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十大小众又精致的博物馆

NEWIDEAS,NEWTHINKING,NEWHORIZONS,NEWDISCOVERIES

无论是繁华川流的都市,抑或是宁静偏远的村郊,博物馆的诞生和存在,都会为当地注入生生不息的精神能量,成为物质文明传承的空间载体。

博物馆的意义,并非展示静止、孤立的知识,而是呈现变化、开放的过程。藏品的价值也不局限于反映历史的曾经,而是展现不断演进的当下。

因为建筑与设计真正蕴含的意义,正在于继承地域传统文脉的同时,能够赋予环境自身的价值和能量,直至让彼此和谐共融,相得益彰。

1

希腊雅典新卫城博物馆

NewAcropolisMuseum

Athens

新卫城博物馆建筑面积达1.4万平米,是老卫城博物馆的10倍。由瑞士裔建筑师特屈米和希腊本土建筑师米哈利斯共同设计。

整个建筑内部结构与帕特农神庙的内殿完全相同,设计理念是赋予博物馆光感、动感和层次,用最先进的现代建筑技术,还原一座朴素而精湛的古希腊建筑。

新馆建筑由100多根混凝土柱支撑,和远处雅典卫城的石柱遥相呼应,其上则是由若干三角形和长方形的立面组成的三层建筑。

柔和的自然光线透过外部玻璃走廊,射入博物馆内,给陈列其间的帕特农神庙外墙披上质朴的光辉。透过玻璃远眺雅典全城,仿佛置身时空走廊,在古老与现代间徘徊。

建筑分底、中、上三部分,围绕不同部分的特殊需求设计。底层悬浮在既有考古挖掘物之上,包括入口大厅、临时展厅和礼堂,谨慎布置的柱网保护了挖掘现场。

可以俯瞰考古挖掘物的玻璃坡道通向位于中层的展厅。

上层则由带有内院的帕特农神庙展厅组成,轻轻地旋转,以保证檐壁上的大理石雕刻能精确定位,跟数世纪前在帕特农神庙一样。

透明的外壳使用最现代的玻璃技术,不仅保护展厅远离光与热的侵蚀,更为室内雕塑提供了理想的光线氛围。

从透过入口大厅玻璃地板看到的考古挖掘物,到可以远眺城市某个展厅的帕特农神庙檐壁,再穿过罗马时期的文物拾级而下。

博物馆游览路线形成清晰的三维循环,沿着穿插着历史和建筑的漫步长廊:从城市街道,进入不同考古时期的历史世界,循环的路线叙说着丰富的空间体验。

2

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艺术中心

FondationLouisVuitton

Paris

最新建成的路易威登基金会艺术中心,作为法国甚至全球当代艺术活动的新据点,坐落于巴黎西边的布洛涅森林公园。

盖里说:「我们希望建筑能充分融入环境,随时光流逝和光的变幻而演变,从而创造出一种转瞬即逝、变化不定的印象」。

为了尽可能将自然的感觉引入内部,建筑大量采用玻璃和透明设计,不仅折射出瞬息万变的光影,同时在森林和花园间,投射出变幻莫测的镜面效果。

建筑材料的选择,表达了盖里对于透光的理念:玻璃壳体覆盖了建筑的主体部分。壳体也是多个玻璃块的集合,如同「冰山」。

由12块木梁支撑的巨大玻璃「风帆」,由超过19000块加固纤维混凝土板组成,精确到毫米范围,总面积达13500平米。

艺术中心内部设有永久收藏、临时展览和艺术作品展厅、11个画廊以及300多人礼堂。并拥有可承办多科学活动的可调式演播厅。

游走于建筑内的不同展厅间,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将苍翠的布洛涅森林公园景色尽收眼底。通过建筑顶部极具雕塑感的楼梯,可引导至远眺巴黎全景的屋顶花园。

