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山西II20202021学年山西大学美术学院系列学术讲座讲座展览

2020年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关于文化旅游的重要论述,以及山西省委书记楼阳生同志在山西省第六次旅游发展大会讲话的指引下,推进实施文化强省战略,要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聚焦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品牌,努力塑造“游山西就是读历史”的文旅新形象,坚定不移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转型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特别是要着力打造全链条文创产业,加强特色创意产品设计研发,创新品牌推广营销模式,打造更多具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山西特有文创品牌。

机构与学科

山西大学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以来,以进入“双一流高校”为发展目标,努力提升为山西地方政府服务的能力。山西大学美术学院文创中心自2019年组建以来,以美术学院为根基,以促进与辅助美术学院教学改革为定位目标。并积极致力于面向山西大学各学院跨学科的联合为努力方向,以面向未来山西高校文创人才的培养和孵化为长期目标。

聚焦“文化遗产活化与跨学科构建”是本学期美术学院教学改革的重要思路。邀请古建研究、考古研究、城乡规划设计、文化遗产数字化、文创产业运营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与成功企业家,为美术学院的发展与产学研融合助力。

学术与定位

此次学术系列讲座作为美术学院基础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将与2020级新生正在进行的基础理论课程配套,将“感知力”的启发与引导作为贯穿整个系列学术讲座的核心,以构建美院学生对山西文化遗产“大视野和专业宽口径”为目标,以“新文科”的理念与旅游规划学科穿插结合,着力实施山西省政府以文旅融合为导向的基层教育办法,将美术学院的发展全方位融入山西大学“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定位之中。

02导师学科与讲座主题方向

博物馆学研究方向

202011.1819:00

山西大学美术学院MSA102教室

讲座题目:局限于时空下的陈展设计技巧-山西青铜博物馆展陈方案琐谈

韩炳华,男,1975年出生,山西屯留人。研究员。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副院长。科学技术史博士

长期致力于建筑考古和中国青铜器研究工作,在《考古》、《文物》、《江汉考古》、《科学技术与辨证法》、《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在科学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和山西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有《考古寻踪》《晋系青铜器研究》《灵石旌介商墓》《长治分水岭东周墓地》《晋阳古城一号建筑基址》《晋阳古城晋源苗圃考古发掘报告》《晋阳古城三号建筑基址》《晋西商代青铜器》等报告及专著。上述学术成果曾获得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百部(篇)工程”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

除学术研究以外,还致力于文物保护和博物馆展陈工作,主持完成尚西庄烽火台、河曲坪头新石器时代房址、兴县元代壁画墓、灵石文殊原壁画墓的搬迁保护;主持完成山西青铜博物馆基本陈列设计等。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晋西商代青铜器整理与研究”和“长子西南呈西周墓地资料整理与研究”两项,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项目十余项。

曾获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013),山西省委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13),山西省“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荣誉称号(2018)。

古代青铜器研究方向

202011.2019:00

主题方向:

山西青铜器的鉴赏方法

文化遗产数字化方向

202011.2519:00

图示:宁波主任为张复明副省长汇报工作

图示:由浙江大学与云冈石窟研究院合作的全球首例可移动3D打印复制洞窟

图示:2020年10月20日,云冈石窟研究院数字化室潘鹏(左)与同事在采集第十一窟数据,该窟的数字化采集将于11月结束。新京报记者浦峰摄

讲座题目:

云冈石窟的数字化建设

宁波,男,文博副研究馆员,山西省现任云冈石窟研究院数字化室主任,先后主持完成了20多项文物数字化保护工程,开展多项科研课题,先后获得中国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讲座背景:云冈石窟先进计算中心预计于2021年建成。中心将借助高精度的运算和存储能力,将日益风化的石窟进行完整的数字化留存、传承。云冈石窟研究院数字化室主任宁波介绍,山西省大同市投资2400万元助力云冈石窟近日开建先进计算中心,中心将配备新一代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每秒运算能力可达234万亿次,将有效解决石窟三维数字资源的安全存储、高效计算和广泛应用问题。“云冈石窟庞大的石窟数量、巨大的体量、复杂的空间、精湛的雕刻,决定了它的数字化工程极其复杂,需要一个先进计算平台作为数字化工作的核心支撑。”

