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专家讲解|十二月10场专题导赏文物馆藏全国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专家讲解周”将在十二月推出10场专家讲解。本期专家讲解将围绕“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以及临时展览开展,带您从不同视角看展览、赏文物、观古今,感受永恒的文化魅力。

2024年12月专家讲解安排表

专家讲解·内容简介

走进古希腊的美学世界

2024年12月24日(周二)9:40—11:10

讲解展览: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

展厅:南1、南2展厅

主讲人:朱晓云,法国巴黎第一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硕士、法国格勒诺布尔高等商业学校管理专业硕士,研究馆员。“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中方策展人。曾主持策划“新考工记——中法手工之美”“知者创物——第二届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国家博物馆智慧展厅“数说犀尊”等展览。致力于中西博物馆管理比较研究。主要学术成果:《法国的国立博物馆与国家文化影响力建设》《阿布扎比卢浮宫:法国博物馆走出去》《历史坐标中的法国“学院派”》等。

讲解内容:在所有关于古希腊的展览中,再没有比“美”这个主题更令人心动的。作为西方文明的起源,这片地中海沿岸,被美神阿佛洛狄忒垂青的土地,也为西方美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树立了范式。但是,古希腊的“美”从何而来,在与埃及、两河流域的强大文明毗邻而居的地中海西岸,古希腊如何能够在“美”的世界构建中独树一帜?在走向我们所熟知的“希腊化时期”之前,它曾经历了什么?在这漫长的,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公元前1世纪的岁月中,“基克拉迪文明”“米诺斯文明”“迈锡尼文明”如何各自为“城邦时代”古希腊美学体系的最终形成提供多元的养分?本次讲解将带领观众一起探寻古希腊对于“美”这一主题的执着追求以及多元创造,展现“美”在古希腊精神世界中的独特地位,以及古希腊人是如何通过对“美”的探索实现自我的超越。

神话·传说·史实

——多元一体的中国古代音乐史

2024年12月24日(周二)14:30—16:00

讲解展览:古代中国

展厅:北20—25、南15—20展厅

主讲人:代媛媛,文学硕士,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中国音乐史。主要学术成果:《玉音和鸣,乐石同光——浅谈中国古代玉文化》《容曜丹青——明清肖像画展中“文人雅集”音乐活动场景及所用乐器》《碎金词谱选译及其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乐派研究》、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北京音乐史》等。

讲解内容:中国古代音乐史深刻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各类特征,并从音乐的角度、以音乐的语言对其进行诠释。“古代中国”展览的展陈逻辑与展品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音乐信息,它们串联起绵延的中国古代音乐历史,它们见证了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发展,它们也展示着中华文明特殊的魅力。本专题以“古代中国”展览中文物的音乐故事出发,以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为脉络,为观众展现中华文明中多元一体的音乐历史。

俄罗斯饮食文化的历史渊源

2024年12月25日(周三)9:40—10:40

讲解展览:俄宴风华——克里姆林宫博物馆藏饮食文物精品展

展厅:北10展厅

主讲人:郑烨,文学硕士,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欧洲文化、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展览策划。“俄宴风华——克里姆林宫藏饮食文物精品展”中方策展人。曾参与“启蒙的艺术”“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食味中华——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等项目的对外联络和策划组织工作。主要学术成果:《博物馆专业人员国际交流项目的策划》《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中国文物的收藏之路》等。

往日“食”光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

2024年12月25日(周三)14:30—16:00

讲解展览: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

展厅:北11展厅

主讲人:王辉,历史学博士,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史、饮食文化史。主要学术成果:《秦汉的飨宴》《宴飨万年——文物中的中华饮食文化史》《民以食为天——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等。

讲解内容: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宏富,不仅有制作精美、功能各异的饮食器具,有种类繁多、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有浩繁的饮食典籍制度;还包含着由烹饪实践派生出的“五味调和、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政治智慧以及“医食同源”“食疗养生”等科学的饮食思想。本次讲解从食材、器具、技法、礼仪、艺术等不同角度阐释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呈现一幅幅鲜活生动的古代饮食文化图景。

