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颂”丨看148件文物中的浙江传奇

浙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越地独特的文明印记和文化符号在中国历史和文物图景上构建了重要的一环。9月20日,“越颂——中华文物中的浙江传奇”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开展。展览选取了全国各地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来自40家考古文博机构收藏的共计148件(组)具有代表性的浙江元素文物共同展出。还原不同历史时期浙江文物的传播和交流。展览共分五个篇章,十类器物。

“信仰·征战”篇

“信仰·征战”篇展示良渚文化玉琮所代表的信仰体系从史前至宋代的多元文化传承,和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剑所代表的越人杰出的铸剑工艺和逆境图强的文化品格。

浙江余杭反山遗址12号墓出土玉琮王神人兽面纹

壹玉琮

浙江余杭反山墓地出土的大琮,被誉为玉琮王,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综合体量最大、玉质品相最佳、雕琢工艺最为精美的琮,也是良渚玉琮最成熟时期的纹饰最为完备的形象。

玉琮王

浙江杭州反山遗址12号墓出土

浙江省博物馆藏

出土玉琮王的反山遗址12号墓,共出土6件玉琮,大琮位于墓主头部附近,其余5件玉琮大小、高低、节数稍有区别,出土于墓主手臂位置。本次展览中,反山12号墓的6件玉琮为首次一同展出。

反山遗址12号墓平面图

反山遗址12号墓出土玉琮

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圈外玉琮发现地点

展览展出了广东韶关曲江马坝石峡遗址出土的玉琮,石峡文化玉琮是目前新石器时代玉琮的最南发现。

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琮

广东韶关曲江马坝石峡遗址出土

广东省博物馆藏

2021年四川广汉三星堆三号祭祀坑考古新发现的神树纹玉琮,将三星堆人本土精神信仰世界中极为重要的神树纹,刻画在外来器型的玉琮上,表明了不同文化信仰之间的碰撞与融合。

左右滑动欣赏商神树纹玉琮

2021年四川广汉三星堆三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在经历了商周时期的改造利用和仿制阶段,《周礼》中所描述的玉琮作为六器之一的“礼地”功能,在秦汉祭祀活动中得以实践。展览展出的陕西西安北郊联志村西汉祭祀遗址中出土片状玉琮及与《周礼》“六器”相对应的整套玉礼器,与男女玉人配合用于祭祀,可能就是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周礼》所描述的“以黄琮礼地”功能。

西汉璧、琮、琥、璜、璋、圭“六器”和玉人

1971年陕西西安北郊联志村出土

西安博物院藏

汉代以后的琮式器,最具代表性的是宋代仿古器物中的琮瓶。展览集中展出了四川彭州工业大道窖藏、遂宁金鱼村窖藏出土的宋代铜、瓷、石各种材质的琮瓶,各类琮瓶的流行表明玉琮外方内圆、中正古雅的形制仍然得到广泛的认同,渐从政治教化功用的礼器转变为寄情遣性的清玩之器。

南宋琮式铜瓶

1996年四川彭州工业大道宋代窖藏出土

彭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藏

南宋龙泉窑青瓷琮式瓶

1991年四川遂宁南宋金鱼村窖藏出土

遂宁市博物馆藏

贰越王剑

春秋战国时期的越人以精勤耕战的文化品格和杰出的铸剑技术闻名于世。悍勇坚韧、逆境图强的性格,凝聚山川精华和铸剑师的高超技艺,铸成了灿若列星的越王剑。越王剑以其突出的历史与工艺价值,不仅见证了越国的兴盛与衰亡,也成为显示越人绝世才智与精湛工艺的不朽代表。

越王剑高超的铸剑技术,在合金的配比、剑首同心圆成型技术、剑刃的精磨水平、剑格装饰的加工和镶嵌技术、铭文的成型技术以及剑鞘制作技术等诸方面,无一不是最高水平。选用合理的含锡成分比,使其硬度和强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铸出的剑柔韧有强度,锋利而不易折。

