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博物”入驻中国大运河平台,一键逛遍23家博物馆60个数字展览

从“大江万古流——长江下游文明特展”到“六朝博物馆——回望六朝”,看古都南京的文明印记;从“何止八怪——扬州绘画三百年”到“纯粹江南——苏州历史陈列”,感受江南的人文气息……

5月18日,“云上博物——江苏省博物馆数字展览空间”入驻中国大运河平台,23家博物馆60个数字展览,在这里一键逛遍!

“云上博物——江苏省博物馆数字展览空间”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汇聚全省博物馆展陈资源,通过线上展示和线下体验两种方式,让观众随时随地打卡展览。

节假日想去“网红”博物馆,来场说走就走的博物馆之旅,却发现门票早就被预约完了;好不容易错峰约到了门票,又惊觉最想看的那场展览已经撤展。该怎么办?

拿起手机,点开“云上博物”,找到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十多个展览正在这里静静等待。

上一秒在“运河上的舟楫”展厅看各式各样的船只,下一秒就可以到“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体验运河人家的生活。2023年1月就已经闭幕的“观妙入真——永乐宫的传世之美”展览,也可以在线上看个痛快。

“运河上的舟楫”展厅

据悉,目前“云上博物——江苏省博物馆数字展览空间”已完成23家博物馆60个数字展陈资源的整合升级和集中展示。

“云上博物——江苏省博物馆数字展览空间”还有线下体验专区,既可以让体验者以虚拟人物入展,又可以用虚拟人身份在各数字展厅间穿梭。

5·18国际博物馆日江苏主会场上,就特别设置了这样一个体验空间。南京博物院的“大江万古流——长江下游文明特展”,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何止八怪——扬州绘画三百年”,苏州博物馆的“回眸五十年——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精品展”……5家博物馆7个展览,在线一次逛完。

江苏省数字文化和智慧旅游发展中心负责人介绍,“云上博物——江苏省博物馆数字展览空间”2022年开始实施,2023年全新提档升级的2.0版,实现全省数字展览建设的存储、标准、服务“三个统一”。在此基础上,将动态数据嵌入静态展览、形成内容相互关联的知识图谱、线上展示和线下体验的双向互动等“三个创新”。

下一步,“云上博物”还将不断扩大数据采集范围,覆盖全省各设区市博物馆主要数字展览。持续规范建设标准和底层数据,对全省数字博物馆资源进行二次加工。优化沉淀数据资产,为建立全省文物数据知识谱系储备数据资源。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二维码

“云上博物——江苏省博物馆数字展览空间”

