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展示空间中的数字化应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作为与传承同等重要的保护措施,近年来成为了传媒、教育、公益、电子商务等各个领域广泛参与的社会事项。其中,作为向公众阐释文化遗产、实现信息与知识传播的重要方式——展示场所的兴建成为了非遗保护乃至传统文化振兴的一个热点。但是,“传统博物馆”模式与文化遗产保护理念间的分歧由来已久,“远离真实”“固化遗产”等论点不绝于耳,特别是对于以维系生命力为保护目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无形性、动态性、时空性等特征,决定了可视化媒介、体验性展项以及“虚拟+现实”的场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将被大量应用。

1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的优势

1.1遵循非遗活态保护规律

1.2体现现代展陈设计趋势

对于当代各门类博物馆乃至整个展览业而言,数字科技手段等无形展陈运用的广度与深度都在不断拓展之中。可以说,由20世纪末期作为展陈设计的一种辅助表现形式,逐步升级为吸引大众眼球的主要表现形式。数字技术等运用的频度不断提高,展区设计中交互区域面积不断增加,使得无形展陈设计风格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博物馆的整体艺术设计风格。甚至可以说,数字化展示是展陈环境与氛围营造的能手。对于非遗实体展示空间而言,在墙壁介绍文本基础上,可以利用讲解声、背景声效、背景音乐、影像等媒体文件类阐释语言共同构筑故事情节、引导情绪升发。

1.3适应当代信息传播特征

网络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决定了参观者对于展览传播信息的内容与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把符合现代传播理念与受众需求的展示形式相结合,才能使非遗博物馆类展示机构受到公众的欢迎。国外,现代技术促进非遗类信息共享的实例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民族、民俗博物馆。例如,荷兰国立民族博物馆就主办了一个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亚欧博物馆”(ASEMUS)平台,以促进收藏信息共享。另外,借助“全球体验”,该馆与欧洲的文化少数群体建立了联系,并且把展览与艺术、文学、喜剧和音乐活动融为一体[1]。又如,国立美国印第安人博物馆,在很早之前已经试图实现实物展品与虚拟数字化信息之间的平衡[1]。

1.4实现保存文化记忆功能

现代数字科技手段强大的辅助实现功能,使得数字资源具有了很高的记录、呈现与创造能力,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将非遗项目的“无形”向“有形”的转变,将非遗项目以可视、可听的非遗数字资源的形式进行固化的功能。为数字化展示而挖掘生成的数字资源,已然成为了博物馆一类重要的展品资源。借助多媒体数字化手段记录和展示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人类未来保存珍贵的文化记忆,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提供了不可估量技术保障。

2不同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方式

不同门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形态差别较大,数字化展示的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传统表演艺术类主要围绕视听体验进行设计,如曲艺中的方言就是一个可以做数字化衍生展示的亮点;对于传统工艺技艺类而言,交互体验是设计的亮点,如手艺的多媒体虚拟教程与实物制作的体验;传统节庆仪式类的数字化展示设计,则旨在营造情境模拟的最佳效果,如民间元宵社火、节庆庙会盛况的多媒体数字化展示,其中场景营造与氛围营造的到位与吻合是一个关键点。

2.1工艺技艺类

传统工艺技艺类非遗项目需要将繁复、精妙的“手艺之美”传达出来,因而,只求制成品的有形展陈显然是不够的。目前主要有3种解决方式:第一种方式是让手艺持有人配合参观需求常驻展馆表演,这种做法有可能会妨碍正常生计与传承秩序;第二种方式是将传习所、传承人工作室直接设在展示空间内,但参观者并非时时都能看到手艺展演的“高潮”部分,通常看到的只是普通工作场景而已,违背展示传播的初衷;第三种方式是借助数字多媒体等手段,将凝练的、精彩的过程演示通过媒介投放在展览中,在影像之外还可升华为交互体验。