战国越王者旨於睗剑

剑格正面“戉(越)王戉(越)王”

剑格背面“者旨於睗”

本次展览除了展出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越王者旨於睗剑外,选取楚墓中出土越王剑四把,年代跨越者旨於睗至不光数代越王。其中湖北荆门子陵岗楚墓出土的越王州句剑,和河南周口淮阳王店乡南白楼出土越王剑,为首次在浙江展出。

1987年湖北荆州雨台山官坪村9号楚墓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左右滑动欣赏战国越王州句剑

1987年湖北荆门子陵岗36号楚墓出土

剑格正面“戉(越)王州句·州句”

剑格背面

“自乍(作)用僉(剑)·自乍(作)用僉(剑)”

左右滑动欣赏战国越王不光剑

1974年湖北荆州西门外张家山楚墓出土

剑首“台(嗣)戉(越)不光隹(唯)曰

可乍(作)於元用僉(剑)”

剑格正面“戉(越)王/戉(越)王”

剑格背面“台(嗣)旨不光/自乍(作)用攻(?)”

左右滑动欣赏战国越王剑

1983年河南周口淮阳王店乡南白楼出土

周口市博物馆藏

背面及剑首文字符号化程度较高

“技术·进奉”篇

“技术·进奉”篇展示了东汉晚期在浙江上虞越窑首先创烧成功的成熟青瓷,和晚唐吴越时期越窑青瓷工艺史上最负盛名的秘色瓷器。

浙江上虞禁山窑址

叁越窑青瓷

东汉中晚期青瓷器首先在浙江烧制成功,归功于南方盛产瓷石,以及长期烧制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的工艺积累。以浙东曹娥江流域为中心的越窑,在工艺技术上达到了生产出现代意义瓷器的水平,产品胎质细腻坚致,釉色青绿,釉面均润饱满。

东汉青瓷井

1978年浙江宁波奉化东汉熹平四年(175)墓出土

宁波市奉化区博物馆藏

三国时期,孙吴立国江东,制瓷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手工业,展现出蓬勃的生机,进入越窑青瓷生产的第一个高峰期。三国西晋时期越窑产品胎釉质量高超,装饰题材多样,器物种类异常丰富。展出的安徽马鞍山朱然家族墓出土体型硕大的青瓷羊是三国西晋越窑生产鼎盛时期的代表作。

三国吴青瓷羊

1996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家族墓出土

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藏

堆塑罐是专为随葬而烧造的明器,部分堆塑罐碑铭中出现“会稽上虞”“会稽出始宁”,均指今浙江上虞地区。在碑文中加入产地信息,则表明上虞地区生产的明器已商品化,有产品宣传的作用。

西晋元康元年(291)“会稽上虞”碑铭堆塑罐

1966年浙江平阳鳌江镇种玉乡横河村

西晋元康元年(291)墓出土

“元康//元年八月/二日超(造)会稽/上虞”

西晋“会稽出始宁”碑铭堆塑罐

1979年江苏吴县狮子山西晋元康年间(291-299)

三号墓出土

苏州市吴中区博物馆藏

“会稽//出始宁,用此丧葬,宜/子孙,作吏高,/迁众无极”

狮形器是三国西晋时期越窑青瓷器中传播地域广泛的代表性器物。以狮子为原型的辟邪等神兽形象出现在各类器物上,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展览展出了浙江、安徽、湖北、山东等地的各类高低背筒狮形器和胡人骑狮俑。

