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陈展体系的特点及规划策略

博物馆陈列是公共博物馆本性的表达,是内嵌于博物馆结构、制度的有机要素,是实现博物馆目的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手段,是博物馆制度性安排和博物馆结构性要素。博物馆陈列的直观表象是将博物馆收藏呈现给观众,以满足观众的特定需求。博物馆陈列的实质是通过陈列与观众建立特定的联系,以实现博物馆知识共享的价值。近代公共博物馆是响应运用知识构建科学知识的社会需求而产生的,博物馆陈列为市民知识分子群体观摩实物、思考讨论、构建知识提供了适宜条件,博物馆陈列展出的是客观世界的标本,这些标本之间的关联是体现客观世界的内在结构和演变过程。博物馆陈列是公共博物馆科学性、公共性特质的体现,这些特质透过博物馆陈列的标本布展规则和陈列目的呈现出来。

博物馆陈列的基础是知识的构建和传播。知识构建主体和知识传播受众的变化推动博物馆陈列的内容结构、展品安排和阐释方法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使博物馆陈列发展历程具有阶段性的特点。

研究型陈列公共博物馆诞生之初的陈列是“知识构建”阶段,陈列内容结构是客观世界的微缩景象,展品与陈列内容保持一致,展品基于其自然属性特征而被分类展示,并根据自然进化理论安排不同物件的先后联系和因果关联,展品说明注重物件的出产地以及物件的分类名称。这种陈列模式注重同类物的集合,凸显同类物的共性特质,同时也呈现物件个体的自然性征。这种展示标本的模式被称为“研究型陈列”。

教学型陈列19世纪中后期,随着学校教育体制建立和推广,博物馆陈列进入“知识公共传播”阶段。陈列内容依照学校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展览内容逻辑以知识教育为主线,内容架构将知识结构与学习心理过程进行整合。展品从藏品中抽离出来,并与陈列内容出现区隔,展品作为陈列内容的实物证据,成为学习者记忆知识的辅助工具。展品说明则根据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采用从学科知识到客观事实的分层递解方式,展品说明文字注重使用规范的科学语言或教学语言,成为贴在墙上的教科书。这种支持教学的陈列模式被称为“教学型陈列”。

尽管博物馆陈列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的陈列表现模式,但博物馆陈列始终贯穿着“知识构建与传播”的基线。即便近年来以社会文化话题为主导的陈列,其深层逻辑仍然是科学理性的知识逻辑,且将多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对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进行解读,帮助观众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来认识和理解社会文化现象。

“博物馆陈展体系”是“博物馆陈列与展览体系”的简称,严谨些说应该是博物馆陈列体系,考虑到临时展览已成为博物馆陈展的主要类别,所以将展览与陈列并置。下文中“博物馆陈展体系”包括了博物馆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等陈列类型。

博物馆陈展体系具有个性鲜明、规则明确、效用实现、协同互补、目标指引的特点。个性鲜明是指陈展体系中的每个展览都应有鲜明的主题、个性化的题材和具有辨识度的视觉风格,显示自我特点,并呈现陈展体系的多样性;陈展体系规则确定陈列、展览类别及层级的标准,明确这些陈列、展览在陈展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确定这些陈列、展览之间的关系和秩序。陈展体系是依靠规则维系的,基于规则安排做什么展览、谁做这些展览、何时展出等事宜,从而保障陈展体系的有序运转;效用实现强调陈展不是简单的展示展品和表达内容,更要实现陈展的教育功效和设定的其他目标,同时要兼顾陈展体系总体目标的实现;协同互补是发扬不同陈列展览在内容、叙事、风格、视觉传播等方面的特色,达成博物馆陈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效果;目标指引是要明确陈展体系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总体目标对陈展体系中各类陈展的题材、叙事、视觉传播方式起到指引和约束的作用,并作为评估各类陈展效用的基本指标。

博物馆陈展体系是复杂系统,其内部子系统是多维多层级的,其外部需求是多元的,内部子系统之间及其与外部条件的互动是错综交织的。为保障陈展体系的正常运转,需要妥善处理陈展体系的局部与整体、共时与历时、差异与和谐、创新与传统等多种关系。

