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书画藏品里的那些诗和那些事书法诗经乐工诗文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

▼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式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

▼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写的诗了。但记录的人似乎并不是因为欣赏的缘故,更不是因为研究的缘故。他们大概是些乐工,乐工的职务是奏乐和唱歌;唱歌得有词儿,一面是口头传授,一面也就有了唱本儿。歌谣便是这么写下来的。

《小雅·节南山之什》(局部·十月之交)

▼春秋时的乐工就和后世阔人家的戏班子一样,老板叫作太师。那时各国都养着一班乐工,各国使臣来往,宴会时都得奏乐唱歌。太师们不但得搜集本国乐歌,还得搜集别国乐歌。不但搜集乐词,还得搜集乐谱。

▼除了这种搜集的歌谣以外,太师们所保存的还有贵族们为了特种事情,如祭祖、宴客、房屋落成、出兵、打猎等等作的诗。这些可以说是典礼的诗。又有讽谏、颂美等等的献诗;献诗是臣下作了献给君上,准备让乐工唱给君上听的,可以说是政治的诗。太师们保存下这些唱本儿,带着乐谱;唱词儿共有三百多篇,当时通称作“诗三百”。到了战国时代,贵族渐渐衰落,平民渐渐抬头,新乐代替了古乐,职业的乐工纷纷散走。乐谱从此就亡失,但是还有三百来篇唱词儿流传下来,便是后来的《诗经》了。

千年之前,

乐工奏乐的场景我们今日已经无法亲眼所见。

但博物馆中收藏的陶俑,

却能够再现当时歌舞升平的场景。

歌舞伎陶俑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共三百零五篇。汉代以后成为儒家必读的经典。

在人们的印象中,好像更多的是通过文字去熟悉这一传世经典。实际上,据元代夏文彦《图绘宝鉴》记载,南宋皇帝高宗赵构、孝宗赵昚都曾亲自书写《诗经》。除此之外,他们还命当时著名的山水、人物、花鸟全能的画家马和之补图,使诗歌内容形象化,用以宣扬“礼乐教化”。

马和之像苏文绘

故宫博物院就藏有不少和《诗经》有关的图卷。藏图均为长卷式,采用“一文一图”装裱形式,依《诗经》原诗顺序楷书“风、雅、颂”各部分诗文,后配相应的诗意图。构图多以树石为边框,中央区域穿插人物故事情节。

其中作品质量较高的《小雅·节南山之什》图卷,是取《诗经·小雅》中《节南山》等十篇之大意描绘成图,每段前书《诗经》原文,依次为《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雨无正》《小旻》《小宛》《小弁》《巧言》《何人斯》《巷伯》。

《小雅·节南山之什》(局部·卷尾)

《节南山》图取诗中“节彼南山,维石岩岩”句意,绘高山深壑,瀑布急流;

《正月》取诗中“正月繁霜,我心忧伤”句意,绘霜多寒苦,柳树低垂、荷塘凋零;

《十月之交》取诗中“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句意,绘河岸边林木凋残,峰上四人远望乱云翻滚,红日将蔽。整幅图卷用笔潇洒,不追求形似,山、石、树、草尤为明显,人物衣纹工整之间见生动飘逸之感。

《小雅·节南山之什》(局部·正月)

此卷旧传宋高宗赵构书文,马和之作画。故宫博物院馆员、古书画专家分析,从《诗经图》上的书法看,字体应是习王之楷体作为样板,虽大体接近高宗的书风,个别字的结体和点画特征,与真迹相比,差别不大,但其用笔均较尖薄而失醇厚,实仅得貌似而已。

且各卷书法质量亦参差不齐,字的结体、点画、用笔与真迹相比各有所别,有的仅得貌似,有的连形模亦不具备,笔法均薄、弱。卷后亦无真高、孝“御书之宝”印记。故《诗经图》上的书法应非高宗、孝宗真迹,亦不似出于一人之手,可能是当时御书院中各书手所为。

