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博物馆如何创新发展文物新浪财经

12月3日至4日,来自国外21家顶级博物馆和国内17家头部博物馆的馆长及代表汇聚上海,参加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举办的M20+全球顶尖博物馆大会,共论古老博物馆如何创新求变。博物馆里,陈列着精美绝伦的文物,承载着生生不息的精神,诉说着时光悠远的故事,“方寸之间”远不止方寸,“小小物件”里有大大的天地,能够让我们在知史溯古中明鉴知今。

当前,各地文博热掀起热潮,“到博物馆去看看”成为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在博物馆里既可以感受中华文脉之“大”,也可以品味时代变迁之“快”,更能够感受到数字化发展之“新”,这些不同的“姿态”让博物馆焕发出持久的吸引力,点燃文化自信之火。

拓展博物馆的文化半径,实现博物馆与观众的双向奔赴,必须在创新上下功夫,为之注入“新鲜血液”。借助智慧屏、AR眼镜、三维扫描技术,让这些文物在光影交错、情景演绎、现场体验中“开口说话”,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融入市集、演艺、非遗展示、主题邮局等新元素、新玩法,让“冷冰冰”的文物充满烟火气息,在与公众的互动中更具趣味,搭建起物与人的沟通之桥。《故宫·上新了》采用文物和综艺相结合的方式,揭开故宫的“神秘面纱”,让“无声”的文物实现“有声”传播;天津博物馆的《雪景寒林图轴》,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仿刻,让图轴有了生命力;陕西历史博物馆把考古现场做成虚拟展厅,观众能够沉浸式体验繁复而精密的修复工作……这些博物馆+的方式,让文物触手可及、更加亲民,不但能够打破时空的限制、距离的隔阂,还能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

博物馆的魅力,还在于会“整活”重“社交”,一件件新奇可爱的文创产品成功俘获了无数颗心,成为了人们的“生活密友”。以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为原型设计的凤冠冰箱贴上架3个半月就售出14.5万个,成为近20年来国博文创“销冠”。故宫博物院里“纵有要事,醒来再议”的午睡毯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河南博物院以商代“妇好鸮尊”为原型的立体拼装积木“花式出圈”……文创赋予了传统文物更鲜活、更时尚、更社交的文化表达。为了买到心仪的博物馆文创小物件,有人排最早的队,有人为之奔赴千里,有人把收藏这些物件当成爱好,越来越多文创产品出圈,释放出强大的“磁吸力”。