西晋青瓷狮形器

浙江绍兴上虞区道墟长溇村出土

绍兴市上虞区博物馆藏

西晋越窑青瓷狮形器

1974年山东邹城郭里镇独山庄

西晋永宁元年(301)刘宝墓出土

邹城博物馆藏

西晋青瓷高背筒狮形器

1967年山东新泰果都镇后高佐村出土

新泰市博物馆藏

西晋青瓷胡人骑狮俑

1956年湖北武汉武昌钵孟山322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院藏

肆秘色瓷

九世纪中期至十世纪中期,随着匣钵装烧技术的运用和对器型、釉色的成熟控制,代表唐宋越窑烧制水平最高技艺的秘色瓷,在慈溪上林湖窑址群中生产。

技术的进步促使越窑青瓷从中晚唐开始被列为地方土贡,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器表明越窑青瓷已成为皇家使用的贡御瓷器。2016年发掘的慈溪上林湖后司岙窑址,是上林湖窑址群中唐宋秘色瓷器的主要烧造地之一。

2016年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窑址瓷质匣钵层

左右滑动欣赏2015年浙江慈溪上林湖

后司岙窑址出土晚唐越窑青瓷标本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吴越建国后,越窑制瓷业进入全盛期,成为吴越国的重要经济门类。唐末五代时期出土秘色瓷数量最多的是分布在杭州、临安两地的吴越国钱氏家族墓。展览展出了唐天复元年(901)第一代吴越国王钱镠的母亲水丘氏墓和天福四年十二月(940)第二代国王钱元瓘王后马氏康陵出土的秘色瓷器。

唐越窑青瓷五出花口碗

1980年浙江临安唐天复元年(901)水丘氏墓出土

杭州市临安区博物馆藏

左右滑动欣赏1996年浙江临安后晋天福四年

十二月(940)钱元瓘王后马氏“康陵”出土秘色瓷器

秘色瓷器也是外交活动中重要的进贡物品。北宋和辽境内出土的精美秘色瓷器,反映了吴越、宋、辽间的官方交往和贸易关系。展览展出辽会同五年(942)耶律羽之墓、辽统和十一年(993)萧贵妃墓、辽开泰七年(1018)陈国公主墓出土的精美秘色瓷器。

越窑青瓷葵口碗

1992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

辽会同五年(942)耶律羽之墓出土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越窑青瓷摩羯纹盆

2015年内蒙古多伦县小王力沟

辽统和十一年(993)萧贵妃墓出土

越窑青瓷缠枝菊花纹盘

1986年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青龙山

辽开泰七年(1018)陈国公主墓出土

“永充供养”篇

“永充供养”篇展示了在五代吴越崇佛背景下,金铜阿育王塔和《宝箧印经》等雕版印刷制品的流行和传播。经、塔题记中铸刻的“永充供养”,寄寓了佛法永驻、国泰民安的虔诚愿景。

五代宋辽金塔藏阿育王塔、《宝箧印经》分布图

伍阿育王塔

五代时期,地处东南一隅、踞两浙立国的吴越地方政权,保境安民,佛法昌盛,有“东南佛国”之誉。末代吴越国王钱俶笃信佛教,以金铜精钢各铸八万四千塔瘗藏佛经。

五代吴越国乙卯岁(955)“己”字号

钱弘俶造铜阿育王塔

1955年浙江桐乡崇福寺塔塔顶出土

塔身内壁铸题记“吴越国王/钱弘俶敬造/八万四千宝/塔乙卯岁记”,题记下方有分批铸造的单字编号。

五代吴越国乙丑岁(965)钱俶造铁阿育王塔

1957年浙江金华万佛塔地宫出土

底板铸题记“吴越国王俶/敬造宝塔八万/

四千所永充供/养时乙丑岁记”

雷峰塔是钱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而建的舍利塔。雷峰塔塔心室中央砖砌地宫内的铁函中,出土了供奉“佛螺髻发”的银阿育王塔;塔身发现了形制相同的银阿育王塔,塔内放置供奉舍利的金瓶。

五代吴越国鎏金银阿育王塔

2000年浙江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

五代吴越国银阿育王塔

2000年浙江杭州雷峰塔塔身出土

吴越时期民间也铸造各类阿育王塔,均分布在吴越国故境内。五代以后,宋、辽仍延续制作少量阿育王塔,铜、银、漆材质俱全,大小形制不一。

吴越国至宋代民间造阿育王塔

南京北宋长干寺地宫出土的鎏金木胎七宝银阿育王塔,是迄今发现的体型最大、制作最精美、工艺最复杂的阿育王塔。本次展览中,这件与吴越国历史文化关系密切的重器,七宝鎏金银塔和木胎一同展出,与雷峰塔地宫出土的银阿育王塔在展厅相呼应。