中国艺术陶瓷的产生及意义

讲解展览:中国古代瓷器展

展厅:北17展厅

主讲人:杜卫民,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瓷器鉴定。曾参与策划“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展”。曾受邀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作《中国艺术陶瓷的产生及意义》讲座。主要学术成果:参与编写《拣金集·陶瓷卷》,出版《青花、彩瓷鉴定辨伪》等著作。

讲解内容:从唐朝开始,唐三彩和秘色瓷出现,陶瓷器由冥器模型和一般下层群众的日用品,发展成为皇帝及文人士大夫喜爱的具有极高审美趣味的艺术品。此后各个时代的陶瓷艺人都有不同的艺术创作,使中国的陶瓷艺术品种繁多,异彩纷呈,逐渐在世界上被公认为东方艺术的代表。本次讲解选取展览中的经典文物,解析中国艺术陶瓷的产生及其意义。

服饰万年

——中国古代服饰巡礼

2024年12月26日(周四)09:40—11:10

讲解展览: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展厅:北18展厅

青铜犀尊工艺、造型及纹饰的数字化解析

2024年12月26日(周四)14:30—15:30

讲解展览:数说犀尊

展厅:北16展厅

主讲人:郭小影,美术学硕士,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工艺史及民族文物研究。主要学术成果:《数字化展览对于犀尊美学特征的阐释》《从历史中走来的错金银云纹铜犀尊》《中国传统文化在博物馆形态下的传播》等。

讲解内容:“数说犀尊”展是国博首个数字化展览,展览采用一物一展的策展思路,通过综合运用高清三维扫描、超高清显示、人工智能、红外感应、AOA定位、增强现实等技术,对国博馆藏代表性文物西汉错金银云纹铜犀尊进行科学的数据采集分析和数字化呈现,让观众从单纯的参观者变成了探索者、参与者。本次讲解将带领大家通过一场数字化的旅程,从多维度去探寻犀尊的出土经历、功能特点、铸造和装饰工艺、造型和纹饰美学等,领略错金银云纹犀尊的工艺魅力。

河北曲阳石雕造像的艺术赏析

2024年12月27日(周五)9:40—10:40

讲解展览:惠世天工——河北曲阳石雕艺术展

展厅:北1、2展厅

主讲人:蔡晓菁,宗教学博士,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佛教史与佛教文物。主要学术成果: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东亚视域下的南北朝三论学嬗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有《佛教中国化视角下造像碑的功用与类型探析》《邺城出土白马吻别图像及其寓意》等。

讲解内容:佛教造像展览不仅展现多彩的造像艺术,也反映人们的文化信仰和精神世界。曲阳石雕艺术展集中呈现了河北特有的白石造像风格与造像历史。这一区域造像的题材、样式、造型等各方要素特点鲜明,别具一格的雕刻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本次讲解通过解读曲阳石雕艺术展,带领观众赏析珍贵主题文物、领略以曲阳石雕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石刻造像的艺术之美。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之观念篇

2024年12月27日(周五)14:00—16:00

展厅:北20—北25、南15—南20展厅

主讲人:毕游,历史学博士,研究馆员。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方向研究,尤其在宋明理学方面成果颇丰。主要学术成果: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朱熹、陆九渊与王守仁理学思想比较研究》,并出版同名专著;论文有《朱陆之争所呈现的道德知识性问题》《理范畴的内在矛盾性及其主观化演进》等。

讲解内容:本讲解沿着古代中国陈列的历史进程,简述中国思想史的发展脉络。本期主要围绕古人内心世界的建设。人类最初萌发的是宗教意识和审美意识。周人将商人的祭祀文化发展为礼乐文化,礼乐崩坏则激发了百家争鸣的热潮。两汉的繁琐经学演化成清谈,魏晋玄学家重新讨论了名教与自然的关系。西来的佛教借玄学广泛传播,展开了一个全新的内心世界。佛教的思辨性、实证性、心性论以及道教的宇宙论成为宋明理学的重要资源。清初三大师在挽救理学末流之弊的同时,提出了具有启蒙意义的新人性观。本讲力求通俗易懂,故事性与知识性相结合,并具有一定的思辨性。