石窟寺保护研究方向

图示:天龙山景区现状

图示: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与天龙山石窟博物馆,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三方合作的天龙山数字化项目展——《美成天龙》

图示:随着三维扫描、多媒体制作等前沿科技的发展,数字复原天龙山石窟,让流失百年的造像魂归故里成为可能

天龙山石窟的历史脉络与保护现状

崔晓东,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中国古遗址保护协会石窟寺专委会会员。

1993年参加工作组织参与了《天龙山石窟病害调查》、《天龙山石窟加固保护工程》、《天龙山石窟赋存岩体风化凹腔及破碎带治理》等国家、省级重点保护工程项目,发表《“张的其肉”的北齐造像》、《从天龙山第八窟透视中心塔柱窟的演变》等专业论文十余篇;参加了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和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参与编撰《山西通史-古建筑志石窟寺篇》及国家文物局组织编写的《山西文物地图集》等重大专题项目;2014年始作为主要负责人开始了《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国际巡展》项目与国内外学术院校合作历时6年,完成了九个国家三十多个博物馆进行数字采集、三维扫描及数据比对和展馆的陈展等工作,并于2019年8月首次巡展于法国、9月正式于太原市博物馆开展;同年获得中宣部“中华文化走出去”入选项目;该项目于2020年8月列入国家文物局向社会推介100项2020年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

讲座背景:

天龙山石窟以其精美的石刻造像闻名于世。但是20世纪20年代,在日本文物古董商山中商会等的驱动下,石窟遭到了大规模的盗凿,绝大部分精品文物流失到国外。国内遗存的是残缺的石窟,难以再现曾经的辉煌。国外展出的是孤独的造像,无法还原其在洞窟和林泉山水中美的意境。自此,闻名于世的天龙山石窟造像身首异处、天各一方!

在太原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和精心组织下,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通力合作,历时六年,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大英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等9个国家的近30座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采集到100余件天龙山流失造像的三维数据,实现11座主要洞窟的专业数字复原。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向

2020.12待定

图示:2019北京大学—平遥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坊成果

文创产业研究方向

图示:「晋祠之铭并序文房四宝盒」唐碑代表了李世民当年的政治思想,主张和绝妙书法,是一通集史学、文学、政治、书法为一体的丰碑,是稀世瑰宝。取书法题字创意于文房四宝盒,传递能量

讲座题目:山西文化遗产元素提炼与文创开发理念

2019年5月西堂文化正式与山西大学签订协同创新协议。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方向

张剑葳,1982年生,福建福州人。现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理教授,副院长,文化遗产学系主任,北京大学考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北京)中心常务副主任,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副院长(挂职)。

2013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8-2010年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建筑考古、建筑历史与理论、文化遗产保护。专著《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2014),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2018)、第八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奖(2020)。主持首批国家一流虚拟仿真课程一门,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2018,第5责任人),北京大学创新教与学一等奖(2019、2017)、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2017)。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课题一项,国家社科重大基金子课题一项,完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面上项目各一项。曾主持及合作完成多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项目。

乡土聚落遗产保护与公共品牌规划

晋城古堡大阳国际造物大展的策划与实践

梁勇,山西大学美术学院文创中心主任,山西高校文创联盟秘书长,山西高校摄影联盟主席,大阳国际造物营与晋城古堡大阳国际造物大展总策划。讲座背景:拥有2600多年历史和传统建筑面积近35万平方米的大阳古镇,拥有规模宏大的元明清古建筑群,被称为“秦汉以来中国古城镇的活化石”。这里仕官文化与市井文化并存,遍布等级极高的寺观宗祠建筑,沁河流域“泛神信仰”杂糅交错存在,商业建筑与公共建筑林立。2020年山西高校文创联盟联合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北京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师范大学等国内高校以及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金斯顿大学等世界名校的近40名师生组成首届大阳国际造物营,并在9月26日成功举办晋城古堡大阳国际造物大展。这背后的文化遗产复兴与活化思路如何,配合2020年12月在山西大学美术馆即将开幕的晋城古堡大阳国际造物高校巡回展,本次讲座将会与师生对话与探讨这一项目的全案。