左右滑动欣赏北宋鎏金七宝阿育王银塔及木胎2008年江苏南京秦淮区宝塔顶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长干寺地宫出土

南京市博物馆藏

陆雕版印刷

浙江的雕版印刷在五代时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这与吴越国三世五代帝王重视文教、广印佛经有关。钱俶开官府大规模刻经之先河,于丙辰岁(956)、乙丑岁(965)、乙亥岁(975),三次雕印《宝箧印经》各八万四千卷,藏于铜、铁阿育王塔及雷峰塔内,数量巨大,在中国印刷史上占据重要一席。

展览展出了目前已知出土、国内文博机构收藏的全部三件丙辰岁(956)和乙丑岁(965)的《宝箧印经》。

五代吴越国丙辰岁(956)刻本《宝箧印经》

1971年安徽无为中学北宋景祐三年(1036)

舍利塔地宫出土

安徽博物院藏

左右滑动欣赏五代吴越国乙丑岁(965)

刻本《宝箧印经》(局部)

1971年浙江绍兴市区物资公司工地出土刻本

乙亥岁(975)《宝箧印经》又称“雷峰塔藏经”,在1924年9月25日雷峰塔初倒之时曾大量面世。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十三卷乙亥岁《宝箧印经》,本次展览为首次集中展示。

五代吴越乙亥岁(975)刻本《宝箧印经》

雷峰塔中除了以阿育王塔实物供奉舍利之外,还在塔砖中放置吴越国王钱俶元帅府都押衙王承益于丙子岁(976)印制的塔图版画,以实现供养祈福功能。此塔图现存数量极少,浙博收藏的一件塔图残件在本次展览中修复后首次展出。

五代吴越国丙子岁(976)“王承益造”塔图

吴越归宋后,杭、越二州成为宋初雕版印刷的重要地区。吴越故境刊版的刻本佛经与佛画,在浙江、江苏、山东及日本等地发现。本次展览展出苏州、温州等地佛塔地宫出土的北宋版画经咒和刻本佛经。

北宋咸平四年(1001)“杭州赵宗霸开”刻本

《大随求陀罗尼经咒》

江苏苏州瑞光寺塔发现

苏州博物馆藏

左右滑动欣赏北宋刻本《妙法莲华经》卷六

1965年浙江温州白象塔出土

温州博物馆藏

北宋明道二年(1033)

胡则印施经折装刻本《大悲心陀罗尼经》

1966年浙江瑞安仙岩寺慧光塔塔基出土

“商品·贸易”篇

“商品·贸易”篇展示了在宋元时期城市规模扩大、商品经济发展、海外贸易兴盛的背景下,宋代湖州镜、温州漆器、宋元龙泉窑瓷器在全国及海外的风靡和流通。

柒湖州镜

宋代湖州镜具有明显时代和地域特色,是中国铜镜铸造工艺由繁丽典雅走向简素实用的代表,也是铜镜铸造业商品化、产业化的开始,在日趋衰落的铜镜史上增添了独特的一笔。湖州镜的生产兴起于北宋中晚期,至南宋中期达到高峰,产量高,流布广,倾销全国。

湖州镜最主要的特征是造型和铭文牌记。

宋代湖州镜主要流行的造型

湖州镜镜背铭文牌记的不同内容释读

南宋“湖州仪凤桥南酒楼相对石三真青铜照子(押)”铭

八出葵花镜

宋代湖州镜既有民间商铺铸造,也有官营作坊所铸。湖州铸鉴局、湖州照子局、婺州官铸造监等官营作坊相继成立,控制铜镜的生产与流通。

南宋“湖州铸鉴局炼铜”八出葵花镜

南宋“湖州铸鉴局乾道八年(1172)铸炼铜监(押)”

