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馆(一)《收获·十年》2010年7月23日21P
2010年12月16日北京出差期间,又忙里偷闲抽空儿花了下午几小时去首都博物馆,这次也只欣赏了几个展厅,直到闭馆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下次去北京时一定会再次前往参观。
首都博物馆于1953年开始筹备,1981年正式对外开放,原馆址是“北京孔庙”。首都博物馆新馆于2001年12月正式奠基兴建,2005年12月试运行,2006年5月18日正式开馆,亮相于中华第一街--长安街西延长线上,位于西城区白云路西侧(复兴门外大街16号)。
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设有三个临时展厅、一个多功能会议厅及与参观者互动的“七彩坊”、“陶艺坊”;一层设有一个临时展厅与一个数字放映厅及多媒体互动区;二层设有《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展厅及一个书画展厅;三层设有《北京文物精品展》展厅及一个书画展厅;四层设有《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馆藏京剧文物展(戏楼)》等四个展厅;五层设《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与《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等两个展厅;六层设有《书房珍玩精品展》展厅。
首都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以文物为本,为社会服务”,强调“过去与未来、历史与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首都博物馆是当代建筑大师崔恺的精彩作品。其设计源于“博物馆是联系历史、现代和未来的场所”的理念,将传统的材料与现代的材料并置,表达对历史与未来的描绘。倾斜的青铜体破墙而出,生出文物发掘的意象;悬挑的大屋顶影射中国传统的出檐,而悬挂式框架砖墙模糊了古代城墙与现代幕墙的界线;广场的起坡取材于皇家宫殿高台建筑的手法,烘托出宏伟的巨构。简洁的矩形平面与北京的城市格局相互协调,非对称的形体呼应街道转角空间。青铜、木材、砖石等传统材料代表北京悠久的历史。不锈钢顶棚、玻璃幕墙和先进的建造技术表现新北京的现代。阳光大厅,四季竹院,将景观空间引入了博物馆,室外下沉竹园延伸至室内,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空间封闭、沉闷的感觉,营造出开放型的、温馨的、明亮的文化休闲环境。园林与文物展厅之间的时空交错,表现出特有的东方艺术魅力。
前往首都博物馆交通:地铁一号线木樨地站,1/4/52/728路工会大楼站,26/114/308/319/650/708/717/727/37路白云路站,特1/802路木樨地东站。
首都博物馆(二)《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2010年7月23日29P
应该是下午四点钟,在一层的数字放映厅观看了介绍北京历史与现在的影片《辉煌的北京》,影片大气,令参观者很长知识。
中华民族几千年辉煌文化,在北京得到集中且典型的反映。北京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多民族的文化得以交流与融通,造就了特征鲜明的历史文化。
首都博物馆(三)《百工千慧》2010年12月16日32P
2010年12月中旬出差北京,再次下榻唐拉雅秀宾馆,16日下午又忙里偷闲抽空儿花了几小时去首都博物馆参观,这次也只欣赏了几个展厅,直到闭馆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没有预约,直接从北门入馆,看到有卖特展通票的,顺手买了一张,30元。赶去地下一层临时展厅参观《首届世界华人典藏大展》。
中国古人将所有物质分为金木水火土五行,这五类物质也是古代所有文物的基本材质。文物保护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不同文物的不同材质尽可能地延长其寿命。
针对山西横水西周倗国墓出土的荒帷,进行了荒帷遗迹纺织材料的鉴定技术研究。采用蚕丝腐蚀残留物分析技术,发现该荒帷的蛋白质为桑蚕丝蛋白质,证明了古代文献关于荒帷是丝织品的记载。
陕西岐山凤凰山遗址自2003年至今,出土了大量周人卜甲卜骨,被评为2008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这些甲骨刻辞内容涉及周初的方国,以及文王、王季、周公、毛叔郑等西周早期重要人物,是探讨西周早期历史的珍贵资料。此外,刻辞还涉及祭祀、战争、纪年历法、占梦、筮法等重要内容。以上种种,对于确定这一遗址的性质、以及周原与关中西部地区在西周早期的历史地位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历史考古研究以及西周甲骨学的建立也非常重要。由凤凰山甲骨表面的刻划、刮削、钻凿等痕迹,亦可一窥西周早期的甲骨制作工艺。
青铜天鹅通体造型优美自然,制作手法细腻生动,其高度写实与个性凸显的艺术风格,堪称秦代艺术的巅峰之作。
秦始皇陵园陪葬坑出土的46件原大的青铜鹤、天鹅、凫雁,整齐地排列于坑底两侧的平台上,真实地模拟出水禽栖水而居的生活状态,形象地再现了秦代苑囿中珍禽于河边觅食、闲步、小憩的生活场景,应是秦始皇陵园“事死如事生”丧葬观念的模拟和再现。
离开《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展厅,赶往三层的《北京文物精品展》展厅~~
首都博物馆(四)《北京文物精品展》2010年12月16日40P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北京作为千年帝都的历史文化名城,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艺术结晶。首都博物馆三层的《北京文物精品展》荟萃最具艺术观赏价值、最富北京文化特色、最能体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风貌的艺术精品,展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北京历史文化,呈现出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北京文物精品展》大致分为瓷器艺术、佛教造像艺术、玉器艺术、金银器艺术、传统工艺、文房珍玩、竹木牙角、纺织品、书画艺术、家具艺术等诸多大类进行展陈,令参观者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大呼过瘾。
镂空云凤纹金香薰呈心形,两面皆镂刻云凤纹,边缘雕锦纹。别子雕卷草纹,背面阴刻楷书“银作局永乐贰拾年拾月内造玖成色金壹两玖成重”铭文,永乐十年,为公元1411年。造型整齐规矩,纹饰精致典雅,采用拉丝、錾刻、焊接及镶嵌等工艺制成,工艺精湛,制作考究。
凤纹金簪整体作飞凤状,簪条用掐丝、缧丝、錾刻、焊接等工艺制成。凤身中空,凤首上有高冠,羽毛细密,伸展双翅,尾部羽毛上翘,似在飞翔。身下有祥云。祥云下是先弯曲后直的长柄。柄上阴刻楷书“银作局弘治拾年七月内造八成色金七厘五分重”铭文。弘治十年,为公元14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