除了《诗经》外

中国还有许多国学经典

《道德经》《逍遥游》《楚辞·九歌》

《古诗十九首》《洛神赋》《酒歌》

《归去来兮辞·绝交书》《兰亭集序》

《千字文》《洛神赋》《酒歌》《心经》

《杜牧诗》《陋室铭·进学解》

《岳阳楼记》《赤壁赋》……

这些流传至今的名篇和《诗经》一样,

《名家大手笔:来自故宫的诗书画》一书

便收集了这些国学经典

集中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名家大手笔》

来自故宫的诗书画

此外,书中还配有1000余张高清大图,这些图片不仅展示了书画作品的艺术之美,更让我们在细节之处,领略到了古人的精湛技艺和深厚底蕴。诗、书、画三者相得益彰,共同谱写了一曲古典华章,让我们在欣赏之间,得以沉醉于那份古典之美。

对于许多读者来说,古典诗文往往因为其晦涩难懂而让人望而却步。《名家大手笔》则在这方面做了精心的安排。

书中收录了朱自清、启功等著名学者,以及华宁、傅红展、张彬等故宫书画专家,对每一篇诗文和书画作品进行了深入解读。

他们不仅从文学的角度剖析了诗文的内涵与意蕴,更从书法的角度讲解了书画作品的笔墨技法与艺术特色。在他们的解读中,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诗文和书画作品仿佛变得生动起来,可以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略到了国学经典的魅力。