“石家”八出委角葵花镜

1978年江苏常州武进区村前蒋塘南宋5号墓出土

常州博物馆藏

南宋“湖州铸鉴局专作朱璋等监官忠翊郎兵马监押周(押)”“青铜”铭六出葵花带柄镜

浙江杭州老和山206号墓出土

考古发现的湖州镜镜背铭文以石家最多。铭文又标注制镜者在石家的辈分排序,表明湖州石家已经形成了一个铸镜世家,技术传承有序,规模化经营。湖州石家镜畅销中国乃至东亚。

北宋“湖州南庙前街西石家念二叔真青铜照子记”铭

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捌温州漆

温州漆器自北宋即闻名四方,除了在本地销售外,还大量流通到交通便利、舟船通衢的城市浙江杭州,松阳、江苏常州、淮安、镇江、福建邵武等地墓葬中出土有“温州”铭漆器。

宋代温州漆器的髹漆工艺经过长期传承、发展和创新,博采众长,多种工艺齐备。1966年浙江瑞安仙岩寺慧光塔塔基出土的舍利函和经函,堪称北宋以来识文描金漆器最上乘的精品。

左右滑动欣赏北宋庆历二年(1042)识文

描金檀木舍利函

描金檀木经函及内函

江苏常州武进村前宋墓出土的“温州”铭朱漆戗金“夏日清游图”菱花式奁、黑地戗金细钩填漆“柳塘小景图”长方盒、朱漆戗金“百钱阮子图”长方盒是宋代戗金漆器的代表作。本次展览展出了朱漆戗金“百钱阮子图”长方盒。

南宋“丁酉温州五马锺念二郎上牢”铭朱漆戗金

“百钱阮子图”长方盒

温州漆器为代表的宋代漆器,多在器物底部或内壁朱书或墨书年份干支、制造地点、髹工姓名、作坊名称等,并以“上牢”结尾。这些铭文继承了汉代以来工官漆器铭文的用法,是“物勒工名”制度的延续。“上牢”原是以牲肉祭祀的行为,后引申为宴飨之礼中的高等级器具。宋代漆铭中的“上牢”,是对产品质量坚固耐用的宣传。

南宋“温州城西官二九郎上牢”铭

银釦黑漆兔毫盏、黑漆盏托

1998年福建邵武南宋宝庆二年(1226)黄涣墓出土

邵武市博物馆藏

玖龙泉瓷

北宋中期以后,浙江的瓷业中心已经逐渐转移到浙南地区的龙泉,分布在瓯江流域上游地区的龙泉窑迅速兴起并形成较大规模。北宋晚期,龙泉窑青瓷渐从越窑体系中区分出来,生产部分高质量的产品并形成一定的风格。

北宋龙泉窑青瓷莲瓣纹五管盖瓶

1976年浙江龙泉查田镇上墩墓葬出土

龙泉市博物馆藏

南宋时期,龙泉瓷业结合南北制瓷技艺,迅速走向成熟,并形成独特的风格,出现欣欣向荣的局面。器物造型优雅,线条流畅,瓷胎纯净细腻,釉层丰润如美玉,达到青瓷釉色之美的极佳水准。

南宋龙泉窑青瓷凤耳瓶

1983年浙江松阳西屏镇金山垄道班基建工地出土

松阳县博物馆藏

南宋王朝腹背受敌,战事频繁,因战争而埋藏的窖藏数量为历代之最。南宋晚期四川地区持续五十余年的宋蒙战争是当地大量窖藏遗存形成的历史原因。遂宁金鱼村一号窖藏坑中出土龙泉窑瓷器三百余件,包括日常饮食器具和陈设器具。各种造型的炉、瓶等仿古器,是北宋以来的金石学和复古之风兴盛的体现。

