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的国宝:大英博物馆中来自圆明园,殷墟的中国文物

大英博物馆的中庭是由玻璃构造的的顶部,欧洲最大的有顶广场

馆内收藏中国珍贵文物有两万余件,除了著名的《女史箴图》,1.3万余卷敦煌藏经,辽代易县三彩罗汉等,还有很多被国人应该知道并了解的精彩中国文物。

来自中国河南安阳殷墟的商·晚期青铜鸮卣:

河南安阳殷墟的商·晚期青铜鸮卣

馆内资料显示;“1934年,Eumorfopoulos以低于市场很多的价格卖给V&A博物馆,但V&A博物馆并不愿意为这批来自中国河南安阳的古旧铜器做单独陈列摆放、于1936年转交给大英博物馆。”

GeorgeEumorfopoulos简介:欧洲著名的东方艺术品收藏家。Eumorfopoulos出生于利物浦,他最初的兴趣爱好以收藏欧洲瓷器为主,后转至中国早期艺术品收藏,包括瓷器、青铜器和玉器,以及雕塑和绘画。Eumorfopoulos曾把自己收藏的中国艺术品放在他位于切尔西的房子,作为私人博物馆向公众展出,当时引起不小的轰动。

1934年,GeorgeEumorfopoulos以低于市场价格把藏品出售或捐赠给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有来自Eumorfopoulos的2000余件中国文物旧藏。

同时,GeorgeEumorfopoulos也是伦敦东方陶瓷学会的创始人和第一任会长。

乾隆御制诗文《题汝窑盘子》,来自GeorgeEumorfopoulos在1936年捐赠:

乾隆御制诗文《题汝窑盘子》

外底刻有乾隆乙卯年(1795年)御制诗文《题汝窑盘子》“西清三代富尊彝,越器晨星修内司,至理原非奇异事,铜坚瓷脆率应知。乾隆乙卯御题”。后钤印“德充符”。

西方学者开始对中国古代文明有兴趣,并把考古重心转移到中国。同时在西方考古学的影响下,中国建立起自己的考古学体系。

上个世纪初,欧洲艺术品收藏家主观大多倾向于印度和日本,但以Eumorfopoulos为首的一些收藏家,对以宗教为主题的印度艺术兴趣并不大,Eumorfopoulos曾坦言,他感兴趣的是生活美学,而日本美学艺术又受中国影响,所以他把重心放在中国古代艺术品收藏。

来自圆明园的旧物“商晚期青铜双羊尊”:

圆明园旧物“商晚期青铜双羊尊”

大英博物馆青铜双羊尊在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曾于2015年在日本根津美术馆展览过,日本根津美术馆之所以闻名世界,也是因为拥有一批来自安阳殷墟侯家庄商王陵区的青铜重器。(附图:本文作者2019年在日本学习考察期间,于日本根津美术馆所拍的另一件商代双羊尊)

国内每每提及敦煌,都会唏嘘感慨万千“敦煌者,我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大英博物馆藏:敦煌莫高窟第17窟:丝绸绘制的“普贤菩萨像”(公元751-850):

大英博物馆藏:敦煌莫高窟第17窟:丝绸绘制的“普贤菩萨像”(公元751-850)

大英博物馆有一对世界闻名遐迩的瓷器:“大维德元青花龙纹盘口象耳瓶”

大维德元青花龙纹盘口象耳瓶

这对来自中国的元青花大瓶,也是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曾被BBC评选为100件代表世界历史的标志。大维德青花瓶元代至正十一年(1351年),一改此前元代无青花的观念。它也是世界唯一以姓氏(SirPercivalDavid)命名的中国瓷器。

大英博物馆的北宋汝窑:

北宋汝窑

北宋时期的审美,向整个世界展示着中国人毋庸置疑的高级艺术品味。图中这几件汝窑有四件是达维德在1927年天津购得。

大英博物馆的南宋官窑:

南宋官窑

中国的文艺复兴在两宋,尚古复礼,包括对古物艺术品的研究。这时期开始出现仿古器物,如“琮式瓶”。而上图的“南宋官窑琮式瓶”目前世界只有三件,一件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一件在英国,还有一件曾在扬州文物店收藏,近几年被拍卖了。

明代山西三彩琉璃高浮雕穿花龙纹脊饰:

