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专家讲解|十二月10场专题导赏文物馆藏全国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专家讲解周”将在十二月推出10场专家讲解。本期专家讲解将围绕“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以及临时展览开展,带您从不同视角看展览、赏文物、观古今,感受永恒的文化魅力。

2024年12月专家讲解安排表

专家讲解·内容简介

走进古希腊的美学世界

2024年12月24日(周二)9:40—11:10

讲解展览: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

展厅:南1、南2展厅

主讲人:朱晓云,法国巴黎第一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硕士、法国格勒诺布尔高等商业学校管理专业硕士,研究馆员。“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中方策展人。曾主持策划“新考工记——中法手工之美”“知者创物——第二届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国家博物馆智慧展厅“数说犀尊”等展览。致力于中西博物馆管理比较研究。主要学术成果:《法国的国立博物馆与国家文化影响力建设》《阿布扎比卢浮宫:法国博物馆走出去》《历史坐标中的法国“学院派”》等。

讲解内容:在所有关于古希腊的展览中,再没有比“美”这个主题更令人心动的。作为西方文明的起源,这片地中海沿岸,被美神阿佛洛狄忒垂青的土地,也为西方美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树立了范式。但是,古希腊的“美”从何而来,在与埃及、两河流域的强大文明毗邻而居的地中海西岸,古希腊如何能够在“美”的世界构建中独树一帜?在走向我们所熟知的“希腊化时期”之前,它曾经历了什么?在这漫长的,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公元前1世纪的岁月中,“基克拉迪文明”“米诺斯文明”“迈锡尼文明”如何各自为“城邦时代”古希腊美学体系的最终形成提供多元的养分?本次讲解将带领观众一起探寻古希腊对于“美”这一主题的执着追求以及多元创造,展现“美”在古希腊精神世界中的独特地位,以及古希腊人是如何通过对“美”的探索实现自我的超越。

神话·传说·史实

——多元一体的中国古代音乐史

2024年12月24日(周二)14:30—16:00

讲解展览:古代中国

展厅:北20—25、南15—20展厅

主讲人:代媛媛,文学硕士,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中国音乐史。主要学术成果:《玉音和鸣,乐石同光——浅谈中国古代玉文化》《容曜丹青——明清肖像画展中“文人雅集”音乐活动场景及所用乐器》《碎金词谱选译及其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乐派研究》、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北京音乐史》等。

讲解内容:中国古代音乐史深刻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各类特征,并从音乐的角度、以音乐的语言对其进行诠释。“古代中国”展览的展陈逻辑与展品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音乐信息,它们串联起绵延的中国古代音乐历史,它们见证了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发展,它们也展示着中华文明特殊的魅力。本专题以“古代中国”展览中文物的音乐故事出发,以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为脉络,为观众展现中华文明中多元一体的音乐历史。

俄罗斯饮食文化的历史渊源

2024年12月25日(周三)9:40—10:40

讲解展览:俄宴风华——克里姆林宫博物馆藏饮食文物精品展

展厅:北10展厅

主讲人:郑烨,文学硕士,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欧洲文化、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展览策划。“俄宴风华——克里姆林宫藏饮食文物精品展”中方策展人。曾参与“启蒙的艺术”“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食味中华——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等项目的对外联络和策划组织工作。主要学术成果:《博物馆专业人员国际交流项目的策划》《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中国文物的收藏之路》等。

往日“食”光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

2024年12月25日(周三)14:30—16:00

讲解展览: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

展厅:北11展厅

主讲人:王辉,历史学博士,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史、饮食文化史。主要学术成果:《秦汉的飨宴》《宴飨万年——文物中的中华饮食文化史》《民以食为天——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等。

讲解内容: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宏富,不仅有制作精美、功能各异的饮食器具,有种类繁多、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有浩繁的饮食典籍制度;还包含着由烹饪实践派生出的“五味调和、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政治智慧以及“医食同源”“食疗养生”等科学的饮食思想。本次讲解从食材、器具、技法、礼仪、艺术等不同角度阐释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呈现一幅幅鲜活生动的古代饮食文化图景。

中国艺术陶瓷的产生及意义

讲解展览:中国古代瓷器展

展厅:北17展厅

主讲人:杜卫民,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瓷器鉴定。曾参与策划“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展”。曾受邀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作《中国艺术陶瓷的产生及意义》讲座。主要学术成果:参与编写《拣金集·陶瓷卷》,出版《青花、彩瓷鉴定辨伪》等著作。