THE END
1.讲座预告符合博物馆学目标的数字展览展示实践本次讲座从博物馆数字化的发展历程,行业优秀案例和南京博物院在数字展览展示方面的实践做法,解读基于博物馆学目标的数字化赋能转型方向,在数字时代的博物馆如何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 张莅坤 南京博物院图书信息部主任,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数智化专委会秘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jcyNjM0NQ==&mid=2649672446&idx=1&sn=709aea7349226261104d1dba5d54e9ac&chksm=82302da4d524ac0e0c24fe79da20c8a849fc969209957ca08e0fc300c13a6a11f19fa1962ab5&scene=27
2.数字博物馆烟台美术博物馆(烟台画院) 中央美术学院燕郊校区美术馆 北京艺时间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承办单位 郑州美术馆 桂林美术馆 厦门中华儿女美术馆 武汉科技大学沁湖美术馆 遵义市美术馆(遵义画院) 展览时间 11月28日——12月26日 展览地点 第一、二展厅 前言 https://www.ytta.cn/digimuseum/wikis/1663965777591533568
3.文博大讲台“陈列展览策划与实施”12月4日,陕西省博物馆协会副会长,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博物馆副馆长李一鸣应邀做客“文博大讲台”,为博物馆、博物学社50余名师生讲授《陈列展览策划与实施》主题讲座。 李一鸣从“什么是好的展览?”为出发点,系统详细阐述了陈列展览的要素、特点、分类和过程,展览项目策划书、展览大纲的编制,展览全过程的设计和推广https://bwg.sust.edu.cn/info/1123/15701.htm
4.谁可以做泛目录排名,详细解释落实BWCV78.43.72.28但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徐星指出,博物馆如何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是需要思考的问题。互联网时代,许多年轻人奉行“宅文化”,大自然和博物馆对这些人的吸引力显得不足。同时,一些传统博物馆运营存在效率低、无法跟上数字化步伐等问题。 中新社https://szdaty.com/?index.php/question680539.html
5.上海自考数字媒体艺术概论(14265)自学考试大纲考虑到专升本学生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理 论体系和历史发展需有一个完整的掌握,根据《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 技术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应包含与专业相关的概论 类课程,包括艺术史、电影史、动画史、媒介发展史、当代艺术前沿,以及艺术学、美学、传播学、文化研究、叙事学的基础理论等内容https://www.zikaoben.cn/n/e-9719833081.html
6.遗址博物馆展览空间叙事性设计策略其次,主题的确定有助于内容素材的选择和表达,有助于展览内容逻辑主线的展开,也有助于展览自身特点的呈现,[8] 对遗址博物馆的空间氛围的营造及空间结构的规划都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但是,展览主题的“创作”并非是文物清单和资料汇编,而是策展者对故事内容的思考。[9] 需要策展人对遗址信息与考古研究成果进行梳理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MTc2NjkyNDSDuZ-rsHa0cw.html
7.数字博物馆设计方案(精选8篇)数字博物馆是以数字形式对文化遗产的各方面信息进行采集和管理, 实现文化遗产信息的永久保存, 并可以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数字化的展示、教育和研究等多种服务的信息系统[1,2]。数字博物馆是建立在互联网上的 , 因此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有利于资源共享; 数字博物馆不受展品条件、展览场地的限制; 数字博物馆https://www.360wenmi.com/f/filel4pute8s.html
8.二级推广,四级整改!2017年,原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据此确定了首批154家国家级、省级和副省级城市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作为试点单位,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的政策保障、机制创新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撑。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中宣部等8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进一步强化对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工作https://www.chinaclzl.com/jtzx_1/415.html
9.公共文化服务重点领域存在问题及建议调研提纲(县级博物馆)33. 博物馆采用数字传播手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多选,最多3项】 A数字传播手段与陈列展览内容不契合B场地设备受限无法使用数字技术C数字内容和设计一般,缺乏吸引力,居民使用率低D操作方式复杂,缺少必要的技术支持指导和后期维护E缺少经费F缺少专业人员五、文化传播 34. 本博物馆今年以来开展哪些交流传播活动【多选】 A将https://www.wjx.cn/xz/232597913.aspx
10.介绍博物馆讲解,要求有提纲的作文从这里呢,我发现讲解员能够把展览品形象化,让大家不仅仅是看,还能通过一些小表演去想象古人使用这些东西的场景。 五、结尾 经过这么一整天跟着讲解员大哥在博物馆里转,我对博物馆讲解有了很深的认识。这就像是一场穿梭古今的旅行,让那些没生命的展品有了生命,让那些遥远的历史和故事一下子就跳到了我们眼前。博物https://wenku.baidu.com/view/22478e4e9d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e.html
11.初中美术教案15篇精品以上内容3选2 初中美术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区别、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历史、性质、作用。 2.了解作品展示的方式,总结所参观展览的意义和目的。 3.走近美术馆、走近博物馆,达到拓宽美术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目的。 4.能为学校或班级策划一次展览。 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40620184625_3884482.html