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是具体陈展与整体陈展体系的关系。具体陈展是陈展体系的子系统,其个性特点在陈展体系的背景下显现,陈展体系的使命和目标则是在众多具体陈展的关联中体现出来;具体陈展的特点是可以直观感知的,而陈展体系的整体特色隐藏在所有具体陈展的共性属性中。为此,博物馆要加强对展陈体系整体目标的宣传,将展陈体系的知识框架和阐述逻辑贯彻在具体陈展的叙事及视觉传播要素中,使每个陈展都呈现博物馆的定位和表达风格。

差异与和谐的关系是辩证认识和妥善协调具体陈展之间、具体陈展与陈展体系之间的差异。具体陈展的差异表现为个性特点的不同、陈展学科知识领域的不同、对观众注意力及体验和美誉的竞争以及审美感知的差异。差异是辨识具体陈展的客观条件,也是体现陈展体系多样化的基础。但是,差异烈度可能会影响观众对某些陈展的美誉度,甚至影响观众对博物馆陈展体系的使命或任务的感知。如海外博物馆近年来对举办轰动性“特展”持审慎态度,原因就是意识到“特展”提高了公众对博物馆陈展的期望,导致既有陈展对公众吸引力下降。具体展陈之间差异的存在可能会模糊人们对博物馆陈展体系特色的感知和判断,甚至误读博物馆陈展体系的特色。为此,博物馆要让“特展”的特殊性投射到博物馆陈展体系上,将“特展”纳入陈展体系中,“特展”之特反映的是博物馆对展览题材的重视,并为之投入较多的心智和资源,让“特展”成为博物馆陈展能力和高质量的标志。博物馆要让观众认识到差异是博物馆陈展体系的特色,而不是具体陈展水准的高低评判。

创新与传统的关系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陈展创新体现在研究成果、内容讲述、展示手段和视觉表达等方面,是博物馆紧跟时代发展的表现,体现了博物馆陈展的鲜活生命力。陈展传统是博物馆使命、定位和本色在陈展领域的持续和坚守,是博物馆陈展创新的支柱和平台,也是联结博物馆基本观众与博物馆的纽带。临时展览要创新出新,但应该在陈展体系的框架和语境中考虑,其效果应该是对陈展体系的提升。基本陈列要保持观众熟悉的内容、展品和展示风格,但也应在保持基本内容框架和展示风格的基础上,或整体上使用新材料和展示手段,或对局部进行适度提升。

学科维度是指特定知识学科,如历史学、考古学、科技史、艺术史、人类学等,学科是博物馆类型定位的基础支撑,是博物馆陈列内容表述的核心叙事。博物馆藏品可以用于多个学科的研究工作,为呈现藏品的丰富内涵,帮助观众了解不同学科研究成果,博物馆可以将藏品置于不同的学科知识框架中进行阐释。

观众维度是指博物馆观众的人口结构以及观众心理行为特点。博物馆观众行为研究发现,博物馆基本观众每年至少参观博物馆三次以上,每次参访时会观看熟悉的展览和展品,也很有兴趣参观新展览。博物馆基本陈列通常是面对所有的观众,博物馆临时展览则有时会考虑设置目标观众,即博物馆希望吸引或进一步密切联结关系的特定社群,如博物馆希望陈展能吸引特定社会阶层或族群人群来参观。博物馆陈展规划还应注意观众的知识程度、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基于观众能力设计不同层级的内容表达和视觉传播的陈展,如适应入门、兴趣、爱好、专业等不同群体特质。

博物馆陈展体系是每个博物馆根据本馆具体条件进行规划的,是本馆策划和选择展览的依据,是可操作、可执行的。陈展体系具有稳定性,又要根据博物馆发展条件变化进行调整。博物馆管理者要定期对博物馆陈展体系评估,使陈展体系成为博物馆运营和发展的重要支柱。