在布洛涅森林远处观望,白色透明帆船形态呈现的博物馆,如同「水晶花簇」,又似「玻璃之云」,仿佛融入环境中的一叶轻舟般轻盈而自然。

建筑结构通过计算机软件的辅助,充分结合材料、形式与光线。不仅为展览空间提供了合适的途径,更恰当呼应了19世纪的玻璃花园建筑,与周围环境进行了完美对话。

作为法国文化使命标志的一艘旗舰,盖里设计的路易威登基金会艺术中心,已成为21世纪标志性的建筑成就之一。

3

日本美秀博物馆

MihoMuseum,IeohMingPei

Japan

美秀博物馆是一座私人艺术品博物馆。由建筑师贝聿铭设计建造,低调的隐于日本滋贺圣地信乐町的群山之中,仿佛若有光。

建筑位于远离都市的原始山林深谷,为尽可能地保留自然环境,先在林间辟出出道路,再在山谷间兴建吊桥和隧道通向美术馆。

穿越绵长的穿山隧道,已有时空相隔之感,再回望惊觉洞口竟搭在结构异常富有张力的拉索吊桥上。自然之美与工业之美并立,赋予古典文学以更真实的感知。

由于山林保护的限制,建筑3/4隐于地下,分南北两翼舒展放置,通过别致的几何天窗采光。既有舒展的公共空间与廊道相连,也有简明的浏览动线掌控节奏。

而抬离地面的部分,恰似《桃花源记》中一路前往桃花源时寻寻觅觅的路径所在。将「桃花源」这个飘摇千年的文化母题,以动人的建筑形式得以解读。

为了与环境和谐,屋顶犹如起伏的山峦,模仿传统的瓦片和木格栅,营造出深山藏古寺般的效果。与色泽舒缓的地面相对比,形成了错落丰富的视觉焦点。

入口处圆形的设计配合其视野可见的外景,颇有宋人绘画小品的感觉。馆内藏品,涉猎遍及丝绸之路的各大文明,数量之多质量之精美,超乎想象。

博物馆中现代化的材料语言与抽象的几何图形彼此呼应,却承载出东方式既有框景强调,又有留白写意的古典审美,强调出「步移景异」的情境营造。

博物馆的细节设计,充分体现了设计的创新和底蕴。倾斜的玻璃幕墙组成了空间框架,内部材料MagnyDoré花岗石、彩色混凝土等,皆自然朴实而温暖。

建筑用工整有力的现代建筑语言,营建了脱胎于东方情怀的「桃花源」。每处看似偶得的天成,却都是缘溪而行,突破险阻欲穷其林,才最终窥得的灵魂。

4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民间艺术博物馆

Hangzhou

民俗艺术博物馆坐落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山坡上茶园间,隐约可见青瓦交错纵横,依著地势起伏,极具东方美感。

民艺研究博物馆集收藏、展示、研究、教学、传习于一体,开展研究的同时展示传统生活之美,为现代手工艺术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活化,提供知识源泉。

