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互动身临其境!国际青年领略楚王车马阵的历史底蕴荆州楚国周天子春秋战国

“我为自己是湖北人而感到骄傲!”这是10月23日,出生于襄阳的诗人范雨素发出的感慨。当天,由湖北省委宣传部主办、极目新闻承办的“国际青年跟着诗词打卡湖北”活动来到湖北荆州市,国际青年们与近40位作家同行,共同领略楚王车马阵景区厚重的历史底蕴。

楚王车马阵景区作为楚国璀璨历史中浓厚的一笔,也是荆州旅游的一张名片,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

楚王车马阵,又名熊家冢,坐落于楚纪南城大型古文化遗址的核心区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布局最为严谨的周代楚王陵墓群。它南邻八岭山楚墓群,北靠荆山,是国家级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以气势磅礴的楚王陵和规模宏大的车马阵闻名遐迩,更因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被誉为“中国仅有,天下第一”的楚王陵典范,与北方的秦始皇兵马俑遥相呼应,形成了“北有兵马俑,南有车马阵”的文化奇观。

景区占地面积731亩,其中文物保护核心区域占地225亩,由楚王陵主冢、祔冢、殉葬墓区、祭祀坑、车马阵遗址展厅五个部分组成。

此外,不同于西安兵马俑的陶制人俑,楚王车马阵以其真车真马的殉葬制度,展现了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强盛与奢华。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早于统一六国的秦朝,更是楚文化精髓的直接体现,对于研究古代军事、礼仪、交通乃至社会生活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当天,作家及国际青年们参观的熊家冢1号车马坑,就是楚王车马阵中最为壮观的一处,其长132.6米,宽12米,这座目前我国春秋、战国考古中发现的最大车马坑中,164匹马的马骨留下了2000多年前骏马栩栩如生的样子,而配件备用车、辎重车、战车、礼仪车的完整建制和3乘“天子驾六”级别的马车,更是诉说着楚国昔日的辉煌与强盛,让每一位到访者无不为之震撼。

站在1号车马坑的玻璃道上,来自哥伦比亚的国际青年真贞感叹道:“在这里,我看到了很多我的国家没有的东西,这里的马车和马,真的很壮观,很震撼。”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向世人展示楚王车马阵的历史文化价值,景区近年来还对车马阵展厅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升级改造。通过遗址展陈等多媒体技术结合的方式,使展厅不仅重现了楚国“千乘之国”的辉煌盛景,更让游客能够沉浸式体验,跨越千年的时光,近距离聆听楚国的故事,感受楚文化的博大精深。

走过玻璃道,便能看到一串串甲骨文汉字借助着灯光在墙上变化跳跃。这样的场景吸引了两名国际青年。他们触摸着3D效果的甲骨文,感受着千年前的文字魅力。

俄罗斯的国际青年骊雅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她已经学习中文四年了,但还是第一次见到甲骨文。骊雅认为,甲骨文看上去非常神秘,每一道刻痕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楚王车马阵之行不仅让我领略到了中国丰富的文学与历史,更让我亲眼见证了那些只在书本上读过的场景。”骊雅表示,她会继续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化,还希望能有更多机会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整场参观下来,除了国际青年的声声惊叹,各位作家也感慨于楚国曾经的强大和繁荣。

云南省作协副主席、《边疆文学》社长潘灵表示,不到熊家冢就感受不到楚人的倔强和骁勇,他还学会了湖北话“不服周”,“原来这句话是从楚王和周天子的关系生发而来的。”

“荆州是从记事起就知道的地名,但我今年50岁了,才第一次来荆州。”诗人范雨素表示,真是又喜悦,又遗憾啊!