等你来探索

现代快报+记者张文颖/文赵杰/摄部分图片来自江苏省文旅厅、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THE END
1.知了云展官网虚拟展厅快速交付平台知了云展-致力于打造人人都会用的虚拟展厅交付平台。 我们拥有强大的场景模型二次编辑器,一流的实时三维渲染引擎,为设计师和策展等专业人士提供可视化、无需编程的简单快速交付虚拟展厅平台https://www.chan3d.com/case
2.博物馆预约购票系统让博物馆之行更轻松更高效的秘密武器博物馆预约购票系统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便捷性。游客可以通过博物馆官方网站、手机APP或第三方平台提前预订门票,选择入园时间和门票类型。这种灵活的安排让游客能够合理规划行程,避免现场购买门票时的拥堵和不便。 在高峰时段,尤其是周末或假期,博物馆的现场购票窗口常常排起长队。使用预约购票系统,游客可以在家中或移动中轻https://www.1230t.com/blog/zhxt/10749.html
3.首都博物馆研学体验项目公开招标公告首都博物馆研学体验项目 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化云数智”平台(d.sinochemitc.com)的[投标服务]模块(即“中化商务电子招投标平台”e.sinochemitc.com)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5年01月03日 09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0747-2461SCCTJ355 http://www.szzs360.com/news/2024/12/2024_2_mzs161919.htm
4.网上展览中国国家博物馆网上展览新中国首座大型低速回流风洞 展期:2021/5/14—2024/10/27 展厅:三层平台公共空间东区 浴火重生——巴黎圣母院增强现实沉浸式展览 展期:2024/9/12—10/20 展厅:北3展厅 冰路征程——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成就展 展期:2024年6月28日—10月20日 展厅:中国国家博物馆 艺术长廊 文脉共生——袁小楼http://m.chnmuseum.cn/zl/wszl?eqid=e20a0a490005ceba00000003646d5d00
5.中华文明云展项目名称:中华文明云展 推荐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 申报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http://www.ncha.gov.cn/art/2024/6/26/art_2784_189888.html
6.云展览平台云展览平台:打造沉浸式观展新体验,科技助力“破次元”对话博物馆 云展览平台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是集文化展示、艺术表现、展品陈列、科教活动及公众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信息系统建设,具有较强的特殊性与专业性,是艺术创造、文化创新与科技手段的合璧发展,是一场专业的科技文化活动面向互联网+的探索与实践。 http://www.tianyutu.com/yzlpt.html
7.智慧博物馆管理云平台首页>>智慧博物馆管理云平台 全功能后台管理系统,实现博物馆系统融合、数据融合、业务融合 实现博物馆系统融合、数据融合、业务融合 通过将系统、业务、数据集成到统一的信息门户中,为馆领导、业务部门、第三方合作用户等提供统一的系统和资源的访问入口; 基于用户和角色定制组合工作台内容,实现个性化台账。 http://www.efrontop.com/CollectionDigitalResource/index.html
8.国际博物馆日云端“漫游”,拥有不一样的体验——中国青年网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博物馆日期间,北京地区博物馆在官网、微博、微信等平台推出博物馆全景展示、数字展厅等50项“云展览”,以及科普讲座、云游博物馆、文物观赏等15项直播活动,观众足不出户依旧可以享受云端“漫游”,更“近”距离欣赏文物,拥有不一样的博物馆体验。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qnzs.youth.cn/tsxq/202005/t20200518_12332531.htm
9.热点关注全国150个线上博物馆汇总在家足不出户“云看展”展览资源来源于国家文物局 1.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 故宫博物院 https://www.dpm.org.cn/subject_hesui/guide.html 2.全景故宫 故宫博物院 http://webapp.vizen.cn/gugong_app_pc/index.html 3.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 https://www.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646693
10.大鱼云展线上虚拟展览平台大鱼云展专注于提供线上虚拟展览创展服务,依托于及目科技深度自研的Web3D技术和美术设计能力,以多样化的三维艺术空间为载体,包含丰富的3D交互功能体验,突破时间、空间、线下场馆风格等限制,提供一种全新的数字化线上展览解决方案。帮助艺术机构,艺术馆,美术馆,艺术家,少儿画https://gfishow.com/news
11.宅家无聊?南通博物馆邀您“云看展”今天,全市23座备案博物馆提供了5大类105条数字资源,涵盖线上展览50个、线上文物赏析872件、电视电台节目24集、微信小程序1个、网络课程410节。现予发布,以飨观众。 南通博物馆数字资源网址链接 一、云看展 (一)南通博物苑。 1.基本陈列《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张謇》 https://www.ntjoy.com/html/tuijian/2020/0206/173207.shtml
12.博物馆云展览的生成与生长在对“云展览”的努力探索中,浙江省博物馆推出的“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云展览”引起了业界瞩目。本文聚焦该展览从平面网页的“云展览”到物理空间的“实体展览”再到三维虚拟空间的“虚拟微策展”三个阶段的变化过程,从展示基础、观看方式与构建策略等角度评述其变化规律、内在逻辑与价值意义。 https://www.518bwg.com/show/998.htm