建筑形体与山势相连,融为一体。为了设计一座能感知地形起伏的博物馆,将建筑地面顺山势建造,同时设计上下连续的坡道。

平面布局被几何划分成平行四边形的单元,适应地形的细微变化,通过几何手法的分割和聚合,来处理错综复杂的地形。

每个单元都有独立的屋顶,在外观上唤起记忆中鸟瞰村庄时青瓦连绵的景象。

除了屋顶,博物馆外墙同样以瓦片作为主要元素:在错综交织的网状不锈钢线中嵌入成排瓦片,如银鳞般悬浮空中。瓦片间的孔洞能控制光照量,赋予室内空间以独特光影。

屋顶和外墙所使用的瓦片,部分来自当地民宅的废弃瓦片,大小不同,使建筑能更加自然地融入景观。利用疏落有致的屋瓦,营造出通透的空间感。

隈研吾擅长用木、石、竹等建材打造与自然环境相融的建筑,这也是他最为人所知的「负建筑」手法,使建物成为有机体,消隐于周遭景观之中。

博物馆不仅远看和象山融为一体,玻璃幕墙更将象山之景借入内部空间。步入室内,空间的分野豁然开朗,节奏感和展线游动间的关系非常精彩。

场馆内部的画廊与展区也随之高低错落,并以长坡道互相连接。游走其中,不觉得身处与外界隔绝的空间,反而能清楚的感受到光线、空气与地貌。

苍茫远山中的民艺博物馆,如同一帧水墨画,大幅留白中有人、建筑与自然景观共同呼吸,感知彼此的韵律。

民艺博物馆的设计在充分尊重环境的前提下,将传统技术与循环材料结合,创造出微妙而强大的结构体系。阐明了当今中国文化的双重性:现代构造技术与传统手工艺。

民艺博物馆正是藉由创造延绵多样的空间,传达人与民艺间独立却又不可分割的互动关系,也提供了沉淀情绪的森活淨土。

5

美国犹他州新自然历史博物馆

NaturalHistoryMuseumofUtah

U.S.A

犹他州新自然历史博物馆,通过科学探索、教育推广、文化体验和充分参与互动,成为照亮当地自然科学使命的象征体。

博物馆位于古湖Bonneville海岸线,山脉山丘之上,能俯瞰盐湖城壮丽的景致。建筑依山而建,顺瓦萨奇山麓形成3个标高台地。

建筑形体中间转折一个角度,恰好形成了通高的巨大中庭「峡谷」,顺势也将建筑分为「体验」和「说明」两大功能体块。

「体验」是对世界的科学探索和客观认识;「说明」则展示探索地球生命的自然历程。

受犹他州多样化景观的启发,博物馆的设计灵感源于自然,将岩石、土壤、植物、矿物等景观元素,转化为独特的空间视觉。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生物群和原住民,也成就了自然与历史博物馆,极为丰富的化石、岩石、矿物和恐龙等标本以及当地历史文物的丰富收藏。

建筑底部,板状混凝土标志着从原始到人造地球的过渡。建筑表皮的铜锌合金面板,原料来自于附近百年历史的宾汉峡谷铜矿,与当地地质和矿物联结深厚。

博物馆立面以铜条间隔,并采用不同纯度的铜材,形成既统一又色彩变化的立面,温暖的金属光泽和背后的瓦萨奇山脉既融为一体,又相得益彰。

建筑材料20%取自当地,基地周边「石笼墙」挖自于建筑原址。成为从环境汲取灵感和元素,并充分点亮环境的典范。

6

苏格兰V&A邓迪设计博物馆

V&Adundeearchitect

Scotland

苏格兰V&A邓迪设计博物馆,是除伦敦外世界唯一的V&A博物馆,将成为国际范围内的设计、探索和教育的中心。

建筑的外形设计,根植于苏格兰的历史和人文,模拟东海岸的悬崖立面,用2500块长达4米,重2吨的铸石板扭转包裹,仿佛邓迪海滨新长出的峭壁山崖。

规划旨在将现有的邓迪城市中心,与V&A全新的文化设施连接起来,包括火车站广场,东侧城市广场,以及新博物馆广场等,共同联合成整体的展览和活动空间。

博物馆的中间步道将建筑一分为二,引人入胜的动态关系,将建筑与东侧海滨重新连接。最大限度的削减博物馆「独立外来物」的属性,并与环境形成强而有机的整体。

邓迪设计博物馆,作为探索设计和文化影响的场所,从工程技术、设计、时尚和生活方式等多角度,将帮助英国,甚至世界去理解设计和创新,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宽敞,温馨的公共大厅,作为生机勃勃的公共广场,可以满足各种功能,如音乐会,艺术实验,装置,大型展览等。

沿着公共大厅外楼梯,连接到建筑物上层的展览空间。1,200平米的主画廊展览国际和苏格兰的设计藏品,既是苏格兰设计中心,也是最大的展览空间。

邓迪设计博物馆的核心,是通过系列展览,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最佳设计,不仅讲述苏格兰设计历史遗产的故事,更开启对工艺和创造的延续之路。

邓迪设计博物馆,不仅是对V&A博物馆的延伸,更是作为「城市的起居室」,从艺术的角度,对城市的重启和解读,在参观、享受和社交中,将城市与Tay河畔紧密相连。

7

挪威赛于达锌矿博物馆

Allmannajuvet

Norway

Allmannajuvet位于挪威赛于达,博物馆见证了19时期后期的采矿作业和矿工的生活的困难。在国家旅行路线中,创造了另一个充满历史气息的艺术装置。

Allmannajuvet因为特色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历史,成为国家旅游路线10大景点之一。特别在此设计的路线,吸引游客的同时,重现了塞尔达具有历史意义的旧锌矿场。

