部署阶段:确定活动工作方案和安全预案;确定参观人数。2.活动准备阶段:系团总支进行参观方案解读,并明确活动要求。3.活动开展阶段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velvnpel.html
5.大学生博物馆实践报告(通用8篇)大学生博物馆实践报告 篇1 一、实践目的 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进一步接触社会,在以后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们怀着同样的梦想参加了这次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我们近距离接触当地村民,深入农村,了解民情。并且在https://www.unjs.com/fanwenku/383843.html
6.博物馆免费的目的的翻译是:什么意思?中文翻译英文,英文翻译中文博物馆免费的目的问题补充:匿名 2013-05-23 12:21:38 The purpose of the museum free of charge 匿名 2013-05-23 12:23:18 The purpose free Museum 匿名 2013-05-23 12:24:58 Museum free goal 匿名 2013-05-23 12:26:38 Museum free purpose 匿名 2013-05-23 12:28:18 Museum http://www.zaixian-fanyi.com/fan_yi_1783352
7.博物馆参观策划书为了能写出更好的策划书,下面应届毕业生求职网推荐一篇优秀策划书范文,仅供参考: 一、活动目的: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可以更好的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参观博物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切的了解文化,有助于提高同学的国民素质。 二、活动主题:文化 教育 三、https://yjbys.com/cehuashu/505292.html
8.用生活美学推广历史,用文化创意振兴东北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始终是为博物馆的公益职责服务的,其根本目的还是在于以一种大众乐于接受、主动接受的方式对于博物馆的文化内涵进行宣传,对于红色文化博物馆来说更是一种进行红色文化传播的策略,是为了使其本身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健康的发展,发挥出其拥有的价值。 https://www.openwhy.cn/article/detail/1112330147916128256
9.通知(6)影剧院、录像厅、体育馆的观众厅、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室)、阅览室、科技馆、档案馆; (7)市区各类公共交通工具、电梯间及火车站、长途汽车站、飞机场的等候室、售票厅。 二、健康知识部分 (一)、人体健康 1、什么是健康? 健康是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http://www.ycjdgz.cn/Article/Details/425
10.社保新规!12月1日起施行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目前,在社会保障卡作为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凭证的基础上,各地普遍通过社会保障卡实现本地就医购药和跨省异地就医结算,部分地区还通过社会保障卡实现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乘坐公交、借阅图书、进博物馆/展览馆、公园入园、景区购票,并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卡加载老年人、残疾人服务等。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475297
11.公益活动方案(锦集20篇)二、活动目的: 关爱贫困留守儿童,通过参观xxx博物馆、走访慰问、互动性游戏、认领微心愿等方式,为留守儿童奉献出我们的一片爱心。 三、活动名称: xx区“关爱蒲公英点亮微心愿”庆六一关爱留守儿童主题活动 四、活动指导(支持)单位:xx市妇联、xxx博物馆 https://www.hrrsj.com/zhichang/cehuashu/706123.html
12.参观博物馆的活动方案(精选10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参观博物馆的活动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参观博物馆的活动方案 1 https://www.yuwenmi.com/fanwen/huodongfangan/4048083.html
13.参观博物馆活动策划书(精选6篇)博物馆的终极价值是传承文化,青少年则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承载体,让青少年参观博物馆的目的正是让其了解其中的历史文化。举办此次活动也是为了加强我们院内部凝聚力。通过参观博物馆了解更多专业方面的知识,开拓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同时增加课余活动,丰富大学生活。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fa1a6vd5.html
14.2016私人博物馆发展峰会苏州召开据悉,这一次峰会由中国泰斗级的文博专家全程把脉,100位亿万身家的私博物馆长首度集结在一起,并有全国100家权威媒体全程报道!这是一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私人博物馆交流盛会,在中国,前所未有。 峰会目的:建立中国首个私人博物馆合作平台 本次峰会旨在探讨私人博物馆如何担纲中国文化复兴重责的良性模式,整合中国私人博物https://sh.house.163.com/16/0224/13/BGJHJH8F00074M82_mobile.html
15.优秀公益活动策划方案范文15篇二、活动目的: 关爱贫困留守儿童,通过参观__博物馆、走访慰问、互动性游戏、认领微心愿等方式,为留守儿童奉献出我们的一片爱心。 三、活动名称: __区“关爱蒲公英点亮微心愿”庆六一关爱留守儿童主题活动 四、活动指导(支持)单位:__市妇联、__博物馆 https://www.xuexila.com/fwn/wenmicehuafangan/c2217020.html
16.社会实践活动策划方案(精选20篇)四、活动目的: 1、 通过本次活动,组织志愿者们参观七夕文化博物馆,深入了解七夕文化,以及相关的传奇故事,提升志愿者们的阅历,丰富志愿者们的内涵。 2、 通过参与到这种大型文化盛会中去,不仅可以让志愿者们边服务边学习,积累实践经验,同时,也可以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扩大参与者们的人脉圈。 https://mip.wenshubang.com/shehuishijian/2438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