在设计上,该书一套三册,均为16开的裸脊精装,可以180°平摊,原图放大,呈现更好的视觉体验。

另配置函套,兼具互动体验与收藏价值于一身。

希望每一个阅读此书的读者,可以在读诗、赏书、品画中,了解在传世经典中找到中国人的精神底蕴。

THE END
1.故宫博物院院刊杂志的期刊影响因子是多少?故宫博物院院刊杂志创刊于1958年, 由故宫博物院主办, 北京出版, 邮发代号为2-411, 国内刊号为11-1202/G2。本刊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刊载栏目有: 明清历史、文物研究、古书画、古器物、古文字研究、佛教美术、古建筑、考古学研究、文保科技、博物馆工作、等。 https://www.youfabiao.com/ggbwyyk/wenti/03.html
2.北京城市图书馆创意创新不断信息提示首都之窗读者参观“一息尚存书要读——齐白石图书文献展”。 静心阅读图书、观摩古籍修复、聆听黑胶唱片、欣赏歌剧艺术……即便平日,也有不少读者来到北京城市图书馆,沉浸在图书海洋,徜徉在艺术世界里。 “如今人们获取一本书已经很便捷,那读者为什么要走进图书馆?我们希望把一些不同主题的馆藏资源提取出来,转化成可体验的、https://www.beijing.gov.cn/fuwu/bmfw/sy/jrts/202412/t20241209_3960423.html
3.千雪综述:中国知名文博和科研机构在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建成以来,双语期刊34.4联合主办。2021科研院所的双向学术交流,敦煌研究的保护“数字敦煌的游览体验已经覆盖了莫高窟全域”合作共赢,完整呈现中华历史典籍版本的宏阔盛景2022件1中英文1万平方米,一总三分。徐中煜表示、突出情景交融,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任万平表示。https://bbs.9you.com/forum-239-49.html?m=home&wap=Lists&a=index&tid=443483
4.故宫博物院院刊投稿要求故宫博物院院刊投稿要求 故宫博物院院刊杂志投稿须知: 1、本刊重点关注重大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特别关注亲历者的叙述。 2、内容真实可靠,不可有任何虚构。文中重要引语,请注明出处。 3、篇幅不要过长,一般四五千字,长篇最好在八千字之内。 4、原则上一稿一投。如一稿多投,请予说明。https://www.schwyx.com/question4/ggbwyyk
5.故宫博物院院刊杂志期刊简介故宫博物院院刊期刊荣誉 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 故宫博物院院刊投稿须知 1.作者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称、研究方向、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等。 2.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一般不作为文献引用,如有特https://www.1mishu.com/qikan/zhengfawenshi/lishidili/201003/679252.html
6.故宫博物院院刊杂志杂志投稿故宫博物院院刊杂志投稿方向 明清历史 文物研究 古书画 古器物 古文字研究 佛教美术 古建筑 考古学研究 文保科技 博物馆工作 故宫博物院院刊杂志杂志投稿要求 一,本刊重点关注重大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特别关注亲历者的叙述。 二,内容真实可靠,不可有任何虚构。文中重要引语,请注明出处。 http://lunwen.xmqikan.com/qikan/kexue/6104.html
7.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杂志社在线投稿期刊导航加急见刊杂志订阅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杂志简介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杂志内容丰富、思想健康,目前以半年刊形式发行,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刊物对外积极扩大宣传,致力于提高杂志质量与影响。 https://www.57qikan.com/qikan/3881.html
8.故宫博物院院刊故宫博物院院刊 主办单位:故宫博物院 官网地址:https://www.dpm.org.cn/journals.html 投稿方式:纸质投稿 投稿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 故宫博物院研究室《院刊》编辑部,并发电子版到yuankan@dpm.org.cnhttps://www.fabiaoji.com/periodicalDetail?id=54f26cd5-b0e4-429f-9a61-e87d2cabad08
9.《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半年刊)创刊于1983年,是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文史类学术研究集刊。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主要收录与沈阳故宫历史、文物、古建筑相关的学术论文及清朝历史、满族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此外兼收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故宫学等方面的文章。 说明:该https://www.wyseo.cn/syggbwyyk/
10.《故宫博物院院刊》故宫博物院主办提示:《故宫博物院院刊》投稿需先进行学术不端检测,查重需低于10%。需要按照投稿格式进行撰写,论文可以先进行排版,整理好再进行递交。 1、出版时间 1.1 一般情况下,两个星期内即可通知作者投稿论文是否被录用。评审通过的稿件1-2个月内(自稿件收到之日算起)刊出,通过本站快速发表论文网站平台一般不会超过一个月http://ggbwy.chinabidingnews.com/
11.故宫博物院院刊是北大核心期刊吗?影响因子多少?故宫博物院院刊是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是0.44。 故宫博物院院刊杂志(CN:11-1202/G2) 创刊于1958年, 目前以月刊形式发行, 是一本由故宫博物院主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的CSSCI南大期刊。 编辑部地址:北京景山前街故宫博物院内 邮编:100009 https://www.haotougao.com/ggbwyyk/wenda/06.html
12.故宫博物院院刊主办:故宫博物院 编辑:故宫博物院院刊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景山前街故宫博物院内 邮编:100009? 投稿网址:https://ggbw.cbpt.cnki.net/EditorCN/Index.aspx 出版发行:故宫出版社 订阅处:全国各邮电局 海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北京399信箱 零售发行:故宫出版社发行部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华https://www.dpm.org.cn/journals/
13.故宫博物院院刊2021年第3期故宫博物院院刊-联系信息 主编:赵国英 电话:010-85007179 85007187/95 邮箱:yuankan@dpm.org.cn 地址:北京景山前街故宫博物院内 邮编:100009 收录汇总 刊内文献检索 投稿信息 学科 年度 全选(0) 清除导出 排序:按相关性按时间降序按时间升序 共4384条结果 https://m.zhangqiaokeyan.com/journal-cn-2559/2021003/
14.故宫博物院院刊外审专家工作区作者工作区编辑工作区 技术支持 中国知网https://ggbw.chinajournal.net.cn/
15.故宫博物院院刊杂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故宫博物院院刊杂志 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主办单位:故宫博物院 国际刊号:0452-7402 国内刊号:11-1202/G2 发行周期:月刊 全年订价:¥400.00 期刊收录: 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https://www.haofabiao.com/ggbwyyk/201704/
16.期刊协同采编系统《故宫博物院院刊》投稿须知 版权协议 论文模板 首页 联系方式账号登录 保存密码 忘记密码? 腾云采编官方App 下载使用 如果您还没有账号,请注册账号 本系统的登录密码区分大小写 本系统由中国知网提供技术支持 v10.5技术支持:http://find.cb.cnki.net 电子邮件:cb@cnki.net 温馨提示:建议您使用Chrome80、火狐74http://ggbw.cbpt.cnki.net/EditorCN/Index.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