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推荐国家博物馆近期展览推荐

博物馆者,非古董者之墓地,乃活思想之育种场。

你有多久没有去过博物馆了,

这个夏天让我们相约国家博物馆,

踏上历史的时光机,

重新回到曾经的荣光。

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

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是由发源于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沱江及其支流等数个冲积扇重叠连缀而形成的冲积扇平原。这里群山环抱,四季分明,气候温润,降雨充沛,土壤肥沃,河渠纵横,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我国古代文明中重要且瑰异的一支——古蜀文明。

古蜀文明,是以族属命名的古代文明,目前尚未发现有确信的文字材料,只有只言片语的古老传说。这些传说经过汉代著名文学家扬雄的整理,形成《蜀王本纪》一书。据《蜀王本纪》,蜀之先称王者有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这些先王的传说或年岁数百、或神化不死、或山中得仙、或生从天堕、或死而复生,都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若以史实的视角来看待这些神话,大体折射出古蜀文明具有悠远的文化根源,在发展过程中虽历经不同阶段的波折,但延绵久远。

在此次展览中,展出有青铜人立像,青铜人面具,以及大量古蜀人生活祭祀的器具,细致的展现了古蜀文化的特点。

纵目、阔耳的特别,怀念着祖先的面容,祈祷着自然的庇护。那些形色各异的立像,你可以看到不同的发型,或梳或散、或笄或盘,也许是不同民族,也许是不同的身份,让人们猜测那些各色的人在数千年前究竟是以怎样的姿态在古代的巴蜀王国生存。眼睛见到明亮,太阳照耀一切,这个世界的主宰是光明。“5”这个神秘的数字,在古代巴蜀人究竟意味着什么。曾经在那群山环绕绿地中发生的黑暗与动荡,流血与深渊,幸福与渴望,丰收与喜悦,都早已被深深埋进土里。当秦的铁蹄踏入平原,曾经的巴蜀与中华的命运牢牢连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之一,那些独属于巴蜀的特别,有的消散在历史的烟云中,有的与中华永生。

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

张献忠,在明末风雨中成长出的农民起义将领,他的成功加速了明王朝的崩溃,他的失败却牵动了无数人的欲望。有传说在张献忠兵败之时,将所获财宝尽数沉入岷江。自此以后,一代代人在岷江搜索寻找,希望找到传说中的张献忠财宝。在2017年2月,张献忠沉船遗址被正式发掘,曾经的传说得到了证实。

此次展览共展出各类发掘文物500余件,包括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大西政权的金册、“西王赏功”金银币、铭刻“大西”国号和年号的银锭,还有属于明代地方藩王的金宝、金册和银册,以及大量武器、金银货币、首饰和日用器具等,第一次公开全面展示了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的考古成果。除大量珍贵文物外,展览还通过图片、视频、沉浸式投影等多样化、高科技的展陈方式,突出展现了在考古发掘中应用最新考古方法和技术的原创性,全方位再现了明王朝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以及风土人情。

华丽的金册用优美繁复的语言祝福着这个国家、用美好温馨的语言祝福着王朝的继承者。明亮的金银上刻着铸造工匠的姓名,锈迹斑驳的刀剑,仿若霞光缤纷的珠宝首饰,沉水封存的不光有魂牵梦绕,更有曾经的刀光剑影。没有被历史选中的张献忠最终以这样的方式,深深留在人们心中。

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

100多年前,英国诗人吉卜林在《东西方谣曲》中说,

吉卜林生活在英国的殖民地印度,他的诗句反映出殖民者所体会到的东方与西方之间,一种深入骨髓的隔绝。东方与西方,它们如同白天与黑夜一般相互交替:当东方如日中天时,西方尚在黑暗之中;当西方灿烂辉煌时,东方已沉沉睡去。

但是,吉卜林的诗歌想象却忽略了白天与黑夜之间的相互交汇,创造出这个世界最美丽的两种景观:晨曦与黄昏。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和罗马帝国相互把对方视作日出与日落之地。两千多年来,在丝绸之路上,东方与西方的频繁交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景观:它们是人类文明最瑰丽的花朵,也就是本次展览的展品。

绚烂柔软的丝绸走过漫漫黄沙,来到遥远的欧洲,成为贵妇绅士们的心头好;在遥远的大海上,有人坚信着前方的土地,是黄金遍地的应许之地。纯净的玻璃被融刻成玉石的模样;抵御恶魔的纹饰一路相告,变成特别的花纹。东方与西方,相隔有山高水长,却期望着朝夕相见的一天。来来往往,生出神话。猜测想象中的异乡也许源自于缠枝莲的花纹,也许源自于洁白细腻的大理石像。

从四海到七海的开拓,再到马可波罗们的旅程,东方与西方开始了共同呼吸,命运相连。正如陆九渊所言:“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当人们跋山涉水,远赴异乡,见证这陌生中的熟悉与亲切时,一种“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感觉油然而生。异国虽是他乡,但恍如故乡。

礼出东方——山东焦家遗址考古发现展

你是否曾经想过,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类在数千年前的模样;

没有历史记载的无名部落又曾怎样消逝或壮大;