THE END
1.江西省博物馆“同心·你我——江西省博物馆征集抗疫见证物特展”从征集的3000余件新冠肺炎见证物中精选了700余件展品,讲述江西的战“疫”故事,展现最美“逆行者”的伟大精神,以及江西人民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与奉献。 壮心逆行——江西医疗队驰援湖北 2020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突袭湖北。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下,四面八方的战“疫https://www.jxmuseum.cn/exhibition/tempexhibition/aab62eefb7b21cff3f3ed2736d7cfe87?groupId=8b438e30f0a547609d2a8969234ce6f2
2.留存记“疫”,湖北省博物馆已征集200余件抗疫见证物雷神山的纪念章、各省援鄂医疗的队旗 ……4 月 18 日,现代快报记者在黄建的办公室里看到,目前已征集到了 200 余件抗疫实物,这项工作还在继续进行。据了解,疫情结束后,湖北省博物馆计划举办大型展览,向公众展现这些抗疫实物以及背后的故事。 50 余件实物见证雷神山医院战疫史 https://www.xdkb.net/kbjj/79755
3.留存记“疫”,湖北省博物馆已征集200余件抗疫见证物从 2 月份至今,他一直奔走于武汉各大医院,搜集抗疫实物资料,留存记 " 疫 "。 雷神山的纪念章、各省援鄂医疗的队旗 ……4 月 18 日,现代快报记者在黄建的办公室里看到,目前已征集到了 200 余件抗疫实物,这项工作还在继续进行。据了解,疫情结束后,湖北省博物馆计划举办大型展览,向公众展现这些抗疫实物以及背后http://app2.myzaker.com/news/article.php?pk=5e9ac99e1bc8e0bf780000db
4.厉害了!湖北省博这一展览入选“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5月18日上午,在北京举办的“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现场,一年一度的“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揭晓,湖北省博物馆“华章重现——曾世家文物特展”入选。 追索归国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 这是疫后重振该馆推出的首个大型特展,首次全面完整展示了40年来曾国考古成果。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744603
5.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0号,总用地面积8.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其中展览面积为3.6万平方米,是中央和地方共建的八个国家重点博物馆之一,国家一级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的前身成立于1945年5月“湖北人民科学馆”后来,在湖北人民 美国科学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成立(筹备处)经过几年的https://www.qwbaike.cn/doc-view-8189.html
6.湖北武汉多家文博单位闭馆不闭展线上展览吸引居民“宅”家抗疫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张疆雁介绍,疫情期间,武汉各文博单位闭馆不闭展,为宅在家的市民送去线上展览、线上直播等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 3月3日,武汉革命博物馆在微信公众平台展出100余幅来自武汉漫画研究会与全国数十位漫画家的抗疫漫画原片。 https://hb.cri.cn/chinanews/20200325/23a1a717-4c75-d45d-430d-7348a8e2c234.html
7.武汉游记湖北省博物馆起义门辛亥革命博物馆搭乘地铁抵达省博湖北日报站,武汉地铁的许多站名都很隆重地装在一个灯箱里,虽然湖北省博物馆和湖北日报共享一个站名,还只占两个字,但是整个地铁站的设计显然是冲着博物馆来的,站厅里的编钟形大柱子顶上都写着“省博物馆”四个字。其实从这个地铁站出来首先看到的是夹在湖北省博物馆和湖北日报之间的湖北美术馆https://www.douban.com/note/825799762/
8.文博人告诉你:武汉是这样的武汉数字博物馆持续在线。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博物馆、武汉革命博物馆、辛亥革命博物馆、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等馆的数字博物馆持续提供服务,观众足不出户就可线上参观博物馆。 馆藏文物活起来,勠力同心共抗疫 文物是历史的承载者,文化的传播者,“文明如水”的最美画面,“润物无声”的心灵相通依托文物来实现,疫情期间,文博https://m.jfdaily.com/wx/detail.do?id=228782
9.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中国革命纪念馆高质量发展峰会·20212021年7月19日,由国家文物局、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物局承办,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执行,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全国相关革命纪念馆、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协办的“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 中国革命纪念馆高https://www.rednanjing.cn/article/5912.html
10.云南省博物馆彩云之南的云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滇池之滨的云南省博物馆,是历史、艺术、科学的殿堂,实地参观会有更多惊喜。我们将秉持“热情、真试、专业”的精神,竭诚为您服务!https://www.ynmuseum.org/index.html
11.有凤来仪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庆祝我们党一百年华诞,为落实党中央关于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部署,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贵州省档案馆联合主办了《百年征程 贵州故事》文物文献展。该展览由贵州省博物馆承办,汇集了各家的研究成果和文物藏品,展现了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贵州人民https://www.gzmuseum.com/zlhg/202110/53.html
12.法学院赴湖北省武汉市开展“走进英雄江城,感悟伟大精神”主题思政结束在湖北省博物馆的参观,同学们前往东湖听涛景区,于湖畔徐行,欣赏自然风光,畅聊实践体会。一天的疲惫在湖光中逐渐消散。 东湖听涛 结束一天的参观学习之后,课程团队举行“学习伟大抗疫精神”主题团日。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共同阅读了校友捐赠的《百万口罩行动》一书。结合今天参观的抗疫展览,同学们了解了在武汉疫情期间https://news.pku.edu.cn/xwzh/a30bc31985514972a01e91726e592430.htm
13.新活广州广州原来有那么多博物馆!来探寻文物背后的故事展览时间为2020年5月11日至6月10日。地点为广州地铁2号线越秀公园站站台文化长廊。 烘焙+文物,视频直播看珍宝 广州博物馆携手“无声的cake”,并联合广东省聋人协会、滴滴出行、来电科技等多家社会力量,推出“‘听’文物故事 识广府旧事”通草画文化沙龙活动,烘焙艺术让文物发声,助力听障人士创业就业。馆方还在5月https://news.dayoo.com/guangzhou/202005/18/139995_53348666.htm
14.南炳文:做功利上不讨好学术上意义大的事草地·访谈草地周刊|为国宝“守门” ,湖北省博物馆“休眠”60多天再出发 草地周刊|回望玉树十年,那城、那人、那树…… 草地周刊|“一天不开工,家里一天就没有收入”,城市街头有群临工在盼日出 草地·专栏|这间号称“京城最长”书店,藏着老北京的文化记忆 草地·专栏|以花入馔的古人,如何一口吞下整个春天? https://zhuanlan.zhihu.com/p/135936194
15.古老的三湘文化与现代的抗疫精神的交融——处干班省博物馆主题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段晓明出席报告会,他表示,报告会给大家上了生动一课,刘斌的讲述朴质却打动人心、鼓舞人心。省博物馆作为这场抗疫战争的参与者、见证者和记录者,我们有责任记录和传播这场伟大的人民战争,记录和传播伟大的抗疫精神。因此,省博物馆发起了征集收藏抗疫实物的活动,并举办专题展览,使广大参观者认识到https://www.meipian.cn/3aklf18s
16.“奥特曼卡”入藏博物馆,抗疫见证物也是未来的“文物”何为抗疫“见证物”?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副馆长罗兴连告诉记者,这次展览以医务人员的一线见证物为主,但远不止于此,众多社区、普通百姓的抗疫实物也被纳入收藏范围。“今天的见证物就是未来的文物,博物馆有义务发挥社会责任记录这段历史,为了明天收藏今天。”罗兴连说。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4/29/c3474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