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下午,省博物馆以线上视频会议的方式举办了第三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业务专题培训讲座。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研究馆员王进先,文物典藏部馆员胡学捷,文物研究中心馆员佛音三位专家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工作实际,分别进行了精彩实用的业务授课。馆党委委员、副馆长黄培培主持讲座。省博物馆领导、各部室正副主任、专业技术人员、2022年新招录人员,社教部全体讲解员共67人参加学习讲座。
发挥青海省博物馆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时代价值
王进先|馆党委书记、馆长、研究馆员
王进先,男,土族,1976年4月出生,青海民和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现任青海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文博研究馆员,为西宁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中宣部对外文化专家、中国博协常务理事、青海博物馆联盟理事长,青海文旅智库专家,“昆仑英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拔尖人才。先后主持实施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江河源人类史前文明”、青海省博物馆”1+3“主题展览等多个展览内容,先后主编出版了《探秘彩陶王国》《青海柳湾彩陶选粹》《中国史前遗址博物馆·河湟陶源·柳湾卷》和《西北彩陶与遗址博物馆建设研究》等著作。
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王进先做了题为《发挥青海省博物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时代价值》讲座。讲座立足青海省情和省博物馆实际,细致讲述了馆藏文物中体现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显著特征、博物馆为文化认同提供了实物依据、博物馆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场所、积极促进博物馆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四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时代价值,结合今年省博物馆的工作完成情况,并提出了三点今后的工作思路和建议,要求全馆上下以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综合性博物馆的优势,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强阵地,奋力谱写新时代省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主题展览的策划与实施
胡学捷|文物典藏部馆员
胡学捷,1990年出生,毕业于山西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硕士。2014年就职于青海省博物馆,先后在文物典藏部,文物研究中心任职,负责展览内容策划设计。现任职文物典藏部,负责文物档案管理。主要参与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参与《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等的展览设计工作。
古代绘画赏析与展览用图
佛音|文物研究中心馆员
佛音,1992年出生,毕业于西北大学,考古学学士,2015年就职于青海省博物馆,先后在文物典藏部、展览策划部、文物研究中心任职,现任职于文物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为青海地方史与文物延展研究。先后参与《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等展览策划,大纲撰写等工作,是《百年青海革命文物目录展》的策展人。
佛音做了《古代绘画赏析与展览用图》讲座,讲座分为省博物馆展览中绘画作品的应用和古代绘画基础知识两部分。图文并茂的展示了省博物馆“青海历史文物展”中的《女史箴图》、“唐蕃古道展”中的《步辇图》、“山宗·水源·路之冲展”中的《温溪心献马图》三幅绘画作品在展览图版中的应用和设计思路。并简短介绍了我国古代绘画发展史及特点,启发了大家对展览用图的思考。
在讲座的交流互动环节,大家踊跃发言,积极交流感想,纷纷表示讲座内容丰富,从中深切感受到了青海各民族异彩纷呈的交往交流交融史,收获了新知识,也激发出新的工作思路和奋斗动力,更加坚定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立馆之基、强馆之本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最后,副馆长黄培培做总结发言,表示三位专家授课内容丰富、过程精彩、逻辑严密,大家听课认真、学习氛围浓厚、互动交流积极,达到了预期效果。馆党委书记、馆长王进先同志的讲座不仅是馆党委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折不扣执行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的举措,也是我们馆的工作主线,在丰富大家业务知识的同时,对以后的工作有着指导性、针对性和启发性。各部室要聚焦主业,担当主责,紧紧围绕博馆的收藏、研究、展览、讲解、社教、研学、文创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多维度全方位找准切入点,深入挖掘和整理青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我省民族团结建设成就,以全省、全国及全球的大视野和大格局,统筹谋划博物馆创新性发展。
第四场预告
黄培培—《博物馆展览策划中常见问题的应对策略》
王世威—《浅谈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与应用》
李雁楠—《省博物馆人事管理重点政策解读》
●【转作风勇争先】凝心聚力抓项目夯实基础促发展
●【重要通知】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制定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与应急预案的通知
●【重要公示】青海省首届文化旅游产品IP创新大赛初赛入围名单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