明代山西三彩琉璃高浮雕穿花龙纹脊饰

大英博物馆的明代龙纹脊饰几乎是所有来到大英博物馆的各国参观者的合影拍照圣地,因为没有人会拒绝这来自中国大明朝的绚烂耀眼的美。

本文作者在“明代三彩琉璃龙纹脊饰”前

馆内资料含蓄的解释道:“20件明代三彩龙纹琉璃(公元1465-1600年)来自中国山西省寺庙建筑屋脊上的装饰。在20世纪初,中国最后一个皇朝覆灭的混乱期间,琉璃从原址被移走,来到英国,并最终作为壁板受到了保护”

明宣德;“景泰蓝云龙纹盖罐”

明宣德“景泰蓝云龙纹盖罐”

↗BBC《中国皇帝的荣耀》曾重点介绍过这件来自中国明朝,宣德时期的“景泰蓝云龙纹盖罐”

馆内人员与我聊起这件景泰蓝(又名掐丝珐琅)大罐时,称赞其有着令人着迷的工艺。掐丝珐琅自元代传入中原后深得明朝皇家喜爱,中国皇帝出资建坊和频繁的光顾,令工艺技术高速发展。

罐口沿处有“大明宣德年制”和“御用监造”两处款识,由内府太监在明朝御用官府造办处为宣德皇帝督造定制。遗憾的是其本应陈列在中国故宫彰显其高贵的出身,现在却形单影只流落他乡…

大英博物馆极其展出的中国战汉时期的“铜鎏金银镶嵌玉,琉璃带钩”

战国晚期西汉早期“铜鎏金银镶嵌玉,琉璃带钩”

【铜鎏金银工艺】目前以陕西历博的西汉竹节熏炉为代表作,工艺难度极大,非王器不可用,存世罕见;我查阅大量海内外包括文博资料,却均未提及此带钩的鎏金银工艺。琉璃因制作难度大且易破碎失去,所以自古以来琉璃就是显贵王侯的专用品,参考王者勾践、夫差配剑均镶琉璃的规格等级,此带钩使用者应为王侯。

大英博物馆的中国古代玉器: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玉器体系非常齐全,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宫廷,各时期玉器应有尽有。

本文作者在大英博物馆中国玉器馆考察学习

国宝流失,令人心痛,不忘历史,砥砺前行。

本文作者赵梦言简介:中国知名古代艺术品收藏家;擅长战国琉璃珠,中国历代青铜镜,明清佛造像的收藏和学术研究。今日头条签约学者;青云计划获奖者;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器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同时对当代生活有着独立品位审视与思考。

