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打造全景虚拟展厅!这些展品展示中国星空逐梦北晚新视觉

几千年来,中国人从仰望静谧天空,到努力接近这片“海”,一直在尝试,从未停下脚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永远的东方红——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五十周年”云展览近日在国家博物馆云展厅揭开帷幕。云展厅内,近50件珍贵展品浓缩展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嫦娥”系列航天珍贵物证,涵盖手稿、任务书、名单、邮票、模拟器、航天服等多种品类。作为展厅的“1号讲解员”,85岁高龄的“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组成员胡其正说:“希望更多人热爱航天,热爱祖国!”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东方红一号”卫星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托举下,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从太空传回了《东方红》乐曲。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

云展厅里,“东方红一号”模型悬挂起来。这颗仿真展品直径约为1米,球体有72个面。这颗卫星由结构、温控、能源、《东方红》乐音装置和短波遥测、跟踪、天线等分系统及姿态测量部件等组成。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庞之浩说,最初设计成这样是为了粘太阳电池片,“但后来并没有粘贴”。设计成球体则是为了内部空间更大。

“一米大的卫星,放到宇宙上去,怎么找?”胡其正说。“当时孙传里等人提出用超短波来实现”。这个先进且大胆的想法在会议上争议很大。“1966年,这个方案才被论证采纳。”胡其正骄傲地说,我们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跟踪定位任务。直到今日,这颗卫星仍在空间轨道上飞行。

从太空传回的《东方红》乐曲,让每一个中国人激动、自豪。是谁在太空唱响了这首歌?云展厅里有答案。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藏“东方红一号”卫星乐音装置,看上去就是个普通的铁皮盒子——金色外壳和“东方红”三个字锃亮发光。其实,它是当年“东方红一号”卫星上乐音装置的“同胞兄弟”。专家说,科研人员从北京火车站的钟声受到启发,用电子线路模拟铝板琴演奏《东方红》乐曲。

悠扬的乐曲在太空响起,世界各地的人们能不能直接用半导体收听?胡其正说,如果直接在家里接收,发射机的功率需要非常大,卫星的重量要达到1吨以上,但当时火箭没有那么大的“拉力”。于是,他们想到了一个办法——由大型的地面接收天线先接收到太空传来的乐曲,再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世界广播出去。502所老一辈航天工作者完成了乐音装置的研制及全国五个地面台站的设备安装、调试任务,让《东方红》乐音响彻寰宇。

直径1米的卫星,远在400余公里至2000余公里外的太空遨游,想看到它,犹如在隔着80多个足球场看一只足球。为了实现这个“不可能”,508所的专家们想出了不少妙招。

展厅里有一张观测裙研制实验照片。专家说,尽管72面体的外形设计能使“东方红一号”在旋转时闪闪发光,但由于卫星直径仅1米,本体亮度只相当于六等星。研发人员制作了一条表面镀上铝的“裙子”,安装在第三级火箭的位置。火箭随卫星入轨后,“裙”撑开直径达4米。阳光照射下,卫星的亮度接近可观察的二等星,用肉眼可以看到了。专家说,观测者第一眼看到的亮点是第三级火箭的位置,顺着它往前找,看到的亮点才是卫星。

“永远的东方红”云展览是国博第一个在本馆没有实体展览,完全在虚拟展厅倾力打造的云展览。国博馆长王春法说,此次展览开启了博物馆“云策展+5G直播导览+沉浸体验+深入参与+线上互动”智慧时代。

展览突破了先有实体展览,再扫描形成线上展览的传统模式,在确定展览大纲和形式设计后,仅参考国博实体展厅的位置结构,直接生成展厅全景图片并进行VR处理形成全景虚拟展厅。

不同于常见的四平八稳的展厅设计,此次将展厅设计成卫星形状,更好凸显展览主题。观众可以采用鸟瞰、漫游和三维模式等视角参观。

互动感强,成为展览的一大亮点。听太空奏响东方红,在五线谱的空缺处填入合适的音符;触动手指,穿越50载,看中国航天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东方红一号”“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嫦娥一号卫星”……云展厅里还有多个H5互动体验亮相,观众甚至可以“穿上”航天服与“东方红一号”合影留念。