南宋龙泉窑青瓷贯耳瓶

1991年四川遂宁南宋金鱼村一号窖藏出土

南宋龙泉窑青瓷鬲式炉

元朝统一,疆土辽阔,为龙泉青瓷在中国北方市场流行提供了机遇,生产规模扩大,并以烧造大件器物为特色,器型高大浑厚,釉色青绿,成为厚胎厚釉产品。

元龙泉窑青瓷葫芦瓶

1984年浙江青田鹤城镇前路街窖藏出土

青田县文物保护管理所藏

元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

浙江龙泉上严儿出土

龙泉窑青瓷不仅销往全国各地,同时也在外销瓷中占很大的比重,成为宋元时期中国对外输出的主要商品之一和浙江海外贸易的重要支柱。内蒙古乌兰察布盟集宁路古城作为草原丝绸之路东端重要起点之一和通往漠北的交通要道,出土了包括龙泉窑瓷器在内的中原各大窑系生产的主要品种;江苏太仓樊村泾元代外销瓷仓储遗址,出土了目前除龙泉窑址考古之外的规模最大的龙泉窑青瓷遗存。本次展览展出了两处外销遗址出土的精美龙泉窑瓷器。

元龙泉窑青瓷荷叶盖罐

2002年内蒙古乌兰察布盟集宁路古城遗址出土

元印花“四海进宝”碗

江苏太仓樊村泾遗址出土

太仓博物馆藏

“湖山佳处”篇

“湖山佳处”篇,以浙江地理和文化标识的西湖作为“越颂”的尾声。

南宋《西湖图》

姜青青据国家图书馆藏南宋咸淳刻本《咸淳临安志》

“西湖图”复原

拾西湖图

宋室南迁,定都杭州。杭州经历了一系列的规划营建,发展成为繁华的大都市。西湖是南宋人繁华生活的一部分,“大抵杭州胜景,全在西湖”,一年四季,晴雨朝暮,无时不可游。吟诵西湖山水的诗词歌赋纷呈,描摹湖景的绘画作品更是受人瞩目,南宋是第一个有西湖山水图传世的时代。经过元代短暂的“废而不治”时期,明初随着大规模疏浚和主体景观的逐渐成熟,西湖声名日盛。杭州富甲一方,西湖形神皆备,成为画家们结庐常住之地,为众多绘画作品的问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本次展览展出了明代周龙的《西湖全景图》,和“明四家”之首沈周的《湖山佳趣图》,分别从具象和想象的视角展示了画家眼中的西湖。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周龙

《西湖全景图》

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沈周

《湖山佳趣图》(局部)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

越颂——中华文物中的浙江传奇

2022年9月20日——11月30日

展览地点

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地下一层临展厅

借展单位

南京市博物总馆-南京市博物馆、常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苏州市吴中区博物馆、宜兴博物馆、太仓博物馆、安徽博物院、马鞍市山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荆州博物馆、荆门市博物馆、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遂宁市博物馆、彭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周口市博物馆、邹城博物馆、新泰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邵武市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临安区博物馆、杭州市临平博物馆、杭州市萧山区博物馆、宁波市奉化区博物馆、余姚博物馆、绍兴市柯桥区博物馆、绍兴上虞区博物馆藏、嵊州市文物保护中心、诸暨市博物馆、湖州文物保护管理所、安吉博物馆藏、东阳博物馆、松阳县博物馆、青田县文物保护研究所、龙泉市博物馆、温州博物馆

