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4日,“第二届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开展。
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术委员会、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承办,是工艺美术领域的全国性专项学术大展,也是中国美协工艺美术艺委会的品牌届展。展览自去年开始筹备,于2021年2月正式立项并通过中国美协官网、官微等平台对外发布征稿,截止6月15日收件结束,共收到投稿作品2810件,包括玻璃、金属、纤维、漆器、首饰、织绣、雕刻、编织八个类别。经过中国美协在评委库中抽选专家组建评委会,本着公平、公正、透明的评审原则,经过规范的初评、复评程序,以及监审委员会严肃认真的监督,共评出240件/组入选作品,并特邀全国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同时展出,共计265件/组。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工艺美术艺委会主任潘鲁生在媒体见面会上讲话
作品比较全面的反映当前中国工艺美术创作的整体水平,以期展望当下工艺美术表达体系的学术风向和时代风貌,分为“才‘雕’秀出”、“千‘漆’百趣”、“细‘织’入微”、“绚‘璃’多彩”、“尽善‘金’美”、“赏心乐‘饰’”六个部分。这些作品坚持“心手合一”的创作理念,关照栖居地环境和民族习俗等特质,融合新技法、新材料和新创意,既注重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又注重现代美学的艺术表达,系统深入地诠释了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仅使古老的媒材和工艺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艺美术艺术家们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的最新尝试和探索。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刘万鸣在媒体见面会上讲话
刘万鸣介绍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美术家协会合作举办本次展览的缘起和重要影响。他表示,中国国家博物馆非常重视这个展览项目,继中国国家博物馆首届工艺美术展览之后,与中国美术家协会玉成合作了第二届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希望能同中国美术家协会一道,共同发现、展示、研究中国工艺美术领域的优秀作品,推出中国工艺美术高规格学术展览品牌,记录工艺美术领域的最新成果,丰富和扩展工艺美术表达话语体系。
中国国家博物馆策展人朱晓云主持媒体见面活动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古以来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工艺美术事业发展取得突出成就,全社会形成工艺匠心的文化热潮。新时代多元化发展背景下,工艺美术的当代价值被重新审视,其作品创作呈现出“本源性”、“艺术性”和“设计性”交叉融合的发展特点。中国美术家协会将“工艺美术”纳入“大美术”视野,推出“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学术品牌,给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工艺美术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展示平台。
媒体开放日现场
展览现场
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中国全面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历史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对美术、艺术提出了新要求、寄予了新期待。此次展览的举办,一方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工艺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发挥美育化人的功能和作用;另一方面将引导广大工艺美术工作者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深入社会、深入生活、深入田野,在艺术创作中努力反映“中国工匠精神”,弘扬“中国传统造物智慧”,形塑“中国美学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本次展览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南8、南9展厅展出一个月,并将于2021年10月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展出。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1号院32号楼B座18层中国美协办公室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网络信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