“东方红一号”发射场景、从“东方红一号”上看地球……云展览中嵌入了8段短视频,展现了中国太空探索的多个珍贵镜头。

同时,一件手摇计算机被制作成3D模型,供观众仔细观赏。这件国博馆藏通长28厘米、通宽33.7厘米、通高16.4厘米。当年,我国著名科学家、核事业奠基者、开拓者之一邓稼先和他率领的科技团队就是用这样的手摇计算机进行计算和研制,完成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

类似的展品还有十余件。国博工作人员将卫星、火箭等经典展品制作成3D模型,观众可以720度观览,并与展品互动。

THE END
1.中国故宫数字展厅入口在哪中国故宫数字展厅入口在故宫博物院的官方网站上,通过网站首页或者搜索“数字展厅”即可找到入口。入口网址为http://www.mansitine.com/ask/125892.html
2.国家博物馆持续推出精品展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承载厚重2023年6月,这张合影的原版照片,连同其他60件(套)相关实物资料被无偿捐赠给了国家博物馆。国家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后续他们还将对照片进行研究梳理,深挖其背后价值。 “课本上的文物来到了我面前,仿佛和我对话,讲述着文明的故事。”在“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厅,北京市顺义区第八中学初二学生代梓程拿着一本《中学https://www.chnmuseum.cn/zx/gbxw/202412/t20241208_270691.shtml
3.国家博物馆持续推出精品展览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2023年6月,这张合影的原版照片,连同其他60件(套)相关实物资料被无偿捐赠给了国家博物馆。国家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后续他们还将对照片进行研究梳理,深挖其背后价值。 “课本上的文物来到了我面前,仿佛和我对话,讲述着文明的故事。”在“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厅,北京市顺义区第八中学初二学生代梓程拿着一本《中学https://www.mct.gov.cn/whzx/zsdw/zggjbwg/202412/t20241210_956782.html
4.中国国家博物馆网上预约入口附预约时间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更是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和文化客厅。作为国家博物馆,参观游览自然是免费的,但是一定是需要预约的。不过很多朋友并不知道这个门票预约怎么弄,从哪里预约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预约入口 想要预约的朋友可以直接进入“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进行预约,预约入口:http://tickhttps://dwsky.com/guide/v78702.html
5.探古人智慧——中国科技馆“华夏之光”主题路(集合地点:华夏之光展厅入口处) 【参与须知】 1.本活动免费,但请注意,预约信息不可作为进馆门票。请务必提前预约并购买当日中国科技馆主展厅门票。 2.活动资源有限,请确认好活动内容及时间,一旦报名,请确保全程参与。 3.预约报名截止时间为12月9日(周一)17:00。 https://www.cdstm.cn/activity/hysl/202412/t20241206_1081778.html
6.@高新人给宅家的你精心准备了全国100个博物馆云游入口3.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 https://webapp.vizen.cn/backhome/index.html 4.军事博物馆历代军事陈列数字展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http://3d.jb.mil.cn/lidai/index.html 5.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虚拟游览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2/13/c3112055.html
7.免费欣赏!150个精彩展览10部全球顶级纪录片一个可以听的图书馆33、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数字展馆 武汉革命博物馆 http://www.lzg.whgmbwg.com/pano/ 34、辛亥革命博物馆云端展览 辛亥革命博物馆 https://sosomap.cn/api/view/pano/xhgmbwg 35、十堰博物馆虚拟展厅 十堰博物馆 http://u.eqxiu.com/s/BI4amxUp?share_level=1&from_user=2020020130479e1c&from_id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923374
8.历年资讯【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集中对外开放 ■中共一大纪念馆6.3正式开馆 ■中共四大纪念馆重新开放:展览还原当时会场周边里弄风貌 ■白公馆和松林坡景区恢复开放 http://www.1911museum.cn/article/950.html
9.文博日报国家文物局通报表扬单位和个人三星堆发布重大■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中国展厅免费开放 【考古】 ■ “考古中国”重要项目——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新闻通气会 文游部开展“美丽中国·美好生活”2022年国内旅游推广活动 为贯彻落实《“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和2022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精神,在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创新加强旅游推广,进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MjM4ODM3MDKDz4FnsHbGcw.html