极简的建筑灵感来自采矿作业,工人埋头苦干及艰苦的生活。装置包括博物馆、咖啡厅、厕所,停车设施,通道和楼梯。

所有的建筑都是事先预制的,然后在当地组装完成。室外支撑系统是由浸泡过防腐油的胶合板组成。室外建筑墙体由涂有德国亚克力材料的胶合板和黄麻麻袋构成。

停车设施的砌石与天然石材来自Hardanger。这些石料由从永达尔运到赛于达。墙的可视角约为18米高,并牢牢地固定在三米的河床上。

在穿越挪威的美丽路线中,有着海岸峡湾,山川瀑布等多样自然风景,锌矿博物馆赋予了当地创新的建筑和启发性的艺术。

8

墨西哥图卢姆艺术中心

AzulikUhMayArtscenter

Mexico

AZULIKUhMay艺术中心,作为生态友好型豪华度假区的一部分,建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中心地带的丛林中。

建筑灵感源自当地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玛雅文化遗产,多面而灵活的建筑场所,包括艺术空间、时装和设计实验室,工艺美术学校、录音室以及住所等。

这些拟人的建筑形体和空间,通过漂浮的桥梁和曲折蜿蜒的小径彼此联结。如同从地面自然生长出的有生命的机体。

16米高的混凝土和Bejuco穹顶的顶部,是一个几何形状的圆屋顶,由重叠的圆圈组成,排列成花朵状图案,基部根据斐波那契序列的比例展开。

AzulikUhMay艺术中心,鼓励并支持时代最优秀的精神在此相遇,致力于探索将个人和社区重新联系的新形式。

通过共同的意愿,帮助当地人在艺术的庇护下,从本土部落学习如何与环境和谐相处,并通过各种形式应对当代生活的挑战。

9

丹麦国家海洋博物馆

NationalMaritimeMuseum

Danmark

全新的丹麦国家海洋博物馆,毗邻重要建筑克伦堡宫。结合了丹麦的历史元素和创新的理念,完美诠释着这个世界领先海洋国家的历史和当代角色。

海洋博物馆处于有着60年历史的老船坞墙壁之间,隐藏于地下,以前所未有的和谐姿态,融于独特的历史和空间环境中,有代表性的展示出丹麦人对于海洋的热爱。

相互贯穿的三个双层桥梁跨越整个船坞,提供建筑整体的连接,以及各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捷径。跨桥顶部还能作为「海港大道」,连接毗邻的文化建筑克伦堡宫。

