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艺文:新增34项世界遗产;南国书香节即将启动;每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

世遗: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共新增34项世界遗产

7月31日晚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落下帷幕。本届世遗大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以在线形式审议世界遗产议题,大会新增34个世界遗产、3个已列入项目实现重大拓展。

泉州的六胜塔(王东明摄)

本届大会还对200多项世界遗产保护状况报告进行审议,中国的长城、科特迪瓦的塔伊国家公园和科莫埃国家公园等3项遗产保护状况成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范例;刚果民主共和国萨隆加国家公园从《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中移除;英国“利物浦海事商城”成为过去10年遭除名的首项世界遗产。

博物馆:我国实现每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目标

日前在山东济南举行的全国博物馆改革发展工作会上透露,“十三五”期间,我国如期实现平均每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的发展目标,其中北京、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已达到平均11万到13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全国博物馆数量由4692家增长至5788家,平均每两天就有一家博物馆建成开放;博物馆年度参观人数由7亿人次增长至12亿人次,平均每年增加1亿人次;博物馆陈列展览数量保持在每年2万个以上,藏品由4139.2万件(套)增至5127.4万件(套),增长近四分之一;馆藏文物保护条件全面升级,6.2万件(套)馆藏珍贵文物和重要出土文物得到及时修复。

阅读:2021南国书香节即将启动

2021南国书香节海报

本次书香节聚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展销图书选品、活动策划和宣传方面均凸显红色主题,重点推出“主题出版物联展”“红色书香”地铁专列和“红色文化轻骑兵”等主题活动。

此外,还推出线上书展,其中包括发布“‘小’书房,‘大’世界”名家视频,设计“书香有路勤为径”“学习党史小达人”互动游戏等环节,以及推出云展示、云购书、云互动、云惠民、云直播等活动。

非遗:青海湟源排灯亮相古城

7月29日晚,2021青海·湟源排灯文化旅游暨河湟美食嘉年华活动开幕,共对外展示12组(36只)新研发的精品传统手工排灯。

皮影排灯(湟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戏剧:新版粤剧《三家巷》在穗首演

新版粤剧《三家巷》剧照(文瑶摄)

该剧根据著名作家欧阳山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聚焦三个家庭的青年在历史大变局中的人物成长和思想变化,描写他们投身革命后在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分化,讲述以周炳为代表的青年一代如何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革命者。广州粤剧院大胆启用陈振江、李嘉宜、莫燕云、李伟骢等多位优秀青年演员共同主演,一一塑造出原著中的典型人物。该剧还展现浓郁的岭南风情。

纪录片:《你好,游戏》举办开机仪式

纪录片《你好,游戏》日前在北京举办开机仪式。据介绍,筹拍这部专题纪录片,目的是反映中国年轻一代创意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展现游戏艺术形式的文化传播传承的特有功能和内在价值。

同时,通过价值观积极向上、正能量丰富饱满的生动影像内容,引导广大受众树立科学的文化消费观,激发游戏企业的创新创造精神,催生更多健康向上的精品佳作,涌现更多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

《你好,游戏》开机仪式(主办方提供)

开机仪式结束后,创作团队将奔赴上海,在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举办期间对重点游戏企业、人物进行集中拍摄。该片计划在2021年度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正式对外亮相。

曲艺:广州地区11位获“牡丹奖”的曲艺名家在京献演

7月30日晚,“粤韵牡丹绽芳菲”广东专场在北京喜剧院演出。这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办的京外三场“向党报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曲艺节目展演之一。

广州地区历年来获得中国曲艺界的最高奖项——中国曲艺牡丹奖的11位艺术家,用曲艺说唱的形式,为党的百年华诞献上一台精彩的曲艺专场演出。

参与演出的11位曲艺名家中,包括梁玉嵘、陈玲玉、何萍、杨子春、史琳、杨蔓、杨婷、杨苗、杨倩、逗笑、逗乐,表演了粤曲演唱《忆秦娥·娄山关》、曲艺联唱《奔跑吧,追梦人》等精彩节目。

文学:广东持续实施文学作品质量提升工程

7月31日,广东省作协九届主席团四次会议在穗举行。据介绍,下半年,省作协将主要抓好“持续实施文学作品质量提升工程”等10项重点工作。

广东省作协九届主席团四次会议现场

省作协下半年将继续组织“红色旧址、红色英模”主题创作,计划年底推出第二批创作成果;还将组织“红色文学的丰碑”左联作家传记创作,“改革开放再出发——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主题创作,选派重点作家深入改革发展一线,深入基层挂职蹲点、采风调研。

千余场文旅活动相伴“广州欢迎您”聚焦城市精彩

18.19万元—26.29万元全新一代奇骏正式上市

文旅融合新趋势!2021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将于8月开幕

基本摸清广东革命文物家底!计有不可移动文物1513处,可移动文物4544件(套)