THE END
1.看展览丨博物馆展讯速览简介:展览分“追千古”“访山野”“入画境”三个单元,展出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以及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等8家收藏单位15幅宋代绘画真迹,28幅宋画高清图版与39幅现代鸟类摄影作品,并推出大型3D动画、沉浸式影院与XR扩展现实互动场景等http://xd2lnmfa.zmdtvw.cn/pc/news/detail/4221
2.16个博物馆暑期精品展,感受文脉华章【16个博物馆暑期精品展,感受文脉华章】有网友说,炎炎夏日,有一种避暑胜地叫博物馆。推荐16个暑期博物馆精品展览文物瑰宝、人文历史、创意主题、时空交响,总有你感兴趣的一款。文化中国行看暑期博物馆精品展,收藏! ?https://m.gmw.cn/2024-08/06/content_1303813288.htm
3.5?18国际博物馆日,台安县博物馆举办线上展览图片信息台安县地处辽宁省中部、辽河三角洲腹地,取驻地八角台的“台”字,安宁的“安”字,合为台安县。台安县历史悠久,文化遗址众多,其中包括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明长城遗址、张氏家宅、孙城子城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贾台遗址等。由于疫情原因,大家无法到现场亲临参观体验,台安县博物馆特举办台安历史文物线上展览,让大家足不http://www.lntaian.gov.cn/html/TAZF/202205/0166389391303259.html
4.博物馆如何实现数字化基于历史文物的知识图谱资源,构建跨馆界、国界的文物知识图谱。 ▲湖南博物院承担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基于知识图谱的博物馆展览展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图/湖南博物院) 在文物的虚拟陈列设计前期,可以利用文物的数字信息,突破博物馆资源的场地限制,实现博物馆历史文物的时间、空间融合。基于展览主题内涵,http://www.sanyamuseum.com/a/chenliexuanjiao/2024/0407/6315.html
5.2024三峡博物馆亮点介绍+门票+开放时间+展览分布图开放时间:全年 周二-周日 09:00-17:00开放;全年 周一 全天不开放;中国法定节假日 09:00-17:00开放; 说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主馆)2024年7月20日至2024年8月31日期间,每周二至周日延时开放,开放时间为9:00-18:00(17:30后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 https://www.dahepiao.com/lvyounews1/20240814482111.html
6.博物馆特辑02:鼎鼎大名的纽约MoMA信息量较大,阅读时间可能长达10分钟,但是不要担心,图多字少~ 想看看到底MoMA有什么样的魅力可以与大都会博物馆相提并论,请往下看~ 我去了3次MoMA,每一次都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而且很喜欢逛MoMA的礼品店(好像每个博物馆的礼品店我都爱逛,哈哈)。MoMA每周星期五都免费对公众开放,凭证件就可以领取门票。门票https://www.douban.com/note/706978726/
7.康熙南巡图其中6卷目前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两卷在巴黎的博物馆,1卷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1卷在加拿大的博物馆。还有两卷被认为已遗失。据报道,在波尔多被拍卖的部分属于第6卷,该卷曾被一收藏家购得,上世纪30年代为传给不同的继承人而被分割。 4展览信息编辑 2018年10月8日,沈阳故宫“镇馆之宝”《康熙南巡图》稿本第二http://baike.soso.com/v678266.htm?ch=ch.bk.innerlink
8.烟台市博物馆烟台市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较早建立的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6.9万余件/套,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1万余件/套,是山东省馆藏最为丰富的博物馆之一,具有团体考古发掘资质和二级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下辖有文化中心主馆、烟台民俗https://www.ytmuseum.com/
9.计算机设计大赛信息可视化设计的获奖经验剖析解读—4C大赛全网这是博物馆信息可视化的一大痛点。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混合现实的方式,将相关展品三维模型、虚拟可视分析交互装置、数据可视化图表以及多维度的相关展品信息等定制化的数字内容叠加在真实场景上,通过允许用户交互式探索、可视化分析的方式,更加直观的理解复杂的展陈信息,自由探索与展览相关的更多文物知识,从而达到降低认知压力,https://xie.infoq.cn/article/6c29e88e8a1e809e4482664ef
10.国庆看展的正确打开方式来博物馆之前,河南博物院的开放时间,票务预约以及观展须知等相关信息大家都需要提前了解。 微信扫码预约参观 2、了解展览情况,做好参观规划 在河南博物院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媒体平台都会提供相关信息,包括哪些区域开放,哪些区域不开放,不同区域的展览内容和展览方式是什么,有哪些展品和主题。 https://www.chnmus.net/sitesources/hnsbwy/page_pc/wbzx/yndt/articleab534a4a2393484088e63db3de969e11.html
