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西迁博物馆:传承弘扬西迁精神发挥红色资源铸魂育人作用

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莅临西安交通大学,参观交大西迁博物馆,亲切会见了14位西迁老同志,并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建党百年之际,西迁精神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

西迁历史不仅记录了教育史上的一次伟大行军,更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动诠释。

习近平总书记莅校考察两年来,西迁博物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注重将传承西迁精神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形成了集“馆—展—研—教—传”于一体的发展模式,助力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发挥好红色资源在铸魂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西迁精神领航,筑牢爱国主义教育阵地

“我希望用自己的行动讲好交大故事,让更多的人领悟西迁精神的深刻内涵。”作为西迁馆的优秀讲解志愿者之一,郭欣宇已提供百余场讲解服务。像她这样的优秀讲解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不仅是西迁故事的讲述者,更是西迁精神的传承者。2021年末,面对肆虐的疫情,讲解团队中有近20名学生毅然投身抗疫一线,他们奔波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那个寒冬因为他们而变得温暖。当被问到为什么要当一名志愿者时,他们中很多人说:“我不仅是交大人,更是西迁精神的新传人!”

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西迁馆开馆以来累计向48万余名社会各界人士讲述了“听党指挥跟党走”的西迁故事,获批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18个基地(教学点、示范点),讲解团队被授予“全国妇联巾帼志愿示范宣讲队”荣誉称号。在承担日常讲解工作的同时,师生志愿者赴各地开展宣讲活动,“西迁人”的感人事迹引起社会公众广泛共鸣,成为激励广大党员群众勇担强国使命的强大精神动能。

西迁文化育人,融入“大思政”教育新格局

“60多年前,交通大学师生怀揣着建设新中国的滚烫情怀,手持这张小小的、正面上方印有‘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乘车证,踏上了从徐家汇开往古城西安的列车……”在西迁博物馆里,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源老师从印有“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乘车证讲起,以生动的事例阐释了以“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为精髓的西迁精神,通过5G连线让西安——延安两地学子同上一堂思政课。

这是西迁馆将红色资源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探索,也是推动师生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汲取奋斗力量的有力举措。

西迁馆正不断通过“课程、活动、宣讲”等多措并举,丰富育人载体,探索育人新模式,助力西迁精神走深走实。参与学校通识课程“西迁精神与大学文化”的讲授,收获学生热烈反响;主编的《西迁精神教育读本》被纳入陕西省中小学重点德育读本,发行量超百万册;每逢重要节日、纪念日,西迁馆会推出丰富的社教活动,并将西迁精神的传承融入其中,现已打造“致敬西迁先贤”“行走的党史课”等特色活动。“西迁车票是我见过最美的火车票,它体现的西迁精神值得我们铭记和发扬!”西迁精神正潜移默化融入师生的血液中。

西迁历史聚力,续写新时代爱国奋斗篇章

“西迁是什么?我的理解,是一种爱国主义的赤子情怀、苦中作乐的乐观精神和追求卓越的优良品质,更是‘西迁人’对西安交大矢志不渝的深情。”西迁巾帼王桂芹教授质朴的讲述令人感动和感慨。

为了用好西迁精神这本红色教科书,西迁馆编写出版涵盖西迁历史档案文献、亲历者口述、女性群体等内容的图书10余部;开展“西迁人”口述史采集工程,为深入研究阐释西迁精神的时代价值奠定史料基础;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承担系列课题;着眼西迁精神融入新时代发展的生动实践,举办学术研讨会、论坛,形成了多视角、多维度的西迁精神研究传承大矩阵。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文物报》“党史学习教育”等平台积极发声,传播红色文化,涵养时代新风。

西迁展览润心,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这是一场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展览深切感受到交大始终坚持与党和国家同向同行,令人十分敬佩。”这是在展览现场听到的最多的感叹。两年来,西迁馆已打造“党史图片实物展”“西迁巾帼展”等“线下+线上”主题展览近10场。西迁馆主题展览荣获国家文物局2020年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第一届陕西省博物馆优秀展览评选特别奖。“为国愿做‘西迁人’”专区亮相国家博物馆、香港特别行政区,西迁精神展览在江西萍乡、福建厦门等地展出。西迁馆还入驻人民网“红色云展厅”及“陕西革命旧址云上展”。

“西迁精神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应该让更多的人听到西迁前辈的故事。”为了打破时空的限制,扩大西迁精神的社会影响力,西迁馆建成网上展馆,建设5G博物馆,融入AR+VR互动技术;积极构筑全媒体矩阵,推进“博物馆+互联网”宣传新模式,通过“云游览”“云直播”“云讲解”,以及短视频录制、参与文艺作品创作等手段,打造独特的“西迁名片”,不断提升西迁精神的阐释创新、文化传播、思想引领能力。