12.博物馆展览图录的编辑与出版流程探析【摘要】展览图录是展览的记录和延伸,以纸本化的形式把展览的内容永久地留存下来。好的图录不仅仅是一份观展的文创留念,更是一个经过锤炼的展览大纲,是随时可以翻阅的线下展览,之于读者具有重要的学术资料价值。山东博物馆《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图录,突出“以人为本”理念,把握受众需求,以学术研究为主导,出https://www.10vows.com/detail/7isVCzzzSWw
13.馆信息介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ava数字博物馆demo2011年,盛鑫等人指出目前我国博物馆数字资源建设在数字资源展示模式数字资源修复、数字资源共享以及数字资源版权保护等方面仍然面临巨大挑战,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必须不断融合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因此建立一个博物馆介绍信息系统刻不容缓。 3.主要研究内容(含课题研究方法、设计方案或论文撰写提纲) https://blog.csdn.net/2301_79305643/article/details/132446239
14.博物馆概论4所谓“博物馆信息化”,是指博物馆各职能部门员工普遍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业务的工作状态,包括网站建设、藏品管理数字化、楼宇管理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局域网络建设乃至数字博物馆建设等多种内容,其目标指向整个机构具有更高的运转效率和更好的职能发挥。所以,“博物馆信息化”的范围大于“数字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可以https://www.jianshu.com/p/2333eb11cba9
15.博物馆叙事性陈列展览中说明文字的运用研究本文研究在博物馆展览日益重视叙事手法这一背景下,说明文字在叙事性展览中的运用情况。文章首先明确叙事性展览的叙事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题材,分析其作为一种叙事媒介,在空间形态、强制性、逻辑关联、真实性上表现出的独有特征,指出说明文字为满足展览叙事特点应起到解释说明、提纲挈领、穿针引线的作用,且必须坚持真实性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21524419.nh.html
16.博物馆发展与文化传承的调研报告这不仅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观众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博物馆的展览内容,也提升了博物馆的服务水平和品牌影响力。此外,数字化建设还为博物馆的学术研究、文物保护等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三、博物馆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一)资金短缺与运营压力随着博物馆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运营成本的持续上升,资金短缺成为制约博物馆发展https://www.wm114.cn/wen/243/484256.html
17.团结的历史壮歌——“和合承德”展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据了解,承德博物馆还将加强“云展览”的总体设计和顶层规划,推动展览资源数字化采集、“云展览”知识生产与传播等,扩大该展览传播力和影响力。 一座山庄,半部清史。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https://wwj.chengde.gov.cn/art/2020/6/5/art_999_567041.html
18.材料一:“曾经,博物馆是有围墙的,展览以实物形式进行。”四川广汉“曾经,博物馆是有围墙的,展览以实物形式进行。”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说,“得益于先进的技术,‘云端’观展成为常态,展览借助科技走到不同城市,数字化让博物馆的边界变得模糊了,博物馆真正实现了无处不在。” 材料二: 走进改造升级后的三星堆博物馆综合馆,生动、丰富的多媒体技术更全面、更深入地表达https://zujuan.xkw.com/1q21824454.html
19.三年级日记(合集13篇)省博位于五一路与东风西路的交界处,是一座省级综合性博物馆 。从外观上看省博的建筑风格与北京展览馆上海展览中心类似,都是五十年代的俄式建筑 。由于建成年代久远省博的外观并没有多少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从功能上来看博览建筑的平面组合采用了放射性的方式将个展区于放射式的方式分开 。在解决客流货流等不同https://www.scfaying.com/tongbuzuowen/49050/
20.博物馆年鉴的编纂实践与理论思考——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年鉴》编纂为例2010年特别记载了国家文物局划拨国家博物馆40万件文物交接仪式等。《中国国家博物馆年鉴》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对年度整体工作情况的记述,这一内容主要反映在工作纪事这个栏目中。工作纪事栏目包括藏品保护与征集、陈列展览、学术研究、考古工作、美术设计、创作与研究、公共教育与推广、安全保卫、数字国博、图书资料、交流与https://www.chnmuseum.cn/yj/xscg/xslw/201812/t20181224_36383_wap.shtml
21.2018年4月21日安徽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A)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及正如一位学者所言,一个一流的博物馆并不在于藏品有多么丰富,而在于人们要有机会看到这个馆里大量珍贵的藏品,并将博物馆文化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去,从中汲取有助于现实生活的灵感。 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王谢堂前燕,可谓比比皆是。如公众像“追剧”一样密切关注海昏侯墓的考古挖掘。无论是展示时间,还是展览手段,均创http://www.sanlianbook.com/index.php/shows/6/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