THE END
1.大英博物馆里竟有过万件中国国宝?【大英博物馆里竟有过万件中国国宝?】大英博物馆又称不列颠博物馆、英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首个国家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之一,馆内现有800多万件藏品,大批藏品因馆内空间限制未能公开展出。大英博物馆的33号展厅是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永久性展厅,该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多个艺术类别,远古石器、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7310744124/m1b3c11a3c03301d7oi
2.大英博物馆,参观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展览大英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位于英国伦敦罗素广场,馆内有800多万件藏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参观大英博物馆,想率先掌握大英博物馆展览信息,您可以进入我们的官网,官网上有详细的参观指南和入馆信息。http://www.britishmuseum.org.cn/
3.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搜库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搜索 - 优酷网为你提供最为专业全面的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视频搜索https://www.soku.com/search_ikuvideo/q_%E5%A4%A7%E8%8B%B1%E5%8D%9A%E7%89%A9%E9%A6%86%E4%B8%AD%E5%9B%BD%E6%96%87%E7%89%A9
4.为什么中国文物,要“逃出大英博物馆”?究竟“收藏”了多少中国的文物? 我们如何将它们收回? 大英博物馆作为 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 拥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它的馆藏数量超过了800万件 但最有名的 却不是英国本土文物 而是它的东方馆和埃及馆 就像大家猜的那样 这两所馆藏内的展品 几乎每一件 https://k.sina.cn/article_1895327843_70f868630190169sn.html
5.流落大英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不少与江苏有关近日,大英博物馆被曝失踪约2000件文物,不仅震动英国,还牵动所有在大英博物馆有文物的国家的心。中国媒体正式向大英博物馆提出要求,把所有通过非正当渠道获取的中国文物无偿归还中国。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文物最多的海外博物馆,多达2.3万件中国文物,包括书画、青铜、玉器、瓷器等,一些文物还与江苏密切相关。 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112554
6.大英博物馆参观记录之一:中国文物:见证了中国人的自豪与耻辱大英博物馆别名不列颠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四大博物馆之一,成立于1753年,拥有藏品(也可称为赃物)800多万件,于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 ? 大英博物馆拥有中国文物23000多件,展出的只有2000余件。 在大英博物馆,我拍摄了300余张照片,这个美篇只介绍中国文物。 https://www.meipian.cn/54uh5508
7.《逃出大英博物馆》:我们一个也不能少,一点也不能少!“中国人,不做偷鸡摸狗的事。总有一天,我们会风风光光,堂堂正正的回家。”——《逃出大英博物馆》 这两天,有一部迷你剧突然活了,短短几天,播放量破十亿,央视网、新华日报等官媒也纷纷点赞,瞬间成了全网顶流。这部剧的题材挺新颖,《逃出大英博物馆》以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小玉壶逃出大英博物馆后,偶遇在海外工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450275/
8.大英博物馆超800万件藏品从哪来中国文物23579件#大英博物馆超800万件藏品从哪来 中国文物23579件# 据报道,大英博物馆的藏品来源多种多样,包括馈赠、遗赠、购买、交换等方式。该馆的藏品数量之多,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大英博物馆的藏品数量高达800万件,其中中国文物23579件。由于空间的限制,有99%的藏品未能公开展出。https://m.dbw.cn/difang/system/2023/09/03/059200014.shtml
9.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中国国家地理网在全世界47个国家至少218家博物馆中,收藏着167万多件中国文物,而民间的私人收藏量,竟是这个数字的10倍。这些文物的来源、流转问题相当复杂。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仅1840年以来,便有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流散出境。为呈现这些文物在海外博物馆的http://www.dili360.com/ch/article/p59506cbd7733330.htm
10.大英博物馆:从掠夺保护到分享的变迁——200万年的思考与凝视其中,中国陈列室(中国馆)就占了好几个大厅,中国文物被大英博物馆视作最重要的收藏之一,总数多达23000余件,珍品如山。大英博物馆中的展品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唐宋的瓷器、明清的金玉制品,很多文物都是绝世珍藏,例如河北行唐县清凉寺壁画、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西周的康侯簋、唐代的殉葬三彩等。https://www.fdsm.fudan.edu.cn/emba/article/0e0e5cc4dbd94cbf97876cf253924312
11.大英博物馆33号展厅,哭泣的中国国宝值得一提的是,大英博物馆里中国馆中央墙上几十平方米的敦煌壁画,就足以体会我国的文物流失之痛。这幅巨大的壁画中,三位菩萨雍容华贵,而壁画边缘的割痕却十分醒目。 1856年~1932年间,英国考古学家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联合多个所谓的“西方探险家”以科学考察为名,深入我国西北地区多达60余次,被掠走的文物是空https://www.jianshu.com/p/dd2eb5648398
12.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借助大英博物馆丰富藏品中精选出的100件(套)文物,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借助文物的视角——遨游世界历史。这个展览不仅彰显了“以物述史”的独特魅力,而且启迪我们思考自身与人类创造物之间微妙的关系。 这些文物跨越了200万年的历史,涵盖了世界所有地区的文明。展览平等地看待人类曾经存在https://www.chnmuseum.cn/Portals/0/web/zt/20170301ahow/index.html
13.一图看懂大英博物馆弄丢哪些文物有着270年历史的大英博物馆,又被称为收藏英国所谓“殖民战利品”的仓库。馆内约有2.3万件中国文物,其中大部分是被盗取、劫掠到英国。近年来,大英博物馆失窃丑闻频传,安保漏洞百出,疑似“家贼”犯案,大量珍贵文物下落不明,其保护文物能力频受质疑。一图看懂,大英博物馆的藏品如何而来,有多少国家期盼国宝回归?https://m.gmw.cn/2023-11/22/content_1303579059.htm
14.大英博物馆获捐1700件中国瓷器,价值高达10亿英镑!综合英国广播公司(BBC)、《泰晤士报》和《卫报》等媒体13日报道,仍旧深陷2000件藏品失窃丑闻的大英博物馆当天宣布,大维德基金会将把收藏的约1700件(套)中国陶瓷藏品悉数捐给大英博物馆。这些瓷器价值高达10亿英镑,包括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元至正十一年款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等珍贵文物。 http://news.hnr.cn/djn/article/1/1857256663456415745