13.“北京博物馆云”平台将于5月18日试运行中新网北京5月11日电 (徐婧)2022年北京“5·18国际博物馆日”线上启动式将于5月18日举行,活动将围绕“游、享、购、论”四个板块展开。当天,“北京博物馆云”服务平台将启动试运行,未来市民只需打开小程序,即可了解北京各博物馆举办的展览和社教活动,还能实现一键预约,打通与博物馆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https://culture.southcn.com/node_b02a77b893/7687ad614e.shtml
14.天津博物馆除了“云展览”,天津博物馆还积极推出“云课堂”、“云讲座”等形式多样的“云”服务,为观众打造出天博服务云平台,使广大观众能够足不出户,尽观天博珍藏、展览和活动。 五、深挖馆藏资源 精品展览不停歇 面对外部环境变化不定,馆内资金不足等多重困难,天津博物馆深挖馆藏资源,立足自身馆藏文物资源,加强研究与转https://www.tjbwg.com/cn/collectionInfo.aspx?id=17212
15.顺德区博物馆集群云服务平台【顺博展览】我地係边?叫咩?何解? 情系此地,才有“我地” “我地”,既是我们的地方也是粤语中我们的意思生于斯,长于斯专属地名,装载一方故事让“我地”从地名出发,开启顺德文化探寻之旅 09 2024-12 顺博“放大镜”|藏在博物馆的“百业兴旺” http://www.sdmuseum.net/
16.“云展览”带你走近文明现场“互联网+文博”潜力无限“‘云展览’有助于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覆盖不能到场的观众。”黄洋认为,未来文博系统将着力打造“云展览”聚合性平台,整合各个博物馆的数字资源,方便公众观展。 毕嘉琪告诉记者,南方+客户端已经搭建了“在+看展”云平台,汇聚直播导览、VR展馆、视频节目、展览资讯于一体。“‘互联网+文博’是大势所趋,我们会https://m.yunnan.cn/system/2020/12/29/031205917.shtml
17.线上博物馆app下载线上看博物馆展览的软件推荐云看博物馆作为典藏人文自然遗产等的文化教育机构,主要是陈列各种历史过往,让人们能够了解到曾经的世界。如今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博物馆也与时俱进的开启了全新线上展览模式,用户手机上就能浏览到世界上各个展馆。那博物馆app有哪些?这里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下博物馆展览软件大全,其中包括了国家博物馆app、首都博物馆app、英https://www.ddooo.com/zt/dndmsjyx.htm
18.线上逛馆受热捧吉林博物馆纷纷启动“云展览”为了适应“云”模式,吉林省部分博物馆制作了相关文化产品。吉林市文庙博物馆承办的原创展览《雪耀江城——吉林冰雪历史文化展》通过网络平台与当地学生们见面。讲解员们录制了展厅讲解视频,采用提问及设疑的形式激发学生们的兴趣。 2日,吉林市陨石博物馆的线上少儿公益活动主要向孩子们讲述彩灯迎春的风俗及由来。3日,https://www.chinanews.com.cn/m/sh/2021/02-02/9402474.shtml
19.博物馆如何实现数字化信息化工作是博物馆运营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实现文物信息资源共享开放、提高文物博物馆单位活用文物资源的积极性。 2018年5月3日,上海博物馆建设完成全面基于数据的博物馆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了上海博物馆的管理从“经验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上海博物馆数据中心,是以数字化为技术手段,基于博物馆学理论,http://www.sanyamuseum.com/a/chenliexuanjiao/2024/0407/6315.html
20.打造逸夫博物馆“大思政课”融课堂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获得国内高校博物馆首家4A景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近年来,逸夫博物馆积极探索“云上科普”形式,讲好地球故事和生态文明故事,在新华网、央视频等平台直播近20场科普活动,累计观看量四百万人次,取得了较好的科学传播效果。 https://tdwb.cug.edu.cn/info/1236/5428.htm
21.玩转莱州博物馆!烟台文旅云烟台文旅云,是由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打造的公共文旅服务平台,构建“寻?活动、爱?欣赏、约?美育、游?仙境”四大板块,实现“一机在手,畅享文旅”。https://www.ytta.cn/information/1591745948017491968
22.四川省博物馆“云展览”现状调研问卷4.是否开设了云展览? 是否5. 5.首个云展览上线时间是___,每年更新___个。6. 6.2021年度云展览观展人数为___人。2022年度云展览观展人数为___人。 7.云展览建设方式是: 博物馆自行建设企业共建采购服务其他 8.目前云展览形式主要是(可多选): 在线展览网站(电脑端)社交媒体平台展示(如微信公众号)移动https://www.wjx.cn/xz/245357614.aspx
23.浙江省博物馆公共服务综合平台本月观展——在浙里,吹响文博展览“集结号” 皇家遗珍——蕲春县博物馆藏明荆藩文物特展 历史的面容——洛阳出土汉唐陶俑展 更多 问羽:宋代的自然与艺术世界 展览时间:2024-11-09 - 2025-01-09 展览地址: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 二楼临展厅C 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https://www.zjmuex.com/
24.720云VR全景官网聚集“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借助720云VR全景技术,打造线上沉浸式元宇宙游览景区、VR博物馆、全景酒店民宿等立体文旅空间,实现线上数字化体验引导线下消费转化 景区VR导览 景点AI讲解 VR数字展会 VR订酒店了解详情 > 扫码查看 云南康旅集团 留坝厅老街街区 湘湖自由庄园 西藏-G219全景 展览展会行业解决方案 VR展会/https://www.720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