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六朝博物馆入选人文经济典型,苏州博物馆去年文创收入近亿元——
开好“古董铺子”,也要学点生意经
近年来,“文博热”的升温也促进了文博经济的蓬勃发展。截至2023年底,江苏备案博物馆总数为355家,其中国有博物馆达266家。作为文化传承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承担着文化传承、社会教育公益使命的国有博物馆,如何在守住底线、不越红线的前提下探索兼容文化产业的创收运营之道,实现文博经济的稳步前行?
提供多样服务,增加经济效益
近年来,不少国有博物馆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为观众提供多样化、差异化的文化服务,通过文创产品开发、衍生品销售、文化活动策划等来实现一定的经济收益。
“‘点’为点缀,‘翠’为翠鸟之羽。点翠工艺制作出的首饰,光泽感好、色彩艳丽,而且永不褪色。”7月21日下午,在位于南京市的六朝博物馆,京派花丝第六代花丝工艺传承人刘嘉明,正在生动地为孩子们讲述非遗点翠工艺的特点,这种产生自汉代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是中国传统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完美结合。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点翠胸针饰品,并可带回家留念,活动收费为68元/人。
社教活动是六朝博物馆打造的“博物馆人文经济创新的‘六朝样本’”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在2023年底成功入选“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今年初再次入选第一批“江苏人文经济入库案例”。“‘六朝样本’的内容丰富多样,博物馆与学校、社区、团体、社会组织等合作,开展展览、教育、出版、研究、交流等活动,并开发文创、打造人文空间,实现文化传承和经济创收的融合,形成高质量发展中的人文经济新形态。”六朝博物馆副馆长贺湘说。
游客在博物馆内接受文化洗礼后,“扫货”成为一种习惯,馆内文创产品也频频出圈。苏州博物馆今年在平江历史街区新开了第6家线下文创门店,纪念品、日用杂货、文具、茶器、香氛香水、饰品等10多种类目、600多种文创琳琅满目。苏博文创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馆产品主要为苏博自主研发,以馆藏文物为创意原型,融入苏州精细雅致的特色,形成具有江南风格的艺术品。2023年,苏博文创全年销售额超9000万元,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已达5499万元。
走进镇江博物馆,不论在青铜器展厅,还是瓷器展厅、金银器展厅和工艺品展厅,游客一戴上AR眼镜,早期吴国的灿烂辉煌、炉火纯青的中华陶瓷史、造型别致的工艺珍品就栩栩如生地呈现于眼前。“我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语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为游客提供更丰富深入的展品解说。同时提供个性化导览服务,根据游客的兴趣与需求智能推送展品、展厅等,不仅有效达到科普教育的目的,也创造了经济效益。今年春节投入运行以来,租借已超过7000次。”镇江博物馆副馆长陈金平说。
社会力量为文博经济注入新活力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良好的经济运营,一些博物馆积极引进社会力量,为创收注入新活力。
7月20日,由南京市文旅局和南京市文投集团指导,汇集数字艺术、舞蹈表演、互动艺术和装置艺术等多种形式的《大梦·红楼》在江宁织造博物馆上演,让游客在原址沉浸式感受红楼魅力。
“我们用数字艺术结合舞美场景的方式,打造了一个青埂峰下的太虚幻境,讲述一位收藏家曹先生的造梦历程。”文都云(南京)数字科技总经理陈虹介绍,整个展演空间里没有固定舞台、固定座位,一共设定了4条故事线。观众走进太虚幻境,就能跟随贾宝玉、林黛玉等角色近距离接触红楼梦中人,感受他们的悲欢离合,甚至跟他们互动和交流。
“我们把博物馆空间与经典文学IP相结合,打造全新的沉浸文旅产品,激活新的消费方式,在南京属于首次。”陈虹告诉记者,“该项目共投入了上千万元,早鸟票定价为188元/场,首演两场开票即售罄,目前在抖音居‘南京市展览好评榜’前列。甚至有网友在线催更下月场次,七夕档一经开放就已被预约了八成,这些市场反馈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
“这个卡通状元,真是太可爱了。”在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文创产品“小状元不倒翁”萌翻了不少游客。“这件文创的设计师采用圆润大头加水灵大眼睛的夸张手笔,不仅传承了南京科考文化特色,还让状元人物卡通化、呆萌化,受到市场热烈欢迎,在中国科举博物馆及夫子庙地区一年销售6000多件。”艺府文化工作人员俞杨说。
在公益性与市场化运营之间寻找平衡点
在积极拓展多元化的资金渠道方面,许强认为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文化项目、开发文创产品、打造文旅业态等。如六朝博物馆3楼的“六朝·译空间”和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瞻园)逐月楼一楼的“逐月·译空间”,都是和译林出版社合作,提供休憩阅读的空间,受到游客欢迎,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现在许多游客追求有创意的生活,接受深度旅游的方式,博物馆单一的展览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南京大学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周凯认为博物馆应不断创新,激发自身活力。“博物馆与社会力量合作,提供高质量文博产品,吸引广大游客买单以获得更好的体验感,可促进文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周凯说。
常州博物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施建刚支持国有博物馆部分走市场化运营的道路。“文创产品和展览不仅应体现其文化价值,也要凸显其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