讲解内容:从唐朝开始,唐三彩和秘色瓷出现,陶瓷器由冥器模型和一般下层群众的日用品,发展成为皇帝及文人士大夫喜爱的具有极高审美趣味的艺术品。此后各个时代的陶瓷艺人都有不同的艺术创作,使中国的陶瓷艺术品种繁多,异彩纷呈,逐渐在世界上被公认为东方艺术的代表。本次讲解选取展览中的经典文物,解析中国艺术陶瓷的产生及其意义。

服饰万年

——中国古代服饰巡礼

2024年12月26日(周四)09:40—11:10

讲解展览: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展厅:北18展厅

青铜犀尊工艺、造型及纹饰的数字化解析

2024年12月26日(周四)14:30—15:30

讲解展览:数说犀尊

展厅:北16展厅

主讲人:郭小影,美术学硕士,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工艺史及民族文物研究。主要学术成果:《数字化展览对于犀尊美学特征的阐释》《从历史中走来的错金银云纹铜犀尊》《中国传统文化在博物馆形态下的传播》等。

讲解内容:“数说犀尊”展是国博首个数字化展览,展览采用一物一展的策展思路,通过综合运用高清三维扫描、超高清显示、人工智能、红外感应、AOA定位、增强现实等技术,对国博馆藏代表性文物西汉错金银云纹铜犀尊进行科学的数据采集分析和数字化呈现,让观众从单纯的参观者变成了探索者、参与者。本次讲解将带领大家通过一场数字化的旅程,从多维度去探寻犀尊的出土经历、功能特点、铸造和装饰工艺、造型和纹饰美学等,领略错金银云纹犀尊的工艺魅力。

河北曲阳石雕造像的艺术赏析

2024年12月27日(周五)9:40—10:40

讲解展览:惠世天工——河北曲阳石雕艺术展

展厅:北1、2展厅

主讲人:蔡晓菁,宗教学博士,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佛教史与佛教文物。主要学术成果: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东亚视域下的南北朝三论学嬗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有《佛教中国化视角下造像碑的功用与类型探析》《邺城出土白马吻别图像及其寓意》等。

讲解内容:佛教造像展览不仅展现多彩的造像艺术,也反映人们的文化信仰和精神世界。曲阳石雕艺术展集中呈现了河北特有的白石造像风格与造像历史。这一区域造像的题材、样式、造型等各方要素特点鲜明,别具一格的雕刻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本次讲解通过解读曲阳石雕艺术展,带领观众赏析珍贵主题文物、领略以曲阳石雕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石刻造像的艺术之美。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之观念篇

2024年12月27日(周五)14:00—16:00

展厅:北20—北25、南15—南20展厅

主讲人:毕游,历史学博士,研究馆员。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方向研究,尤其在宋明理学方面成果颇丰。主要学术成果: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朱熹、陆九渊与王守仁理学思想比较研究》,并出版同名专著;论文有《朱陆之争所呈现的道德知识性问题》《理范畴的内在矛盾性及其主观化演进》等。

讲解内容:本讲解沿着古代中国陈列的历史进程,简述中国思想史的发展脉络。本期主要围绕古人内心世界的建设。人类最初萌发的是宗教意识和审美意识。周人将商人的祭祀文化发展为礼乐文化,礼乐崩坏则激发了百家争鸣的热潮。两汉的繁琐经学演化成清谈,魏晋玄学家重新讨论了名教与自然的关系。西来的佛教借玄学广泛传播,展开了一个全新的内心世界。佛教的思辨性、实证性、心性论以及道教的宇宙论成为宋明理学的重要资源。清初三大师在挽救理学末流之弊的同时,提出了具有启蒙意义的新人性观。本讲力求通俗易懂,故事性与知识性相结合,并具有一定的思辨性。

杏林探赏

——博物馆里的“生命之光”

2024年12月28日(周六)9:40—10:40

主讲人:曹丽莉,历史学博士,馆员。主要从事医疗史、政治史、社会史方向研究。主要学术成果:承担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近现代医药卫生资料的整理与研究”。论文有《晚清县官韩仲荆的家庭医病活动研究》《变局中的乱象——晚清上层官员托病现象探析》《民国时期的医疗美容整形术及其受众考察》等。

讲解内容:自古而今,医药技术和文化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福祉。中华民族对于生命健康的求索孜孜不倦,中国医药文化发展历史悠久,且取得了巨大成就,是中华民族绚烂历史文化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本次专题讲解以古代中国展览中的医药文物为依托,向观众讲述秦汉至明清时期中国医药发展的历程及中国传统医药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并通过诠释中医药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浸润,探赏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融合的中国智慧。