11.和旅游厅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公布平台各单位信息汇总地点:三坊七巷福建民俗博物馆 名称:周末普及公益演出《美妙音色与气息训练》 时间:3月2日周六10:00 演出单位: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周小玲 地点:福建大剧院公共空间 名称:《追梦法制——我们在一线》主题文艺汇演 时间:3月2日周日15:00 演出单位:福建省芳华越剧团 https://www.fjbwy.com/articles/2019-03-11/content_7746.html
12.展览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全面及时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概况,藏品,展览,活动,学术研究,国际交流等各项内容,提供参观导览,门票预约,留言问答等多类服务,努力为公众了解国家博物馆,参观国家博物馆和享受国家博物馆提供的各类文化休闲服务提供支持https://www.chnmuseum.cn/zl
13.就业新闻单位简介:隶属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高新电子装备重要研发制造企业。 招聘岗位:天线设计师、结构设计师、伺服设计师、信号处理设计师、电讯设计师、软件设计师(5人);产品助理设计员(6人);机加工艺、装配工艺(4人)。 岗位要求:2024届全日制本硕应届毕业生,电子信息、软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https://jy.lzkjedu.com/cms/view/17552.html
14.艺术档案数字化民间艺术文化的数字化保护目的之一是建立馆藏资源数据库,可以以多种形式进行保护,如博物馆或其他公共社会机构的形式,其保护目的主要是为了能更好地保护好我们的民间艺术资源,能让更多的人们以及我们的后人进行了解和观赏以及应用。为了更好的方便检索馆藏资源数据库,必须对庞大的数据库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分类与归档,https://www.zboao.com/cgal/8068.html
15.国家自然博物馆2024年度单位预算信息公开国家自然博物馆国家自然博物馆下设14个部门,分别为办公室(党办)、总师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资产部、信息传播部、藏品管理部、生命科学部、地球科学部、展览策划部、科普教育部、公共服务部、信息技术部、编辑出版部、行政安保部。 (三)人员编制及实有情况 国家自然博物馆事业编制137人,实有人数134人;离退休人员112人,其中:https://www.bjast.ac.cn/yjsgk/ysysdwyjsgk/gjzrbwg/828081c58f186a7f018f186b13860065.shtml
16.展厅设计展馆设计展厅设计公司展馆设计公司笔中集团是中国展览馆协会一级资质企业展厅设计公司,23年服务1200多家大中型企业,咨询热线:【4000-943-414】,专注企业展厅、博物馆、纪念馆、规划馆、科技馆设计施工服务.https://www.bizhong.com/
17.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0号,总用地面积8.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其中展览面积为3.6万平方米,是中央和地方共建的八个国家重点博物馆之一,国家一级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的前身成立于1945年5月“湖北人民科学馆”后来,在湖北人民 美国科学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成立(筹备处)经过几年的https://www.qwbaike.cn/doc-view-8189.html
18.博物馆调研报告(精选19篇)调研目的:通过实地调研,主要把握博物馆建筑设计的主要特征及设计要素,功能分区功能,切身了解空间要素对于博物馆这类公共建筑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增强自身对空间的赶住,流线组织,构思创意,对于博物馆设计灵感的启发。 调研时间: 调研地点:洛阳市博物馆 调研方法:根据布局大致的画出博物馆的平面图和流线组织分析图,用相机https://www.wenshubang.com/diaoyanbaogao/107080.html
19.张大千的重庆岁月:当过刘伯承的学生办过抗战的画展还给土匪当过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附录:展览信息 “三千大千——张大千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9.7.13-2019.10.13 展出地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4楼临展厅 主办单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四川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展出形式:免费开放 原标题:山与城 | 张大千的重庆时光:延展于画笔之下,铭记于心的回忆https://www.cqcb.com/hot/2019-07-28/1770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