杏林探赏

——博物馆里的“生命之光”

2024年12月28日(周六)9:40—10:40

主讲人:曹丽莉,历史学博士,馆员。主要从事医疗史、政治史、社会史方向研究。主要学术成果:承担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近现代医药卫生资料的整理与研究”。论文有《晚清县官韩仲荆的家庭医病活动研究》《变局中的乱象——晚清上层官员托病现象探析》《民国时期的医疗美容整形术及其受众考察》等。

讲解内容:自古而今,医药技术和文化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福祉。中华民族对于生命健康的求索孜孜不倦,中国医药文化发展历史悠久,且取得了巨大成就,是中华民族绚烂历史文化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本次专题讲解以古代中国展览中的医药文物为依托,向观众讲述秦汉至明清时期中国医药发展的历程及中国传统医药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并通过诠释中医药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浸润,探赏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融合的中国智慧。

【走近国博】

国博展讯、展览详情↓

【文明参观靠大家】让我们一起携手营造一个安全、庄重、有序的良好参观环境

【观众之声】

@丁丁呀:到国家博物馆,我只办一件事:那就是把读过的书,变成走过的路!国宝们一言不语,却又向我诉说着许多许多……在博物馆感受一眼万年……

@不正经洋仔:踏入国家博物馆的那一刻,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长廊。在这里,我不仅见证了文明的辉煌与沧桑,更深刻感受到了文化的温度与力量。漫步于一件件珍贵文物之间,它们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每一次凝视都是与古人跨越千年的对话。在这样的氛围中,我更加懂得了尊重与珍惜——尊重历史的馈赠,珍惜文化的传承。每一次学习,都是对自我认知的一次升华,也是对这个世界更多一份理解和包容。让我们一起,用心聆听历史的声音,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吧!

@豆豆:“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观展随想:“美是什么?”这一苏格拉底提出的问题一直牵动着古代哲学家、数学家、诗人和艺术家。即使最终无法导向绝对真理,也能引导我们认识自己的内心。美——见到即能感知,美不言而喻。

@我是文静的静静:前一段去河北博物院和定州博物馆,好多的精品文物和镇馆之宝都出差了,没想到在国博的临展中与它们不期而遇,还看到了很多正定博物馆和河北其他博物馆的馆藏精品,真是开心的不得了!