美、究竟源于谁的双眼,

规则、秩序又是如何产生并标记。

山东章丘——中国考古的摇篮,是中国学者在中国东方发现并最早进行考古发掘和探索的区域之一。著名的龙山文化,就是以20世纪20年代原章丘龙山镇城子崖遗址得名而声闻海内,其历史脉络可追溯到距今4000多年。2016-2017年,山东大学的考古工作者们在章丘焦家遗址再次发现了距今5000多年、内涵丰富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存,揭露出包括夯土城墙、护城壕沟、祭祀坑和大型墓葬在内的诸多高等级设施,出土了大量规格齐全的玉器、白陶、黑陶和彩陶等高端礼仪用具。

高等级墓葬棺椁齐全,开启后世棺椁制度的先河。大墓主人多陪葬象征王权的玉刀和玉钺,并以各种精美陶器和玉饰品显示占有的财富,陶器和玉器陪葬品的位置都非常固定,而且成套组合陪葬,在埋葬制度上形成了十分稳定的礼仪制度和文明化标志,具有时代早、规模大、制度全等特征。这些前所未有的重要发现昭示了焦家遗址作为鲁北古济水流域具有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意义的大型聚落的重要史实。

回顾近百年前,龙山城子崖遗址的发现与科学发掘,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论,中华文明独立起源、多元一体的历史演变规律从此日渐明晰;审视一个世纪后,焦家考古的惊世收获又为以城子崖为代表的龙山文化找到了重要源头,对于揭示5000年中华文明史,尤其是中国古代东方地区的文明化进程意义重大。焦家遗址以其丰硕成果和无可替代的学术价值入选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THE END
1.文化中国行走进国家博物馆感受“文博热”镜头全国博物馆文化中国行|走进国家博物馆感受“文博热”文化中国行看文博热升温2024-12-05 11:25:35 来源: 新华社 北京举报 0 分享至 近年来,随着“文博热”持续升温,来博物馆看展览、看文物,感受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越来越受到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青睐。下面就请跟随着记者的镜头一起走进国家博物馆。 记者:姜赛 新华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L20DIF05346RC6.html
2.去过中国国家博物馆值的你,感受如何?有什么可以分享的吗?国家博物馆不定时设立个别收费特展。收费特展将会在西大厅服务台和网站、微信平台的展览介绍页面注明,并https://www.mafengwo.cn/wenda/detail-10971008-18580347.html
3.国家博物馆的展品有什么国家博物馆的展品有哪些高中知识国家博物馆的展品有什么 国家博物馆的展品有哪些 1、后母戊鼎。后母戊鼎,也称司母戊鼎。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出境展览文物。中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礼器。中国古代对财富的标准是计重制,越重越值钱。大鼎重达832.84公斤,在当时属于国之重器了。器身饰兽面纹及夔龙纹,耳外廓饰双虎食人纹。腹内铸有“后母戊”三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3296007.html
4.国家历史博物馆每日环球展览国家历史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1944年建成开放,馆藏近10万件藏品,涵盖绘画、兵器、服饰、历史文献等,专注展示16世纪至19世纪的墨西哥历史。重要展品包括 Juan O'Gorman 1961年绘制的大尺幅壁画《独立祭坛》(Retablo de la Independencia)、墨西哥第一帝国皇帝阿古斯汀一世的火枪等。 历史· History国家https://art.idai.ly/museums/7tbato8
5.近期全国各大博物馆世界史类特展推荐(二)浦东美术馆携手西班牙普拉多国家博物馆隆重呈现“光辉时代:普拉多博物馆中的西班牙往事”(Ages of Splendor: A History of Spain in the Museo del Prado)。此次展览是普拉多博物馆于中国举办的展览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同时也是为浦东美术馆量身打造的特别项目,全球仅此一站。展览持续至2024年9月1日。展览呈现了普拉多https://eshistory.tjnu.edu.cn/info/1493/5641.htm
6.新闻喜讯!湖南博物院“王者归来—中国古代青铜器巡礼”入围第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是我国目前博物馆展览领域的最高级别奖项,有展览领域“奥斯卡”之称。多年以来,该奖项在激发全国博物馆的进取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引领陈列展览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第二十届(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node/9612
7.丹麦国家博物馆每日环球展览1892年,该馆正式定名「丹麦国家博物馆」。1929年,博物馆进行大规模扩建,建筑占据了整个街区。1992年,博物馆再次翻修,新建一个大型展厅用于临时展览。丹麦国家博物馆庭院展厅及馆藏 · Halls and Collection丹麦国家博物馆共有4层,设有7个常设展览,包括4个丹麦文化历史展与3个专题藏品展。前者位于1-3层,以时间为https://art.icity.ly/museums/w4cl0jr
8.国家博物馆专题展集中焕新——赴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来国博看中国,徜徉在国家文化客厅,领略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灿烂与辉煌,正成为越来越多公众特别是年轻人的选择。 展览是博物馆最重要的公共文化产品。拥有143万余件藏品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丰富多样、异彩纷呈,已形成以“古代中国”“复兴之路”和“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三大基https://www.whb.cn/commonDetail/904532
9.国家博物馆藏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国家博物馆是今年暑期的大热门 终于进到国博的朋友们 你们非常有勇气 国家博物馆有上百万件藏品 上万件展品 还有25件组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这些国宝涵盖了自仰韶文化至明代 七千年间 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 下面就按中华文明的伟大历程 挨个去欣赏那些禁止出境的顶级国宝吧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803/18/1091100712_109110071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