10.2024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预约抢票攻略(地址+开放时间+交通+展厅+App端预约方式:请下载中国国家博物馆App(Apple Store;腾讯应用宝;或直接扫描以下二维码下载),通过参观预约进行预约。App内还提供了博物馆的导览图、展品介绍等实用信息,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博物馆。 注:如有个别收费特展,将会在服务台和网站、微信平台的展览介绍页面注明,观众可在该展览展厅门口购票。 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8379109
11.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汇总3、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 https://webapp.vizen.cn/backhome/index.html 4、军事博物馆历代军事陈列数字展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http://3d.jb.mil.cn/lidai/index.html 5、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虚拟游览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https://www.cnr.cn/ent/ylzt/kangyi/yunyou/20200220/t20200220_524983888.shtml
12.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虚拟展厅中国邮票博物馆以宏大的规模分为主展厅、特展厅、珍宝馆等三个展厅,展出了中外邮票及邮票原图。主展厅和特展厅在二层,珍宝馆位于四层的中心展厅,本次的虚拟展厅展示的主要内容是主展厅的陈列情况。在邮票主展厅里,以104框邮票的阵容分5个部分,系列展出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邮政主管部门发行的邮票和部分外国邮票。 第http://www.chnppmuseum.com/post_3d/index.html
13.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目前上线的虚拟展厅共有10个展览,包括8个国际交流展:“罗马尼亚珍宝”“伏尔加河回响——特列恰科夫画廊藏巡回画派精品”“来自肖邦故乡的珍宝:15至20世纪的波兰艺术”“永远的思想者——罗丹雕塑回顾展”“罗马与巴洛克艺术” “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 “鲁本斯、凡·戴克与佛兰德斯画派—https://www.360doc.cn/article/87990_562469349.html
14.民俗博物馆布展方案(通用8篇)2.水火土的艺术———中国历代陶瓷展览 3.漆木精华———潮州木雕艺术展览 4.紫石凝英———历代端砚艺术展览 自然陈列 粤山秀水丰物岭南———广东省自然资源展览:为观众较为全面和系统地了解广东自然风貌提供最为集中的材料。弥补我省缺少严格意义上的自然博物馆。自然类陈列展览将占用新馆陈列展厅的3778.9平方米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6iuyn340.html
15.中国虚拟博物馆地界虚博世界.中国虚拟博物馆.全天美术馆BETA版致力于普及博物艺术生活。增强拓展互通。 让人们能足不出户的免费参观 和低成本的展现世界,宇宙万象。 观众在参观虚拟世界的时候, 不需要下载安装任何客户端软件!http://www.hsxsh.pudong-edu.sh.cn/infoweb/item-detail.aspx?newsid=3745
16.热点关注全国150个线上博物馆汇总在家足不出户“云看展3.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 https://webapp.vizen.cn/backhome/index.html 4.军事博物馆历代军事陈列数字展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http://3d.jb.mil.cn/lidai/index.html 5.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虚拟游览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https://www.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646693
17.故宫博物馆“故宫零废弃”项目亮相COP29,展现中国文化遗产地应对气候变化的绿色路径 新 12 / 07 故宫博物院、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北京第五实验学校联合举办“国家宪法日”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新 12 / 06 故宫博物院与渭南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座谈会暨签约仪式举行 新 12 / 02 故宫博物院文创融合馆正式开放 新 11https://www.dpm.org.cn/Home.html
18.中国国家博物馆导览系统观众需求分析2016年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加强推进文物与互联网跨界融合与协同发展,“智慧博物馆”建设不断深入。博物馆导览系统协助观众更好地体验博物馆,成为博物馆智慧化服务探讨的重要课题。中国国家博物馆(下文简称国博)是国内博物馆较早使用语音导览设备为观https://www.depthlink.com/news_220&wd=&eqid=fe5870bf001ad0be00000002645a73a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