THE END
1.试分析博物馆展览设计中的陈列展示方式人员结构相对老化, 财政投入资金不足, 特别是博物馆展陈设计更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由于部分地区政府不愿意投入资金, 认为博物馆只是公益事业, 投入大, 产出小, 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科学发展观, 因此, 影响了博物馆展陈的更新和提升。 在高校的专业设置中, 涉及博物馆展陈设计的专业课程不多, 有的虽然设置了少https://www.clickshowcase.com/news-detail-id-470.html
2.第十届“展陈艺术设计研修班”5月25日开班从事照明设计24年,主持完成罗家坝遗址博物馆、国家版本馆广州馆、杭州跨湖桥博物馆、西南联大博物馆、天津农垦博物馆,寒山寺、乐山大佛景区等项目的照明设计。人社部教育培训中心“展陈设计专业人才”授课专家,曾在国家文物局博物馆照明培训班和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浙江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高校教授照明设计专业课程https://www.gujianchina.cn/zhusixiang/show-2345.html
3.教育/工作坊纪要——馆校合作·博物馆课程开发与实践工作坊(第四季2.把幼儿“请进来”参观博物馆,在工作日和闭馆日两种情境下,跟随幼儿参观南京博物院,通过幼儿的感受表达、现场提问和观后画作等环节了解孩子眼中的博物馆,为后续的幼儿博物馆礼仪课程提升、场馆休闲设备改进、幼儿展览策展文物选择和展陈设计以及展板文字编写收集了一手资料,在提升幼儿及幼儿家庭参观满意度方面迈出了坚实的https://www.njmuseum.com/zh/newsDetails?id=357491
4.央美博物馆数字化艺术人才培养计划授课专家——杨毅斌课程全程为实操干货分享、参观教学、作业交流、互动研讨,课程合格将获得由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颁发的研修证明。 课程内 容 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数字化艺术设计 ●展陈策划与空间形式多元化表现 ●博物馆展陈与数字媒介呈现 ●传统博物馆如何解决与新媒体艺术的融合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NDU0NjY3NzaD341or4bOcw.html
5.鲁迅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展陈工作室泛文化视角下展陈专业在教学策略上,在夯实科学规范的展陈专业思维基础的前提下,工作室有目的地将主题性展示空间设计及博物馆设计与国际展陈发展趋势密切联系,逐渐将新工艺新技术引入到教学之中,不断开展综合性、设计性课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创新性学习。https://m.yunnan.cn/system/2021/04/07/031378695.shtml
6.博物馆展陈设计(豆瓣)第二章 博物馆展陈空间规划设计 2.1 展陈空间的分类与规划设计 2.1.1 展陈空间的基本特征 2.1.2 展陈空间的分类构成 2.1.3 展陈空间的规划设计 ··· (更多) 喜欢读"博物馆展陈设计"的人也喜欢· ··· 博物馆变迁8.1 博物馆基础8.6 中国古代建筑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copy_open=1&from=mdouban&download=1&model=B©=1&page=&uri=%2Fbook%2F25939049
7.博物馆展陈设计首页 馆藏纸本 图书详情 博物馆展陈设计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330265 出版年:2022 作者:王雄 学科: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资源类型:图书 细分类型:中文文献 收藏单位 馆藏地 在架状态 索书号 武汉文献中心 流通部 在架上 37.747/W657/42001CB1416007https://www.las.ac.cn/front/book/detail?id=f9c6d5a8bb56aa5700e50cb2203ac3fc
8.博物馆部展陈策划招聘网2025年博物馆部展陈策划招聘信息猎聘2025年博物馆部展陈策划招聘信息,海量高薪猎头职位等你来选,了解博物馆部展陈策划岗位要求、薪资待遇等真实招聘信息,找高薪职位,上猎聘!https://www.liepin.com/zpbwgbzcch6a3a/
9.峨眉山文管所(博物馆)2023年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计划9.完成峨眉山博物馆展陈大纲的编写 对峨眉山博物馆的展览进行再设计,2024 年完成展陈大纲的编写,提升峨眉山博物馆的展陈水平。 (四)宣传教育工作 10.继续开展社会教育工作 每月举办2 期社教活动和 1 期峨眉山大讲堂讲座。依托四川 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乐山师范学院、成都考古 院及乐山本地非物质文化http://emsbwg.com/zxxq.html?newsid=3078261
10.展厅设计公司博物馆设计展览展示设计展陈设计展厅施工中展带您沉浸式体验:博物馆展陈设计 在历史的长河中,博物馆如同一艘艘承载文明的巨轮,静静地泊靠在时间的岸边。然而,当科技与艺术携手并进,这艘巨轮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沉 了解详情+ 2024-09-06 探寻千年匠心奇迹——中展带您走进井 https://www.sczz.com/
11.博物馆展陈图片博物馆展陈素材博物馆展陈模板免费下载六图网为您提供博物馆展陈设计作品免费下载服务,您还可以找到博物馆展陈图片、博物馆展陈素材、博物馆展陈模板等设计素材,我们为您提供博物馆展陈图片下载,博物馆展陈模板下载、博物馆展陈素材下载等服务!https://www.16pic.com/sucai/3411249.html
12.博物馆展陈设计——人体工程学应用人体工程学应用:根据人体工程学研究成果和长期博物馆观测经验和JCJ66要求,在展陈工程形式设计中宜参考下列要求: 1,通常以距地面1.5m高为展陈基准视平线。儿童、青少年为参观主体的陈列展览宜将视平线设定为距地1.3m高度; 2,以基准视平线上下30度,左右60度为最佳观察区域; https://www.jianshu.com/p/ab7a1a50c8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