博物馆隐藏于地下7米之处,馆内所有楼层都是连续的。空间融合的创新设计,为博物馆的展陈动线,增添了活力和乐趣。

作为旧码头的改造,设计既要保留历史建筑结构,又要兼顾哈姆雷特城堡无遮挡的视角,因此只能在隐藏于地下的同时,创新的增添适应现代生活的设计。

旧船坞为博物馆提供了内部立面,设计将容纳阳光和空气的庭院作为地下博物馆核心,从而开辟出海平面以下的全新公共空间。

贯穿于建筑的细节令人过目难忘:长短不一、形状柔软的休息座椅,灵感源于系船柱,更兼具阻挡车辆的功能。

虽然建筑局限于地下,但充足的自然光线依然透过落地玻璃倾泻而下,让整个内部空间充满阳光,而非想象中的潮湿阴暗。

馆内的多媒体展览形式也颇具新意。通过海港、航行、战争和贸易等细节和概念的讲述,将丹麦悠久的航海历史娓娓道来,仿佛开启一个隐喻的旅程。

白天,博物馆如同隐于世间、博大精深的隐士;然而夜幕降临之时,璀璨的灯光与玻璃建筑交相辉映,博物馆犹如暗夜行驶的船舶,更如同深海上不灭的灯塔。

10

阿布扎比卢浮宫

Louvre

AbuDhabi

在阿布扎比的海岸线边缘散落着200余座岛屿,今年刚建成的阿布扎比卢浮宫,就位于其中的阿联酋萨迪亚特岛(Saadiyat)上。

在沙漠与海洋交界处,这座被圆顶覆盖的漂浮博物馆,三侧被海水包围,仿佛轻浮其上的美丽水泡,与环境和谐共融。

阿布扎比卢浮宫内部空间沉静而亲切、充满了光影和映射。直径达180米的巨大圆形穹顶,覆盖了整个建筑主体。穹顶包含了四个不锈钢外层、四个铝制内层。

穹顶复杂的几何纹理经过严谨的设计,使阳光经过层层过滤重叠后,轻柔地洒在洁白的内壁上。随着日照轨迹的变化,室内的「光之雨」也处于无限变幻之中。

阿联酋当地,棕榈树的地位无可替代,被视为「生命之树」。巨大的棕榈树叶重叠交合,在阳光下婆娑起舞。卢浮宫里的「光之雨」,与当地自然景致实现了奇妙的重合。

阿布扎比卢浮宫的设计,充分将当地的历史文化语境,融入空间规划与整体设计之中,对阿拉伯文化进行了深入的考量。

正因为注入了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语境,建筑既充满现代感,又根植于地域与环境,与阿拉伯当地的曲折历史不谋而合,终成为举世瞩目的梦幻艺术地标。