体验是加深理解的良好手段,因而,交互体验是工艺技艺类项目展陈设计的重要环节,手艺的可视化虚拟教程可与实物真实操作体验相互配合。目前,许多博物馆都开辟了手工制作空间,但在可视化的体验引导设计方面还有待加强。

2.2表演艺术类(包括口头文学)

传统表演艺术类主要围绕视听手段来呈现,但并不止于视听。有时候,空间设计无法完全满足不同表演类型对舞台场景与表演氛围的要求,比如一些以走街形式结合传统节庆进行的群体性表演,无法以固定的舞台、戏台设计空间来承载,就需要更立体化、多维度、跨时空的虚拟展示手段来呈现。

图1:在“摆手舞”体验展项中使用体感识别技术

另一方面,“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特别是地方传统表演艺术,需要兼顾本地参观者与观光客来诠释这些项目,为参观者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展示信息。由于展示空间有限,除实物外的各种介质的衍生信息需要通过数字交互设备等手段来完成。比如曲艺中的方言,就是一个可以做无形衍生展示的亮点。

2.3节日仪式类

图2:在元宵社火展示中使用幻影成像技术

3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内容与新兴数字化技术的结合

3.1非遗与VR

在内容层面,我们可以试着探讨VR(虚拟现实技术)与非遗展示之间如何结合这一现实问题。

非遗里面有丰富的民间生产生活,是体验传统生活的载体;有梦幻的神话故事形象,是体验中国式科幻的载体;有精妙的传统科技智慧,是体验思维探索的载体。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形态与思维特点决定了它在VR内容领域的潜力。那么,如果就此搭建一个非遗VR体验空间,观者就可以走入非遗中间,就如同于当代先进的科技馆、电影博物馆一样,在吸引大众、吸引青少年方面表现得就会十分出色。

3.2非遗与AR

AR(增强现实技术)与VR是不同的概念,VR是指创建完整的、身临其境的3D环境,而AR是指使用各种硬件技术来创建一个基于真实世界的、带注解的或者“增强的”复合场景[3]。

假设虚拟现实技术无限发展完善,那么就展示功能而言,其对实体空间的需求就会降到一个相当低的程度,加之自然用户界面(NUI)等感官体验技术的辅助,博物馆实体展示空间的存在价值将不断被虚拟展示所取代。而在上述技术迭代过程中,增强现实技术或可扮演博物馆或其他实体展示空间“吸引物”的角色,基于这个技术,博物馆实体构景与强大的虚拟内容开发,将维系实体展示空间作为信息与知识传播媒介未被取代的存在价值。

3.3非遗与NUI

NUI(自然用户界面)改变了内容的呈现方式及参观者与展示内容之间的互动方式,提供了体验式接触、空间探索、动作模拟等虚拟实现的可能性。

就非遗展示而言,NUI使得手工制作视频观看和简单信息交互有了提升的空间,虚拟手工制作体验将使不适于在展示机构中体验的内容得以实现。例如,卢浮宫《安地诺面纱》展览中使用微软Kinect使得参观者接触数字形式的古希腊挂毯[3]。

利用NUI可以进行微观世界的探索。例如,核雕内部空间的虚拟微距动态探索,被雕刻的细节所彻底折服。

运动控制类交互界面则可用于体验舞蹈等肢体动作形式。例如,《国家地理》杂志“天堂鸟”展览中的“舞蹈,舞蹈的演化”游戏,可控制一只虚拟的3D鸟进行真正的求偶舞蹈仪式。

4案例部分

4.1“马街书会”数字影像展示设计

“马街书会”起源于元代延祐年间,至今已有700余年历史。每到正月十三,远近的曲艺人负鼓携琴来到河南省宝丰县马街村,以天作幕,以地为台,以曲会友,亮书卖书。京韵大鼓、山东琴书、三弦书等40多种曲艺曲种和上千部传统及现代曲目在这里集中展现。千座书棚,吹拉弹唱,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马街书会的宏大场面成为了中国曲艺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