THE END
1.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设计的思路分析文物展览陈列的核心目的,是在特定时间与空间范围内,通过适宜的方式将文物展品涵盖的展览信息直观地展示给观众。文物展览陈列设计具体工作为:从平面与空间角度,充分应用声音、光线、色彩等各种元素,以及各种元素间的转换、过渡,还包括用限定空间等方式,进行展品陈列摆置与空间组合。当前,很多博物馆开始应用各种新媒体技术,https://www.fx361.com/page/2021/1111/9090623.shtml
2.(转载)浅谈丨博物馆陈列的展览设计技巧研究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设计不等同于其他展览的设计方式,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有着自己独特的设计方式和规律。一个陈列展览设计的好坏取决于是否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博物馆展览的思想价值,是否可以展示出博物馆想展示的理念,是否可以将博物馆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完美的融合。大部分博物馆都是以地方特色来制定相对应的文化主题,这https://www.douban.com/note/731995623/
3.博物馆陈列的基本原则6篇(全文)博物馆陈列的基本原则(精选6篇) 博物馆陈列的基本原则 第1篇 博物馆展览展示设计的陈列原则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向社会提供的特殊精神产品,同时也是博物馆向社会展示藏品和研究水平的载体,它凝聚着博物馆工作者的科学艺术劳动。物化的形象的陈列、展览依靠设计师进行一系列艺术创作才能见诸观众。陈列并非随意地拼凑摆放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p4di639.html
4.现代博物馆陈列展示设计手法介绍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博物馆展陈手法也在不断得到进步和完善,从单纯的收藏和摆设,到简单的装饰美化的陈列,发展到现在运用现代化多学科技术手法与表现形式,创造和建立包括室外环境在内的整个博物馆开放区的特定形体与空间。 博物馆所进行的展陈设计,是博物馆与公众进行沟通交流的直接形式。现代化科学的表现手法,从宏观上http://40743939.b2b.11467.com/news/1157762.asp
5.博物馆展览陈列设计的原则有哪些?12. 可评估性原则:展览陈列设计应具备可评估性和反馈机制。通过观众的反馈和评估,博物馆可以了解观众对展览的看法和体验,进而进行调整和改进。 总之,博物馆展览陈列设计的原则是为了实现展览的目标和观众的体验。主题性、故事性、多样性、可视性、互动性、安全性、可持续性、可访问性、创新性、可变性、文化尊重和可http://www.gzdecor.com/zixun/bwgzx/202403211235.html
6.古老的故事——故宫博物院原状陈列照明解决方案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为故宫内的原状陈列进行照明设计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中泰照明作为照明整体方案的提供者,为中国最新的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实现了令人愉悦的光的结果,同时受邀为这座中国最古老的博物院——故宫的乾清宫、坤宁宫、养心殿和皇极殿等宫殿进行了照明设计。 https://www.idc.net.cn/zzweb/zhaoming/10962.html
7.民族博物馆陈列大纲(精选6篇)篇1:民族博物馆陈列大纲 黔东南州少数民族风情展陈列大纲 陈列主题:苗乡侗寨情 多彩贵州风——黔东南少数民族文物展 陈列理念:全方位展示贵州省黔东南州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性,风土人情等 陈列目的:通过博物馆这个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黔东南州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等信息。弘扬发展少数民族文明。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rut4n93.html
8.博物馆调研报告(精选19篇)博物馆的文物是靠陈列、展出、宣传、服务等,达到历史与现在人的对话,它已成为城市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对人类文化遗存、自然遗存管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博物馆如同历史长河,源源地将过去的故事输送。 二. 实地调研 调研目的:通过实地调研,主要把握博物馆建筑设计的主要特征及设计要素,功能分区功能,切身了解https://www.wenshubang.com/diaoyanbaogao/107080.html
9.快讯文博先锋论道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策展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博物院展览部主任张乐围绕《看不见的设计——博物馆展陈形式思考》,提出应以科学研究为主,辅助公众教育,以适当之陈列展览,图智识之增进,做出新颖、美观、舒适、安全而且节约的展览设计。 博物馆展览是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展陈设计直接影响着观众对展览的认知。成都博物馆陈列设计部主任黄彦怡以《博物馆展https://www.cdmuseum.com/xinwen/202407/3679.html