THE END
1.M20+全球博物馆大会探讨文化传承与创新上海,这座融合东西方文化的国际大都市,再次成为文化交流的焦点。日前,上海博物馆在东馆举办了首届M20+全球顶尖博物馆大会,旨在为全球博物馆界提供一个分享经验、探讨合作、激发创意的平台。此次大会吸引了近百位国内外博物馆代表,共同面对时代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 https://www.shkjb.com/content.html?id=236694
2.世界博物馆日,世界博物馆日:探索全球艺术瑰宝秘籍世界博物馆日提醒我们,珍惜和保护这些艺术瑰宝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探索博物馆,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美丽的艺术作品,更能理解它们背后的文化价值。让我们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走进博物馆,感受全球艺术的魅力,传承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力。 ? 世界博物馆日的意义 https://www.jnqindayq.com/jnqin/121220539.html
3.全球各大博物馆的商业探索放眼全球各大博物馆,在商业化的路上都一直在探索,大英博物馆官方旗舰店就曾入住天猫。https://item.btime.com/84e988ljns7pdi420qphvduhkg4?from=assist
4.全球顶尖博物馆代表聚首上海探索发展之路凤凰网视频上海作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国际都市,是文化创新与交流互鉴的重要桥梁。上海博物馆东馆全面建成开放之际,上博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之新,于12月3日至4日首次举办M20+全球顶尖博物馆大会,探讨博物馆所面临 新华社 新华通讯社官方账号 热播推荐 王毅答凤凰记者问:中东如何走出当前困境 驻日美士兵性侵未成年少女获刑5年 越https://gongyi.ifeng.com/c/8f4SWOJyViY
5.重磅利好武汉将打造全球“博物馆之王”再添一处网红打卡胜地【重磅利好】武汉将打造全球“博物馆之王”再添一处网红打卡胜地 博物馆荟萃了人类文明与智慧,是一座城市提升人文眼界、认知世界的基础!武汉拥有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博物馆等知名博物馆,但主题和藏品多以本市历史人文为主,较少涉及世界文化、现代艺术及前沿科研。(湖北省博物馆 https://m.loupan.com/xiangyang/news/202104/4509733
6.探索博物馆数字展厅:技术创新与未来发展MANA为了推动博物馆在AI时代更好的发展,超自然学院与爱普生光影研究院联合举办“探索博物馆数字展厅:技术创新与未来发展”主题分享暨超自然学院×爱普生光影研究院联合实验室 挂牌仪式。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分享博物馆数字展厅的成功案例,探讨投影技术的创新应用,促进行业内的交流与合作。 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图片来自官方https://www.manamana.net/activityDetail/1108
7.大英博物馆探索世界文化遗产关于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官网网址入口:https://www.britishmuseum.org/ 关于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馆内收藏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上百万件珍贵文物,涵盖了人类历史、艺术、文化等多个方面,是全球研究和教育的重要资源。 #创意灵感#在大英博物馆中,你https://hao.archcookie.com/sites/5950.html
8.探索马尼拉:不可错过的顶级旅游景点?Agoda:SeeTheWorld探索马尼拉博物馆附近的酒店 5. 圣奥古斯丁教堂 圣奥古斯丁教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是菲律宾最古老的石头教堂。 这座巴洛克风格的教堂于 1607 年正式落成,内部装饰精美,拥有众多历史文物,旁边的博物馆还为游客提供了马尼拉殖民地时代的各种信息。 https://www.agoda.com/zh-cn/travel-guides/philippines/manila/discover-manila-top-tourist-spots-you-cant-miss/
9.玩转日本特色博物馆:带你探索不一样的世界!逛博物馆,是了解这个世界最浪漫的方式,也是一场永无休止的发现之旅。如果有机会,就用最浪漫的方式去体验一下这些有趣而又神奇的博物馆吧。 国际博物馆大会也将于2019年9月在日本京都举行,这场讨论博物馆的传统与未来的全球盛会又会给我带来怎样的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 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273544.html
10.深圳这么多博物馆都藏着稀世珍宝,你去过哪一个?南方plus美国盲人作家海伦·凯勒说,假如给她三天光明,她会选择一天去博物馆。 “那变化无穷的万古千年,怎么能被压缩成一天呢?当然是通过博物馆。” 你或许会说:深圳博物馆我都逛了无数次了呀! 其实,除了深圳博物馆,深圳还有很多别具特色的博物馆,每个都藏着稀世珍宝呢!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11/24/c4340358.html
11.全球最大古埃及文物出境展首次亮相三星堆文物……在一个博物馆这一由上海博物馆和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共同举办的特展是上博“对话世界”文物艺术系列大展的第四展,届时将改造启用人民广场馆一楼的三个展厅,在3000平方米空间里呈现近500组800件古埃及文物,展品主要来自埃及国家博物馆、卢克索博物馆等埃及重点博物馆,以及一批最新考古出土的文物。据悉,这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https://whlyj.sh.gov.cn/wbzx/20240115/9c0c832be8a14debb05bc80747d7a41a.html
12.国家点名!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要来了!一口气规划了11个海洋9月30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深圳市海洋发展规划(2022-2035年)(征求意见稿)》,明确面向2035年的海洋发展四大战略定位,并从海洋经济、海洋科技、生态文化、对外合作四个维度,以及空间、管理、重点项目等方面,探索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深圳方案。 http://szuavia.org/news_cen.php?id=6363
13.可持续建筑:开创城市设计的绿色革命巴西明日博物馆 明日博物馆由著名建筑师Santiago Calatrava设计,体现了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建筑的概念。该博物馆的特色是屋顶太阳能电池板、雨水收集系统,以及关于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展览。 澳大利亚像素大厦 像素大厦位于墨尔本,是一座高设计的可持续结构,展示了环境设计原则的整合。该建筑采用了创新的可持续https://smartcity.qianjia.com/html/2023-07/13_403108.html
14.在家看全球国宝,足不出户云游世界各地博物馆,在技术的助力下享受云阅读下面的文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在家看全球国宝,足不出户云游世界各地博物馆,在技术的助力下享受云端视觉盛宴,真是太棒了!”由中国国家博物https://www.jyeoo.com/shiti/1069e131-e152-4c15-589b-2d9900257099
15.世界十大著名科技馆全球10大著名科技馆推荐→MAIGOO生活榜科学技术馆是以展览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机构。你知道世界著名的科技馆有哪些吗?本文将盘点世界十大著名科技馆,有上海科技馆、德意志博物馆、英国科学博物馆、法国发现宫、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国立综合技术博物馆等,以下是详细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十大著名科技馆 排排榜 关注榜 点赞榜 01 上https://www.maigoo.com/top/414397.html
16.泰国旅游概况儿童探索博物馆是泰国第一个儿童博物馆,旨在培养儿童的独立性、活动能力和思维的创造性,打破了传统博物馆所规定的不能碰、不能摸的限制,鼓励孩子亲身实践,亲自动手,而不是作为一个被动的旁观者远距离的观赏。儿童探索博物馆鼓励孩子们自己寻找问题,寻求答案,探索世界如何运作,自然如何循环等一系列问题。博物馆的展室https://www.yjbys.com/lvyou/guoji/745401.html
17.这项榜单的全球TOP20,中国占了三分之一“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中国博物馆很好逛这件事早已出圈到海外!近日公布的《2023全球主题公园和博物馆报告:全球主要景点游客报告》显示,中国共7家博物馆上榜全球前20,占了三分之一。 这7家中国博物馆分别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科学技术馆、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湖南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 https://www.cqrb.cn/shishi/2024-08-27/2006634_p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