如何在实体空间中展示马街书会?马街书会现场是北方冬季的麦田和村镇,范围很大,书棚自由凌乱,人们随意行走驻足,摄影、摄像所得素材存在着画面缺乏重点、同期声嘈杂等问题,如果直接展示,不仅无法让参观者直观理解这一传统曲艺文化空间的规模、特点与价值,而且无法让参观者感受到书会在特定文化背景之下的独特艺术魅力。

这就引出了以展示为媒介的信息传播过程中,技术参与信息加工的必要性问题。比如,利用数字虚拟影像制作技术,就可以实现内容的提炼与内涵的凸显。可设计为俯视角航拍的虚拟效果,虚拟视点由远及近,由广袤的中原板块,拉近到宝丰县、马街村,再到麦田之中,虚拟视点穿过密密麻麻的书会人群,带领参观者聚焦一个个说书人、听书人的特写画面。宏大叙事与微小叙事相结合,将传统曲艺的精气神通过说书人投入甚至夸张的表情、听书人专注甚至痴迷的表情传递出来。甚至还可以加入田野调查片段对话,例如“听书人口中的说书人”等。

在多媒体展示基础上,还可利用三维动画技术,将人物面部特征和动作抽象后动画化,制成更为特征鲜明而抓人眼球的展示素材短片;也可利用全息投影、3D投影、VR虚拟现实等技术,为用户带来沉浸式的马街书会互动体验空间。

4.2“哈尼卡乐园”交互式展示模型

清华大学信息艺术设计系研究生娜文,在张烈、史元春老师指导下制作的毕业设计《哈尼卡乐园(HanikaParadise)》,是一个面向民俗博物馆实物模型交互式展示的探索方案。它结合了达斡尔族传说故事和哈尼卡纸偶艺术,为体验者呈现出具有奇幻色彩的纸艺空间。该空间也是可以交互的实物用户界面,体验者可以像玩纸偶游戏一样将人偶移动到空间中的特定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并根据系统反馈的提示信息找到隐藏的道具开关完成更多互动来体味达斡尔族的传说故事和民俗风情[4]。

以奇幻的视觉和交互体验,传播口头传统中的典型意象和手工技艺中的代表性手法,形成现代科技辅助下的新型传统文化展示空间。最终目的是吸引参观者进入场景情境,在互动游戏体验中,达到知识传播等目的。

5结束语

参考文献

[1]爱德华·P,亚历山大玛丽·亚历山大.博物馆变迁:博物馆历史与功能读本[M].陈双双,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14.

[2]单霁翔.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422.

[3]MULLENT..增强现实:必知必会的工具与方法[M].徐学磊,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1.

[4]娜文.民俗博物馆实物模型互动展示系统HanikaParadise[D].北京:清华大学,2015:1.

作者:

杨红,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教授

张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交互媒体艺术设计研究所所长

本文部分内容已刊登于《遗产与保护研究》

建议使用360极速、Chrome、Firefox浏览器,最佳分辨率1920×1080

THE END
1.上海博物馆公开招聘公告上海博物馆是首批中央与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和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隶属于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馆藏文物近102余万件,其中珍贵文物14.5万余件,尤以青铜器、陶瓷、书画最为突出,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设有青铜研究部、陶瓷研究部、书画研究部、工艺研究部、考古研究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478374
2.数字博物馆国家艺术基金 中央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 烟台美术博物馆(烟台画院) 中央美术学院燕郊校区美术馆 北京艺时间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承办单位 郑州美术馆 桂林美术馆 厦门中华儿女美术馆 武汉科技大学沁湖美术馆 遵义市美术馆(遵义画院) 展览时间 11月28日——12月26日 https://www.ytta.cn/digimuseum/wikis/1663965777591533568
3.工艺美术品设计属于什么学,实地验证策略方案RX版82.77.26摘要:工艺美术品设计属于设计学范畴,涉及艺术、文化、技术和市场需求的融合。实地验证策略方案是工艺美术品设计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和测试,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RX版82.77.26可能是某种特定版本或系统的标识,具体细节需进一步了解。 http://juliangyuanshu.com/post/28171.html
4.自海上”特展:看近百位建筑师作品里的美学与历史艺术评论“更新/艺术营城”板块关注中国城市更新正从粗放型的大拆大建转向绣花式的精细化改造。其中既有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的设计者邢同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的庄重宏伟的设计,也有汪单、李智博协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带来的曾亮相第18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的声音装置。该作品以声音装置探索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38554
5.告别“高冷”,让博物馆不断释放活力近期,山西临汾陶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完整展示了距今3900年至4300年的陶寺文化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揭示了中华文明的早期形态,是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历程的重要支点。无独有偶,今年新开的博物馆属实不少,北京的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浙江衢州的中国清水鱼博物馆、湖北荆门的苏家垄遗址博物馆……博物馆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厚重记忆https://www.xmtv.cn/xmtv/2024-12-08/939d2e6806850f6e.html
6.考研文化遗产专业介绍 考研文化遗产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艺术品拍卖公司等单位就业。他们可以从事文物保护、修复与鉴定、文化遗产管理、展览策划等工作。此外,他们还可以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研究工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 专业考研建议 https://news.koolearn.com/kaopei/kyzx/148653/
7.城市环境设计<正>UED:目前博物馆建筑中,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展陈设计三个部分被分得很散,同时还有甲方的想法介入整个设计过程显得支离破碎。从您个人的角度来讲,您认为博物馆设计应该是怎样的一个过程?朱锫:我觉得做博物馆也好、美术馆也好,设计初始建筑师应和博物馆顾问合作,设计以博物馆的收藏和展览内容为起点,要做到既具有针http://cshj.cbpt.cnki.net/WKC/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11&st=Z2
8.限额50人第九届“博物馆展陈艺术设计研修班”将在广东举办李历松,东莞市博物馆馆长,副研究馆员。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展陈创意及技术大赛终评评委。 六、结业与证书 按规定修完计划教学的全部课程,并经考核合格者,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李政道科学与艺术中心和中国标准化协会文化产业工作委员会颁发“博物馆展陈艺术设计研修班”结业证书,或出具相关培训证明。 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NTA2NTA4NzKD359lr5zGcw.html
9.简析上海博物馆8篇(全文)[1]徐莽.医院病房照明情感化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07:69. 简析博物馆陈列设计与观众心理 第4篇 关键词:博物馆 陈列设计 观众心理 目前我国传统博物馆展陈设计理念主要是:按照一定的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组合,在某一特定的空间内,文物标本为基础,适当辅助展品来配合,进行直观展品教育、传播博物馆展品https://www.99xueshu.com/w/filedo7no2q8.html