THE END
1.去博物馆挖掘更多“价值”走进博物馆已成为新时尚——人们“打卡”文物、观看展览、购买文创,完成一次深度的文化游。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中,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共接待观众5054万人次,多地文博单位接待游客人数创历年同期人数新高。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人认识到了博物馆的巨大价值,也愿意为此消费。而且,随着数字技术赋能博物馆的https://m.gmw.cn/2024-05/18/content_37329583.htm
2.博物馆线上展览的意义和价值元居科技博物馆线上展览的意义和价值 一、博物馆线上展览的背景 1、现在各地的博物馆都推出了自己的博物馆线上展览,吸引了许多游客,让人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历史文化的熏陶。 2、博物馆线上虚拟展览的流行展示了博物馆在教育过程中的独特功能。改善和发展博物馆等场所的教育功能是博物馆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https://www.mvpmeta.com/newdetail/726.html
3.青岛海右博物馆开馆庆典暨馆藏书画精品展开展仪式展览意义 齐鲁大地素有“海右”的雅称,前有杜甫"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后有顾炎武"自此一山奠海右,截然世界称域中"。海右博物馆雅藏齐鲁文化瑰宝,一览书画艺术珍品,管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古字画集大成之地。博物馆除日常展览活动,还将举办书画交流、文创衍生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验活动,以此展现青岛的百年历史https://www.meipian.cn/24els2zx
4.博物馆国外展览的重要性和意义与建议和策略最后,需要关注展览活动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缓解和控制。 博物馆国外展览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深入挖掘和了解展览的潜在价值和影响力,并认真策划和准备展览活动,博物馆可以充分发挥其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的桥梁作用,为增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友谊和理解做出积极的贡献。 ?https://bjkingkerry.com/texts/536
5.博物馆的社会意义(通用10篇)博物馆意义有不同层面的表现;在最一般的博物馆与社会的关系层面上,博物馆要满足社会通过博物馆藏品、博物馆业务达到自我认识、延续和发展的要求;对于处在特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中的博物馆事业来说,博物馆要注意满足由传统、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和发展构想等因素构成的现实的社会需求,要为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发展https://www.360wenmi.com/f/fileilknwk6w.html
6.展览不是一个中立空间,而是一个具有建构性的叙事空间(新博物馆学“在获取任何类型的材料时,更不用说公开展示或者使这些材料公开可见,博物馆会根据价值、重要性或金钱价值的判断做出某些选择,这些判断可能部分源自机构本身特有的价值体系,但从更深刻的意义上讲,这也植根于我们的教育、教养和偏见。无论我们喜欢与否,在临时展览或博物馆展览的背景下,每一件物品或艺术品(以及其他物品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266134/
7.博物馆概论3藏品保护的具体内容包括:藏品的材质研究、藏品的败坏机理研究、藏品的保护和修复技术、藏品的日常保养、藏品的价值和真伪的科学评估与鉴定等。 三、藏品保护的基本理念 博物馆藏品保护工作的开展,一方面需要依靠合适的技术手段,另一方面需要贯彻科学合理的保护理念,二者缺一不可。其目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保存体现藏品真正价https://www.jianshu.com/p/c706d4bad0d0
8.博物馆的意义和作用二、有利于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品格作为历史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结晶,博物馆是一种文化精神的助推器,能够帮助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家国观念还未真正形成的青少年学生树立一种求索的精神品格,并且通过文化展览及介绍,帮助他们建立一种主动探求知识,渴求历史文化真相的精神取向。 https://www.hanzeo.com/news/112.html
9.博物馆展览陈列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路径而要想实现这一切,对于博物馆的广大工作人员而言,首先就要充分认识到展览陈列的重要性,认识到其对于生成和彰显文化价值的重要意义;其次要构建丰富的展览形式,提升广大观众对于展览的兴趣,对于文化知识探索求知的乐趣;最后还要采取一定的体验和参与模式,让观众感官相结合,丰富体验内容,从而实现对于知识的学习和素养的丰富。http://www.szzs360.com/news/2018/7/2018_30_mzs29460.htm
10.博物馆展览的阐释与叙事:背景路径与方法这一构建新信息通道的重新编码就是博物馆展览建设中的阐释工作。也就是说,通过展览阐释,博物馆有效地帮助观众理解了物件的意义与价值。把上述的两个通信过程合并就形成了这类主题类博物馆信息传播的总过程,与上述欣赏类展品的传播模式不同,这一传播是通过两个通信过程来完成的(见图4)。https://www.chinaclzl.com/jtzx_1/851.html
11.国博馆长王春法:博物馆好展览的10个标准博物馆展览不是一种简单的纯知识现象和认知行为,它在传播知识和娱乐服务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呈现出一定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倾向,对观众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产生启迪和引导作用,进而成为社会文化建构的工具[28]。 从这个意义来说,展览的高度既体现在政治站位上,也体现在文化站位上,还体现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MjgwMzA3NjWDz41lsYakcw.html
12.博物馆的育人功能及教育价值在我国,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展示人类活动的实物遗存和历史文化现象为主要内容,具有教育、科研和收藏等多种功能的文化机构,是向社会公众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博物馆是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双向交流和互动,也是博物馆基于自身价值取向和公众需求,通过展览、讲座、体验等各种活动开展的一种公共服务。近年来,随着博物馆事https://m.yunnan.cn/system/2023/06/09/032622968.shtml
13.济南市博物馆“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即将开启地点:济南市博物馆一楼3厅 5.《明·明德——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圣贤箴言、传世家训、友朋赠言等不仅适用于古代,在当今时代仍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意义,值得提倡和学习。本次展览立足“古今关照,知行合一”,重在以古鉴今,以物明理,深挖文物内涵和背后的故事,阐释古代社会所倡导的优秀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41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