【走近国博】

国博展讯、展览详情↓

【文明参观靠大家】让我们一起携手营造一个安全、庄重、有序的良好参观环境

【观众之声】

@丁丁呀:到国家博物馆,我只办一件事:那就是把读过的书,变成走过的路!国宝们一言不语,却又向我诉说着许多许多……在博物馆感受一眼万年……

@不正经洋仔:踏入国家博物馆的那一刻,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长廊。在这里,我不仅见证了文明的辉煌与沧桑,更深刻感受到了文化的温度与力量。漫步于一件件珍贵文物之间,它们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每一次凝视都是与古人跨越千年的对话。在这样的氛围中,我更加懂得了尊重与珍惜——尊重历史的馈赠,珍惜文化的传承。每一次学习,都是对自我认知的一次升华,也是对这个世界更多一份理解和包容。让我们一起,用心聆听历史的声音,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吧!

@豆豆:“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观展随想:“美是什么?”这一苏格拉底提出的问题一直牵动着古代哲学家、数学家、诗人和艺术家。即使最终无法导向绝对真理,也能引导我们认识自己的内心。美——见到即能感知,美不言而喻。

@我是文静的静静:前一段去河北博物院和定州博物馆,好多的精品文物和镇馆之宝都出差了,没想到在国博的临展中与它们不期而遇,还看到了很多正定博物馆和河北其他博物馆的馆藏精品,真是开心的不得了!