10.南京博物院观后感(通用12篇)南京博物院是中国第二大博物馆,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中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综合性的省级历史与艺术类博物馆,全国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全国重点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二期已完工,改扩建后的南博,形成“一院六馆”的格局,即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uh4l48f5.html
11.艺术科技2016年12期敦煌艺术在现代纺织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微 何苗; 浅谈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形式与空间的布局 胡妍; 简洁易用的产品设计规律探析——以日常家居产品为例 姜霖; 符号学在儿童餐具设计产品中的应用 江忠颖; 蒙古族题材互动儿童玩具设计研究 张帆;宋玮; 类比法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刘亚茹;张小平; 浅析产品设计中意境的营造方法https://www.cnki.com.cn/Journal/F-F3-YSKK-2016.htm
12.博物馆展陈的内容策划研究博物馆代表一个地区的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承载着这个地区的历史。因此,每个博物馆在建立之初都会确定建馆的宗旨和传播使命,为后续的展陈设计指明方向[2]。 例如,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属于历史文化类博物馆,该馆的宗旨和传播使命为:汇集巴蜀地区,特别是以长江三峡沿线为主的古代、近代文化遗物、遗迹等,生动展现古代、近代https://www.chinaclzl.com/jtzx_1/163.html
13.湖北省代表团参加第十二届深圳文博会筹备工作情况我厅向多家专业策展公司征集展陈设计策划方案,综合各家之长,明确了展示主题、内容、展陈方式的基本思路,形成了《湖北馆展陈设计方案》(附后)。目前,展馆设计制作项目政府采购工作(项目供应商确定为武汉锐特艺术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和展馆展陈内容征集工作均已完成,湖北馆设计制作总体工作进度已转入深化设计和制作阶段,计划https://www.cnhubei.com/xwzt/2016/wbh/xwdt/201605/t3619353.shtml
14.展厅设计企业展厅设计博物馆设计北京展览公司6 在建设全过程中对展陈、环境、装修、标识、信息管理系统、安全防范工程等进行协调设计。 1.0.6 博物馆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6 我国的博物馆分别由不同的主管部门管理,如:历史类、艺术类等博物馆隶属文化部系统;自然博物馆、科学技术馆隶属中国科学院和地方科委;学校的http://www.nplus2009.com/list/news/GuoNa/4030.html
15.想转行入坑博物馆展陈设计?请看这里!博物馆展陈设计与施工通过这十几年的飞速发展,也逐渐形成的一套行业规范。这里不再赘述,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网上搜索。从从业资格方面来说,博物馆展陈设计虽然跟装饰同属于一种资质,但是这些年的发展也有了自己专业的资质,比如说中国博物馆协会颁发的“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单位资质证书”、“博物馆陈列展览施工单位资质证书https://www.jianshu.com/p/5dba9c96a08c
16.烟台展厅设计在文化艺术类领域是很有人气的项目,而想要做好一个文化展厅设计需要进行很多方面的策划,接下来就为您介绍:烟台文化展厅设计有哪些策划内容?1、文化展厅设计的周边环境文化展厅需选择在清静的环境下,如附近并不可以考虑这种规定,那文化展厅 发布时间:2023-03-14 点击次数:39 [http://www.sdhuice.com/tag/
17.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展陈艺术高端研讨会会议纪要文博之窗这次会议是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中国博物馆学会主办,中国博物馆学会陈列艺术委员会、江西省井冈山“一号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上海美术设计公司等单位承办的。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结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展陈的成功实践,深入探讨新形势下革命博物馆、纪念馆陈列展https://www.jgsgmbwg.com/list/article/1666995708355067964
18.博物馆部展陈策划招聘网2025年博物馆部展陈策划招聘信息猎聘2025年博物馆部展陈策划招聘信息,海量高薪猎头职位等你来选,了解博物馆部展陈策划岗位要求、薪资待遇等真实招聘信息,找高薪职位,上猎聘!https://www.liepin.com/zpbwgbzcch6a3a/
19.博物馆展陈设计网站描述http://www.daoge-sc.com/page6?product_id=72&brd=1
20.展厅设计公司博物馆设计展览展示设计展陈设计展厅施工中展带您沉浸式体验:博物馆展陈设计 在历史的长河中,博物馆如同一艘艘承载文明的巨轮,静静地泊靠在时间的岸边。然而,当科技与艺术携手并进,这艘巨轮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沉 了解详情+ 2024-09-06 探寻千年匠心奇迹——中展带您走进井 https://www.sczz.com/
21.博物馆展陈空间设计——基本陈列空间设计博物馆展陈空间设计——基本陈列空间设计 核心提示:在博物馆的整体建筑空间中,基本陈列空间所占空间比例较大,此空间是博物馆观展活动的主体空间,是博物馆陈列展览及馆藏文物的主要载体空间。 在博物馆的整体建筑空间中,基本陈列空间所占空间比例较大,此空间是博物馆观展活动的主体空间,是博物馆陈列展览及馆藏文物的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0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