THE END
1.博学强记重温经典之作几分钟的时间把一件文物的结构,它所出产的时代,以及这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特点生动又明了地做了说明,让你连走神的机会都没有。看完这些再去博物馆,我们再看到的就不是安静的文物了,而是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第三部 《中国通史》 本纪录片是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历史专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zMDA1NTUxMw==&mid=2247542429&idx=1&sn=671b72b4e6b656607d54296497c95d7f&chksm=fbf177c2edd3889b0170e90a58a947c0f9cbb14a68e77551b29dbc6a8503c554176b0ecc0797&scene=27
2.博物馆专题纪录片项目制作与价值分析——以《我们的清明上河图博物馆专题纪录片项目制作与价值分析——以《我们的清明上河图》专题片为例,博物馆,专题纪录片,项目制作,价值分析,清明上河图,影像纪实,本片既不属于学术研究的汇报专题片,亦不同于编年目录式的严肃纪录片,而是通过继承前辈权威研究的成果,利用现代时下传播的新角度,https://read.cnki.net/web/Journal/Article/DZLU201915128.html
3.70年前奥斯卡纪录片记录重庆大轰炸百姓乐观面对“在重庆大轰炸那个时代,重庆人向世界展示的除了坚强,还有乐观。那个时候,轰炸一结束,很多先回家的市民甚至会挂上灯笼,照亮其他重庆人回家的路。”观看过《苦干》全片的西南大学教授潘洵说。 不对外放映,但能在三峡博物馆看专题片 由于版权问题,原版的纪录片并不能对外放映,主要起到史料保存作用。不过,重庆市委宣传https://www.chinanews.com.cn/m/cul/2015/04-09/7195963.shtml
4.西南联大纪录片undefined 欢迎访问西南联大博物馆 《西南联大》(第五集 嘉荫长留)2021-09-17 《西南联大》(第四集 火的洗礼)2021-09-17 《西南联大》(第三集 大学之大)2021-09-17 《西南联大》(第二集 刚毅坚卓)2021-09-17 《西南联大》(第一集 八音合奏)2021-09-17 https://bwg.ynnu.edu.cn/spdb/xnldjlp.htm
5.鸦片战争博物馆观看纪录片《榜样4》 《榜样4》专题节目聚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向我们讲述了战功显赫的人民功臣张富清老英雄、靠着吃亏精神带着村民致富的李连成、用生命在扶贫路上谱写青春之歌的黄文秀、为渔民带去一条条致富桥的邮递员唐真亚、践行“宁愿一人脏,换来全家净”的李萌、激情奋战在基层第一线的隋耀达、积极创http://www.ypzz.cn/f/detail?pid=ccb5c672d8fd48fc979f5a124fb42d18&categoryId=ccb5c672d8fd48fc979f5a124fb42d18&aid=7a6e6fa0b6ce4b9aa5dc67cb8b782dec
6.2023年度淄博市优秀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评选结果公示7、“三转一响博物馆”传承城市记忆(社教专题) 作者:罗俊清 刘茂锋 孔晶 张姝 刘菲 全媒体中心 8、苏同强·瓷生无悔(社教专题) 作者:李艺璇 张笑圆 张仲群 李松 新媒体中心 9、“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长消息) 作者:徐淑庆 李刚 沂源县融媒体中心 https://www.cbbn.net/folder253/folder1071/2024-06-03/UGayz9ftBsXr9Xb9.html
7.2024年02月26日新闻联播文字版每日新闻联播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全景展示商文明 今天(2月26日),坐落在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博物馆新馆展厅面积约2.2万平方米,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其中四分之三属首次亮相。大量精美绝伦的文物http://mrxwlb.com/?p=9389
8.大型纪录片《博物馆说》推出南通博物苑篇2021年2月8日起,“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在推荐频道和中华文博频道率先上线《博物馆说》专题,陆续播出143家博物馆及美术馆的馆藏珍品,探秘藏品背后的故事,为用户送上一份云端“文化大餐”,实现足不出户便能“穿越时空”,漫游历史文化长河。 央视科教频道于3月1日起播出同名纪录片,观众还可通过人民网、光明网、央视网https://www.ntjoy.com/html/tuijian/2021/0316/256883.shtml
9.《国脉中国国家博物馆100年》该片分为《殿堂》《陈列》《聚宝》《扛鼎》《大美》和《公器》6集,不仅聚焦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百年历程,更是对历史上的三次文物大征集、从无到有的两大基本陈列、令人瞩目的“两馆合并”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讲述。http://www.docuchina.cn/2013/08/19/VIDA1376894392788619.shtml
10.详情2、《国宝中的新乡文明》纪录片放映 纪录片内容:“国宝中的新乡文明”八集纪录片是在各县(市)区文旅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博物馆、市考古所各位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拍摄的。拍摄团队走遍了新乡市的国保、省保单位,高质量完成了纪录片的录制和拍摄,后期视频剪辑更是精雕细琢,文旅局多次组织文物专家和文旅部门相关负责https://www.xxsbwg.com/news/detail/1663
11.如何在三星堆找到丝绸?纪录片《又见三星堆》聚焦“一丝不苟”2020年,三星堆祭祀区重启考古发掘,找到丝织品遗物是一个既远又近的目标。远的是在四川地区此前的考古工作中都没有找到丝织品遗物,近的是在本轮正式发掘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就与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开展了寻找丝绸遗物的工作。 郭建波寻找丝绸实物 此前,他们走进1986年1、2号祭祀坑出土的文物所在的库房,排查了https://m.thecover.cn/news_details.html?eid=bmxw3W9LuXU=
12.头条文章纪录片/电影 (图片来自pxhere) 1、《五月第一个星期一The First Monday in May》 (2群 杭州-GINGER-应届生)推荐理由:记录了2015年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策划以“镜花水月”为主题的展览的过程。看的时候觉得震撼,但同时又觉得悲哀,因为这里所引出的问题是,当代中国的审美到底在哪里?为什么西方人做的中国展览总是离不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586382453506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