THE END
1.文博大讲台“陈列展览策划与实施”12月4日,陕西省博物馆协会副会长,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博物馆副馆长李一鸣应邀做客“文博大讲台”,为博物馆、博物学社50余名师生讲授《陈列展览策划与实施》主题讲座。 李一鸣从“什么是好的展览?”为出发点,系统详细阐述了陈列展览的要素、特点、分类和过程,展览项目策划书、展览大纲的编制,展览全过程的设计和推广https://bwg.sust.edu.cn/info/1123/15701.htm
2.《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十讲》(黄洋陈红京)简介书评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十讲》,作者:黄洋 陈红京,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最新《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十讲》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十讲》,就上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28485482.html
3.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十讲智造展览 :博物馆馆长讲博物馆. 2 作者: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管理专业委员会 ISBN:9787301249642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4 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策划与实施 作者:齐玫 ISBN:9787501042074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年:2015 博物馆展览 :策划设计与实施 作者:曹兵武 ISBN:7507726037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https://www.las.ac.cn/front/book/detail?id=034f4f3b0286d63c31184b7f5786bc90
4.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十讲本书内容涵盖了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内容设计、博物馆陈列展览艺术设计、博物馆陈列展览施工开放三大部分,并从陈列语言、光照、色彩等专题详细解读展览,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地对博物馆陈列展览进行讲解,这不仅能够让文博专业学生和文博行业工作者循序渐进地进入陈列设计状态,快速掌握博物馆陈列设计要点和技巧,而且在实践https://lib-nudt.wqxuetang.com/book/3219434
5.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十讲黄洋陈红京本书内容涵盖了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内容策划、形式设计、布展施工三大部分,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对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各部分进行阐述。希望能够让文博专业学生和行业工作者了解陈列展览理论,在实践过程中做到有据可循。本书也可作为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使用。 https://www.ireader.com.cn/index.php?ca=bookdetail.index&pca=bookdetail.index&bid=12112441
6.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陈列中的应用12篇(全文)21世纪至今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计算机技术网络化和多媒体技术的全面发展,逐渐运用到博物馆陈列设计、制作、展出的各个阶段。在陈列设计和制作过程中,3D MAX等设计软件运用虚拟现实渲染和动画等方法,使陈列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就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渲染技术看到陈列展览完成以后的效果,以便更好地把握自己的设计,并让方案审查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jj83lsy.html
7.博物馆陈列展览十讲(豆瓣)本书内容涵盖了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内容策划、形式设计、布展施工三大部分,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对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各部分进行阐述。希望能够让文博专业学生和行业工作者了解陈列展览理论,在实践过程中做到有据可循。 本书也可作为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使用。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4900845/
8.陈列展览设计(精选十篇)陈列展览设计(精选十篇) 陈列展览设计 篇1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展览空间,设计 一、陈列展览空间设计的关键元素解析 (一) 序列 对博物馆陈列展览空间序列进行设计时, 要注意整体布局与展览内容的和谐划一, 使陈列展览的空间序列张弛有度。因为对空间序列的不同安排, 以及对陈列展览空间氛围的营造, 对参观者在展览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1c0xs8f.html
9.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终评湖南博物院近日,第二十届(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初评揭晓,湖南博物院(原湖南省博物馆)“王者归来——中国古代青铜器巡礼”入围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终评,冲刺本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湖南博物院新馆基本陈列(“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曾获第十六届(2018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node/9612
10.齐鲁文博讲堂丨陈浩《地方博物馆基本陈列的策划和相关问题的探讨陈先生接着在第二部分“博物馆陈列与展览”中,探讨了博物馆陈列与展览的类型划分、博物馆陈列展览体系的建构、陈列展览内容设计框架结构搭建等相关问题。紧接着,第三部分“区域博物馆基本陈列”总结了传统区域博物馆基本陈列的展示方式,具体表现为文物展示,通史模式与“上博影响”,其中中国历史博物馆在20世纪60年代https://www.sdmuseum.com/art/2023/10/25/art_270338_10983.html
11.东营市历史博物馆陈列规划与展览大纲精品.doc东营市历史博物馆陈列规划与展览大纲_精品.doc,目录 第一部分 东营史话 第一单元 东夷足迹 第二单元 古齐宝地 第三单元 千乘经学 第四单元 文经武纬 第五单元 民族融合 第六单元 耕读兴邑 第七单元 峥嵘岁月 第二部分 古风流韵 第一单元 佛寺遗珍 第二单元 翰墨丹青 第三部https://m.book118.com/html/2018/0412/161304704.shtm
12.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展陈艺术高端研讨会会议纪要文博之窗当前,博物馆陈列展示的表现形式在向人性化方面发展。我们在展览设计时,按照省委领导提出的“观众喜欢看,并能从中得到教育”的目标,力争做到观众通过参观博物馆既可获得革命历史知识和信息,还能得到艺术熏陶,满足其审美心理上的需求。 一是注重适应观众的审美需求。 https://www.jgsgmbwg.com/list/article/1666995708355067964
13.西藏博物馆基本陈列招标内容:西藏博物馆基本陈列-西藏民俗文化展的展陈设计和施工工程,含展厅配套强弱电系统、展厅综合布线、多媒体展项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施工,艺术品的设计及制作,与展览配套的展具、灯具的设计和采购,展柜的恒温恒湿系统和报警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施工项目的后续服务等,包括项目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涉及的设http://zjt.xizang.gov.cn/xwzx/zbgg/202007/t20200720_162830.html
14.国博馆长王春法:博物馆好展览的10个标准刘爱河甚至认为博物馆陈列展示设计内涵的重点在于表达受众拥有该主题所获得的社会文化和心理价值,即文物展品历史价值之外的文化象征价值,如荣誉、地位、爱情、祈愿等[30]。 由此可见,有高度的展览就是能够让观众产生提升感的展览,无论在精神思想、民族荣誉方面,还是在审美情趣方面都是如此。 https://m.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MjgwMzA3NjWDz41lsYakcw.html
15.文物工作个人总结范文(精选10篇)集思广益,初步定出陈展大纲(初稿),以发现“元中都、走进元中都、元朝的心脏、统一与文明”等四个内容,十二个单元为陈展内容;二是邀请国内知名展览设计公司和建筑设计公司围绕陈展内容,从建筑规模、体量、格局色彩等方面的进行外形设计,经过多次的协商、修改,目前评审草案已完成,正在启动对博物馆的外形评审的程序工作。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erenzongjie/20220916085754_5612950.html
16.试分析博物馆展览设计中的陈列展示方式试分析博物馆展览设计中的陈列展示方式 李琦( 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文化事业特别是博物馆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博物馆在宣传教育群众、 推进文化自 信中发挥了 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博物馆既是陈列展览的文化阵地, 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窗口。 博物馆的陈列https://www.clickshowcase.com/news-detail-id-470.html
17.博物馆展览陈列设计的原则有哪些?博物馆展览陈列设计是将博物馆的收藏品以最佳方式展示给观众的过程。展览陈列设计需要考虑到展品的特点、观众的需求以及展览的目的。以下是博物馆展览陈列设计的一些原则,以确保展览的效果和观众的体验。 1. 主题性原则:展览陈列设计应具有明确的主题或核心概念。主题能够帮助观众理解展览的内容和目的,并使展览更具连贯http://www.gzdecor.com/zixun/bwgzx/202403211235.html
18.馆藏文物的陈列展览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文物陈列展览与陈列摆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要想设计出具有美学意义的陈列展示,就必须进行多样化的陈列展示。不同种类的藏品,展示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博物馆要确保文物陈列展览的有序性,并能在有限的空间里,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文物的独特魅力。不同的博物馆收藏的文物种类和数量都不一样,因此展示的内容也不尽相同http://sanyamuseum.com/a/3/2024/0709/7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