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考古发掘工作历时漫长,每处遗址的挖掘和整理工作,动辄需要五六十年,因此,出土文物多半都散落在多家博物馆,有的甚至成为“镇馆之宝”。
此外,考古遗址博物馆还有“边发掘、边保护、边展示”的特点,也就是说,参访者在博物馆内,甚至能看到正在工作的考古人员。
今天是5月18,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在刚公布的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中,有123家博物馆拟公示定级为一级博物馆,其中,考古遗址博物馆有11家。
▲目前,全国有19家考古遗址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其中陕西省内的考古遗址博物馆一级馆数量最多,走在全国考古遗址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前列。
▲大报恩寺塔琉璃拱门复制品。
如今,在博物馆中,人们可以探寻600多年前的香水河、永乐碑、宣德碑、明代水工设施,当年大报恩寺的“宫阙规制”一目了然。馆内还有一件复原的大报恩寺塔琉璃拱门,可以让来访者感受到当年“第一塔”是何等惊艳绝世。
▲南京城墙博物馆。
位于中华门城墙脚下、老门东旁的南京城墙博物馆,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城墙专题博物馆。
3.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跨湖桥遗址出土了长江以南地区最早的家猪遗骸。
1936年,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提供了独特的见证。五千年前,良渚先民们定居在了这片湿地水乡,一点点地修整河道,依靠舟楫之便打破了原来地域阻隔的桎梏,良渚古城就在这一趟趟的舟行往来之间,逐渐发展,繁荣壮大。
那么,五千年前这块土地是什么样的,生活着什么人,他们吃什么?用什么?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良渚博物院中找到答案。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内遗址区。摄影/方麗娟
御窑博物院,位于景德镇历史街区的中心,毗邻明清御窑遗址地段,周边环绕着不同年代的建筑,从明、清、民国时代的老民居及私家民窑,到建国后建造的厂房,再到90年代末的商品住宅丰富、多元的城市肌理塑造了极其特殊的、厚重的地段环境。
提起古墓,你能想到什么?是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古墓派,还是经典游戏古墓丽影?但无论如何都少不了一份神秘刺激。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如今,法门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迎真身银金花双轮十二环锡杖,为世界上仅有的“四股”“双轮十二环”“银金花”锡杖,被誉为“世界锡杖之王”。
▲乾陵博物馆。
在贺兰山脚下五十多平方公里的戈壁滩上,林立着一片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宏伟墓群。在这里考古专家发现了9座帝王陵,及200多座陪葬墓。
这9座帝王陵埋葬的是11世纪到13世纪之间的西夏帝国的9代君王,目前仅能从发掘出来的墓碑上指证7号陵的墓主人为西夏仁宗李仁孝。3号陵“泰陵”最大,猜测为开国皇帝李元昊的墓地。
西夏博物馆新馆是一座以西夏陵为背景,展示西夏历史的博物馆。博物馆建筑与巍巍贺兰山形成连绵之势,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馆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物,有雕龙栏柱、琉璃鸱吻、西夏碑文、力士志文碑座、唐卡绢画、官印、雕塑造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