THE END
1.中外携手数字化“复活”山西古建太原新闻网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与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秉承“文物活化”“数字化”和“国际化”理念,拟通过数据整合、VR沉浸式体验、多媒体展览等手段,对佛光寺与南禅寺的建筑、彩塑、壁画等元素进行多维度的数字化艺术展示。双方将结合线下展览、线上展示、国际学术会议及出版等形式,扩大山西古建筑的中外影响力http://www.tynews.com.cn/system/2024/12/11/030832632.shtml
2.山西新闻联播AIGC沉浸式交互H5丨开启陶寺遗址博物馆“掌中奇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考察山西时强调:“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它们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古今同地,一眼千年。陶寺遗址博物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ODcyMDk2Nw==&mid=2650069782&idx=5&sn=9f0d239069013ded7fd0149917c71059&chksm=827e92be537b95a662f728e362991b71a876033536803fa133c89fe3ce3bc17034027701351d&scene=27
3.临时展览首页 服务 展览 藏品 教育 研究 文创 党建 关于 EN 时空变调——山西古建筑数字艺术展 2024.05.1~2024.10.31 “时空变调——山西古建筑数字艺术展”云集20位国内外当代优秀艺术家的代表作,集中致敬山西古建的数字艺术大展,于“五一”正式登陆山西博物院。艺术家们从古建筑的文化内涵中汲取灵感,分别从https://www.shanximuseum.com/cms/a/9409.html
4.山西文物数字博物馆依托山西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以39处国保单位为主线,集中展示古建筑、古遗址、石窟寺、古民居、古村落等珍贵历史文物,串联起中华文明演进、民族融合、古代建筑、红色革命、晋商等主题文化路线,探索山西省境的国家宝藏,用脚步丈量文物蕴涵的文化精华,让山西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http://sxwwszbwg.chwhyun.cn/
5.山西博物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实践与思考文物数字化资源是博物馆数字展示和传播的主体,数字化展示和传播主要分线上和线下两种渠道。线下数字展示除了少数专门的数字展馆外,多数以辅助实体展览为主,数字展示和传播除了同样需要处理好“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以外,另外还需特别处理好“内容”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技术是为内容服务的,但内容也同样需要以一种http://sanyamuseum.com/a/3/2024/0515/6771.html
6.山西文物数字博物馆上线地方本报太原6月25日电 (记者刘鑫焱)打开微信小程序“山西文物数字博物馆”,即可开启观赏山西文物的“云上之旅”,可以文物鉴赏,还可以导览解说……这就是山西文物数字博物馆提供的“云服务”。 山西历史悠久,全省有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世界文化遗产3处。山西文物数字博物馆以“表里山河http://m.tibet.cn/cn/Instant/local/202306/t20230627_7440790.html
7.山西博物院每日环球展览山西博物院的前身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博物馆之一,1919年在太原文庙成立,藏品以各类书籍、书画、拓片为主,后逐渐扩展至文物、动植物标本、科学仪器等。1930年,图书馆与美国弗利尔艺术博物馆(现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合作,发掘汾阴后土祠遗址、荆村遗址并举办展览,年参观量最高达20万人次。葫芦口双耳https://art.icity.ly/museums/paufw8z
8.晋祠博物馆临时展览数字化存档系统展览时间:2024年03月20日 -2024年05月20日 展览地址:傅山纪念馆 《亦儒 亦商 亦庙堂——晋祠博物馆藏山西书画名家作品展》 指导单位:山西省文物局 主办单位:太原市文物局 承办单位: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 晋祠博物馆 晋祠园林中心 展览时间:2023年10月27日-2023年11月27日 https://tech.chinajinci.com/lz/
9.“云”端漫步河南各大博物馆足不出户沉浸式逛展此数字展览以线上VR全景展示为主要手段,运用建模、灯光渲染、后期交互等大量虚拟现实技术,全面完整地记录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星空下的村落”主题展览内容 。 此数字展览将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实体展览馆中的图片、文字、实物等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进行数字化复原,活化为可听可看、可读可感的文化产品,极大地提升了参观的便捷https://hn.cri.cn/chinanews/20221129/6fc15cb3-325c-58b6-52df-f81578216b29.html