10.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陈列大纲评审会顺利进行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位于秦汉新城全力打造的“秦汉文化带”核心区域,紧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咸阳城遗址核心宫殿区和西汉帝陵遗址带,由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主持设计,是一座集文物保护、陈列展览、学术研究、科普教育、旅游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具有浓郁传统风格的大型现代博物馆。 https://ftz.shaanxi.gov.cn/wap/content.chtml?id=EB7Vrq
11.北京博物馆规划之空间陈列设计汉匠古建筑北京博物馆规划之空间陈列设计 在博物馆的整体建筑空间中,基本陈列空间所占空间比例较大,此空间是博物馆观展活动的主体空间,是博物馆陈列展览及馆藏文物的主要载体空间。 博物馆基本陈列空间的一个根本使命,就是把博物馆的馆陈特色、陈展内容、主题精神予以揭示、彰显,使博物馆陈列空间、展品与环境共同构成一个具有https://www.nbgjz.com/beijing/9829.html
12.文物特展,从诞生到落幕? 在对展览进行形式设计时,有哪些需要纳入考虑范围的重要因素呢? 伍靖慧(上海博物馆陈列设计部): 首先是展览的场地。这次展览是在上海博物馆四楼临展厅举办,它是一个三角形,因此平面上不是很好处理。我们平时看到的展览基本上都是横平竖直,空间比较敞亮、开阔的情况,比如上海博物馆的一、二楼临展厅。对我们来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663487
13.地方性博物馆临时展览策划与实施——以金华市博物馆为例克难攻坚博物馆因“物”而存,但展品本身无法独立实现自我表达,需要内容设计者将“文物语言”组织形成特有的陈列语言,再以艺术或技术手段传达给观众。特别是在策划有别于“以审美为诉求的艺术展”的“以叙事为目的主题展”时,如何让器物跳脱出单纯“长、宽、高”的描述,实现展览“见物、见人、见精神”的目的,尤其考验展览https://z.hangzhou.com.cn/2019/whhzrycr/content/content_7318169.html
14.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分析博物馆的陈列设计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手段,在确定整体设计理念和形式风格的前提下,对陈列的要素进行总体的布局安排,通过分配空间与设计展墙、组合编排展品顺序、处理重点展项等手段,实现博物馆视觉效果体验和信息传达,让观众接受博物馆的历史熏陶和文化教育。因此,博物馆陈列设计过程中需要借助传播学、艺术学、社会学等学科https://www.yjbys.com/bylw/wenhuayishu/90890.html
15.博物馆展厅施工组织设计.docx博物馆展厅施工组织设计.docx,博物馆展厅 施工组织设计 1 农耕 — 陈列布展方案 一、展品总类 博物馆陈列布展产品总类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场景 场景指的是在一定的指定建筑空间中,通过自然环境、生活场景、历史事件的真实再现来讲述一个故事,通过故事来表明一种意境、一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310/7110164023006051.shtm
16.试分析博物馆展览设计中的陈列展示方式博物馆既是陈列展览的文化阵地, 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窗口。 博物馆的陈列展示方式和空间布局是博物馆功能发挥的重要环节, 作者结合多年工作实际, 对博物馆展览设计中的陈列展示方式进行探讨, 希望具有启迪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博物馆; 陈列; 展示 https://www.clickshowcase.com/news-detail-id-470.html
17.博物馆陈列布展设计要素博物馆展陈设计都是通过光、色、形、材等诸要素的恰当运用来完成的。空间形态、光照、材料、版式等要素在展陈空间环境中不是相互无关、孤立和分割的单体。而是共同作用并为整体空间服务的。 空间 第一节空间形态要素 博物馆的陈列布展可以说是空间的组合艺术,是把各种造型元素按一定形式进行组合的过程。从人的行为心http://www.baisubao.net/index.php/td-393-496-29314
18.国内外博物馆展陈设计手法差异之解读博物馆所进行的展陈设计,是博物馆与浏览者进行沟通交流的直接形式。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博物馆展陈手法也在不断得到改善,从最初单纯的收藏、摆设,到有简单的装饰美化的陈列,发展到现在运用现代化多学科技术手法与表现形式,创造和建立包括室外环境在内的整个博物馆开放区的特定形体与空间。 http://www.qnexpo.com/h-nd-75.html
19.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展陈空间的营造解读房扬州装饰须知展陈文本是博物馆布展的灵魂,同时也是建筑设计的重要依据,关系到博物馆展陈的总体水平。因此博物馆筹建部门应改变只对后续进行的展陈设计提供展陈文本的习惯做法,而将这一工作提前到建筑设计阶段,从馆藏实际出发确定基本陈列、精品陈列的空间中的展品类型及数量,并对临时陈列的展品大致设定方向,依据这些资料进行的建筑https://www.yzzs.cn/zhuangxiu/fang/a/33/107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