10.数字赋能,让文物活起来作为本次论坛发布会上的重磅活动,山西文物数字博物馆官网正式上线暨“国宝中的山西”文物主题游径发布。山西文物数字博物馆官网将为社会公众提供查询、浏览、检索、导览、鉴赏、互动等一站式服务,使文物数字化保护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作为“文物大省”,山西3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享誉全国的文化地标,文物主题http://news.sxrb.com/GB/314061/10040867.html
11.山西青铜博物馆近日正式开馆科技让“文物活起来”山西青铜博物馆近日正式开馆,上起陶寺,下至秦汉,跨越青铜时代的2200余件青铜器物正式与游客见面。区别于其它同类博物馆,除了“青铜”这一鲜明主题外,展品的展陈方式和观众互动上,充分利用科技和数字手段,让“文物活起来”,是博物馆的一大特色。 沉浸式体验,穿梭历史千年 https://news.cctv.com/2019/08/29/ARTIBfc9Mhi7KnlfAwmiG8jn190829.shtml
12.山西博物院推出线上精品展,“云端”共享文化大餐近年来,为打造完善博物馆全媒体文化传播体系,更好地为公众提供线上展览服务,山西博物院围绕临时展览和基本陈列开展360度全景展示、电子图册等数字化制作。从2016年“发现山西——考古的故事”开始制作线上全景展示起,截至目前,山西博物院推出近30个线上展览,包括基本陈列和重要临时展览,线上总浏览量超过50万次。 https://www.gzstv.com/a/1574db227ef443f697f99c998bbcd78f
13.看宋金壁画中的众生气象,山西博物院将呈现系列新展古代艺术澎湃新闻获悉,山西博物院将于4月底开始陆续推出“壁上万千:山西宋金壁画中的众生气象”“时空变调:山西古建筑数字艺术展”等多场展览。其中,“山西宋金壁画中的众生气象”将通过百余件组壁画、砖雕文物,带大家领略山西宋金壁画中的众生气象。 “真山正源:傅山书法精品展”将展示傅山(1607—1684)的艺术。“灼灼其华—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004108
14.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和合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 人民为中心 文艺攀高峰——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主题展 片羽重辉——国家博物馆文保成果展 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 人格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 梅澜芳华——梅兰芳艺术人生展 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 艺术为人民—http://m.chnmuseum.cn/Portals/0/web/vr/
15.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汇总15、南通博物苑基本陈列虚拟展 南通博物苑 http://www.ntmuseum.com/view/view_cl1/index.html 16、南京大屠杀史实展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17、扬州博物馆数字博物馆 扬州博物馆 http://3vking.com/yangbo/vtour/tour.html 18、源·流:99件文物里的南京 https://www.cnr.cn/ent/ylzt/kangyi/yunyou/20200220/t20200220_524983888.shtml
16.“文物大省”山西的博物馆有多“炫”?来看看就知道!长治市博物馆 山西地大物博,无论是哪个城市的博物馆,走进其中,都能深深感受到文化的厚重。 在长治博物馆里,有着馆藏文物60000余件,包括石器、玉器、青铜器、陶器、瓷器五个单元。其中,珍贵文物1200余件,曾选调文物参加赴意大利、美国、日本等地文物展览。于1965年初冬发现的一处战国时期的车马坑遗址,17辆车,34https://www.hubpd.com/hubpd/rss/zaker/index.html?contentId=5764607523035820618
17.国家文物局推送第三批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142、忠州博物馆网上展馆【忠州博物馆】 143、VR漫游夔州馆【夔州博物馆】 144、自贡恐龙博物馆360度全景数字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 145、贵州航运博物馆虚拟展馆【贵州航运博物馆】 146、天祝藏族自治县历史文明展【天祝藏族自治县博物馆】 文物数字化展示 https://www.dha.ac.cn/info/1019/17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